登陆注册
16862300000007

第7章 1897年·尘尘(一)

当《时务报》声名鹊起时,汪穰卿与启超之间渐生嫌隙。

先是,穰卿与公度已有矛盾。穰卿为能广通声气,常应酬于外,公度恐其疏于兼办全局之事,因推吴铁樵[1]驻馆坐办。此为穰卿衔怨之一。又,《时务报》开办时,即有内部规条云,除报馆办事人员外,另举总董四人,责在拟定馆中规章制度,馆员须遵照执行。公度屡申此议。此为穰卿衔怨之二。有此二者,两人转相猜忌,进而穰卿遍腾书于各省同志,极尽诋排。未几,公度调署湖南盐法道并代理湖南按察使,赞助湘抚陈宝箴推行新政。两人相煎之急,暂得以纾缓。

启超始则从中斡旋,调和鼎鼐,期期以为《时务报》能领舆论界风骚,端赖同人携手努力,其苦分尝,其荣共享,傥若骤然分裂,宁不贻天下笑者!

既而启超与穰卿亦渐生扞格。

究其所由,殆于政治观念区以别也。曩者,启超痛砭时弊,指目腐吏,已大不慊于张之洞。张一面呵责梁狂悖,一面勒令湖湘官员禁止《时务报》传入,用杜逆言。汪康年与张之洞有僚属师友之谊,以是遥领旨意,时或删改启超文章。启超深衔之,曾谓汪诒年[2]:“顷见四十三册论中有承改正者数处,虽无关宏旨,然未见告,窃不自安。它日若竟是如此,令弟莫知所适从矣!”[3]时穰卿嫌忌南海,启超于另书中,忿忿之情略不掩饰:“启超之学实无一字不出于南海。前者变法之议(此虽天下人之公言,然弟之所以得闻此者,实由南海)未能征引(去年之不引者,以报之未销耳),已极不安。日为掠美之事,弟其何以为人?弟之为南海门人,天下所共闻矣。若以为见一康字,则随手丢去也,则见一梁字,其恶之亦当如是矣。闻南海而恶之,亦不过无识之人耳。”[4]久之,愤郁累结,与穰卿书,下笔断不及择言:“弟文虽劣下,而作文亦尚非难事,所以屡愆期无以应命者,窃以为为汪氏一人一家所开之生意,每月以百数十元雇我作若干文字,实所不甘耳!……而公等在上海歌筵舞座中,日日以排挤侮弄、谣诼挖苦南海先生为事。南海固不知有何仇于公等,而遭如此之形容刻画。然而,弟犹腼然为君家生意出死力,是亦狗彘之不如矣!”[5]

是年七八月间,有《经世报》创刊于杭州,《实学报》创刊于沪上,两报隐然与《时务报》相对垒。《经世报》(讠戋)(讠戋)其言,不足一论,而《实学报》似若要眇之说,能动守旧者之听,可夺貌新者之心,实足与《时务报》交锋。

呜呼,据乱世,外而他报围困,争握言柄,内而复分畛域,同室操戈,宁不令人悲矣夫!

以是,启超渐有去意。

适达县吴德潚[6]先生方暑钱塘县令。德潚博雅君子,乃向风慕义,拟于西湖畔专赁一屋,聘请英、法语教员各一人,伏启超于湖上,三年期成而后纵之。

若此懿行,颇合超意。日来,启超困于人事,曾自谓厌苦此间尘扰,欲携树园[7]、孺博及其弟仲策,遁于西湖,怡情东篱,并希望借此舒暇,学通西文,以图将来。会壮飞与闻此事,亦颇引为同调,以为筱村先生邀卓如去西湖读书,正可卸去繁务,一则有学,一则有养,毋乃幸乎!

