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78700000003

第3章 男人的生命之歌:《女神》

第一部分 作家简介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1892年11月16日出生在四川省乐山沙湾。父亲是个商人,母亲是一个没落官宦人家的女儿,资质聪颖,喜好文学。在郭沫若小时候,母亲常给他吟诵一些简单的唐宋诗词,正是从母亲那里,郭沫若获得了最早的文学启蒙。他天资聪慧,四岁时就开始接受家塾教育,十二岁入乐山县高等小学堂,十四岁入嘉定府中学堂,十七岁入成都高等学堂分设的中学读书。1914年初,抵达日本留学,最开始学习医术,后来弃医从文,1918年开始从事新诗创作,“沫若”这个笔名就是他首次发表新诗时所使用的。这一名字源自他故乡的两条河流沫水和若水,以此为名,有不忘故土之意。除此之外,他也曾使用过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名字,但相比较而言,郭沫若这个名字使用最多,也更为人们所熟知。

郭沫若一生建树颇多,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很少有像他一样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不凡成绩的学者:他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1921年,他与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组织了2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团体之一创造社,积极从事新文学创作。他的代表作《女神》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对中国的新诗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1926年,他参加了北伐战争,任国民党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郭沫若创作了《王昭君》、《聂嫈》和《卓文君》三部历史剧。1928年大革命失败后,他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在此期间,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写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卜辞通纂》十几种专著,为中国史学、文字学做出了贡献。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回国,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改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期间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武汉抗战文化运动,发动歌咏、话剧、电影等各界一同宣传抗战。抗战时期,他又创作了一系列历史剧,如《虎符》、《屈原》、《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高渐离》等。1949年7月,他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新中国成立后,他主要从事文化科学方面的组织领导工作,参加一些政治社会活动和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在工作之余,坚持文学创作,发表了大量作品,如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史学论著《奴隶制时代》,文艺论著《李白与杜甫》以及诗集《新华颂》、《东风集》等。1978年,在北京逝世。

郭沫若带着他特有的激情与热忱,一生坚持在文化事业的各个领域进行探索,对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郭沫若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

第二部分 作品赏读

《女神》出版于1921年,收入1916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女神》共分三辑。除《序诗》外,第一辑包括《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第二辑分为三个部分。自《凤凰涅槃》至《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共十篇为《凤凰涅槃之什》,自《三个泛神论者》至《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共十篇为《泛神论者之什》,自《太阳礼赞》至《死》共十篇为《太阳礼赞之什》。第三辑分为三个部分,自《Venus》至《晚步》共十篇为《爱神之什》,自《春蚕》至《日暮的婚筵》(其中《岸上》为三篇)共十篇为《春蚕之什》,自《新生》至《西湖纪游》(其中《西湖纪游》为六篇)共十篇为《归国吟》。

《女神》表现了诗人郭沫若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深刻揭示了富有现代气息的生命意识和生存观念。

诗人对五四的感受是深层的,它主要表现出郭沫若对生命本身的“生命力”的体悟。如果说闻一多所阐述的《女神》的时代精神首先是“动”的精神的话,那么,这种动首先是生命的动,是一种生命的运动形态:“二十世纪是个动的世纪。这种的精神映射于《女神》中最为明显。”闻一多认为,“动的本能是近代文明一切的事业之母,他是近代文明之细胞核”。他引述了《笔立山头展望》的诗行说,“恐怕没有别的东西比火车底飞跑同轮船底鼓进”,更能叫出郭沫若“心里那种压不平的活动之欲”。[28]《女神》洋溢着生命的运动形式,“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的狂叫!/我如电气一样的飞跑!”(《天狗》)郭沫若生命的律动与20世纪的时代律动是一致的,燃烧是生命的燃烧,狂叫是生命的狂叫。在这里,郭沫若是从个体生命体验出发,《女神》主要传达出诗人郭沫若对生命的感受与认同,是郭沫若生命意识的审美呈现。读《女神》,我们会被诗作中那种无所不在的能量所激动,郭沫若对“力”的歌赞,既是自我个性的体现,也是生命能量的爆发。在《天狗》中,郭沫若一反中国诗歌的常规,大胆运用现代科学常识,有效地进行了诗歌的现代转化,并且将个体生命的能量与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真正写出了生命的歌:“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从生存生命的认识出发,《女神》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了它的价值所在。

