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5500000003

第3章 思想政治理论篇(二)

拓宽新时期干部理论教育思路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拓展干部理论教育的内容、方式和途径。与时俱进地丰富充实干部理论教育的内容,是提高干部理论教育水平的内在要求;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是提高干部理论教育水平的根本动力;运用现代传媒开展理论教育,是提高干部理论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 与时俱进地丰富充实干部理论教育的内容,是提高干部理论教育水平的内在要求

我们党一贯注重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工作,正是由于全党同志自觉地学习理论,并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我们党才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胜利,特别是今天取得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伟大成就,更是印证了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极端重要性。

但是,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近年来干部理论教育工作,发现有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研究和改进。一是干部理论教育的内容过于单一和教条化的问题。当前的干部理论教育理所当然要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但是我们要想使广大干部深刻理解、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还必须教育大家掌握当代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各种知识。因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当今世界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概括和总结。正如党的十六大指出的那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如果我们的教育内容单一,且又停留在一些原著上,到头来我们也难以全面、系统、准确地学习和掌握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理论是对实践的科学总结,又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实践,只有这样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一种事实,现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干部,普遍存在着“讲归讲、做归做”的问题,从表面看这好像是一个实践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有些规章制度是好的,而就是有这么多人不遵守,为什么我们一些理论不能解释当前社会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什么我们的一些理论不为广大干部所接受、所掌握。关键的一点是我们的理论远离实际,没有说服力,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新时期我们应从干部实际,探索出大多数干部认同并且愿意实践的干部理论教育的内容。三是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问题。当前我们一些干部学习理论,往往停留在一些现成的结论上,甚至停留在一些词句上。当然我们的理论教育是有时代内容的,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内容仅停留在结论上,而不是教会大家掌握得出这种结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那么我们的理论教育就是不成功的。所以当前我们应该赋予干部理论教育新的时代内容。

选择干部理论教育的学习内容至关重要。当前干部理论教育的内容在选择上,要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努力做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当前在干部队伍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扎实的人不多,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刚出来工作的人都具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但一个干部如果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还不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干部理论教育工作的不足和失败。因此,当前务必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但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定要和党中央现行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党中央现行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成果。二是要努力做到学习现代知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世界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理论的发展。因此,干部理论教育理所当然要学习全人类的现代化知识。但是,我们更应该注重研究中国的国情,更应该注重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为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一切照搬照抄别国的经验,哪怕是被实践证明了成功的经验也是不足为取的。三是努力做到学习一般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干部理论教育为什么存在针对性不强、脱离实际、对工作指导作用不大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学习内容和工作实际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必然降低干部理论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此,干部理论教育的内容,一定要做到在学习掌握一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本部门、本行业和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业务知识。这就要求我们的学习内容要符合干部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

那么,当前我们干部理论教育的学习内容,怎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呢?笔者认为当前干部理论教育的内容要注重在全面理解、深刻领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树立新时期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上下功夫,在树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下功夫,在树立“人才是资本、是第一资源、人人可成才”的科学人才观上下功夫,在树立“坚持社会全面、协调、统筹发展”的正确政绩观上下功夫,在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上下功夫。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们干部理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二 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是提高干部理论教育水平的根本动力

