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1000000003

第3章 残损的手掌与心中的痛

——黄兴究竟断了几指

在反清革命史上,黄兴可以说是无役不与,屡建功勋,尤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率众攻打广州督署衙门,为世人所景仰。此役,他身先士卒,持双枪与清兵搏杀,孤身一人战斗到最后一刻,及右手两指被子弹击穿,才乘夜色出逃。后来又在武昌起义中任战时总司令,统领民军保卫汉口、汉阳,被称作断指大将军。这一段故事,时人津津乐道,史书赞颂有加,当可为信。

但是,见诸与黄兴有密切接触者的回忆文字,所谈情形又个个不同,有说他其实是在南京留守府时期受伤损指的,有说他右手缺了三指的,还有说他十指齐全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致有言人言殊、以讹传讹之弊。清末民初正值社会转型,乱象迭出,史料亦杂色纷呈,传至后世,更真假难辨,连黄兴断指这样末节问题,尚不能得出确论,遑论其他?信史难获,与兹可见一斑了。

第一次断指

黄兴之断指,事出辛亥年三月廿九日黄花岗之役。当天下午,时近微昏,黄兴率领一百多同盟会员由广州小东门出发,向两广总督署发起进攻,一路上枪杀巡警,打死辕门卫队管带,攻进署内时,总督张鸣岐等重要人物均已逃走,党人放火泄愤,随后从东辕门突出,计划兵分三路,袭击督练公所以夺取枪弹,联络新军及巡防营,以造声势。当时接战详情,史书多有记载,略可不录,唯广东官府的报告,也相当有趣。

比如张鸣岐在致北京内阁电中,是这样描述的:

乱匪(按蔑指革命党人)多人怀挟手枪,拥至督署抛掷火弹轰击……无如卫队人数寥寥,管带金振邦中弹身亡,各兵亦有死伤,且火弹著处火即延烧,因移驻毗邻督署之水师营署,会同李准督饬防营分投扼守围捕……匪徒前往督署轰击均系改服洋装,乘坐肩舆,舆夫亦皆系匪徒,是以沿街巡警均未察觉。《孙中山与广东——广东省档案馆库藏海关档案选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714页。

笔墨间虽多遮掩,战斗的激烈程度,仍可想见。督署衙门卫队大约有数十人,当然无法抵挡蜂拥而上的一百多名革命党人,第一轮炸弹抛掷过去,炸死卫兵数人,其余都四处逃避;当黄兴等人在花厅各处放火,向东辕门撤退时,卫兵聚集起来,双方在大堂下对射,又毙卫兵数人,党人亦死三名。张鸣岐电中提到的李准,时任广东水师提督,官从一品,在粤省地位仅次于两广总督,后来曾在自编年谱中记叙这段往事。在他笔下,丢下老父妻妾、独自翻墙越屋逃到水师公所的张大帅,其状颇为狼狈:

余登后楼,望见督署内白烟漫起,其走楼上有多数白衣人来往奔忙,炸弹、手枪之声若断若续。余下楼,即电令观音山、龙王庙及天子码头船上之兵分批出队往捕。正出至大门指挥队伍,翰香手扶一身黑洋假短夹小袄、戴蓝色眼镜之人向余曰:“大帅在此。”一兵士持枪怒目相向,坚白(按张鸣岐字坚白)即跪余前曰:“速救我。”余曰:“勿忧,速随我入上楼”,并斥退持枪之兵。坚白此时面如死灰,扶之登楼几不能举步。李准:《任庵自编年谱》,包述安辑录,http://blog.sina.com.cn/lsbsa.