第一,对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存在的思考。郭沫若是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关注民族、思考人生的,也可以说,他是从自我个体体验出发对人类的生存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深刻的思考。《凤凰涅槃》“象征着中国的再生”[29]的同时,是对人类生命的追问与理解,或者说,诗人是从思考人的生存与生命哲学的高度来关注中国的再生问题的。有关《女神》的哲学问题,宗白华早在《三叶集》的通信中就已经指出过:《天狗》“这首诗的内容深意”,是用“泛神论的名目来表写”的,而《凤凰涅槃》等诗篇“是以哲理做骨子,所以意味浓深”[30]。在《凤凰涅槃》中,郭沫若借凤凰的歌唱,唱出的是生命的歌,是对人类生存现实中生命世界的追问:“宇宙呀,宇宙,/你为什么存在?/你自从哪儿来?/你坐在哪儿在?/你是个有限大的空球?/还是无限大的整块?/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那拥抱着你的空间/他从哪儿来?/你的外边还有些什么存在?/你若是无限大的整块,/这被你拥抱着的空间,他从哪儿来?/你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在?/你到底是个有生命的交流?/你到底是个无生命的机械?”这一连串的追问,让我们感受到诗的激动之余,对人生、社会产生深深的反思,会联想到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所提出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五四时代,能够进行这种思考的作家并不多见,而郭沫若无疑走在时代前列,从一个更深的层面提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必须要回答也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男性生命的审美呈现。作为五四时代的男性形象,郭沫若在《女神》中表现了一种典型的男性力量,这是一个时代觉醒的男性,是生命觉醒的男性,是大胆表现自我的男性。诗的主体是男性,诗的精神向度是男性,诗的美学构成是男性的力量和雄性的美。

《女神》作为男性的歌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作中男性的力量向度;二是女性美的审美向度。这两个向度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女神》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这两个向度呈现出诗作对男性的雄壮力量的歌赞,展示了时代男性应有的力度。在这个世界中,聂政、凤、大海、太阳等都是男性的象征性形象,他们是男性力量的象征,也是一种社会化的象征。男性形象体现着诗人的情感特征,也体现出郭沫若的性格追求。在《女神》的审美世界里,男性的形象和女性的形象是相和谐的,男性形象是对女性形象的提高,而女性则又是男性的映衬。凤和凰是和谐的,他们的共鸣演奏了诗人动人的心曲,写出了男性世界和女性世界对人生的不同理解,也写出了凤和凰不同的性格世界。在《湘累》中,屈原与女须也是和谐的,是相互说明的。如果说在《女神之再生》中郭沫若直接赞美了女性,而在这部诗剧中,诗人则主要通过屈原进一步阐释了“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走”这一命题。比较于太阳、大海等男性,屈原是另类男性的代表,在他身上,既有雄壮的风格,又有优美的个性,他在不受理解的环境中歌唱道:“你怎见得我只是些湘沅小流?我的力量只能汇成个小小的洞庭,我的力量便不能汇成个无边的大海吗?”作为男人的海,屈原的心胸是博大无边的。但《湘累》不在于表现屈原的心胸,而主要在于表现引导诗人前行的“水中歌声”,以及由这歌声所激发出来的生命的律动:“好悲切的歌词!唱得我也流起泪来了。流吧!我生命底泉水呀!你一流出来,好象把我全身底烈火都浇息了的一样。”或者说,正是水中优美的女性歌声打动了诗人屈原,让他从这“能够使人流泪的诗”中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也发现了男性自身所需要精神。

