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1900000003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实现的路径分析

第一节 树立科学的理念是实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前提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1]就是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充分体现其促进社会发展与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双重功效,要求理性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将“以人为本”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学生的教育。

一、确立“尊重人”理念,使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校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但是,与此同时,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情形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首先,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上,高校与教师常常将自身置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教育和管理过程中的客体来看待,常常表现为“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模式;其次,在目的性和规律性的关系上,更多关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能达到的目的,相对而言,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则缺乏足够重视,相关研究也不多,在合目的与合规律的关系上也缺乏深度的契合;第三,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上,更多的是规范性与管理性的要求,而对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与个性特点,则相对关注不足、重视不够。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贯彻“尊重学生”的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做到服务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尊重人具体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平等权利和独立人格,平等地与学生相处。在关系到学生的问题上,要鼓励学生参与,并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一种充满爱的教育,因为它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的、有感情的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面向所有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不同层次,从具体的实际出发,尊重、理解和关心每一位学生,把学生的精神需求和价值追求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依据,将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立足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需求。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学习、健康等需要,更要关注学生的素质、人格与价值等更高层次的需要:不仅要努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仅要提高学生当前的发展能力与水平,更要致力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但要注意的是,尊重学生并不等于纵容学生,而是要将尊重与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我认为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基本原则,也是所有苏维埃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其实在我们的辩证法里,这两者是一个东西,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也就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正因为我们向他提出了要求,正因为他完成了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才尊重他。”“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没有坚定不移的要求,就不可开始进行集体教育”,“谁想从动摇不定,迎合迁就的劝说开始,谁就要犯错误。”[2]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尊重与严格要求之间的辩证关系,它们是相互统一的,尊重是严格要求的前提,严格要求是尊重的条件;尊重寓于严格要求之中,严格要求中也体现了尊重。高校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严格,也是尊重学生的具体表现,反之忽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不管不问,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就是不负责任和不尊重学生的表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指出他们的缺点,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和尊重。

二、确立“服务人”理念,使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权益主体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服务人”的理念有一个逐渐被认识和接纳的过程,主要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尚不全面和完整,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来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与服务之间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和分离现象,往往只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功能而忽视其服务功能的发挥;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尚不到位。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确立“服务学生”的理念,使学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益主体。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但很多思想问题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解决实际问题往往是解决思想问题的前提,这是我们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曾明确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3]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我们的历史经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4]要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注意在改革和建设中可能引发的新矛盾,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要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就要为群众办实事,着力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实际问题。邓小平还指出“过去领导同志到一个单位去,首先到厨房去看看,还要看看厕所,看看洗澡的地方。现在这样做的人还有,但是不多了。很多同志根本不去同群众接触,一个学校的负责人,不去跟学生谈话,甚至于跟教员都不大接触”[5]。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与解决人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才具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否则就会变成空话、套话和大话,失去人们的信任,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是如此。

大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生理基本成熟,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思想与价值观念容易受到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根据他们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些是需要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来解决的,有些则需要通过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来进行解决。具体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凸显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实现从“教育为主”到“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转变,从而形成以教育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保障的相互交融与相互促进。其次,要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把维权和服务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第三,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交往、求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发挥。