李准率大队清兵赶到后,沿街围堵革命党人,激烈的巷战由此展开,这是三月二十九之役最悲壮的一幕,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大部分是在街巷的短兵相接中殉难的。接火当中,黄兴自率一路且战且退,他的右手中弹,就在此时。事后他在《广州三月二十九之役报告书》中说道:

初入督署时,仅死三人,已出,则林时爽于东辕门招抚李准之先锋队,突致脑中枪而死。克(按黄兴字克强)中伤右手,断两指。他同志亦有数人死于卫队门首者。黄兴、胡汉民海外报告书,载革命纪念会编:《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史》,民智书局,1926年,第77页。

此处明确说“伤右手,断两指”,当以为信史也,后来记述黄兴在黄花岗之役事迹的文字,皆从此说。黄兴逃回香港后,首次向海外同志叙述此役经过,信中也有“手足虽疮痍,大约两礼拜即可就痊”的记载;民元五月,南京举行黄花岗之役周年纪念会,他在演讲中回忆往事,进一步说:“林时爽头部已中枪弹,遂倒街中,兴(黄兴自称)手指及足亦受弹伤”,可见,弹雨之下,他不仅手指受伤,而且脚也被创,只是轻微一些罢了。当退到城南双门底时,黄兴左右,还有福建党人方声洞等十余人相随,不久遭遇巡防营,群敌环绕,短铳对射,众同志或死或散,只剩下黄兴孤身一人。于是他避入一家洋货店,靠着他在日本多年练就的枪法,负隅抵抗,最终侥幸脱险。报告书中对交火情形也有一段描述:

……然回顾部下不见一人,以肩撞破一小店门入之,从内发枪,轰中七八人,敌却退。闻彼营中传语,须急往保护提署,遂相率去。克乃易衣而出,入河南女同志家,初二始返港。同上,第77-78页。

河南指珠江之南岸,女同志即徐宗汉,这就引出又一段故事。在重兵把守、戒备森严的广州城里,黄兴仅以百余人马,就敢于起义发难,受伤后仍率众与强敌鏖战,本是气壮山河的传奇,他逃到香港后与徐宗汉成就姻缘,更是革命史上一段佳话。当夜,黄兴独自困守洋货店,敌兵虽退,但城内沿街布满了清兵,他是如何突出重围的呢?《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史》记载甚详:

敌散后,唤店伴觅茶已无人,时指伤血积痛极,乃以凉水冲积血,血水流二三丈,冲后自缚之以止血。无何,有小伴十三四岁,冲门板入,板开,黄兴仍以身塞之,谓小伴曰:我为人伤,急欲出长堤。小伴自长堤来,知城门仍开,乃取一窄黑长衫换血衣,带一小草帽,即拟出城。但路途不悉,小伴送之至五仙门直街,唤艇过海,言明渡海幢寺,意欲至峡溪机关也。《广州三月二十九革命史》,第66页。

待渡过省河,寻找到设在溪峡的秘密机关,右手仍流血不止,剧痛难忍。在此负责接应各省同志的徐宗汉,急忙为黄兴裹敷伤口,照料一切。这时广州全城戒严,黄兴在城内无法藏身,急欲潜往香港,但码头上军警密布,搜索军火与革命党人,尤其对港岛方向来往船只,盘查甚严,黄兴能闯过这一关吗?

次日,徐宗汉从街市购得长衫,又为黄兴改装,避过清兵岗哨,几经周折,与女医师张竹君一起,将黄兴护送到哈德安轮上。船上已无舱房,只好把他安置在一张椅子上假寐,徐宗汉以身体遮挡之,不使引人注意。到香港后,立即入雅丽氏医院,经医生检视,黄兴右手一指已断,另一指将断未断,必须马上割去。按照院规,割治手术须经亲属签名同意,情急之下,徐宗汉以妻室名义签字,手术后又尽心照顾黄兴,两人志同道合,兼以情深意长,夫妻虚名竟成了事实。其后两人育有二子,英雄故事历经风雨,得以延续。