中国古典诗词极为讲究意象的选择与营造。春花秋月、晨钟暮鼓、春雨清风,都有可能成为诗人笔下的审美意象。任何审美意象都是诗人生命感受的诗意把写,所谓文以意为主即是如此。综观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主要表现了古典诗人的中年心态以及文人化精神。而在郭沫若笔下,他承继了古典诗词营造意象的艺术传统,但《女神》中的审美意象则是具有创造性意义的,郭沫若更愿意选择那些具有男性特征的现代意义的意象,传达出郭沫若特有的精神气质。在《女神》中,大体是由几类相互关联的意象构成艺术的王国。大海、太阳中两个主体意象,这两个主体意象是男性的,呈现出诗作的美学指向,成为诗人精神的外化。《凤凰涅槃》、《心灯》、《日出》、《晨安》、《浴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光海》、《夜步十里松原》、《太阳礼赞》、《沙上的脚印》、《新阳关三叠》等诗篇中使用了太阳或海的意象。在《女神》中,太阳、海都是男性的象征,“无限的太平洋鼓奏着男性的音调”(《浴海》),“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生命照成道鲜红的血流!太阳哟!你请把我全部的诗歌照成些金色的浮沤!”(《太阳礼赞》)。这些意象都已经超越了古典文学意象的美学范畴,成功将古典文学意象进行了现代性转化。围绕太阳和海这两个意象,诗作中出现了“天狗”、“凤凰”等意象,这些意象不仅古典文学中没有或很少出现过,而且诗人所赋予的现代意义,使这些意象很好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世界。而夜也是诗作的主要意象,这个意象完全不同于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它已经具有了现代诗的“幻想神思”境界。“女神”是郭沫若精心营造的一个意象,这个意象是诗人男性情感的诗意表达。“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走”,既是郭沫若作为男性对女性的理解,又巧妙地将古典人物意象化地进行了现代转化。

《女神》在形式上的追求同样体现出男性化的特征。我们都注意到了《女神》的自由体式和汪洋恣肆的抒情特点,也注意到了《女神》中那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形象是作为男性形象出现的,那么,也就难以理解郭沫若创作过程中的主体思维及其情感特征。梁实秋借《女神》的评论,认为“第一流的诗人”,应有“特殊的神思幻想,心境的光怪陆离”。郭沫若虽然不是梁实秋所希望的那种“永远站在社会边上的”[31]诗人,但郭沫若也不是执着于现实而忘记诗人职责的,《女神》既在体式上做到了自由,又保持了应有的节制。郭沫若不像新月诗人那样具有良好的绅士风度,因为《女神》时期的郭沫若还是穷学生,他所要做的就是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而像“天狗”一样狂叫。不过,这种狂叫并不是无节制的。那么,郭沫若是如何进行艺术节制的?郭沫若说过:“诗之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内在的韵律并不是什么平上去入,高下抑扬,强弱长短,宫商徵羽;也不是什么双声叠韵,什么压在问中的韵文!这些都是外在的韵律或有形律。内在的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

那么,什么又是郭沫若所说的“内在律”呢?看《雪朝》一诗所写的:“楼头的檐霤……/那可不是我全身的血液?/我全身的血液点滴出律吕的幽音,/同那海涛相和,松涛相和,雪涛相和。”《女神》的内在律便是用生命的血液书写出的诗的旋律。郭沫若说,“内在的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诗人的情绪是生命的一种形式,是生命能量的外化。郭沫若认识到,纯粹的感情是不能成为诗的,诗人的感情必须是生命的爆发,是诗人生命向外扩张时的律动形式。“无限的大自然,/成了一个光海了。/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海也在笑,/山也在笑,/太阳也在笑,/地球也在笑,/我同阿和,我的嫩苗,/同在笑中笑。”(《光海》)这就是一种生命律动的形式,在大自然的环境中,诗人的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感受到了生命自然形态的美好与欢快,这时,诗人的情绪自然放松,呈现快乐状态,因而,其诗行是欢快的、明晰的。

第三部分 《女神》选录

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线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1920年2月初作

心灯

连日不住的狂风,

吹灭了空中的太阳,

吹熄了胸中的灯亮。

炭坑中的炭块呀,凄凉!

空中的太阳,胸中的灯亮,

同是一座公司底电灯一样:

太阳万烛光,我是五烛光,

烛光虽有多少,亮时同时亮。

放学回来我睡在这海岸边的草场上,

海碧天青,浮云灿烂,衰草金黄。

是潮里的声音?是草里的声音?

一声声道:快向光明处伸长!