启超逋世向学,久蓄此念。曾多次与乃师讨论:无学问,恶可言入世拯天下于倒悬!惜同学人才太少,未能广布长舌,大可入山数年,专以讲学授徒为事,迨同党志士学问长进,方可言救国,才可得任重。

彼时,启超所交游者,殆皆好佛学。先生自万木草堂时既受康师佛学讲义之启蒙,又尝谦抑曰宿根浅狭,不能多所受,故尔亦差强从其后,趻踔于短垣。

如其致夏穗卿书,谈及学佛情形:“超自夏间闻君说法,复次雁舟[8],演述宗风,颇发大心,异于曩日。亦依君说,略集经论。苦为贼缚,无从解脱。贼念发时,悼君穷逼;善念发时,羡君自在。想自根浅,宿业未尽,故此今世,为佛所弃。唯别以来,颇守戒律,鬼神之运,久致太平。”[9]又致南海言:“近学算读史,又读内典(读《小乘经》得旧教颇多,又读《律论》),所见似视畴昔有进,归依佛法,甚至窃见吾教太平大同之学,皆婆罗旧教所有、佛吐弃不屑道者,觉平生所学失所凭依,奈何?”[10]

入佛既深,夏穗卿、谭复生倡率一种新诗体。所谓新诗体,乃挦撦新名词,采择佛家语,以标新立异是也。斯之为体,启超《汗漫录》曾论之曰:“时彦中能为诗人之诗而锐意欲造新国者,莫如黄公度。……夏穗卿、谭复生皆善选新语句,其语句则经子生涩语、佛典语、欧洲语杂用,颇错落可喜,然已不备诗家之资格。……吾既不能为诗,前年见穗卿、复生之作,辄欲效之,更不成字句。”[11]虽然,启超犹从诸君子之后学步一二,相约以非经典语不用,试如其诗,将三人比作“三蛙”,即恶世道之孔圣三教徒:

尘尘万法吾谁适?生也无涯知有涯。

大地混元兆螺蛤,千年道战起龙蛇。

秦新杀翳应阳厄,彼保兴亡识轨差。

我梦天门受天语,玄黄血海见三蛙。[12]

启超綦嗜此类诗之作,盖当时同侪诸公方沉醉于宗教,崇拜迷信之极故也。而其终厌之,则亦不俟言。其后启超回忆道:“此类之诗尚多,今不复能记忆矣。当时在祖国,无一哲理政法之书可读,吾党二三子号称得风气之先,而其思想之程度若此。今过而存之,岂唯吾党之影事,亦可见数年前学界之情状也。”[13]

洎启超禅意渐浓,欲息影问学时,公度等人飞翰,欲其赴湘出任湖南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

时务学堂为湖南名士王先谦葵园[14]等人所首倡,其人思想趋新、务实与泥旧相混缠,而要以维护腐学为己任。丙申冬,乃上书湖南巡抚陈宝箴,请设时务学堂。

陈抚未始知其本意,仅以“时务”二字逆料其命维新,故欣然允肯。然时务学堂之立,并未循葵园诸人之轨辙,却翻然成为湖南维新运动之中枢。“时义宁陈公为抚军,其子伯严[15]随侍,江建霞[16]、徐研父[17]先后督学,黄公度、陈臬,谭壮飞、熊秉三[18]、唐绂丞[19]以乡党之秀,左右其间,咸并力一致以提倡当时所谓新学。”[20]维新人才辐辏于此,一时称极盛。

筱村、公度二人为启超之出处问题,亦曾为数月激烈争论,启超于两难相权,终取赴湘,殆不愿抛撇同志耳!

去意已定,视之过往数月以来与穰卿之间争竞不稍让,反倒解颐:“我两人十年交情,天下共知。西人办事与交情截然分为二事,他日海上相见,杯酒言欢,毫无芥蒂,毫无嫌疑,想我兄亦必许之也。”[21]诚亦君子之交也。

南海闻启超将往湘,即来沪面商时务学堂教育方针。以超之意,学堂欲兼书院之长,若西文者,则用学堂之法教之;若专意中学不涉西文者,则用书院之法教之。至若汲引思想、牖发新知所持之宗旨略为:一是渐进法,二是急进法,三是立宪,四是种族革命。启超倾向急进革命。南海沉吟数日犹疑难决,虽然,亦终无异词。

十月间,启超收拾行装,与妻女依依惜别,偕中文教习韩文举、叶觉迈[22]、欧榘甲[23]等买舟西上。

“卓如初至之时,宾客盈门,款待优渥,学堂公宴。王益吾师、张雨珊[24]并谓须特加热闹,议于曾忠襄祠张宴唱戏,晋请各绅以陪之,其礼貌可谓周矣。”[25]

