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2500000002

第2章 前言

先秦,在中国史学与文学中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它指秦统一中国之前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先秦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它以本初元典性与纵深的历史继承性和丰富的文学成果,成为几千年中国文学长河奔流不息的不竭源头;它又凭借华夏文明的深沉厚积和开拓创造对后代文学起了典范作用。它不仅是中国文学的根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范本。

先秦文学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道路。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初期封建社会几种社会形态,跨越了原始神话与古老歌谣的启蒙时期,经过甲骨卜辞、殷盘周诰的过渡,最终以《诗经》的结集、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的产生、楚辞的出现宣告了它的成熟。中国文学在先秦时期走过了一条曲折而漫长的道路,因而先秦文学给后世提供了孕育诸多文学内容与形式的温床。

从文学内容上说,先秦文学为后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后代作家从中采撷素材,熔铸、改编旧题材,演化新故事,创造了许多优秀作品。如陶渊明对神话英雄夸父、精卫的赞叹,李白诗中源自《庄子》的大鹏形象,取材于春秋历史的元杂剧《赵氏孤儿》,等等。先秦文学中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求索精神等,更对后世文学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积极影响。

从文学观念上看,后代文学理论、美学观点上许多重要的问题在先秦时代已被提出并得到初步论说。如孔子的诗论、乐论、文质论,孟子对“气”与“言辞”的认识,《周易》中的意与象,《庄子》的审丑观,屈原的“发愤以抒情”等,都对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从文学体裁上说,后世许多文体,在先秦时代就已产生或萌芽。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文章篇》中即有“夫文章者,原出五经”的说法,虽不无牵强,但也有一定道理。诗文自不必说,“小说”一词源自《庄子》一书,其不少描写被后代学者称为“小说之祖”;戏剧文学的源头也被不少人追溯到《楚辞·九歌》;赋体文学盛于汉,而在先秦,荀子就首先以“赋”名篇;说唱文学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荀子·成相》。分而论之,《诗经》之于五七言诗,诸子散文之于论说体文学,历史散文之史传体文学,宋玉赋之于宫体文学,韩非子之于辩难体文学,都具有“导夫先路”的重要作用。

更令人瞩目的是,先秦时代出现了雄视百代的巨匠和宗师。孔子与老子开创了儒家和道家学派,他们在社会与自然、群体与个体的对立中各自把握了一端,影响着中国哲人的思想,培育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在其发展中,儒与道更在对立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实现了相融与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性格的基本内涵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线索。它们的美学、艺术特质,不仅是滋养中国文学艺术不竭的美感源泉,而且构成了中国文学肌体上的血肉,并进而升华为中国文学的灵魂,结晶为艺术理想和美学追求。而《离骚》与《庄子》,则代表着先秦诗文的最高成就,矗立在先秦文学高峰的顶端,分别以“诗哲”(屈原)和“哲诗”(庄子)的姿态,引导着中国诗文的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中国文学在先秦时即有了一个辉煌的开端。也正是从这里开始,中国文学走向了更大的辉煌。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指出:“还必须注意到结合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精神面貌上的特点。各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在于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精神面貌不同。”[1]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

中国文化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中国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和与中’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民族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体系”[2]。邵汉明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大体上可概括为人本精神、和谐意识、道德意识、理想主义、实践品格、宽容品格和整体思想等几个方面”[3]。何晓明认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价值观念、理想境界、道德尺度和人生态度,这些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精神。大略言之,中国文化精神体现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矛盾观,通变持中的发展观,刚健自强的实践观和尊亲尚德的社会观”[4]。尽管各位学者的用词有所不同,所论各有侧重,但其主体精神并无太大差异,倡导天人合一,主张以人为本,崇尚和谐中道,重视恪守致用,正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先秦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先秦时期早已萌发、酝酿,并逐渐形成、发展着。先秦文学正体现和承载着这样的品格,推动和弘扬着中国文化精神。

当然,文化精神是一个类的概念,民族精神、文化品格、文学精神、艺术精神等都属于这一“类”的范畴。民族精神是—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总和。它是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是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并在这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文化品格是一个民族在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中逐步形成的鲜明的文化特色、不同的社会情调、迥异的文化韵味和特殊的精神风貌,他们从一篇作品、一位作家、一个时代升腾起来,一旦获得文化上的确认,便会成为一种永恒的文化品格,不仅有着持久的保鲜期,更有着无穷的正能量。文学精神是“以文学为载体,从中抽绎出来的有关文学的观念、思想意蕴、审美理想、人文精神、价值取向、文体风范,以及创造主体所体现的人生态度、人生追求、人格力量和艺术创造力”。“文学精神的内涵丰富多彩、饶富哲理和人生趣味,既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风范,又具有创造主体的自我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5]艺术精神是指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或一个艺术家所具有的艺术理想、心灵境界、艺术特征、艺术风格及审美趣味。它们既有相同的精神内核,又有不同的文化表现,从各自角度体现着文化精神。

