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3200000007

第7章 君子之泽,五世不斩——中卫知县龚景瀚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说,一个有道德的人,他对后世的影响超不过五代。这是说由于社会人情的变化,后人对祖上的德业很难永久为继,甚至民间还有“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这种断言,似乎是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但从另一个角度讲,这种如同“定律”式的断言,也如黄钟大吕在警示世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团体、一个家族,其后人要时刻牢记先人德操,努力弘扬先人优秀品质,不可淫逸颓废,如此则“断言”不断,“定律”难定。《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八《龚景瀚传》就打破了这种断言,给世人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本文试读并释。

龚景瀚(1747—1802),一字海峰,又字惟广,福建闽县(即今福州市)人,祖上为福建莆田人,后迁居福建通贤境巷,因家族显赫,后人称“通贤龚氏”。龚景瀚为“通贤龚氏”第十五代。

原文:先世累业为名宦。曾祖其裕,康熙初,以诸生从军,授江西瑞州府通判。滇、闽变起,率乡勇为大军向导,擢吉安知府。时府城为逆将所据,大军驻螺子山,其裕供响无乏。城复,抚疮痍,多惠政。后官河南怀庆知府,濬顺利渠,引济水入城便民,终于两淮盐运使。殁祀瑞州、吉安、怀庆名宦祠。

此段先总括一笔,引出大清朝以来龚氏家族中的第一名宦,龚氏第十二世龚其裕。龚其裕原名起文,字足子,号容溪,又号甦严,生于明崇祯七年,以闽县生员的身份投效江西军营,康熙六年,以军功授江西瑞州府通判。云南吴三桂和福建耿精忠叛乱,龚其裕率领民兵为大军做向导,连克上高、新昌二城,被提升为吉安知府。当时扬威大将军和硕简亲王率军驻扎在吉安的螺子山上,龚其裕供应粮草不使匮乏。《福建通贤龚氏支谱》(以下简称《支谱》)中记载,龚其裕一面做好大军的后勤工作,同时,“民间子女陷贼中,及军前俘获者,其裕为请命,全活甚多,战场遗骸复捐资埋瘗之”。由此可见,龚其裕非一介武夫。任怀庆府(治所在今河南省焦作市的沁阳市,辖八县)知府,当地有一条渠,名叫顺利渠,可引济水入城,通舟便民,然而,日久淤寒废弃,龚其裕率民众清淤,使这条便民河恢复原貌。《支谱》中还记载,当地驻军马匹放牧农田,践踏百姓禾苗,龚其裕告诉军中首领,禁止驻军扰民,违者重惩,百姓呼之清官。康熙二十一年提升两淮盐运使(淮南淮北掌管盐业运转及税收的三品官),康熙三十七年卒,入祀江西瑞州府、吉安府名宦祠、怀庆府名宦祠。

原文:祖嵘,初仕浙江余杭知县,治县民杀仆疑狱,为时所称。擢直隶赵州直隶州知州,濬河兴水利。再擢松江知府,渡海赈崇明灾黎,全活甚众。官至江西广饶九南道,单骑定万年县匪乱,殁祀饶州名宦祠。

龚景瀚之祖父名龚嵘(1653—1719),字岱生,号澹岩,为通贤龚氏十三世,是大清以来龚氏家族中第二位名宦。康熙十八年补浙江余杭知县。《支谱》记载,龚嵘在余杭任上,“力除宿弊,茸城垣,修文廟,创义学,除杂徭,开渠筑堤”,做了不少有益于百姓的事,尤其是长于断案。余杭城中有一恶霸将他的仆人杀死,把腿截下来扔在路旁,将尸体埋葬,老虎将死者的腿吃掉,造成了猛虎伤人的假象。龚嵘认真勘查现场,发现有埋尸痕迹,掘土验尸,真相大白,案遂告破,为百姓称赞。由于政绩突出,上司考核优秀,康熙二十七年其被提拔为赵州直隶州知州。在赵州,他兴修水利,疏浚赵州河,灌溉良田数百顷,民获其利。康熙三十三年,龚嵘再次被提拔为江南松江知府。松江是江南富饶之地,为上级官府主要财税征收之地,龚嵘治理松江有条有理,百姓安居乐业。崇明岛遭灾,龚嵘亲自渡海赈灾,救了无数百姓性命,百姓无不感激。同年,以廉洁被举荐为江苏粮储道,又调直隶保定府知府,康熙四十六年授江西广饶九南道(江西四道之一)。任上,龚嵘驱邪兴儒,修书院,修复范仲淹祠,设育婴堂,教化百姓,为民造福。山中有匪,为患已久,龚嵘单骑入山,感化匪首,绳之以法,驱散随从,从此百姓不再受匪之祸乱。康熙五十八年,卒,享年六十六岁。祀饶州名宦祠。