在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面对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和传播渠道多样化的挑战,当前利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来推进干部理论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理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认为,面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除了继续坚持以往有效的教育方式外,还要适时创新。目前可以在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试行课堂灌输式和论坛研讨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以往的教育方式,通常停留在我讲你听的课堂灌输式上。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具有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时代特点,因为过去许多信息是保密的,层层传达,当然要我讲你听,而且必须认真听才能掌握,而今天的绝大多数信息是社会共享的,你知道的,别人也都知道了,这就看你分析得是不是全面,是不是深刻,是不是有道理,有建设性的多听,没有新意的不听,难怪单一的课堂式教育方式效果越来越不理想。因此,我们必须适时地开发新的教育方式,把课堂灌输式和论坛研讨式的教育结合起来,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接受同一信息的基础上都开动脑筋,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提高学习理论的参与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试行主流引导式和自由选择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我们过去的理论教育,往往是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某种结论上,好像正确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只有一种,这是不全面的。例如一个人的目的是要过河,而过河完全可以选择多种途径,可以游泳过去,可以搭桥过去,可以坐船过去,还可以乘飞机过去,当然还有许多途径。而我们不应该束缚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所以,我们今天要采取主流引导式和自由选择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允许争鸣、允许选择,尊重人们的创造,尊重人们的选择。相信不同思维、不同方法、不同手段都有可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三是试行理论阐述式和宣讲政策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我们现在的理论教育,注重学习基础理论是很好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不仅要通过学习理论,掌握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通过学习理论,厘清我们当前的工作思路,制定出符合当前实际的政策和措施,找到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这就需要我们把讲理论和讲政策结合起来,要把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要把构划远景目标、宏伟蓝图和现实的实施方案结合起来。要像邓小平同志说的那样,学习理论要精、要管用。把学习理论建立在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三 运用现代化传媒开展理论教育,是提高干部理论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让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信息共享的时代,其中电脑的普遍和互联网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首先,运用多媒体进行干部理论教育,已经成为提高干部理论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一些地方人才资源贫乏,干部理论教育工作步履艰难,现在开展的远程电视教育等,就可以解决教育力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学质量。遗憾的是我们一些地方对这方面的发展和利用很不够,除了投入少,教育设备的硬软件不够以外,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思想观念落后,不重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来开展干部理论教育工作。当前如何重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远程教育、实现知识资源、信息资源共享,仍然是我们必须下决心解决的问题。

其次,互联网对干部理论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互联网一方面可以给人们一个信息市场,许多信息都可以共享;另一方面互联网又是一个崭新的思想交流平台,什么思想都可以冲撞,是一个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的场所。现在我们每个单位、每个干部、每个家庭都拥有电脑,都可以上网,对这种局面,我们如何应对,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应该看到我们在应对中小学生成为网迷的问题上,举措是不力的,甚至是失败的,出现一些家庭学校联合抗网的行为。没有引导好,没有运用好,没有处理好互联网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那么,互联网对我们干部理论教育工作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和怎样的后果呢?这应该尽早引起主管干部理论教育工作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寻到正确的对策。

最后,我们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现代传媒推动干部理论教育工作的蓬勃开展。应该看到现在中国的电脑普及量是位列世界前茅的,但平心而论,相当多的中小学生还停留在游戏和欣赏音乐等娱乐项目上,而成年人或者我们的干部主要停留在上网看新闻、打字、储存信息等方面。电脑等现代传媒工具还没有真正发挥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也就是说,投入和产出尚未成正比,甚至浪费还很大,这是与电脑的普及和现代传媒的发展方向不相称的。我们的干部理论教育工作要根据这种情况和发展趋势,在拓展运用现代传媒为干部理论教育服务方面下功夫,走出一条新时期干部理论教育工作的新路子。

(本文发表于《肇庆论丛》2005年第5期)

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一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一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至今没有过时,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也还在一步一步地印证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实践证明马克思是千百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二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建党八十多年来,为什么我们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革命党到执政党、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三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总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正像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进的向导。”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是因为:第一,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符合国情。我国旧社会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一个比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们有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来说我们还处在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党提出的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目标,以及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第二,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反映民意。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包容性,为社会各个阶层所广泛认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第三,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体现了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又体现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要求共产党员要把为最高理想而奋斗同为现阶段共同理想而奋斗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丰富多样的,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什么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占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13亿之众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靠什么来凝聚人民,靠什么来生存和发展,靠的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历史实践证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本文发表于《西江日报》2007年2月13日)

创新方法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历史赋予理论工作者的政治使命,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一 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总结新时期30年,我们党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在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在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解放思想的结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科学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论地位、现实基础和实践价值,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二 要认真查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理论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渗透力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我们在开展理论武装工作时没有区别对待,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干部和群众,其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在理论教育过程中缺乏有效引导、学习内容过于枯燥单调;还有就是没有考虑到广大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使得我们的宣传多局限于外在灌输,不能真正为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导致大家不愿看,不愿学。二是理论宣传教育内容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社会现象,使广大干部群众感到很疑惑,但由于多种原因,我们对热点、难点问题没有或没有很好地予以回答,让大家产生理论不能指导实践的错觉,严重影响了大家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三是理论宣传形式没有适应干部群众要求。理论教育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形式手段去融会贯通,成效不大。