有几个小巧的纸鸢正在空中飞放,

纸鸢们也好象欢喜太阳:

一个个恐后争先,争先恐后,

不断地努力、飞扬、向上。

更有只雄壮的飞鹰在我头上飞航,

他在闪闪翅儿,又在停停桨,

他从光明中飞来,又向光明中飞往,

我想到我心地里翱翔着的凤凰。

1920年2月初作

浴海

太阳当顶了!

无限的太平洋鼓奏着男性的音调!

万象森罗,一个圆形舞蹈!

我在这舞蹈场中戏弄波涛!

我的血和海浪同潮,

我的心和日火同烧,

我有生以来的尘垢、秕糠

早已被全盘洗掉!

我如今变了个脱了壳的蝉虫,

正在这烈日光中放声叫:

太阳的光威

要把这全宇宙来熔化了!

弟兄们!快快!

快也来戏弄波涛!

趁着我们的血浪还在潮,

趁着我们的心火还在烧,

快把那陈腐了的旧皮囊

全盘洗掉!

新社会的改造

全赖吾曹!

夜步十里松原

海已安眠了。

远望去,只见得白茫茫一片幽光,

听不出丝毫的涛声波语。

哦,太空!怎么那样的高超,自由,雄浑,清寥!

无数的明星正圆睁着他们的眼儿,

在眺望这美丽的夜景。

十里松原中无数的古松,

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

他们一枝枝的手儿在空中战栗。

我的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

同类推荐
  • 蒋勋说红楼梦(第八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八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狼兄虎弟

    狼兄虎弟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不久,侵略者凭借其强大的武力迅速南下,“8.13”事件后、短短一年中,我东南沿海各咽喉交通口岸全部沦陷,广九铁路和滇越铁路也先后被切断。1938年8月,由国民政府接受云南省主席龙云建议而着手修建的、由昆明经楚雄、下关、畹町、瑞丽到缅甸腊戌这条全长1146公里的滇缅公路,成为运输滞留在境外的支援抗战军事物资的唯一通道。
  •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全书共分四卷。小说通过主人公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周游“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驷国”的奇遇,对18世纪前半期的英国进行了全面的讽刺和批判,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特色。1726年该书问世以后,立即震动世界文坛。出版后一星期,所有存书就被抢购一空。伏尔泰、拜伦、高尔基、鲁迅都非常推崇这部作品。《格列佛游记》的足迹遍及整个世界。在世界进步文学行列中绽放出了永恒的光辉。
  • 激扬文字(上)

    激扬文字(上)

    讲述了书面语言的艺术,主要有以下几部分:“深入观察,厚积薄发”、“收集素材,积累知识”、“多读勤写,不断提高”、“以多为佳,以十当一”等。……
  •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

    我们心中住着另一个自己

    作者写当代普通民众生活的苦与乐,爱与愁,细腻的文字勾勒出人情世故;她对娱乐明星和娱乐事件的时评,王菲,舒淇,林心如,刘嘉玲······通透又耐人寻味;还有闫红尤其受读者欢迎的对《红楼梦》和《水浒传》的独特解读,擅长于字缝间发现历史的有趣之处。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隐身技能太娇弱

    重生之隐身技能太娇弱

    【虐向/青梅竹马】齐目凝亲眼看着自己一家三口被杀。重生后,她不死,不伤,自动屏蔽周围邪念之人,同时也隔开所爱之人。危机时刻,她总能化险为夷,可她身边的人却不能幸免。挚友被迫害,施暴者是她所爱之人的父亲,她知道,他也知道。他们青梅竹马,却各怀心事,人心总隔着一层,误会便多了一层多年以后,一切揭开……终将落幕。
  • 总裁他又又又吃醋了

    总裁他又又又吃醋了

    一觉醒来,叶蜜蜜穿书了,穿成自己刚刚连载书中的恶毒女配,呵呵,叶蜜蜜表示,自己写的书,跪着也要把它演完!于是叶蜜蜜决定重新做人,且看她如何逆风翻盘,将一个恶毒女配成功洗白,不仅成为励志人物,还获得小狼狗一枚,从此,叶蜜蜜画风如下:“叶蜜蜜!你是我的人!”“是是是!你长得帅,你说了算!”“昨天是不是和那个当红小鲜肉拍吻戏了?!”“没有,没有,那是借位!借位!”“听说有国际巨星要和你探讨剧本?”“……没有,没有,国际巨星没你帅!”“比我帅就要探讨了?!”“……苍天啊,总裁他又又又吃醋了!!”叶蜜蜜哭,狼狗是醋王,这谁顶得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国民女神:夜少快来撩