三、确立“发展人”理念,使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主体

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愈是经常地、反复地思考,它们就愈给人心灌注时时更新的、有加无减的对它们的赞叹和敬畏。这两种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6]头上的星空指的是外在世界,而内心的道德法则指的是人们的内心世界,是人们的良心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协调社会、自然和人的内心世界,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任何一项素质都不可缺少或者被替代。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需要解决认识上的几个误区:一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狭隘化,孤立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看到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学生的综合素质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之间缺乏有机的结合和融会贯通。二是过多地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性和理论性,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在加强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时候,常常将生动的教育变成刻板的说教,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方法、重体系轻针对性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难以真正转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三是仅仅满足于解决学生当下的问题,没有看到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关心学生当前的生存状况和思想实际,更要放眼未来、立足长远,为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为此,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关注人的存在,使大学生懂得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我应该怎样活”等有关人生的问题,激发大学生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与生命本原之间关系的探索,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使“人最终成为自己和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自由的人”。[7]而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当体现对人的关怀,强调每个人都应得到关心与尊重,教育学生在接受别人关怀的时候也学会关怀别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性是“个体能动地进行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的内化品质”,体现在学生对社会规范的理解和社会技能的使用,形成关于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具备相应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和有效参与社会的能力。而社会的价值观念、社会认知和社会判断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实效性的重要标准也在于社会的各种规范与价值体系是否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并外化为学生的具体行为。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使大学生真正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促进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是实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我国的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带来深刻变化。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与冲击,党中央下发了一系列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适应学生的发展与变化,并根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等一系列问题,明确指出了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从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相关学科的影响下开始引入“生活世界”这一概念,并迅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引起了专家和学者们的关注。下面将以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为主要依据,探索生活世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什么是生活世界,为什么要将生活世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如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贴近现实生活世界,对这些问题的阐述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前提和基本要求。

一、“生活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关于生活世界,历史上有很多思想家对此都有过论述,虽然他们使用的是同一概念,但所指的内容却常常有很大差异。早在20世纪20年代,胡塞尔就提出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在其论著《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对“生活世界”有比较集中的论述,但并没有对这个概念本身进行明确的界定,在著作中,他常常将生活世界与周围世界作为相同概念来进行使用。在胡塞尔之后,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哲学家也相继提出了各自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表达了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从总体上看,上述哲学家在阐述“生活世界”的本质和根源时,都不同程度地走向了非理性的存在,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就最终走向了主观主义与理想主义,“说到底,胡塞尔的超验唯心主义只是把决定性的特权赋予超验主体,因而并不比把意识看作身体之纯粹现象的机械唯物主义进步多少。”[8]从根本上来讲,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主要是一个命题性、超验性概念,它不是一个现实具体的世界,而是精神领域内的意识活动。与之不同,哈贝马斯则希望通过话语的变革来改造社会现实,他希望建立一个理想的生活世界,这种良好的意愿在理论上可以理解,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举步维艰。因此,虽然这一转向体现了现代西方社会更加注重对人的存在与发展的重视,逐渐走向人的生活世界,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与发展。但是,这并非意味着西方哲学中的有关“生活世界”的理论能够直接为我们所用,或者说可以简单地移植作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必须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改造。

在国内,学者们也开始了对“生活世界”理论的研究和关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有些学者认为“生活世界是在自然态度中的世界,是指我们个人或各个社会团体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9]这样,“回归生活世界”逐渐成为一种思想潮流,成为重要的哲学命题,开始引起西方哲学甚至是整个世界哲学的关注。

马克思对生活的思考更多地渗透于其博大的哲学体系中,并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马克思把人的生存、发展和解放置于其理论的核心位置,因此,马克思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上述西方哲学家的超越,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域下来解读生活世界,将会得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结论。从这个意义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生活哲学理论的升华,有的学者甚至将生活世界的命题看作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并不是没有道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活就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生活世界的实质就是现实的人的生活,即生活中的人本身。他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与此同时,马克思又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入了生活世界,并将其作为生活世界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所指的生活世界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统一的现实世界,不但包括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也涉及个体生活和其他各类生活。

此外,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生活存在着互相关联、互为依靠的关系,这是对人与生活关系问题的辩证的看法,“其一,生活对人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这种基础性体现在它具有促进人发展和异化人的双重力量。一方面,人的发展在生活之中进行,人创造着生活。另一方面,生活中的一些因素又作为人的背景和环境,无可避免地限制着个体的存在与发展,演变成为一种异己化的力量。其二,人是生活的主体,生活的发展只能以人的需要、人的发展作为主导。因此,人对于生活的角色也是两重的,既身处生活之中而依赖生活,又改造、驾驭生活。”[10]因此,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既不能像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那样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也不能像唯心主义那样只是从抽象的精神活动去理解,而应该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1]这样,马克思把生活世界看作人的现实生活,看作是对与人有关的一切活动总和的阐释,正如马克思所指,“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二、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立足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生活世界”理论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也不同程度开始了对“生活世界”理论的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正式设立以来,就一直重视对生活世界问题的关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设立,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平台,将“生活世界”作为理论基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这项研究被许多学者称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被称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一般来说,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抽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是建立在生活世界理论基础之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强调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强调通过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关注来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从而促进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12]生活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有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走进人内心世界,被人所接受,从而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生活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抽象走向具体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3]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弘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功能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旺盛的生命力,不仅仅在于它具有阶级性,而主要在于它具有科学性,在于它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关注和重视。实践证明,简单盲目的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取得实效。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也启示我们,应当通过社会生活实践进行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的结合,只有二者相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时,要避免盲目与僵化,应确立面向生活世界的服务理念,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并在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促进其教育与引导价值的最终实现。