三 要以新举措,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武装工作深入、持久、健康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理论工作者把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以新举措新方式推动理论武装工作开展。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以制度建设推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工作,领导干部是重点。各级党委(党组)要根据新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一要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要着眼新的学习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建立完善学习计划、个人自学、调查研究、集体研讨、学习档案、学习通报、学习秘书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党委中心组成员学习情况和成效进行全面考核。二要进一步健全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个人自学、集体学习、岗位培训、学历教育、网络教育等互相融合的全方位的学习教育机制。三要探索各项制度创新。如进一步健全调查研究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制度,进一步建立学习成果转化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建立干部学习激励约束机制等。

二是适应新形势、新时期、新任务要求,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的手段方法。首先,要注重宣传教育形式的创新和多样化,通过学习论坛、电视政论节目、网络引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扩大学习的覆盖面。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其次,必须注重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心理、兴趣爱好、接受习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与不同社会群体的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将理论融会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增强吸引力和生命力,使人民群众真信、真学、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次,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工具,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组织丰富生动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最终要落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上来。新形势下,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要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学习成效体现到指导实践上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全面推动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引导党员领导干部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决破除消极情绪,以敢想、敢闯、敢干的勇气和魄力,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破解各种难题。

(本文发表于《西江日报》2008年11月24日)

理论光辉照亮中国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举国欢庆,60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一切成就是在党的正确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取得的。中国共产党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而且在新中国成立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成功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学习和掌握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设理论与中国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为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1.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在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成立之初的共和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面临严峻的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确是前无古人的创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克服重重困难,在应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封锁,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指导思想和理论原则,创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极大丰富了毛泽东思想,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实现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显示出的巨大威力,给予革命和建设者们无穷的思想力量,已为反复的实践所证明,它所阐述的基本原理至今仍放射着光芒。如关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关于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的思想,等等,都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极为宝贵的理论财富。

2.从中国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与苏联东欧不尽相同的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从苏联那里学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恢复国民经济、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以及保证重点建设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这种体制愈来愈不适应日趋复杂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和善于独立思考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毛泽东等人很快就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照搬照抄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束缚中摆脱了出来,发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不完全成功,就是苏联的成功经验也不都适合中国国情;苏联的成功经验,只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有借鉴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同民主革命一样,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寻找,自己来探索。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广泛调查研究,听取了34个部委和地方党委汇报之后,做了《论十大关系》的著名讲话,他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验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讲的原则和精神,至今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

3.1956年的三大改造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建立起初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6年,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等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但由于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影响,先后发生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失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造成了重大损失。但是,新中国的前30年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三大改造、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

二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全面认真地纠正了“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次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成果——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改革开放开始起步。

2.邓小平理论着重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市场和价格的逐步放开、国有企业自主权的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迅速活跃起来,经济增速加快,并迅速解决了广大群众的温饱问题。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期中国的根本走向。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做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手段。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鼓舞下,党的十四大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使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改革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热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入到本质层面。

3.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完全正确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证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要论断,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过程中将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到了21世纪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实践,科学总结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实践要求,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角度出发,着重从三个基本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概括和阐发,并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样的概括和阐发抓住了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更为鲜明、集中地反映了这一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要求。它把党的建设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当代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把生产力标准、社会全面进步标准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标准统一起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内在的辩证关系,从而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为我们党提供了观察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思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个新的认识角度、认识工具。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们夺取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改革开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体推进,配套完善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推进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投资、价格、流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改革,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政治体制改革也取得重要进展,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逐步加快了基层民主建设的步伐,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规模也继续扩大,并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完成了加入WTO的过程,由此建立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成果。

四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阶段特征,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指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而奋斗

1.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而来的,创造性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的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做的最全面、最深刻而又最鲜明的新概括,四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实质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其内涵在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创新理论,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涵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各个方面,逐步成为一个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起着统领作用的科学理论。

3.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把我们党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各个重要成果“一脉相承”:它们有共同的理论源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处于一个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有一个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共同推进一个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同一个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围绕上述问题,它们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理论,但这三个科学理论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指导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随着今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党的理论创新是无止境的,今天坚持党的创新理论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出了六大部署:其中第一个部署就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党的成长壮大的过程,就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领导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我们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本文发表于《西江日报》2009年10月3日)