原文:父一发,乾隆十五年举人,官河南知县,历宜阳,密县、林县、虞城四县,治狱明敏,能以德化。在虞城值水灾,勤于赈恤。朝使疏治积水,酾为惠民,永便诸渠,一发与灾民共劳苦,治称最。以病去,复起补直隶高阳,擢云南镇南知州,殁祀虞城名宦祠。

龚景瀚的父亲,名龚一发,原名关渭,字天磻,号厚斋,为通贤龚氏十四世,是大清以来龚氏家族第三位名宦。乾隆十五年举人,十七年任河南宜阳知县,旋调密县(今新密市)。《支谱》说:“善发摘,奸伏以法,制豪强卒使悔悟,乐为善良”。十八年调林县(今林州市)知县,在林县,他引泉水灌溉农田,开挖永惠诸渠,使沿渠百姓不在苦于干旱。二十二年调虞城县,断案明达机智,多以教育感化他们。《支谱》中举了个例子:兄弟二人争家产,不可开交,母亲劝说弟兄二人,都不听劝,于是弟兄二人带着母亲一起到县衙过堂。龚一发看到这种情形,首先在大堂为其母置座,然后当着母亲的面对弟兄二人进行教育: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你二人拉扯大,何等的不易,如今你们长大成人,老母已白发飘然,而你二人全然不顾老母的感受,不顾兄弟之情,为一点财产闹到县衙,实属可恨可悲。二者经过教育,非常后悔,都扶着母亲哭着要求撤诉,案件就此了结。虞城闹水灾,一发忙于赈灾安置灾民,整治积水(酾,疏导)。将积水疏导到惠民、永便诸渠中去。《支谱》中记载,一发以工代赈之法,动员百姓,疏通河道,排除积水,并与百姓共同劳动,百姓干劲十足。一发在虞城投资修城垣,修桥梁,毁弃三教堂,兴办义学,创建书院,百姓视之为神。传说虞城邻邑有蝗灾“虞介其中,独不入境”。在县任上的政绩考核为优秀。后因病卸职,病愈,再补直隶高阳县,皆有政声,被提拔为云南镇南知州,康熙三十八年卒于云南任上,时寿五十有九,祀虞城名宦祠。

原文:景瀚承家学,幼即知名,大学士朱珪督闽学,激赏之。乾隆三十六年成进士,归班铨选。四十九年,授甘肃靖远知县,未到官。总督福康安知其能,檄署中卫县,判牍如流,见者不知为初仕也。七星渠久淤,常苦旱,景瀚筑石坝,遏水入渠,始通流。又濬常乐,镇静诸渠,重修红柳沟环洞及減水各牐,溉田共三十万亩,民享其利。五十二年,调平凉,地硗瘠,缺米粟,景瀚请邻邑无遏粜。又当西域孔道,车马取给商贾,盐引敕派于民,官吏强买煤炭,皆为民病,一切罢之。由是商贾辐辏,食货流通。修柳湖书院,与诸生讲学,文风渐振。

