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1700000005

第5章 王涛:绿色啄木鸟 文明中国人

人物小传

王涛,42岁,1971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绿色啄木鸟环保公益组织会长。2006年7月,王涛自筹资金建立了“中国禁痰网”,以网站为平台,招募志愿者,宣传禁痰,宣传文明。2006年10月创建“绿色啄木鸟”环保公益组织。

禁痰行动“绿色啄木鸟”起飞

2006年10月,绿色啄木鸟环保公益组织成立。“绿色啄木鸟”的精神是走大街串小巷,一切陋习都是他雕琢的对象,旨在建立文明的社会。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没有工具,就自己掏钱买卷纸、买垃圾袋;没有志同道合者加入,就自己掏钱印宣传卡、自己学着做网站。慢慢做着做着,朋友加入进来了,大学生加入进来了,还有些素未谋面的热心人,看到媒体宣传报道后也加入进来了。不光如此,他们的活动还得到了首都文明办的支持,文明办为他们提供了环保纸巾、一次性纸袋、一次性吐纳袋等环保工具。

王涛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公益行动的主要内容。志愿者们在上街宣传禁痰行动时,要劝阻人们不要随地吐痰,并向人们发放宣传卡片,上面印着随地吐痰的危害。在活动中,志愿者还会捡拾别人随地丢弃的垃圾和烟头。“对于随地吐痰者,劝导他们自己擦掉是主要的做法。在其不作为的情况下,我们志愿者会当着对方的面擦掉,这样的教育效果会很深刻。”王涛说,因为这样会使他们觉得印象深刻,回去后可能会想想自己刚才的行为是否做错了,使他们感到内疚,自觉地改去自己的陋习。

王涛每个月都要组织志愿者开展一次禁痰活动。志愿者大多数是在校大学生及退休老人,他们制作文明宣传卡、工作卡,自己购买纸巾等,系统地开展活动。目前王涛和他的伙伴已经在全国共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活动100余次,把活动开展到社区、学校以及工地。

他们劝阻、制止不文明行为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到闯红灯、不排队、大声喧哗、国骂京骂,再到在公共场合躺卧、脱鞋、公交司机不文明驾驶、向窗外吐痰等。该组织的活动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反响,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温州、成都、长春、青岛、沈阳等城市,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绿色啄木鸟”组织保守估计已拥有志愿者6000多人,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改变陋习不嫌脏 身体力行塑文明

王涛说,“劝阻市民随地吐痰的想法萌生于2005年底。当时在一次与外国朋友的聊天中,了解到中国人随地吐痰的陋习早已名声在外。一些国外的风景区特意用中文标注‘严禁随地吐痰’,这让我觉得很羞愧,自己总想着为此做点什么。”

但从设想到付诸实践,王涛用了将近半年时间。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电视上播出一个“寻找吐痰人”的节目,节目中的主持人到街头去寻找随地吐痰的人并当场制止他们,让吐痰的人自己擦掉,于是他决定将这个“创意”搬过来,如果当事人不自己擦掉,志愿者就帮他擦掉。

当时离2008年奥运会越来越近,这也激励王涛为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建设绿色文明社会出一份力。

每天早晨起床后,王涛都会习惯性地在胸前别上一个自制的“清洁城市志愿者”徽章,再往他那个略显破旧的书包里塞上一大把纸巾……这个习惯是从2006年5月4日开始的。那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他从包里掏出纸巾,迈出了劝阻别人随地吐痰的第一步。

2006年5月4日,这一天对王涛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他背着包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一个男子向地上吐痰后,犹豫了半天,从包里拿出纸巾递过去,并小声地告诉他:“你随地吐痰了,请擦掉。”那个男子回头看了王涛一眼,窘了半天后“落荒而逃”。王涛则蹲下身子把痰迹擦掉。

第一次行动给了王涛很大的信心,“虽然那个男的没有擦掉,但从他落荒而逃时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丝羞愧和后悔。”王涛说。经历过第一次后,他的劝阻行动就从容多了。“劝阻吐痰者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王涛说,这几年他记不清遭过多少白眼,受了多少人的冷嘲热讽。在王涛的印象中,曾出现过3次最严重的冲突。“一次是在北京团结湖公园,另外两次都是在北京郊区。”他说,受劝阻者不仅恶语相向,还准备动手。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都默默地蹲下身,把痰擦掉。