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辅助材料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一 充分认识中央印发《纲要》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历史性决策、一个历史性贡献。十六大提出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这是一项关系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战略任务,落实这一战略任务必须下大力气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行动指南,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需要有一本全面准确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精神的权威的辅助材料。中央印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将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印发《纲要》,将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准确把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根本要求;印发《纲要》,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上来,自觉实践“三个代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各个方面。

二 《纲要》完整准确、科学地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央认为《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纲要》包括绪论和结束语在内分为十八个部分,重点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6个基本问题,共由100个理论观点组成,约68000字。学习《纲要》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的,这一重要思想反映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领域,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组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句话。

二是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一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这一重要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改革开放、根本任务、根本目的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是准确把握坚持与时俱进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和品质,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和品质,是贯穿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中的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是我们党永葆指导思想的生机和活力、永葆自身的先进性和创造性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执政为民的关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和加强全党理论武装创新的必由之路;是团结全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保证。

四是准确把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重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紧紧把握了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落实。

五是准确把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物质文明处于基础地位。物质文明不断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法律保证,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

六是准确把握坚持党的先进性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就要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党的先进性,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既善于总结成功的经验,又善于记取失败的教训;既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路线带领群众前进,又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既善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又善于组织引导干部和党员在实践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使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七是准确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的政党的根本区别。必须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深扎根在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行动上,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持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三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态度学习好《纲要》

中央关于印发《纲要》的通知指出:《纲要》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是全党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辅助材料。

我们要把学习《纲要》同学习原著结合起来,认真研读十六大报告、《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三个代表”》《论党的建设》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等著作,以学习原著为主,《纲要》为辅;我们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和邓小平著作结合起来,同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重要文献结合起来,既从总体上全面把握,从各个领域深刻认识,又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准确深入地加以理解;我们要把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紧密结合起来,用深入的理论研究、有说服力的理论宣传,推动《纲要》的学习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我们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推动各项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取得新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主动查找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上存在的差距,进一步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要求我们从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着力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影响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始终关注群众的安危冷暖,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困难问题;要求我们坚决落实“两个务必”,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认真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党的建设和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为实现这个宏伟目标而奋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需要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体现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行动中去,成为推动事业实现新发展、再创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本文发表于《肇庆宣传》2003年第8期)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当前继续解放思想的首要任务

当前,我国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全面推动广东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思想保证。

一 继续解放思想必须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先导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我们继续解放思想的前提和基础。

1.科学发展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而来的,创造性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今时代特征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是解决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理论武器。我们的党和国家,我们所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亟须用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

2.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邓小平同志带领我们从突出政治转向以经济为中心,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现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领导我们实现又一个伟大的转折,从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向可持续的人类新文明——和谐社会。如果说第一次思想解放是挣脱思想枷锁面向过去反思型的,那么新一轮思想解放就是再上新水平,面向未来发展型的。因此,新一轮思想解放与科学发展观密切相连,科学发展观是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个论断不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真谛,而且也明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面对新的矛盾、新的问题时必须采取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即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新问题、新矛盾,都要运用解放思想这个法宝来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都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国内发展的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和谐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用新的思维才能解决,简单沿用过去哪怕是成功的经验来应对今日的新情况新问题,是难以解决问题的。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新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机制体制,把全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才可以使我们的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3.广东省新一轮思想解放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省委汪洋书记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中提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和执行者。”可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是落实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排头兵”标准审视自己,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困难和不足,广东只有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才能解决长期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省委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思想保障,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要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省委的工作部署,努力查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有待进一步解放的思想空间,积极探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促进广东新一轮发展。

二 当前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新形势下,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工作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总体看来,学习进展和效果还不均衡,有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还存在着说起来重视,抓起来不重视,有计划、有制度,但不贯彻、不落实,学习流于形式,脱离实际,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对科学发展观缺乏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

1.对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武装工作缺乏政治认同,学习缺乏动机

当前,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轻视理论工作,没有认识到理论武装的重要性,甚至有些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宣传还缺乏认同感,认为科学发展观没有什么新意,学习的热情不高,乃至停留在口号上,并不想下功夫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本质。我们党是一个有7000多万党员的大党,领导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面临国际国内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为严峻的挑战,这个时候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尤为重要,对于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我们要放到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党的前途、社会主义的前途这样的高度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帮助我们认清形势、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是解决方向路线问题的,决不能因为形势发展很快,日常工作紧张繁忙,深化改革的任务艰巨繁重,而放松学习。我们只有继续解放思想,真正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起来,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时,才能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同时世界的发展变化很快,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需要学习或重新学习的东西很多,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大大提高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党将会更加团结、坚强和富有战斗力。