“家学”,可做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儒学,龚氏家族传承的就是儒教;二是家风,儒者所铸就的几代家风用一“承”字,让景瀚把它接了过来。这种家学,这种家风,就连福建学界最高官吏都非常赏识。龚景瀚初仕,与其他进士入仕没有什么不同,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归班由吏部分配,一直等了十三年才遇到了缺位,任命为甘肃靖远县知县,但没到任,改派文件就下达了,任中卫县(时中卫县隶属甘肃省)知县。龚景瀚在中卫县任上,有两个方面情况表现得非常突出。一是才能。“判牍如流”,如断案老手,这充分显示了刚刚入仕的龚景瀚之智慧和机敏。二是勤事。勤于民事也是龚氏祖传家风之一。兴修水利,造福万民,治水溉田三十万亩。更值得称道的是像筑石坝这样的水利工程竟是景瀚拿出自己的俸银来修建的。这种心系百姓,胸怀天下之举,不愧为循吏之称。景瀚调平凉任知县,平凉比不得中卫,土地硗薄,又近边境,景瀚面临诸多复杂问题。一是粮食短缺。当地驻军多,与百姓争粮,百姓吃不饱饭是最大问题。二是流通不畅。平凉为甘肃通往西域的要道,当地官吏为一己之私利,限制商贸,强买强卖,这些行为“皆为病民”。三是平凉地处边远,不同民族杂居,民俗粗鄙,教育落后。景瀚作为平凉“父母官”,到任后针对这三大问题迅速采取措施:一是协调邻县不要禁止粮食向平凉输送,从而解决粮食问题;二是革除一切病民陋规,不法胥吏不得干扰商业流通,官府出台鼓励商业流通的政策,平凉的经济由此活跃;三是加强教育。《支谱》中说,柳湖书院废破,“景瀚捐资新之,亲为讲学”,带动平凉文化发展。

原文:五十五年,署固原州,汉、回杂处,时抅衅。景瀚密侦诸堡,诛积匪,境内以安。五十九年,迁陕西邠州知州。嘉庆元年,总督宜绵巡边,调景瀚入军幕,遂从剿教匪,以功擢庆阳知府。宜绵总辖三省,从入蜀,幕府文书皆属景瀚。寻调兰州,仍在军充翼长。

提升之后的龚景瀚,在固原知州任上,主要是处理回、汉民族矛盾,景瀚采取的是深入侦判,坐实证据,严惩带头滋事者,百姓不受滋扰,社会得以安定。从邠州知州任上到随军剿匪,以至于后来从军入蜀任文书之职,调兰州,充翼长(翼长:军队官职)全面叙述了景瀚这一时期的履历,同时彰显了他的才能、智慧及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

原文:景瀚从军久,见劳师糜饷,流贼仍炽,因上议备陈调兵、增兵、募勇三害,剿贼四难,谓:“先安民然后能杀贼,民志固则贼势衰,使之无所裹胁。多一民即少一贼,居民奠则贼食绝。使之无所掳掠,民有一日之粮,则贼少一日之食。用坚壁清野之法,令百姓自相保聚,贼未至则力农贸易,各安其生,贼既至则闭栅登陴,相与为守,民有恃无恐,自不至于逃亡。其要先慎简(简:选拔)良吏,次相度形势,次选择人头,次清查保甲,次训练壮丁,次积贮粮谷,次筹划经费。如是行之有十利。”反复数千言,切中事理。嗣是被兵各省举仿共法,民获自保,贼无所逞,成效大著。论者为三省教匪之平,以此为要领。

龚景瀚高论剿匪用兵策略及效果,这种高论,来自他对长期剿匪实践的总结:按照以往的策略,调动大军剿贼,且不说部队疲惫不堪,军粮供给匮乏,更重要的是匪贼不但未被消灭,反而越剿越多。于是,他总结朝廷剿匪的三大弊端:一是调兵之弊。“国朝经制之兵本属有限,而果腹尤少,其重兵所在,非番、回错杂之区,则形势要害之地也,一调不已而至再,再调不已而至三,备御空虚,奸民因而肆志,则无事之区又将滋事。即如,四川、湖北之兵,皆以全赴苗疆,邪教遂乘机滋事,岂非明效大验乎?此调兵之害也。”二是增兵之弊。“募兵但取充数,非市井无赖之人,即穷苦无聊之辈,纪律不习,技艺不精,心志不齐,胆气不壮,遇贼唯有纷然鸟兽散耳,此增兵之害也。”三是募勇之弊。“乡勇守护乡里易得其力,若以从征,则非所愿,无室家妻子田庐坟墓之足系其心也,……即或诱之以重利,鼓之以大义,而有勇无刚能,暂而不能久哄,然而,进亦然,而退耳。且乡勇之害也。”(《皇清文颖·坚壁清野议》)继而他又提出剿匪四大困难:一是用兵多而粮食转运难;二是大军所携辎重繁多,行动滞缓,以缓慢之师剿轻捷之匪难;三是以内地平原之兵,剿山地之贼难;四是贼兵游击灵活,随时得以休息,大军进行列队,休息安营,起止从命,呆滞疲劳,以疲惫之师攻灵活之贼难。龚景瀚提出“三害”“四难”,是对当时清廷剿匪政策的大胆否定。那该怎么办呢?他建议,要剿匪就必须先安民,一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使百姓具备战胜贼匪的信心,老百姓都起来反对匪贼,匪贼的气焰自然也就衰败;二是要发动群众与贼争粮,用“坚壁清野”的办法,把粮食藏起来,敌人不来,种田经商,各安其生,一旦贼来抢劫,“闭栅登陴(陴:指院墙)”,相互守卫,使敌人得不到东西。要达到这一目的,官方应干些什么呢?不用派兵,但要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慎重选择一位好的官员来领导御贼之事;二要了解把握当地敌我形势;三要选择百姓中的带头的人;四要清查保甲,严格执行保甲制;五要训练团丁;六要储存好粮食;七要筹备经费(以上材料皆源自《皇清文颖·坚壁清野议》)。龚景瀚所上《坚壁清野议》被朝廷采纳,要求各省效仿其法,成效显著,有人说评定三省教匪就得力于此法。