以左手拈笔

黄兴逃到香港后,蛰居九龙筲箕湾,养伤之余,对于黄花岗之役的失败,及数十名党人的战死,愧疚有加,悲愤难平。时值阴历四月初,他刚刚割去断指,右手肿痛难忍,高烧退去后,仍挣扎着爬起来,用左手持笔,给海外同志写信,除了报告战况,还请求筹集购置炸弹之资,准备伤愈后再赴广州,与张鸣岐、李准拼命,以报死难者之仇。这封信也称“第一次报告书”,有关断指一事的记载,首见于此。在时间顺序上,要先于《广州三月二十九之役报告书》。黄兴在信末说:

今手足虽疮痍,大约两礼拜即可就痊,报吾良友之仇亦近。今乞少助药费,以往(便)即往医院疗治。并乞展兄向仲实兄假三千元,为弟复仇之资。将来用去剩余,还上就是。因出血过多,头部时为昏眩,不能多书,勉以左手拈笔。黄兴:《广州起义报告书》,载《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2期,第4页。

“展兄”即胡汉民(字展堂),时任同盟会南方支部长,在香港主持起义接应、增援诸事;“仲实”即黎仲实,广东肇庆人,同盟会元老,是年与汪精卫等在京师谋炸摄政王载沣未成,返粤后参与策划三月二十九日之役,负责运输武器。在信中,黄兴说自己“手足疮痍”,临纸时“以左手拈笔”,就是右手受伤之故。到五月下旬,黄兴又与胡汉民联名起草《广州三月二十九之役报告书》,寄给南洋同盟会谭德栋、邓泽如等人。此次报告书达数万字,详述黄花岗之战筹划、起事及善后经过,史称“第二次报告书”,为同盟会革命史上重要文献。胡汉民曾在自传中述及第二次报告书撰写情况:

又一日,克强裹创,与徐宗汉数人亦伪作避难者至港。(余知港中警察将逐户搜索党人机关,乃亟销毁秘密文件,而分别迁徙,余与克强即移居九龙)克强已断其右手两指,为述经过情状……伤心失败,而右手不能作书,乃口授余作报(告)致海内外,泪随声下。《胡汉民自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9年,第43页。

黄兴指伤尚未痊愈,在随同盟会南方支部迁往九龙,收拾残局的同时,暗中运筹着一个计划,准备携带炸弹,亲至广州,暗杀一二清朝大员,为黄花岗死难同志报仇,并振作全国反清气氛。他的这个决心,让海内外革命党人大惊失色。在美洲的孙中山,风闻黄兴有必死之志,急令致公堂及南洋同盟会致电香港,极力阻止,劝其万不可轻生偾事,以碍革命大局。函电交驰之下,黄兴意乃稍解,复电各同志,答应暂不亲自出马,但要求先筹汇一万五千元,用于在广州设立暗杀机关。美洲中华革命筹饷局火速电汇如数,黄兴才告罢手。但愤愤不平之气,终难消解,在致旅居加拿大的香港同盟会会长冯自由的信中,他写道:

自念惟有躬自狙击此次最为害之虏贼,以筹死事诸君,庶于心始安,亦以作励吾党之气。故以四月初二返港,专意养伤,一面图集少数实行之士,以为复仇之计。除与展堂兄同署报告书之外,未尝与一友通只字,其所以如是之孤行者,冀有以摆脱一切纠缠,促其进行之速。不意蹉跎岁月,为同事所阻止,不得进行其志。悲愤交集,无可发泄。《黄兴致冯自由书》(1911年9月30日),载《黄兴集》(一),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4-115页。

结果,黄兴得到汇款后,立刻将手下两员大将周之贞、李应生从南洋召回,派到广州打前站,经周密筹划,在永清门外仓前街顶受一间山货铺,作为固定机关,装配炸弹、设置陷阱,是为粤省革命史上有名的“成记洋货店”。其后又与刘思复等人组织的“支那暗杀团”合为一流,到阴历九月初三日,成功地炸毙从仓前街入城的新任广州将军凤山。半个月后,广东各界响应武昌起义,宣告全省光复,风声鹤唳中,张鸣岐和李准,一个逃逸,一个反正,与此役产生的震慑力,大有关系。以此观之,这也未尝不是黄兴以断指的代价,所促成的意外收获吧。