“做这种事情,最忌讳的就是跟人发生冲突。”王涛说,自己在心中把随地吐痰的人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属于那种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没有一点羞耻感的;另外一种人是处于文明边缘,也就是知道自己这么做是错的,只是养成了坏习惯。王涛认为后者是自己感化和影响的主要对象。“后来我觉得一个人做事太渺小了,就开始影响身边的人。”

为了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劝阻随地吐痰的队伍中来,王涛办起了“中国禁痰网”,以网络为平台,向大家宣传随地吐痰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地吐痰等相关知识。王涛还发起成立了绿色啄木鸟清洁城市志愿者协会,他的劝阻目标也从随地吐痰扩展到闯红灯、乱扔脏物等,并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一年来,他们共开展活动近30次。王涛说,当你看到有我们的绿色啄木鸟城市清洁志愿者在街头服务的时候,尽管他们会蹲下来把别人吐的痰擦干净,把别人丢的垃圾捡起来,但是他们都是很干净的人。

身先士卒 感染五湖四海人

江西有一位叫张敏的人,女友的父母不喜欢自己家的女儿跟他谈恋爱,禁止两人之间的交往。张敏终日郁郁寡欢,提不上劲工作。

有一次,他在电视上看到有关绿色啄木鸟组织的报道,被王涛热心公益的精神所打动,觉得啄木鸟精神十分伟大。自己身为社会的一份子,也应该为社会干点实事。因此,他孤身来到北京,跟随王涛参与绿色啄木鸟组织的活动,劝阻别人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和闯红灯过马路。

刚开始的时候,张敏有点不适应,因为在大街上劝阻别人总会换来冷眼和恶言。但看到王涛兢兢业业地工作,张敏也鼓起了勇气,积极地宣扬啄木鸟精神。

后来,张敏的女友在网上看见张敏身穿啄木鸟组织的制服,为张敏热心公益的精神所打动,不顾家人的反对,只身来到北京与张敏团聚。现在,他们已经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虽然工作很忙,也时常抽出点时间,继续参与啄木鸟组织的活动。

长城之上做志愿 感动外国好汉

由于经常有外国旅客来到长城感到很兴奋,脱下衣服向着群山高声呼喊,严重地影响到其他游客欣赏长城的美景,王涛和其他志愿者便组织到长城劝游客穿上衣服的活动。王涛组织10名外语水平较高的志愿者到司马台长城劝阻游客的“光背”活动。

王涛回忆道,有一次坐了3个小时的车来到密云司马台长城清理垃圾,并没有发觉有游客脱衣服的情况,于是就召集大伙,总结一下活动,然后就回家。刚好这个时候,对面来了一位德国的游客,他因为天气热,脱了上衣,兴奋地欣赏长城美景。

王涛看见后,与志愿者一起马上走向德国游客的身边,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询问他为什么不穿衣服,再向他解释脱衣服会影响到其他游客,然后把所带来的啄木鸟的衣服送给德国人,客气地请他穿上衣服。那位游客被王涛打动了,不但高兴地穿上啄木鸟的衣服,还主动跟王涛拍照。

◎寄语未来

希望青年人,特别是香港的青年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咱们的社会做一些贡献。志愿服务能够提高社会的参与力。咱们是社会人,就应该多参与些社会的工作。像我们做的这些环保工作,不仅是为社会做点事,也是为了下一代。我们这一辈的人有土地,清洁的水源,充足的粮食供应,但也应该为下一代着想。而且,参与志愿工作能够让自己人生有个体验,也是青年人走进社会前的一个锻炼机会,通过这样的服务,放弃小我,成就大我,为社会环保作出贡献。

◎采访手记

刚接触到王涛先生是在社区道德讲堂的活动中,那时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一位踏实肯干的政府人员。当时没想到能有幸采访他。在他办公的桌上整齐地堆放着一些有关绿色啄木鸟组织的报纸、相册和证书,连他所用的包也是一个印有绿色啄木鸟的绿色小包,可见王涛先生是多么热爱这份公益服务工作。

在采访过程中,居委会王主任跟我们透露王涛先生一有空就亲身到东单、西单等地方,在公共场合劝阻制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排队、乱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宣扬啄木鸟精神,使我们十分敬佩。试想想,一个人的工作已经够忙了,在周末的时候都想在家休息。但王涛却不怕辛苦,走遍北京市各个角落,为建设精神文明而努力,不怕别人冷眼和恶言,不断地劝别人不要随地吐痰,还亲手擦去地上的痰,这份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敬佩。