村民自治、自保之法、坚壁清野之法对后世影响颇大,道光年间,朝廷将《坚壁清野议》刊印分发各省,让大家学习效法,以此取得乱世中的百姓自保。

原文:五年,始到兰州任,七年,送部引见,卒于京师。其后续编《皇清文颖》,仁宗特出其《坚壁清野议》付馆臣载入。祀兰州名宦祠。自其裕至景瀚,四世皆祀名宦,海内称之。

嘉庆五年到兰州知府上任,七年,由于考核优秀,按照清代引见制度规定,由地方官员推荐给吏部,再由吏部官员引见皇上。长期的军旅生活,使他身患恶疾,不幸逝于北京,终寿五十五岁。《皇清文颖》又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浓缩版,供皇帝参考的《四库全书》之精华。嘉庆皇帝首先是要召见景瀚这位乾隆时期的能臣,龚景瀚死后,嘉庆将其《坚壁清野议》载入《皇清文颖》,足见嘉庆皇帝对景瀚其人的肯定和对其思想的赏识。祀兰州名宦祠和福建省城名宦祠。从通贤龚氏的第十二世龚其裕到第十五世的龚景瀚,龚氏四代皆祀名宦,实属罕见,天下人莫不赞美。

原文:景瀚子丰谷,官湖北天门知县,亦有治绩,不隳家声焉。

龚丰谷是龚景瀚的第三个儿子,知湖北天门县,政绩卓著,继承并发扬了龚氏家族的声望。其实,他的大儿子龚式谷,也是走读书、出仕这条路,为府学廪生,也就是国家按一定名额给予生活补助的府学学生,官至知州,也是一名好官。

至此,大清以来,从龚氏的第十二世龚其裕到十五世的龚丰谷,已有五世被写入大清史《循吏传》中。

读完这篇文章,笔者总感觉到文中有一条清晰的意脉,那就是“传承”二字。“传承”贯穿着文章的始终,“传承”承载着龚氏家族的延续和兴旺。传承的什么?传承的是龚氏家族的家学,传承的是龚氏家族的家风,传承的是龚氏家族的家国情怀。

通贤龚氏家学可以用几个字概括,即:读、写、藏。所谓读,龚氏家族从创立之日起,就把读书作为立德、立身、立家、立族的切入点,世代相传,当然所读书目多为儒家经典。龚氏家族靠读书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靠读书进入科举,显耀族群,也就是说,通贤龚氏家族的五世不斩,长久辉煌的根基就是读书,读书成就了这个家族。所谓写,是说龚氏家族的主要成员,无论他的社会地位如何,无论他是布衣还是官宦,首先他是一个文化人。根据相关史料记载,通贤龚氏家族先后著述多达五十七种,刻印诗、词、文赋者也有十多人。通贤龚氏家族从明末走向文坛,至清末三百多年,文风兴盛,打造了一个文化家族。为了“以垂久远”,凝聚族人,通贤龚氏族人不但要写诗、文,而且要写“族史”,即修“家谱”。从明代龚氏四世始创家谱,一直到清末,通贤龚氏族谱经过多次重修,重修族谱的目的就是昭示后人,垂训家学、家风。所谓藏,就是藏书,通贤龚氏家族不仅是因多世循吏显赫于世,他的藏书之举,也为士子惊叹,成为通贤龚氏家声远播的原因之一。通贤龚氏藏书,为福建之最,从龚氏走入文坛开始,藏书也就开始了,到龚一发、龚景瀚,发展到有意识在收藏书籍,到通贤龚氏十九世龚易图时达到了顶峰,藏书量达十万卷。藏书不仅是收藏社会流通图书,同时,也刻印收藏龚氏族人著述;藏书体现了通贤龚氏家族文化的内涵,也承载了龚氏家族文化的传承。