一个象征

从这以后,黄兴的断指,因与黄花岗起义联系在一起,便也成了举国关切的对象,更是革命党人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人们注目于此,并不止于对黄兴本人的敬佩与景仰,而是在断指这一具象化的符号中,寄托了众多的期冀和信念。反清革命最具号召力的故事中,由此多了一份可与徐锡麟、秋瑾等名字比肩的精神象征。

黄兴还在香港养伤时,远在美国旧金山的《少年中国》报社的同人们,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振作同盟会士气、扩大革命影响力的宣传契机,于是在驰电问候同时,请求黄兴题写报额,以广传播。该报创办于1910年春,是同盟会在美洲的第一家机关报,主持撰述的黄超五、黄芸苏、张霭蕴等人,后来都在民初南京临时政府中出任要职,当时撰写言论,高谈反清排满,风行全美各埠。黄兴书额写成后,寄抵旧金山,该报立即照相刊印于头版显著位置,并作说明如下:

本报右上端“少年中国”四字之报额,为本党革命先进黄兴(克强)先生所亲题。先是,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广州黄花岗之役,克强先生实参与进攻督署,右手拇指为流弹击断(按应为中食二指),事后逃至香港,旅美华侨同志函电慰问。先生感各同志热情,特以受伤之手,勉为本报题此四字以作报额,永垂纪念。见《黄兴集》(一),第125页。

此后不久,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来,黄兴离港赴沪,随后乘轮抵达武昌前线,被推为民军总司令官,负责组织反攻,抗击南下镇压起义的北洋军冯国璋部,以期恢复汉口,扩大战果。这时,在北洋军强大攻势下,革命军阵线已呈颓势,鏖战中的官兵看见书有“黄兴到”大字的白旗,精神为之一振。在此期间,为了鼓舞士气,增强斗志,黄兴频频到各部队训话,第一次是在武昌都督府广场前,接见湖北、南京陆军中学数百名学生,演讲词中“你们都是将来国家干城之选,现在革命要人用,但我们保证绝不把你们当一兵一卒用”等语,数十年后,在场的许多人都能背诵得出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的周武彝注意到一个细节:

黄兴身材魁梧,态度安详,讲话时慷慨激昂,声若洪钟,确是大将风度……(他)在讲话完毕举手回礼时,右手只有三个手指,大家感到很奇怪,因为那时候并不知道他在黄花岗起义中被打伤两指,后在香港动手术截掉了。周武彝:《回忆陆军第三中学参加武昌起义》,载《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十辑,第18-19页。

黄兴断指的由来在军中传开,对正在前线苦战的士兵们,是个巨大的鞭策,他的“八指将军”称号,就是从战火中演绎而来。黄兴的骁勇善战,在同盟会内素有声名,在早年暗杀时代,他就对制造炸弹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曾召集党人于东京郊外,设立秘密场所,试验炸药,总结出“药料以英人、智利所制为善,弹式以俄国虚无党所造为精”等经验,带动不少人学会了制弹技术。黄花岗败后,他欲挟炸弹去广州,与敌酋死拼,并非一时激愤之举。他的技击也十分了得,在武汉前线指挥作战时,曾遇到惊险一幕,在战时总司令部中担任军事顾问的日本人萱野长知回忆,反攻汉阳失利那天,“在花园阵地庭前潜入了一个敌方便衣,并拿着手枪对准黄兴后背,我用日本话喊一声‘危险!’顿时黄兴拔刀把对方的头砍成两块了。黄兴在东京牛込区曾习剑道,而井上上将的公子井上义雄送给他的这把古刀真是锐利。”萱野长知:《中华民国革命秘笈》,引自毛注青编著《黄兴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第228页。黄兴体魄肥壮,此时又在指伤痊愈不久,身手且能敏捷如此,不愧战将之称。