■撰稿:黄惠嫦 丁俊彬/指导:孙蒙

同类推荐
  •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

    从诗经到红楼梦:复旦人文经典课

    十位复旦大学名家,以中国文化史十大经典主题为脉络,解读3000人文经典,讲述3000文化传承:邵毅平讲《诗经》,傅杰讲《论语》和《孟子》,陈引驰讲《老子》和《庄子》,陈正宏讲《史记》,仇鹿鸣讲《世说新语》,汪涌豪讲“唐诗”,侯体健讲“宋词”,姜鹏讲《资治通鉴》,吴震讲《传习录》,郜元宝讲《红楼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为你打开经典之门,带你领略3000年人文经典之美。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儒家到道家,从唐诗到宋词,中华文明始终一脉相承,千年不断。自先秦开始,这些经典滋养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性格。这些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值得每一个人认真了解和感受。
  •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长满青苔的日子

    长满青苔的日子

    长满青苔的日子,作者郭成志。“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一缕东风拂过雪野,透过窗棂,吹散了小屋内的沉闷;一抹阳光停靠在屋檐下,跳入眼眸,点亮了心中的希冀;一声鸟啼挂在树梢,鼓荡着耳膜,驱散了心中的寂寥。
  • 文史探微

    文史探微

    《文史探微》主要包括:试谈《国语》记言的特点;孔子删诗说考辨;孔子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局限性;墨子宋人考辨——兼驳墨子为鲁国人、鲁阳人、印度人三说;关于庄周故里的争论述评;从《庄子》寓言看其美学思想;试论《庄子》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等。
  • 那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姑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热门推荐
  • 医学摘粹

    医学摘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末山贼

    明末山贼

    回到了大明,成了一个山贼。为了生存,拔刀出来,刀锋所指,即为抢夺对象!地主,抢。士绅,抢。贪官,抢。抢出一个历史,抢出一个未来。子坚语录:跟着首长,有“肉”吃。
  • 四皇子说我暗恋他

    四皇子说我暗恋他

    四皇子一直觉得谢九娘对他别有用心。从她两岁半进宫,递给他一块啃了一口的莲子糕开始。她的野心,就从那张还没长好牙,笑得一脸糯软软的圆包子脸上暴露无遗。想得倒挺美。他这种人中龙凤,岂是小肉包子能觊觎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数年后,谢九娘恋慕四皇子的消息传得满城风雨。谢清鲤:“……”都疯了么?她怎么可能喜欢那种人?从小到大对她从没好脸色,她又不是脑子有坑。“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四皇子冷笑着把一纸赐婚诏书甩到她面前。“你有。”
  • 秋歌高明

    秋歌高明

    在一个血腥的夜晚,逃亡的裘任全认识了传说中的女魔头高歌明,见到了不可置信的一幕。这究竟是初见还是重逢?在这个不公的世道里,二人又将如何挣扎?
  • 四签名

    四签名

    摩斯坦小姐之父十年前失踪了。四年后,她每年都会收到由神秘人寄来的珍珠。福尔摩斯与华生陪同她找到了神秘人,得知了宝藏的惊天秘密。这时,戒备森严的樱沼别墅命案突发,写有“四签名”的纸条、离奇的孩童脚印、鬼魅般的木腿人、来自东方的剧毒木刺、消失在泰晤士河上的汽船……福尔摩斯这回的对手绝对非同寻常!沾染着血腥的宝藏下落如何?凶手能不能最终被绳之以法?真相就让福尔摩斯来揭晓吧!
  • 生活系大佬

    生活系大佬

    原书名(女装神豪)。路过的小伙伴们,来看看咯……
  • 你的狗狗在咬我

    你的狗狗在咬我

    一条可爱的小狗——笨笨让朱璟和露露在一个球场相识,一句简单的问候——“你的狗狗在咬我”让两个年轻人相遇。生活的热情让他们在生活中开始了对爱的追寻。日子如流水般进行着,男女主人公在一次次的见面中萌发情感,由好感到喜欢,到心照不宣的默契。在合肥这个小而温馨的城市,一幕幕感动的爱情片断在街头演绎.....一句简单的话语,让两个年轻人相遇,并开始了对爱的追寻,经历了一段非同寻常的情感历程。第一次牵手、第一次亲吻、第一次.....,美好的爱情似乎就....,然而这段感情却是.....
  •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香味女人

    香味女人

    气息,发于内,传于外。仿佛一个人心灵的密语。而女人却又偏偏嗜好芳香,偏爱身处于外界的香氛气息中,内外相融,便契合了。香味女人的故事,都是心情的陈述,因为私密,因为平淡,因为各自的历练,便有着各自的不同气味。闻香识女人,便也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