2.对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武装工作缺乏理论认同,学习缺乏动力

我们的干部群众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没有做到认知—认同—践行的有机统一。认知是前提,就是学习、了解、掌握理论;认同是关键,就是结合实际思考和消化理论,把科学理论变为理性认识;践行是目的,就是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有的干部群众学习起来死记硬背,整天把科学发展观挂在嘴上,或者并不准备付诸实施;有的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信奉经验至上,重干轻学;还有的虚学假用,满足于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用讲话落实讲话,这其中就是缺乏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同,导致“学习链”脱节。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没有正确把握干与学的辩证关系,只学不干,就会陷入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歧途;或者只干不学,同样会陷入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的泥潭,没有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际联系起来。二是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广大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虽然强调了科学发展观意义,对应用科学发展观取得新成果进行了大力宣传,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广大老百姓的实际理解能力、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使得我们的宣传多局限于外在灌输,不能真正为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三是开展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工作时没有区别对待。忽略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干部和群众,所处的环境、承担的任务、面临的问题不同,其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如何通过不同的途径对不同层次的党员干部进行理论武装工作,如何提高科学发展观的感召力和渗透力,有待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探索。

3.对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武装工作缺乏感情认同,学习缺乏热情

在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使群众感到疑惑,加上改革开放中产生的一些社会负面影响,使部分群众对理论产生了疏远感,最终对科学发展观这个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缺乏感情认同,其中原因之一是我们许多理论工作者和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不能结合发展了的实践,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出发,仍然教条式地对广大群众进行理论灌输,没有注意对象和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用科学发展观这个理论工具去看待问题,解释问题。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的理论信与不信,用与不用,关键是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变化符不符合他们的社会期望和价值取向。因此,我们要针对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对群众进行释疑解惑,使大家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使大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来。

三 要以新举措推进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

理论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成为一个时代的思想旗帜,能否成为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能否成为人民群众的行为方式。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需要我们解放思想,以世界眼光看待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密切联系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以学习的收获推动工作的创造。这就需要我们把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以新举措新方式推动理论武装工作开展,使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坚定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实践。当前,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大力推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建立和完善学习制度,以制度建设推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

各级党委(党组)要根据新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把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些成功的做法转化为制度措施,把好的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要着眼新的学习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建立完善学习计划、个人自学、调查研究、集体研讨、学习档案、学习通报、学习秘书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读书成果交流会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要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了解、述学考学、民主评议等形式,加强对党委中心组成员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和成效进行全面考核。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党员干部学习制度。广泛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个人自学、集体学习、岗位培训、学历教育、网络教育等互相融合的全方位的学习教育机制,加强对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的管理考核,确保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用科学发展观。三是要探索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制度创新。如进一步健全调查研究制度,每年抓住本地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查研究与科学决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制度,把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考察的重要项目;进一步建立学习成果转化评价考核制度,将科学发展观学习成效体现到解决问题上来;进一步建立干部学习激励约束机制;等等。通过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学习教育机制,把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

2.适应新形势、新时期、新任务要求,拓展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的手段方法

加强和改进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工作,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办法要坚持,更重要的是要适应新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手段、机制。首先,以创建学习型社会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营造科学发展大环境。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生活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我们要注重科学发展观宣传教育形式的创新和多样化,以增强吸引力。我们要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研讨会、座谈会、上党课、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以点带面,在基层采取灵活的形式开展科学发展观的教育,通过学习论坛、“百课下基层”等形式的宣讲、电视政论节目、编写下发理论普及资料、网络引导等多途径,不断扩大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覆盖面,推动科学发展观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形成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浓厚氛围,让人民群众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发展观,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工作要区别对待,分类施教,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方式和重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重点是领导干部,同时也要兼顾其他社会群体。人民群众对党的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认识和了解,不仅关系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要让人民群众接受并掌握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要注重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心理、兴趣爱好、接受习惯,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教育与不同社会群体的关注点、兴趣点结合起来,深入了解不同阶层所关注的理论热点难点问题,将科学发展观融会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力求语言生动活泼,说理深入浅出,举例生动鲜明,增强科学发展观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使人民群众真信、真学、真用科学发展观。再次,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和远程教育网络。当今社会,现代通信手段特别是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人类交往方式,互联网、手机等正在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推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工作,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工具,拓宽原有的宣传教育阵地,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组织丰富生动的宣传教育活动,快捷、覆盖面广的新兴信息传播方式,及时、准确地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工作举措,使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了解和掌握,从而较好地凝聚人心和力量,推动工作和事业的发展。