先秦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它通过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情节的描述,多方面地展示着民族文化精神,并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凝聚起着重要作用。原始神话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滥觞,其中体现的乐观态度与坚韧意志、群体精神与献身精神、抗争意识与创造精神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特质;《周易》具有鲜明的文化品格,其对君子人格的设计与追求所内蕴的忧患意识,其中所倡导并表现出的中和之美等,都对中国文学以及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诗经》中已经表现出文学的自觉意识,其中反映出的敬德意识、宗国情怀、和谐意趣的民族精神和声韵和谐、深于取象、长于抒情的艺术精神,都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左传》的赋诗言志是一种政治现象,更是一种文化景观,其中包含着美与善、中与和两个重要的文艺话题,并具有文学修辞、文艺思想、赋诗唱和的文学意义;《论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其蕴含的为政以德的道德意识、仁者爱人的人文品格、文质彬彬的君子风范和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孟子》中以人为本、勇于担当、敢于批判的文化精神对其文学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在批判反驳、排比设喻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庄子》的哲学思想富于创造性,呈现出一种道化境界,在言与意的关系上,在“三言”的运用上,都具有独特风貌;《韩非子》强调法治,这既体现了韩菲的文艺思想,也影响了他的文学风格;《楚辞》的浪漫与理知、直切与迂曲、神性与人性、热烈与悲戚、时间与空间等,均表现出高妙的艺术辩证法,反映着先秦文学多方面的艺术精神。

总之,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轫期,它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奠基与源头,而且由于先秦文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文史哲各个领域,从而使其在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中产生了比较特殊的意义,由此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心理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深入文学构成的内部机制,探讨先秦时期有关文化现象的文学意义,挖掘先秦典籍的文学意识与文学内核,并从文化的本质上探讨先秦文学的艺术精神,挖掘先秦文学的文化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注释

[1]《斯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

[2]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4—15页。

[3]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精神》,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页。

[4]何晓明:《中国文化精神论纲》,《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5]郭延礼主编:《中国文学精神》(先秦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总序”第1—2页。

同类推荐
  • 逆时光

    逆时光

    这是作者的第三部散文集,收录了沙爽十年散文创作中代表性的作品。全书分为两部分:“左辑:方向”和“右辑:时光”。正如辑名所暗示的,这些文字记录了作者对时代和生命的感知和思索,以其敏锐的知觉力、内省式的叙述、唯美欧化的句式、奇崛繁复的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令人惊异的文学天地。敏锐、疼痛、细腻、幽默而又不失优雅。正如《当代作家评论》所评述的,沙爽关注的是个人的历史和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对成长的关注成为其作品中最重要的母题,在七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中更具有代表性。
  • 永远的驿站

    永远的驿站

    书中共收录这方面的文章15篇,按其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两大类。其一为人文景观、遗迹,如《崇武古城》、《封闭与开放的土楼》、《走进四堡》等,作者凭藉这些历史遗存表达了加强国力、走向开放及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热切愿望。其二为历史人物,如《民族英雄郑成功》、《世纪侨魂》、《睁眼向洋看世界》等,通过郑成功、陈嘉庚、林则徐等人物的风云际会,尽情讴歌了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道义精神及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心。
  • 神州轶闻录系列民俗话旧

    神州轶闻录系列民俗话旧

    本套书的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民俗话旧》是神州轶闻录中的一本,作者饶有风趣讲述了旧时不少鲜为人知的民俗民风。
  • 沙郡年记

    沙郡年记

    追逐融雪中动物的足迹、阅读橡木年轮的历史、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在这部作品中,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在此过程中,他也持续思索着人类与他们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热门推荐
  • 舌尖上的异世

    舌尖上的异世

    一个穿越到异世界的小厨师,想要用手中的厨刀,来试图改变一下自己重生后的人生味道…………人生,就是要大口大口地活着。只是大口大口吃到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除了自己之外,又有谁人能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人生在世何须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美人抱膝头;做人如斯,夫复何求。……PS1.本文算是不那么正经的美食休闲文,请各位读者看到尽兴时切勿熬夜阅读,以免引起饥饿不适。PS2.本文除美食料理知识及部分引用外,一切均为虚构,读者看到与现实世界相像之处时,还请一笑了之。
  • 1989年的出逃