得知《时务报》总撰启超抵长沙,时务学堂、岳鹿书院、城南书院师生,乃至湖南官府要员纷纷前来,咸欲一睹启超风采。洵不为梁氏果何异才,实唯变法维新思想之激人心也。

注释

[1]吴樵(1865—1897),字铁樵,四川达县(今平昌县)人,1895年11月随父吴德潚由沪至京,与启超相识,曾赴北京强学会,与闻会事。启超曾崇之曰:“同志之中,求其志趣、聪慧、学行如铁樵者有几人?”

[2]汪诒年,字颂阁,浙江钱塘人,汪康年胞弟,协助经营管理汪康年所创办《时务报》《昌言报》和《中外日报》等中国早期近代化报纸。

[3]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4]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5]引自《汪穰卿先生师友手札》,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6]吴德潚(1848—1900),字季清,又字筱村,别号双遣居士,晚年自号寄髯,四川达县白衣镇(今属平昌县)人。博极群书,精通佛理,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汪康年、黄公度等至交。

[7]韩文举(1864—1944),字树园,号孔庵,又号扪虱谈虎客,广东番禺人。监生出身。1891年入广州万木草堂,师从康有为,曾协助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后任万木草堂学长,号长兴里十大弟子之一。后任湖南长沙时务学堂教习、澳门《知新报》撰述。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协助梁启超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和横滨大同学校。著作编为《树园先生遗集》。

[8]吴雁舟,字嘉瑞,湖南人,佛学大师。谭嗣同《金陵听说法诗》序中言:“吴雁舟嘉瑞为余学佛第一导师,杨仁山先生文会为第二导师,乃大会于金陵,说甚深微妙之义,得未曾有。”梁启超曾评论其:“雁舟学道之士,于内典持引颇熟。盖阿南多闻之流也,一时学子自无与其比者。”

[9]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10]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11]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89页。

[12]汪松涛编注、梁鉴江审订:《梁启超诗词全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13]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0页。

[14]王先谦(1842—1917),字益吾,因宅名葵园,学人称为葵园先生,长沙人。著名湘绅领袖、学界泰斗,曾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湖南岳麓、城南书院山长,反对维新变法。治学重考据、校勘,荟集群言,著有《后汉书集解》《庄子集解》等。

[15]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人,陈宝箴长子,当年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

[16]江标(1860—1899),字建霞,一作蒹葭,号师郧,一号苫誃、萱圃,又号师许。江苏元和(今苏州)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年参加强学会,出任湖南学政,毅然以变土风、开辟新治为己任。光绪二十三年,刊《湘学报》,组织南学会,受到王先谦攻击。

[17]徐研父(1863—1900),名仁铸,号缦愔,字研甫,又字砚父,江苏宜兴人,徐致靖长子。时以编修视学湖南。工诗,著有《涵斋遗稿》,传于世。

[18]熊希龄(1870—1937),字秉三,湖南凤凰人。官翰林院庶吉士,时回湘助陈宝箴推行新政,任时务学堂提调,也是《湘报》和南学会之发起人,戊戌政变后被革职,后得湖南巡抚赵尔巽提携,任职东北,有理财能手之称。为君主立宪派和进步党首脑。1913年出任国务总理。

[19]唐才常(1867—1900),字绂丞,亦字佛尘,又字伯忠,湖南浏阳人。1897年4月《湘学报》创办,任撰述,旋又与谭嗣同、熊希龄等办《湘报》,鼓吹变法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日本。1899年冬,与康、梁在日本决议于长江沿岸各省起兵勤王。1900年8月,其所统自立军正欲于武汉发难前夕,被张之洞捕获杀害。

[20]梁启超:《石醉六藏江建霞遗墨》,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69页。

[21]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22]叶觉迈(1871—1954),字觉迈,名湘南,号仲远,广东东莞人。为万木草堂学生,曾游日本,光绪二十三年随梁启超至湖南,为时务学堂分教习。