    国民女神:夜少快来撩

    三年前,她和自己心爱的男人曾海誓山盟永远在一起。转过身来,那个男人却搂着另一个女人,一脸宠溺的笑。那一笑很刺眼,却更刺痛了她的心,她便悄然无声的离去。三年后,她卷土重来。她要让三年前她恨的人永世不得超生。ps:爽文,虐渣,打脸,1v1绝对干净。【严谨转载,绝对原创,改写,必究!】
  • 抱紧系统大腿搞事情

    抱紧系统大腿搞事情

    新书《洪荒之魔祖为尊》已开! 系统让我搞事情我能怎么办?麻麻他开挂了!
  • 若将飞而未翔(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若将飞而未翔(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若将飞而未翔是曹植《洛神赋》中的一句话,阿城说“这个转换的临界状态最动人。”对于文学评论而言,依托于具体的作品而又不粘附于此,最有韵致。
  • 那个大佬被打了

    那个大佬被打了

    “跑,再跑!”周身被寒气包裹着的男人一脸阴霾。“人家怕嘛!”缩在墙角的女人在瑟瑟发抖。“怕?怕什么?”男人嘴角勾起一抹邪魅的笑,故作疑惑状。“讨厌,就,就是怕那个……”秀丽的小脸上写满了委屈。“乖,不怕啊!”温柔的声音一下子迷惑了缩在墙角的女人。“你,禽兽…………”话音刚落,就被男子打横抱起,阔步走向柔软的大床。开始了他们没羞没骚的“生活”!!!“听说夫人曾当着全世界的面,甩了您一巴掌,那最后您是怎么惩罚夫人的呢?”“嗯,大概是白天跪键盘,晚上……”
  • 海贼之低调的王者

    海贼之低调的王者

    林南意外穿越到海贼的世界里,成为雷斯王国的继承者-雷斯.格林。贫瘠的小岛,落后的王国,拥有现代意识的林南,将如何在海贼猖獗的世界里生存下来?林南并没有一丝胆怯,因为他有一双看透世界的眼睛...新书《我在三国做昏君》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诸天文明之主

    诸天文明之主

    “发现零星级书籍,是否吸收?”“吸收!”源力+0.1“是否学习?”“学习!”“获得零星级武学!”“是否推演?”“推演!”“获得一星级(初)武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一个宅男,拾级而上,一步步成为诸天大佬的故事。
  • 追寻那一抹暖阳

    追寻那一抹暖阳

    他们本就是青梅竹马,他以为他这辈子就这样和她保持着这样的关系,却因一个人的告白,一次救场,一段网恋,打破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那个下雪天,他们相约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她早早的到了,买好了热奶茶等着他,却等来了他带着另一个女生前来,她佯装淡然地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牵起了旁边那个女生的手说,这是我的现女友。她明白了把两杯热奶茶给他,只留下了一句话就转身离开了。分手后,他出国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在默默求学和漫长的等待。十年后,他回来了,刚下飞机的她就在茫茫人海中看见了他,她愣了一愣,想上前问他当年为什么分手,却害怕自己已经没有资格了,他怕早已又有了女朋友吧,她假装不在意的走了,却跑去和闺蜜哭诉,差点遭遇不测。而他也看见她了,却不敢上前怕她早已忘记他了,约了兄弟去酒吧喝酒,意外看见她被调戏,将她送回家后,在她家楼下站了一个晚上,而她就在窗帘后陪了他一个晚上。在他准备好一切,铲除了一切障碍后,终于鼓起勇气追寻自己的爱情了。可她在经历了十年前的伤害后,再也无法原谅他,对于他的百般追求也只能视而不见。可他并不能放弃追寻自己的暖阳所以这场跨越时间和青春的爱情长跑能否有个完美的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