想来黄兴也是以此为荣的,后来在与俄国驻汉口领事馆秘书沃兹涅先斯基谈话中,谈及自己的生活,曾说过“请相信我,如果说我能够为了革命的成功捐献自己的两个指头的话,那么,舍弃美味佳肴,甚至一半薪水,对我来说自然不会是什么大的困难”。可见,他已把断指视作自己革命经历中一个重要的事件,而时时自勉了。

随着满清王朝被推翻,黄兴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革命史翻过了一页,但是断指的传奇并没有结束,它的余绪,还要绵延到民国成立后的历史中。

又断一指

1912年4月,南北议和达成后,在孙中山下野同时,南京成立了留守府,以黄兴为留守,办理结束临时政府、裁撤南方军队等事宜。黄兴此前的职务是陆军总长,在组建临时政府及南北议和期间,他曾一再表示不图元帅、副总统等虚名,而愿意“领兵北伐,直捣黄龙,以还我大汉河山而后已”,可惜的是,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急切地要推翻清朝,且不欲纵引战火,涂炭民生,权衡利弊、审时度势的结果,是拱手把大总统一职让给了袁世凯。此一失策,酿成了千古之恨。

这一年,黄兴四十岁,按说正是年富力强,但是,在经历了长期颠沛流离生活后,他对于料理南京终结之局这样繁钜的事务,已有力不从心之感。加上裁减兵员,引起各军不满,还发生了士兵向留守办公室开枪射击的事件,黄兴侥幸躲过一劫,他的副官却中弹身亡了。因而,他此时的心情,又多了一分意兴阑珊。为了表示调和南北的诚意,且破除猜疑起见,他于6月1日致电袁世凯,明确表态:“兴准于本月六日解职”,并请电令新任江苏都督程德全“克日来宁接收”,但是程氏老谋深算,碍于外界舆论纷纷,“允来而不来”,黄兴只得在留守府再候几日,等待办理交代。

第二次断指的事,便是在这种情形下发生的。事见上海《民立报》报道:

南京特派员函云:初九日下午,洪承点有屏条四幅系求留守真笔者,留守是日遂为书之。方竟,因至电扇旁取物,不意电扇盘本已动摇,留守右手适触根盘,电扇砰然坠落。其铁片削下,而留守之指乃去其半。留守右手本存三指,今则余大小两指而已。指伤后,急延医诊治,一昼夜方稍瘥。《黄留守又断一指》,载《民立报》1912年6月14日。

洪承典,江苏仪征人,早年是新军第九镇下级军官,加入同盟会后曾随黄兴参加三月二十九日之役,事败后赴沪,辛亥光复上海时,与黄兴之子黄一欧分别就任沪军正、副司令,民初沪军改为江苏第七师,任师长,颇为黄兴倚重。在留守府解散前,向黄氏求字,也确有其事。但是,黄兴这次伤指的原因,似又非报纸上所言,祸起于为洪承典写条屏。譬如,时过半个多世纪后,曾任南京临时总统府卫队长的郭汉章发表《黄兴断指之真相》一文,回忆其事,就有如下说法:

黄兴断指之事,发生在民国元年即一九一二年六月初间,其时孙中山已辞去大总统之职,黄兴改任南京留守。在留守府内,是日上午,黄在办公室与蒋作宾、徐少秋及少秋之弟徐老六(黄兴妻弟)等人谈话,黄兴谈至兴奋时,离座起立,挥其右手做手势,不意右手食指误伸入电扇中,竟为断去半截,当即晕倒。适我在场,抢步抱住扶到沙发椅上。当时血流不止,面色惨白,急唤军医赶至急救。其夫人徐宗汉亦闻讯赶来。此事虽隔五十余年,而历历如在目前。郭汉章:《黄兴断指之真相》,载《江苏文史资料选辑》第六辑,政协江苏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1年,第65页。