    1989年的出逃

    沉睡于乌蒙山间的龙树坝子,在稀疏的鸡鸣声里次第亮了起来,伴随着几声轻快而响亮的狗吠,老年人咳嗽的声音也杂乱无章地响了起来,像是一首悲壮的交响曲,坑洼不平的土路上,出早工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男人扛着扁担,系着绳索,别着镰刀,看样子不是去割草,便是去砍柴。而婆娘们则一般都背一个大竹篓,每天都要为家里那几头猪而忙活,这可是唯一的经济来源,每年的化肥钱,炭钱,油、盐、酱、醋、茶钱,都全背在了那仅有的几头猪上。这还不算,更要命的是每年的学生钱,让这里的人们措手不及,猪成长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学生学费的上涨速度。
  •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作为20世纪走红的哲学家,尼采是一个大学教授,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一个孤独的漂泊者。他杀死了“上帝”,但他不是传说中的那个恶魔。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的癫狂和孤独之下,是面对人生难题的无比真诚——在传统价值全面崩溃的时代,人如何重新确立生活的意义?本书把尼采当作一位人生哲学家看待,以生命意义之困惑和寻求为主线,把尼采思想的各个主题,包括权力意志、价值重估、超人等,贯通起来加以阐释,饱含知识分子的个体感悟和时代激情,重现一个真实的尼采——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伟大哲人、一位无比真诚的人生哲学家。本书曾引起广泛而热烈的时代共鸣,深深影响吴晓波、王军等一代知识分子。
  • 午夜暴君

    午夜暴君

    新书《诸天武道馆》这是一个灵气复苏,属于武者的时代!但每当深夜来临,这个世界便属于阴物!百鬼夜行,万妖复苏……无尽的恐怖,在午夜笼罩世界!1群:9674714322群:790098200
  • 互联网黑洞:跨越边界的中国式企业扩张

    互联网黑洞:跨越边界的中国式企业扩张

    行业巨头裹挟着巨大的资本和流量,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企业的互联网扩张真的没有边界吗?马化腾、张志东、李彦宏、雷军一致称赞的IT独立评论人,揭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独特发展逻辑。本书探讨了互联网的黑洞现象以及对其未来的一些思考,通过中国互联网浪潮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几家企业案例:BAT、小米、乐视、360、滴滴、京东……真实、深入、客观地分析各个企业的成败、突破和创新。
  • 2016中国年度儿童文学

    2016中国年度儿童文学

    受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托,《2015中国年度儿童文学》由高洪波、方卫平主持编选,由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儿童文学研究所师生承担具体编选工作。编选团队在广泛阅读浙师大国际儿童文学馆本年度订阅的数十种儿童文学、儿童教育及综合性报刊和大量图书的基础上,对入选篇目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和推敲;选文忠实地反映和呈现了2016年度中国儿童文学的短篇小说、儿童诗、散文等短篇作品的创作概貌。
  • 邪王狂追妻:草包庶小姐

    邪王狂追妻:草包庶小姐

    他皇家嫡子,上赶的女人排成行,只奈,爷邪魅不羁,腹黑强大,却怪癖连连,女人一碰,挥刀剁手。此生最大耻辱,被那谁吃干抹尽,赐死了还阴魂不散。她金牌杀手,穿越带着两娃,娃常曰:“娘亲,爹爹在哪里?”答曰:“最好别让我看见你们老子,否则你们这辈子都没老子了。”死而复生,怀揣着各种阴毒,却报复不成被禁锢在他身边,逃无可逃。某男:“女人,你已经引火烧身了。”某女:“姑奶奶有灭火器。”
  • 末钟

    末钟

    昔日老友的死讯突然传来,我回忆起了老友与自己的那些值得记录的事情。
  • 孰是孰非之我是谁

    孰是孰非之我是谁

    沈月桐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迷迷糊糊的就“穿越”了刚睡了一觉,迷迷糊糊的知道了一些事情,又被告知自己本来就是这的“魂”,糊糊涂涂到了现代去才是“穿越”???过了段“安稳”日子,又因为做了个梦,想起了灭门之仇的点点滴滴一幕幕画面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怎么?…给了自己最后一刀的竟然是他?
  •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世界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本书以世界历史为主干,以古国文明、社会变迁、战争风云、科学进步,民族革兴、工业发展等事件为多姿多彩的枝叶,使读者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既读了历史,又长了知识,更开了眼界。如果说一个民族的历史像一条千丝万缕拧成的线,世界史则更像一幅由不同画面构成的巨幅长卷,它们自成一体,又相互关联。在这幅画卷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创造史事实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革命,当人类登上月球不再是梦想,当踏上宇宙已成为现实,当先进的交通工具将人们之间的距离缩得越来越短,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时,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作为村民的我们每一个人,了解世界历史和世界历史大事就是在了解我们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