[23]欧榘甲,字云樵,广东归善人,康门弟子。持论激烈,行文高古。著有《新广东》。

[24]张祖同(1835—1905),字雨珊,号词缘,长沙人。同治壬戌举人。专攻于词,为晚清湖湘词群代表人物,主张“托兴微渺,寄怀忠爱,意内言外,耐人泳思”。著有《湘雨楼词钞》。

[25]熊希龄:《上陈右铭中丞书》,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同类推荐
  • 含笑的泪 带泪的笑

    含笑的泪 带泪的笑

    王老师原是汽车兵,后当作家,曾任总后创作室主任,写出了许许多多佳作。我喜欢看他的作品,这部书稿我看了很多遍,每一次总被那充满生命意识的原生力所感动。所以积极推荐给我的朋友史奉真的。一路花香领我进了中国歌剧舞剧院。我怎么能想到这地方会这多的花?路边的草坪不必说了,就连各户的窗台上,院子里,甚至墙头上,都摆满了花盆。但丁说:“我向前走去,但我看到花,脚步就慢了下来了。”我干脆站着不走了。
  • 峨眉天下秀

    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是天下名山,佛教圣地。然而曾几何时,由于旅客众多,管理不力,峨眉山的脏乱差竟也成为顽症,引起了游客尤其是海外游客的强烈不满。1992年,一位共产党员受命于危难之际,舍生忘死铁腕治山。在他的统帅下,峨眉山十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拿下了诸多全国"第一",并成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位铁腕治山人为此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一次遭遇车祸,三根肋骨骨折,颈椎错位;一次被歹徒用自制的炸弹炸伤手掌、脸颊和眼睛;去年身患肝癌,却还曾放弃难得的肝源和拯救生命的机会,与生命赛跑,争分夺秒地工作——他不热爱生命吗,他到底哪儿来的精神力量,这是怎样的一位共产党员呢?
  • 忘了归来

    忘了归来

    本书作者砺平是沁水籍“三平美女作家”之一,长期固守沁水本土,笔涉诗歌、散文等领域,有诗文集《哪种离别不忧伤》面世。另两位是葛水平和杨平。葛水平是名扬全国文坛的一级作家,现任长治市文联主持工作的副主席;杨平在杭州打拼,出版了《人文晋城》上下册,在晋城轰动一时。
  • 三人同行

    三人同行

    在这本书中,当年在泰晤士河上“同舟共济”的三位主人公,在德国开始了一场自行车之旅。书中仍是以幽默的笔调记述了这段Bummel的旅程。因为书中对当时德国风土人情有趣的介绍,此书还常年被用作德国学校的教材。本书出版于1900年,当时自行车流行于伦敦中产阶级中。书中介绍了当时自行车品牌竞争、广告宣传,还有自行车爱好者对于设备的热衷,今日读来,仍有共鸣。
  • 你这辈子就是吃了太严肃的亏

    你这辈子就是吃了太严肃的亏

    本文针对的是世上大多数的普通男女青年。这是一个姐姐教弟弟追妹妹的时代。姐姐集合亲身经历和历年见闻,呕心沥血冥思苦想,将姑娘们的小心思翻来覆去地细细研究,形成此本追女孩宝典,过程精华凝结于此书之中。
热门推荐
  • 贤妻良母难为