郭汉章原是上海都督陈其美的部下,辛亥年末,孙中山从欧美回国,抵达上海后,护送他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卫士队,便是由郭氏率领的。及孙中山辞职,郭汉章改任南京留守府中校副官,随从黄兴。上述黄兴右手食指被电扇所伤情景,是他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之事,再征之当时报纸所载新闻,真确无疑,唯致伤缘由,一谓为洪承典书写条屏后,一谓与亲朋谈话中,虽有梅菊之别,总体上还是事实。文中提到的蒋作宾,湖北应城人,留日士官生中首批加入同盟会者,回国官至陆军部军衡司司长,在武昌起义后暗助革命军甚力,民国成立后,担任黄兴助手,及政权北移,续任陆军部次长,奉袁世凯之命,多次往来于南北两京,协调交接事宜。徐少秋及徐老六,都是徐宗汉之弟,徐少秋曾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一等副官、副官处长;徐老六名徐康伯,在二次革命后黄兴流亡日、美期间,担任翻译。遗憾的是,蒋作宾等在场诸人并未留下黄兴断指详情的回忆。

查证黄兴年谱,则可以发现,在此期间,有不少关于他使用左手的记载,如:1912年6月10日,即伤指次日,他致函江苏名绅赵凤昌,讨论解决国内财政问题,并发起筹设国民银行及银公司,在函末写道:“昨夜偶伤右手食指,谨以左手代书。”7月19日,黄兴已辞南京留守,卜居沪上,袁世凯派蒋作宾邀请其访问北京,他复函婉却:“前因风扇伤手,疮痕未愈,近复脚气发痛,胿步维艰”,表示痊愈后即行北上。《黄兴年谱长编》,前引书,第315、321页。其后袁世凯函电交驰,力邀孙中山、黄兴北上晤谈,孙氏乃束装就道,黄氏则答以“因病赴杭州疗养”,可见此时手伤未愈。到了9月初,在先期赴京的孙中山来电敦促下,为顾全大局,黄兴才决定进京一行,到后,于11日下午与陈其美同往总统府,拜访袁世凯,据18日的上海《申报》报道,“大总统出见,行鞠躬握手礼,畅谈一时许”。安知前清大吏之袁世凯,握住革命党人黄兴之残损的手掌,此时心中又有如何奇妙的感受?

这时候,黄兴的右手,只有大小两指完整,生活工作颇多不便,他的老友、萍乡煤矿创始人李寿铨之子李为扬在《黄兴断指辩》一文中回忆,同在1912年,黄兴自京师南返后,曾于11月回湘一游,其间到安源看望李寿铨,在欢迎宴中也谈到,由于右手伤残,他只好改用左手握管作书。在生活中,也习惯于用左手梳头,这以后报纸上发表他的照片,发型由左偏分变成右偏分,便缘于此。实际上,到次年袁世凯买凶刺杀宋教仁,国民党人奋起反抗、发动二次革命时,这病痛还一直折磨着他。

那残损的手掌

黄兴的两次断指,在当时而言,便是如此,可是,时过几十年后,上举《黄兴断指之真相》一文的作者郭汉章,在同一篇文章中说:

黄兴手指根本不是在黄花岗起义中被打断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我在总统府任卫队长,随侍孙中山先生,朝夕不离。其时黄兴任陆军总长,我经常和黄兴接触。黄兴每次去见孙中山,我均在场,并曾多次与他握手。其时我并没有发现黄兴右手缺少指头,其左手亦五指齐全。

作者与黄兴是同时代人,而且有密切接触,此说一出,采信者甚多,有的据此引申,要翻过这一件历史公案,有的借此发挥,认为黄兴断指不过是革命演义之一种,如此歧说纷然,终于使一件明白事,变得复杂了。对此,黄兴研究者毛注青曾撰《黄兴断指考辨》一文,详列各类有关记述,以正失实之记载;黄兴之子黄一中在晚年接受记者访问时,也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我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就已看到他的右手断了食指和中指,都只留半截”,这些都是有力的答辩。