“家风”,也包含家学。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文化的风格。它不一定是全方位的,而是在某一方面能够从正面影响家族后人,为社会认可的家族品格。通贤龚氏家族的家风是“孝友忠厚”。“忠孝”二字,自古被视为大德,友善、宽厚被视为一个人的美德,单从《清史稿·龚景瀚传》中所列五位循吏来看,都是以忠孝为本,廉洁立身,宽厚为人,这就是一种家族品格。也正是坚守这种品格,才使这个家族长盛不衰,也正是坚守这种品格,才使这一家族声望远扬,名人辈出。《福州名人志》中龚氏一族写入《志》者达数十人之多,仅以《清史稿·龚景瀚传》一文中所列五世中,亦有不少龚氏名人,如:龚其裕之长子龚嵘入史,而其三子龚岏,即一发之父,名列闽县诸生,也有《兰所集》行世;景瀚之子丰谷入史,而其长子也为府学廩生,官至知州;等等。更传十九世龚易图官至湖南布政使,著作累累行于世。

家国情怀。家是国的组成单位,有国才有家,国家不可分割。报效国家是通贤龚氏家族的一个发展取向,这种取向仍然来自儒学中的修、齐、治、平思想。读书就是为了入仕,这是通贤龚氏家族不可否认的选择,入仕是为了建功立业。从十二世龚其裕率军平叛,屡建军功,至升两淮转运使,入祀名宦祠,光宗耀祖开始,这条路一路走来,走的坚实、踏实;再到龚嵘、龚一发,从知县做起,胸怀百姓,勤于政事,百姓拥戴,入祀名宦祠,也浸透着他们的家国情怀;从十五世龚景瀚到十九世龚易图,文韬武略,智勇并备,上马杀敌,下马安民,战功赫赫,政绩卓异,岂不是祖上家国情怀的相继。我们且不去追溯通贤龚氏的元、明远祖,从入清以来到晚清近三百年的历史,通贤龚氏家族相传近十代,始终守一,光耀不减,这岂是“君子之泽,五代而斩”所能概括的?

这篇文章为史学传记,以记述为主,要求史学家的笔端平实客观,然而,仔细琢磨,颇显作者技巧。首先,这篇传记的题目为《龚景瀚传》,但是,按照作者意图是要在这篇文章中记述龚氏先后五代人,这就要求作者在谋篇布局上有一些技巧。《龚景瀚传》当然就以写龚景瀚为主,但又要照顾其他人物。文章开篇就写景瀚,报过家门之后,却搁置不写,引出了三代先人,用近乎三分之一的篇幅将其三代先人进行点睛式的介绍,之后又以近二分之一的篇幅写龚景瀚,最后写景瀚后人丰谷一笔带过。这样写,既突出文章主题,又兼顾一般。开头点题作引,行文自然,最后点题过渡,水到渠成,结构谨严,而无痕迹。其次,文章形式与意脉高度契合。文章意脉笔者给概括了两个字“传承”,体现在形式上,先点题引出三代先人,对三代先人事迹的叙述,就暗含了“传”的作用,重点写龚景瀚,其内容是对前边内容的承接,但对于结尾写丰谷的一笔又起到了“传”的作用。文章主要内容于中,承上启下,恰恰吻合文中“传承”的意脉,使这篇传记文章达到了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

同类推荐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王莽改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 血色南朝