    贤妻良母难为

    莫黛本以为自己盲掉的双目这辈子都不会再次发挥它们的功用了,但老天似乎有意给她一次重见光明的机会,在她28岁生日的当晚安排她穿了——她该感谢老天的,真的————感谢他让她甫一睁开眼就发现自己挂在半崖的一根树杈上,下一秒便自由落体向下坠,身体横向着陆,直挺挺砸向岩石;——感谢他让她穿到一个女养家的女尊世界中,成为一户家徒四壁穷得不能再穷的农家中的“妻主”;——感谢他让她这个前世没什么恋爱经验的大龄女青年已经有了丈夫,三个孩子(一个三岁,一个两岁,还有一个尚存在肚子里)的惊悚现实感;——感谢他让她知道她的人缘有多么微妙,亲戚不亲,邻里不睦,丈夫吧,一个貌合神离,一个胆小怯懦,还有一个压根儿就瞧她不起.人生在世总要有个奔头,重生的惊喜很快便被困窘的现实打破——她为什么而活?她要怎么活?当一声怯怯的软软的糯糯的小猫似的童音传进她的耳内——“娘.”她看着站在面前的两个瘦得皮包骨头,明显已经病态的小萝卜头,她的心尖儿颤了,虽然这具身体里的芯儿是换了,但血缘亲情却是磨灭不去的,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这一刻已经认命了——丈夫神马的先忽略不计,为了孩子们她也要努力活好。她要为孩子们支撑起这个贫穷的家,她不求大富大贵,但至少要把孩子喂饱喂好。运用前世不多的经验智慧,再偶尔使用一下坑爹的异能,坚忍低调做人,不卑不亢行事,踏踏实实种田过日子,勤勤恳恳赚钱养好家。看着孩子们渐渐圆润起来的小身体,看着家人愈来愈舒展的眉眼,她从心底升起一种满足感。她希望日子会如此顺遂地过下去,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狗血的。她忽略了老天一直以来偏爱的“小言情”,从穿越后的那一刻她就努力摒弃掉的感情问题,渐渐显露出来。
  • 抬重

    抬重

    说实话,我还是相信这世上有“命”这个东西。虽然我生在新社会,还进过高等学校,接受过无数次无神论教育。特别是在今天,漫天飞舞的大雪执拗地下着,一层一层,像是要把整个人间完全埋没,我们这长长一队蚂蚁一样的人,行走在白茫茫的田地之中,我这种宿命感更加强烈。我真切地感觉到有一种无所不在的力量正在将我们牢牢控制,我们只能在既定的轨迹中亦步亦趋。在我的认识中,江玉水和我的表姑武小凤是一直不相信命的,他们总是在与现实对峙,与我们对立,与社会对抗。大雪下得越来越欢。风已经小了很多,吹在脸上也不让人感觉到凉,根本不像是冬天的风。
  • 丢三落四小马虎:儿童成长中常见的43个问题

    丢三落四小马虎:儿童成长中常见的43个问题

    本书的推出,正是要为您解决施教难的问题,可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亲子互动型的养教书籍。鲜活的个性案例、科学准确的心理分析、完整细致的施教方案、精彩生动的示范性生活演练,以及人性化的心灵处方,在科学性与实践性中又透露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本书针对不同例证,都有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它就是您身边最知心、最便捷的教子宝典。
  • 同居霍少总惹我

    同居霍少总惹我

    “女扮男装的我,好像把总裁大人掰弯了,我该怎么办,在线求答。”*她12岁时,他“欺负”她哥,被她挠了他的脖子;她22岁时,他夺了她的初吻,还想这样那样,她一个台灯把她敲晕了;她23岁时,他要求与她结婚,理由是她毁了他的清白、要负责;她24岁时,他抱着她冲进妇产科,怒吼,“我保大人。”*她叫叶桑桑,他叫霍嘉荫,这是他们的爱情故事。*机灵鬼叶桑桑,替亲哥上“战场”,白天在绿茵场上东扑腾、西扑腾,最怕胜利时拥抱被人压平胸。晚上,裹得严严实实,害怕被“同居”的霍少发现她有胸。“霍少,我知道错了……”某日,叶桑捏着一张验孕单低着脑袋颤巍巍的道。“错哪儿了?”“不该不付千万违约金……”不等她说完,霍少把她扛在肩上,“你错在让老子想了十几年,还想不让我儿子喊我爸爸。”十五岁时,正值青春躁动期的霍嘉荫,被12岁的叶桑桑挠了一指甲,从此他记了一辈子。想跟他化干戈为玉帛的叶桑桑,却意外成了他的心上人,然后又成了他孩子的妈。人生路上啊,往往是“冤家路窄”——走着走着,路歪了,就歪到一起,成了一家人。
  • 征战五千年

    征战五千年

    一枚神秘的虎符将李悠带到了异界,还给了他穿越时空召唤军队的能力;虎牢关下,李元霸锤打吕奉先;汴梁城外,戚家军大破金兀术;山海关前,皇太极疲于奔命......华夏春秋五千年,吾身不死,征战不休。征战五千年!带着从各个时空收集到的强大军队,李悠开起了自己的争霸之路。书友群:99343033
  • 痞王霸妃