3.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最终要落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上来

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坚决破除消极情绪,以敢想、敢闯、敢干的勇气和魄力,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破解各种难题,切实推动广东新一轮大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大局观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工作要求和部署上来,及时用新的思路指导工作,做到边学习,边调研,边改进,切实把解放思想活动的过程变为科学发展、促进工作的过程。新形势下,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要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与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成效体现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体现到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上,体现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全面推动广东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本文为广东省2008年5月“解放思想与广东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

同类推荐
  •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伦理:理论与实践

    自“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以来,服务公众逐渐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伦理责任,公共管理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受到官方与学界的日益重视。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公众需求成为公共管理者的主导性伦理理念,公共管理伦理的建构也成为政府廉洁与效率的基本保障。对此,国内外公共管理实践已形成共识。相应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公共管理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区别在于,国内对公共管理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是近十多年的事。
  • 普京当政时的俄罗斯

    普京当政时的俄罗斯

    俄罗斯是我国北边最大的一个邻国,从各方面来讲,都算得上是一个实力比较强的国家。研究俄罗斯一方面对我们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俄罗斯这个国家本身也具有研究的价值。俄罗斯这个民族是个很优秀的民族,大家回顾一下,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艺术家、文学家,任何一个领域,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能够从俄罗斯找到一批。基于此,我研究俄罗斯几十年。它与我国的关系很复杂,侵略过我国,占领过我国的领土;也有过蜜月,也给我们提供过很多援助;同时我们两国还翻过脸,吵过架,甚至还打过仗;现在又开始和平发展。普京前不久说过一句话:目前的中俄关系是处在历史发展的最高水平上。我是同意这个判断的。今天我们主要不是谈中俄关系,但是作为一个引子,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在我国的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就更应该对俄罗斯有个更加准确、更加全面的了解,这也是我今天的讲座的题目叫做“今日俄罗斯”的原因。
  • 怎样在机关工作

    怎样在机关工作

    作者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派和群团组织工作几十年,从一名科员逐级晋升为副市级领导。作者以自己和身边同事的切身事例,具体生动地讲述了如何做好机关工作,提高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化解各种人际矛盾;如何确定个人目标,把握晋升机会;如何修养官德,做到防微杜渐;如何提升人生境界,实现快乐生活等等。 书中讲述的很多经验教训事例,是教科书中所没有的。先睹这部书稿的人,都感到深受启发,认为这部著作是良师益友,可作为自己的枕边书。
  • 人的权利(译文经典)

    人的权利(译文经典)

    《人的权利》是托马斯·潘恩极为成熟与系统化的政治思想作品,书中驳斥了埃德蒙·伯克在《法国大革命之反思》中对法国大革命的抨击,点出了法国革命的划时代意义,并成为启蒙运动的指导作品之一。“它冲破了当时笼罩于整个西方先进思想界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迷信,深刻地批判了这一政体,给当时还处于摸索状态的法国革命指明了共和主义的崭新方向。”该书曾被英国媒体评为“改变世界的十大著作”之一,与《资本论》齐名。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巫妖变

    网游之巫妖变

    死亡世界的巫妖,为追寻魔法的终极奥义抛弃原有的一切进入传说中的主物质位面。错入虚拟网游世界的他化身玩家,却依然执着地探索着成神的道路。超脱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巫妖,一旦拥有人类的情感,又如何面对霸道的美女大小姐呢?
  • 薄荷绿的初夏

    薄荷绿的初夏

    文案一这是一个相互救赎的故事。我们不断地缅怀过去,唾弃现在,却忘了现在也是我们以后会缅怀的过去。躁郁症女主vs会撩人男主薄荷绿的初夏是第一次相遇。我们没有记住那个独属于薄荷绿初夏的相遇,不是因为遗忘,不是因为不够刻骨铭心,而是因为那是最美好的回忆,要深埋于心。“阿瑜,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只要记住我在,永远在你身边就好。”因为爱你,所以接受你所有的模样。“那时候是你,牵起了我的手告诉我,不要害怕。”文案二“我对女人不感兴趣。”相亲前,秦大少爷对自家老爷子肯定的说。脑海里排练好了N种剧本,“怎么赶走相亲对象”。连相亲对象的中午饭都没安排。相亲后,“阿瑜怎么连名字都这么好听?”
  • 我们都有强迫症