    血色南朝

    本书叙述了上自晋末,中经南朝的宋、齐、梁、陈,下至杨隋灭陈等六代“易君变国”的全过程。既歌颂了开国君主(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果敢的英雄气概,又谴责了他们为夺取帝位而采取阴险自私、草菅人命的残暴做法;既对齐朝的萧鸾、梁朝的侯景、陈朝的陈顼这些中道篡位者做了辛辣的讽喻,又揭露和抨击了史上罕见的荒淫乱伦皇帝刘骏。特别是,本书还重点揭露和抨击了后主们(如:刘义符、刘子业、刘彧、刘昱、萧昭业、萧宝卷、陈叔宝)荒淫无能、重用佞臣、嗜杀成性、贪图享乐、醉生梦死的行径,揭示了他们必然会因此而得到废黜和弑杀灭亡的命运。同时,本书还描述了在封建君主们糜烂宫闱之中,妃嫔们享尽奢华和侍女们惨遭荼毒的情景。
  • 重生之称霸三国

    重生之称霸三国

    现代人回到三国时代,明白历史走向的他将会有怎样的经历?在历史前行之中,他又怎样的选择?曾经是个糊涂人的陈诚,是否还会糊涂下去?大陆争霸马上开始,三国猛将来去丛丛,且看新的争霸的开始······
  • 明末中兴路

    明末中兴路

    一个平凡人附身崇祯,以其他绝大多数明末架空小说不一样的经历与路线再造中华的故事。
  • 明末黔国公

    明末黔国公

    现代人穿越至崇祯十六年的黔国公府,以少年庶子身份杀出一条血路,建立基业,屯田练兵,声闻天下,力挽狂澜。本书是传统种田争霸流,硬架空,非生活流。喜欢的请加收藏。
热门推荐
  • 有关部门见闻录

    有关部门见闻录

    有关部门是个神奇的部门,作为走近科学的合作伙伴,我们致力于用科学的手段解释任何不科学的事件。我作为其中的一员不(hou)胜(hui)荣(bu)幸(yi)。于是我冒着被组织送进精神病院的危险,将这一切展示给你们。
  • 痴呆傻的俏王爷

    痴呆傻的俏王爷

    “什么,击退南姜的大将军是女的”宁晨得胜归来,等待她的却不是三军仪仗,天子亲迎,而是一辆简陋肮脏的囚车,为国她舍身忘死,凭什么只因为他是女儿身就抹去她一切的功劳。她不服,她不服,但在这个男权社会她又能如何。牝鸡司晨按罪当诛九族。就在宁晨悔恨因为自己连累亲人近族的,等待问斩的时候,一个她认为永远不会和她有瓜葛的男人,改变了她的结局。(本书以男主为主)
  • 约会条

    约会条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不正经的废材逆袭

    不正经的废材逆袭

    嘴贱的大佬一时兴起就自杀(批评她),稀里糊涂的穿了个“假”越……说好的白莲恶仆未婚夫呢?为什么她连鸡毛都没见着一根?凭什么别人奇遇都是奇兵珍宝、邪魅王侯、至尊魔兽,而她只有一块黑乎乎丑陋的不明物体?就凭她嘴贱演技差吗?!!某个不知道是不是男主的人物:“这位小姐,请从吾的地盘圆润的滚蛋!!”……你们看看,她还要遭受如此人身攻击!据说大佬只想简简单单的升级刷怪迎娶美男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因运气太差人太贱无缘小白剧本。盗版女主角表示,她太难了……
  • 我家老婆有锦鲤运

    我家老婆有锦鲤运

    养母:“遥遥,你哥哥要娶媳妇,妹妹要读书,隔壁村老光棍愿意出三万块彩礼钱娶你,你就嫁了吧!”亲妈:“把你的心脏捐给她,她以后会代替你尽孝!”谢遥:“都给我滚!”谢遥,被抱错的真千金,养父母不疼,亲爸妈不喜,名义上的哥哥和妹妹想吸干她身上最后一滴血,亲弟弟不想认她的小可怜!同一平行空间。谢遥,行走的人形锦鲤,气运逆天的言灵师。言灵师,说啥准啥,依靠灵力或者功德改变现状的人,俗称:乌鸦嘴!当她变成她!一句话让你倒霉你信不信?还有某个大佬,她不就只是治好了他的双腿吗?怎么死活要把她叼回家?“你也给我……”“好的,马上滚到你身边!”谢遥:“……”
  • 魔武巅帝