    痞王霸妃

    水姓?杨花?一朝穿越,二八少女变奶娃不说还给了她一个这么有创意的名字!她虽然有那么一点点贪财,一点点好色可她骨子里可是很纯洁滴的好不好仰天悲呼老天!来道雷劈了她吧!好像这还不够小小的年纪,居然已经嫁人了相公貌似还不止一只---------美男排排站,看着很养眼是没错可是个个都想要她的命不过是耍了点手段,使了点诡计怎么一个个开始双眼放光的看着她---------一号美相公“君子守承诺,既然拜了堂,那今生今世,你都是我的妻。”“拜堂?有这回事吗?”承诺?当初他要杀她的时候,怎么不见他记得承诺?二号美相公“女人,你什么时候给我生个娃?”“那个,我还小-----”生娃?一阵恶寒,她都还是个娃的好不好?三号美相公“这个姿势好像不错,要不?娘子咱俩试试?”“那个,现在大白天的------”被他打败了,哪有大男人整天抱着春宫图研究的!四号美相公“就你这样的女人,爷一搂一大把,给爷提鞋,爷都嫌你碍眼。”“那正好,这个休书你拿好。”小样,嫌弃姐,姐还嫌你是播种机呢!五号美相公“娘子,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圆房可不能漏下我?”“那个,你行吗?”摆脱,十三四岁的小毛娃,知道什么是圆房吗?无耻神棍“小美人,人数还不够呢,加上我怎样?”“命里有时终须有,道士,你别强求。”什么嘛?说她有七个相公!开什么玩笑,五个都把她折腾疯了,七个?她还不早死早超生啊!冷酷杀手“你说,你是想要活着跟我们一起,还是让我杀了他们给你陪葬?”“我还有的选择吗?”卑鄙无耻,怎么还有这样威胁人滴!“众相公听令,关门放狗------”内容简介: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天外飞仙’是怎么回事?蛮不讲理的赖在她家里,吃她的住她的,还像个大爷似地让她侍候着----------她忍了!谁让她酒后驾车撞到了他可是这该死的家伙怎么回事?不就是踹了他一脚,怎么就把她弄到这什么‘鬼地方’?情景一:“你怎么在我床上?”瞪着占据她大床一半的美男一只,某女惊呼出声。“你说呢?”某男横躺在床,一脸哀戚的看着她。“我们……”某女迷茫,宿醉的脑袋一片混沌,还有些隐隐抽疼。“我身上的痕迹足以说明一切了。”某男低头看着身上咬痕加抓痕,郁闷得想杀人。情景二:“你怎么在我床上?”某男看着斜倚在床头的女子,惊呼出声。
  • 盛世前序

    盛世前序

    一个关于宁港的阴谋,一个杀人与无形的教派,阴谋背后是江湖的纷争与估摸不透的人心。
  • 逃离

    逃离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荣获2009年布克国际奖】【《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法国《读书》杂志年度最佳外国小说,荣获加拿大文学大奖吉勒奖】【著名翻译家李文俊精心翻译】她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诺贝尔奖颁奖辞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像看戏路上放松的脚步,就像午后窗边怅然的向往。
  • 百味简集

    百味简集

    自《大碗茶》发表后,生活发生了些许变故,或喜,或悲,或痛,朝起晚归的生活又让人五谷杂陈......
  • 鸾栖鸿惊

    鸾栖鸿惊

    夜未尽大罗之雪,尘不染九幽彼岸。后来才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有因果,从九幽尽头的惊鸿一瞥,到九天之上漫天星火。日月交替,光阴轮回。辞仙崖上的纵身一跃到此时此刻的一箭穿心,故人的重逢揭开过往的迷题,缱绻流年不解世事无常。是谁在大罗天上笑看生死风月,是谁在月阁之上起舞弄影,是谁守了三百年的轮回,是谁数次肝肠寸断。“殿下,你永远是我至高无上,梦寐以求的人啊。”「九幽冥主君陌辞×祸世公主楚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