    我们都有强迫症

    本书详细讲解强迫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冥茫漠

    冥茫漠

    忠心,坚定,麻木,理智,孤独。蛮旗早已麻木无数人的死亡,当开始世界真正开始乱斗的时候。站在世界的一角,这最后一点的忠诚也许就是最后消灭迷茫的办法。新人写书,求支持,就这里催一次,从此不再催。这书我会写下去的,只是为了我离开世界时有一个东西他还在。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注意一点,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的。
  • 绝爱三部曲:夜船卷

    绝爱三部曲:夜船卷

    这门婚事,本来只是作为政治筹码的权宜之计,背负国仇家恨的封雪崖,为了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来挽救摇摇欲坠的太子军,那么他也付出了一生婚约的代价来获得它——他是言而有信的人,雪崖皇子妃的荣耀将永远罩在这个海盗之女颜白的身上。《沧月绝爱三部曲:夜船卷》通过乱世的背景,突出了作品中主人翁纯洁美好,不被污染,立志平息战乱,追求天下和平的崇高愿望,爱情的美好和珍贵,也在此中被渲染得分外动人。
  • 做最好的采购总监

    做最好的采购总监

    《做最好的采购总监》以“管理理念+案例解析+操作要点”为行文思路,通过采购总监任职基础、采购管理要务、采购发展趋势、采购掌控技能四个单元,对采购总监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进行了高度总结与提炼,指出问题并提供解决办法。本书以强调共性、把握视角、突出精华为写作原则,为采购总监传递知识、提供技能、总结规律,易于掌握与应用,堪称“上午学,下午就能用”的采购总监案头必备工具书。
  • 一张早孕诊断书

    一张早孕诊断书

    走出区政府办公大楼的时候,小小广告公司年轻的总经理东方剑不由得回头望了一眼那座颇显巍峨的高大建筑,继而和走在身边的副总经理秦中谦相视一笑,各自伸出右手,轻轻击打了一下。这既是彼此之间的鼓励,更是对刚刚取得胜利的庆贺。“东方,相信这次胜利,除了会带给我们一定的市场份额外,更主要的是会带给我们信心。”秦中谦信心满满地说着,习惯性地挥了一下手。
  • 成为修行界大佬

    成为修行界大佬

    【新书《掌门师叔不可能是凡人》,点击作者主页即可】穿梭至神奇的修行界,激活最强辅助系统,读取、顿悟、推演,无所不能。叮!消耗500亿五行本源,灵根提升到神品!叮!宿主进入顿悟状态,悟性提高一百倍,瞬间学会十种绝学!叮!消耗五万五行本源,推演出宗师级绝学《浩海裂山印》,价值百万灵石!叮……宿主已经无敌了!【书群号:830146237】
  • 狮心

    狮心

    有一头名叫罗苟斯的巨龙,被矮人称作冬怒。他在哪里定居,那里就会变成世界上最冷的地狱。不久后世界将再无其他三季,所有生灵都将在白色冬日中灭亡。一支宣誓阻止冬怒的远征队因此而成立。但他们在世人眼中却并非伟大的英雄。远征的发起者是被所有矮人憎恨的通缉犯。为了加入远征,有人抛弃了被战火燃烧的家乡,有人背负着同族恶行的罪名。
  • 时光不抵你情深

    时光不抵你情深

    “陆辞,你喜欢我披头发还是扎马尾啊?”“我不喜欢你。”“……”“咳咳,咳咳咳。”目睹了这一幕的苏易安被冷的说不出话,抖了抖肩,小步跑了。――――却不想在某一天,她会挽着某人的胳膊问道:“你喜欢我披头发还是扎马尾啊?”某人宠溺的揉了揉她的头发,笑道:“只要是你,我都喜欢。”――――陆辞内心戏:我生活在黑暗,直到你出现那天,天光大亮…某安内心戏:兜兜转转,相遇分离,最终还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