地方旧史料中,也有若干同时代人的证言,如吴刚撰写得《我参加辛亥革命南京之役和二次革命的经过》,就是一例。作者系郭汉章所率南京临时总统府卫队中的警卫人员,曾在孙中山身边侍卫三个多月,故而他的所见十分有说服力:

常到总统处的革命大员要推陆军总长黄兴。他是个矮胖子,身穿军装,留有一撮胡子,看上去显得苍老。他在回礼的时候,我们发现他只有两只手指,那是在广州黄花岗之役进攻两广总督署时,被飞弹打掉的。他为了革命部队的调动、安排和军饷的筹措,经常来谒见总统。我们警卫班的兄弟对他是十分崇敬的。吴刚:《我参加辛亥革命南京之役和二次革命的经过》,载《武进文史资料》第一辑,1983年,第51页。

以上种种回忆,足以证明黄兴确是断了右手两指。至于郭汉章所言“真相”,或许事情很简单,回忆此事时,他已是85岁高龄,五十年前往事,有的清晰如初,有的模糊无存,而张冠李戴、顾此失彼,亦属寻常,他只是对黄兴第二次断指事件,记得太清楚了。

黄兴擅长书法,一生为同人友朋题字无数,伤指后仍临池不辍,世所称道者,辛亥年以后所作,除了诗词《蝶恋花·赠侠少年》《哭黄花岗诸烈士》《和谭人凤诗》《三十九岁初度感怀》,等等,还有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挽宋教仁联:“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挽林述庆联:“风雨无情,落花满地惊春梦;江山如故,何日重生此霸才!”皆文思俱佳之作,传诵一时。

书翰墨迹中,还有一件别具意义的,便是他于1916年10月病逝前数日,为老同志张群(字岳军)所书条幅,内容是南朝梁国文学家吴均《与顾章书》中的一段:“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句中描画的淡泊宁静之自然意境,正是黄兴当时心情的写照。

又过十多年,时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谭延闿,为条幅作跋云:

克强先生自辛亥伤指后,仅右手拇食两指挟管作书。故下笔空灵,异于前时,惜其不屑屑于此也。此书为殁前数日书,为当时绝笔,不可得矣。事往人亡,弥可珍贵,岳军先生其永宝之。十八年双十节。见《黄兴集》(二),第904页。

屈指算来,在第二次断指后,黄兴的生命里程仅有三年时光,这位令人敬仰的英雄、暗杀党的创始人、十余次反清起义传奇的制造者、与孙中山齐名的民国缔造者、才气横溢的诗人和文章家,一生充满了坎坷和动荡,在经历了青年时代漫长的颠沛流离、出生入死之后,仅仅在民国肇始的几个月里,得到了短暂的休养生息。到二次革命失败后,再次流亡日本、欧美,他的断指,他的残损的手掌,他的伤痕累累的身躯,再也承受不了世事风雨的吹打和侵蚀,终于身心疲惫,渐至意志消沉。到了1916年袁世凯暴亡后,已积劳成疾的他,回到上海不久,即因胃血管破裂而逝世。

黄兴曾为友人吴池题字曰:“大丈夫当不为情死,不为病死,当手杀国仇以死。”可叹的是,苍天尽妒良材,他没有如愿“杀贼而死”,最后还是被病魔夺走了生命。缅怀故人,思之念之,那记载着他一生光荣与奋斗历史的断指,也成了后人心中的痛。

同类推荐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大家风貌:潘耀明说文化名人

    大家风貌:潘耀明说文化名人

    本书作者潘耀明受著名国学大家曹聚仁先生的影响,从事当代中国作家的研究。他曾在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对沈从文、巴金、叶圣陶、艾青、王蒙等几十位当代著名作家进行访问和评介,记叙他们在“文革”中的经历,以及 “文革”结束后的生活及创作情况。本书的相关文章,极具史料价值。此外本书还涉及白先勇、陈映真、聂华苓等港台及海外作家,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坛的大家风貌。
  •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李自成第七卷:洪水滔滔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名人传记丛书:莱特兄弟