    魔武巅帝

    武道一途,吸收天地灵气,凝练出自己的灵气,方为武者。一万年前,他曾是紫薇星域的武者,一步步修炼,最后成就无上帝位。曾经的叶晨可谓是战万族而不败,横推万界一切的敌手。“发财了,发财喽!我又挖到一个墓,大家快来取宝啊”,男主叶晨说道。抱大腿的抱大腿,抢钱的抢钱,谁能在那神州大陆大放异彩,傲视各方群雄!“歹,小贼别跑”“吃我方天画戟一锤锤”看主角一步步重修,成为帝位之主!抱女主从回巅峰!
  • 紫邪

    紫邪

    当异常彪悍的灵魂替代了那曾经软弱的灵魂,睁眼便是天翻地覆……她,司徒紫邪,是传说中司徒家德行败坏的二小姐。她,紫邪,是云邪大陆强者榜上排名第一,号称永远不败的‘暗夜魅影’,却在强者榜上排行第三和第四的两大强者联手围攻下,不幸陨落。当不同世界的两人的命运交错在一起……再次醒来后,她,紫邪,已经是重生在正要赶去和翻云国战神王爷上官风决完婚的司徒家二小姐,司徒紫邪身上。从此,流光飞转,潜龙在田;一朝出水,谁与争锋!我的命运由我掌控!原本没有任何玄气修为的司徒紫邪开始锋芒毕露,一鸣惊人,令天下男女改变风向,为之疯狂……※※※※片段一:“司徒紫邪,你敢接受我的挑战么?”某男笑得是那样肆虐,仿佛紫邪是他手中可以任意捏死的蚂蚁。正当众人想看紫邪如何拒绝某男的挑战时,紫邪却说出了令他们不能置信的话。“我,司徒紫邪,正式接受你的挑战!”此话一出,包括某男在内,所有人的脸庞,皆是一片错愕之色。※※※※片段二:“司徒紫邪,你才一个人,而我身后却有数百群雄,所以说,你今天死定了!”某女放肆地大笑着,看着紫邪如在看死物一般。“是吗?”紫邪闻言并不动怒,只是嫣然一笑,接着迈脚踏出一步,一道强横无比的气势自她身上发出,朝着四周扩散开去。在场的每一个人顿时都感到了一股迫人的压力扑面而来,场中众人无不脸色大变。其中有人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似的,惊慌地叫了起来:“啊,这是‘暗夜魅影’的天地造化诀中的造化,一碰上不死即伤,大家快逃啊……”这一句话的杀伤力堪比传说中的群秒术,本来还在场中狐假虎威的数百群雄,转眼之间,如丧家之犬般逃窜个干干净净。※※※※※※新书〈最强皇女〉正在连载中……小九儿的新书哦:《云傲天》帝九鸢异世紫衣罗刹(烟火的女强文)下面是好友的玄幻文:《凤御万兽》懒离婚(四星大神的玄幻神作,不容错过哦)《邪火》百里殇(此文很强大……作者文笔极好)《死神方程式》浮云团子《双生契约者》浮云团子(表示这两文很强大的滴说)《狐狂》尘邪血宝的《魔主》哦:小雪的文文啊《异世之紫衣天下》下面是小九儿的书哦,大家一定不要错过:《极品修真》帝九鸢《大邪主》北斗阑珊(小可爱的书啊)《冥帝降世》悠黎(慕容鐏月)穿越言情文:《帝妃三怒》流风回雪这是苹果儿的新文《夜枭哑后》哦
  • 祇洹图经

    祇洹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数码宝贝之我是高石离

    数码宝贝之我是高石离

    一个孤儿,被奇怪的闪电劈中后,被神秘老人救了,那个神秘老人说那个孤儿是他的恩人,并让他得到了系统,让他重生到了数码宝贝的世界后,开始了奇妙的昌险。
  • 本人是大明星

    本人是大明星

    大学生苏良作为一个新时代青年,见义勇为却不幸英勇就义。本以为要上天堂结果却重生到另一个地星。什么单身狗的我结婚了,什么我还有一个宝贝女儿?“是我最可爱的宝贝女儿吗”“爸爸,我最近没零花钱了。只能给你一百块吃饭了。”小女儿可怜兮兮的说道。“一百块够了,我最爱我的宝贝女儿沫沫。”庄良笑眯眯看着W信红包“沫沫你喜欢爸爸成为什么人。”小女孩想了想:“我要爸爸成为大明星。”“好,爸爸就做一个大明星。”努力吧,为了宝贝女儿成为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