    名人传记丛书:莱特兄弟

    名人传记丛书——莱特兄弟——人类的飞行梦想在这里从神话变为现实:“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修真银行

    修真银行

    这家门派看起来有点前途,灵力贷款批了。这家做兵器的别具匠心,灵力贷款批了。那个快被打散的门派不要慌,灵力贷款来了,助你们东山再起!穿越到异界兴风作浪,搅动风云。
  • 竹马浅浅,青梅无猜

    竹马浅浅,青梅无猜

    都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可到了他们俩的身上却是恰恰相反。靳甜心就是路筠尧的噩梦!一个不折不扣的麻烦精!幼儿园,一拳被她打掉了门牙;上小学,放学拖地时,她没把水拖干,他经过的时候脚底一滑重重摔了一跤,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初中时,和女友偷偷在校园里亲热,没一会儿她就带着怒气冲冲的教导主任来指认案发现场......突然有一天,路筠尧发现自己竟中了靳甜心的毒!他莫名的总会越来越在意她!大雪纷飞的夜里,冻红双手的她在路边拼命干活只为赚那点可怜的学费,他心疼她,自己也偷偷打了份工替她补交了剩下的学费;看到她和别的男人有说有笑一起出去约会,他想也没想,冲过去就是一拳......奇怪,他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靳甜心的?
  • 她死去的那一晚

    她死去的那一晚

    大家闺秀滨口美绪一直生活在超级严格的教育环境中,已经是大学生的她,还要每天遵守六点的门限。此番她竭尽所能说服双亲,总算获准前往美国旅行。出发前一晚,匠千晓等大学好友举办了一场饯行会,庆祝她第一次远离家庭的管教。可散会后不久,匠千晓便接到了求救电话,前往滨口家帮忙丢弃一具女性尸体。朋友难得一次的海外旅行,怎能被突然出现的任性死者毁掉……
  • 御兽大世界

    御兽大世界

    你穿越到御兽大世界。你成为一名御兽师。你决定……【新书:山海御兽】
  • 这才叫穷途末路

    这才叫穷途末路

    这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吗?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我们所熟知的一切,又是真实的吗?或者说,什么是真实?你们……看到我了吗?
  • 风雪夜旅人

    风雪夜旅人

    他是战功显赫的支队长,她是小有名气的畅销书作家。雪夜惊现一桩离奇命案,让他们同时卷入了时间的轮回,两段毫不相关的命运因此缠在了一起。他们反复停留在同个时间段,却一次又一次与凶手失之交臂。拨开云雾,真相终于慢慢浮出水面,竟然又牵扯出了案中案。凶手作案动机扑朔迷离,案件真相环环相扣。两人在时间的轮回里与凶手争分夺秒,抽丝剥茧,真相触手可及时,一场爆炸,他亲眼看着她葬身火海。周围的人都说他面对妹妹的死表现得过于冷漠,一系列异常的举止让人怀疑他与这起命案有关。可是温阳心里知道,他比谁都冷漠,也比谁都温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当风拂过耳边时

    当风拂过耳边时

    独一无二的人独一无二的故事。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步入社会……十年茫茫却也过得很快。很感谢朋友们的一直相伴,林蔓很爱你们,你们都要一直好好的。请给时间一点时间,时间会证明一切。也许未来我们都会踏上一条不一样的路,过着不同的生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但希望生活不会改变你的真心。我会一直在……爱你们……
  • 木叶之五代火影

    木叶之五代火影

    被人陷害,穿越成婴儿,降临到初代火影和宇智波斑决斗的战场,被初代收养。为报千手养育之恩,成为火影保护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