(二)生活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理论走向现实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强调单纯的理论灌输,表现为集中的书本知识讲授和课堂理论学习,强调权威指导、注重知识学习、重视理论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一种静态的教育,是一种缺乏生命力的教育,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持续时间也不会长久。因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其他素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中养成的,僵化呆板的纯理论教育与宣传往往具有滞后性,难以满足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现实生活的需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求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实际,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大学生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和强烈,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和选择性,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立足于学生思想发展与变化的实际,在关注学生的现实处境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生活化使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支配走向互动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支配着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完全沦为灌输和被动接受教育的“口袋”,不管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愿意,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理论源源不断地灌输于受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没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不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物”,完全变成了没有独立意识的“物”。由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完全被忽视,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变成了“对牛弹琴”,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一种脱离实际与人自身的教育,表现了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背离。实际上,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过程中,教育者的“教”与受教育者的“学”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教育者的“教”不能取代受教育者的“学”,教育过程中更不能忽视受教育者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强调以受教育者为本,注重在生活实践中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理想信念:注重把理性灌输与感性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感性实践中体会理性价值的真理性,在理性思索中反馈和体验感性实践的目标与发展方向,最终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4]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提出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时代诉求,它建立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反思的基础之上,是对传统的脱离学生现实,尤其是对过于追求形式化、理想化与教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批判与纠偏。它强调应以现实生活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对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引领生活,并最终融入现实生活,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并非意味着要将生活世界神圣化,也非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沦为生活的附庸,更非意味着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完全淹没在生活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直接画等号,甚至以生活来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世界的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活世界的视野下得到更好的加强与改进。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灌输,应促使学生产生某种感受与体验,从而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要做到“三贴近”

“三贴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高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地方,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就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始终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教育规律和高校的实际。为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是高校的任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贴近教育规律和高校的实际,就是要立足于高校如何办好高等教育这个最大的实际,根据高校的发展状况,遵循教育规律,坚决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教育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站在全局的高度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主动性,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和变化,尤其要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对策,以实际效果来检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扎实和深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贴近高校的实际,就是要明确高校的办学思想及其发展定位,清楚认识高校的办学历史、校风、学风,以及高校现有教育资源和大学生的学习、思想、素质等现状,这是每所高校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在育人过程中只有贴近这些实际,才能真正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才能切实为学生确立具体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提供帮助;只有贴近高校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具体学习和生活之中,才能最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就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贴近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际。人的思想不是单一的、抽象的,而是复杂的、具体的,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中寻找规律,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了解学生存在的共性特征,还要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更要深入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做好新生的适应教育、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后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入心”“入脑”,只有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有成效。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是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生活中帮助和服务学生,在实践中教育和引导学生,否则,就是贴而不紧,就是被动地跟随。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意将主动性和能动性相结合,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结合起来,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着手,在实际生活中把握学生发展规律,打造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氛围。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广大学生。贴近学生,要求以关爱学生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提升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实现学生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点和落脚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到底,就是要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具体要求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和完善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机制,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贴近时代需求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理论课的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效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实效性的重要课题,一直以来,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脱离实际,从而对其失去兴趣,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发挥,因此,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必须进行改进和创新。

首先,要创新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理念信仰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密切结合起来。根据时代要求和现代化的发展,对现有教学内容精简或更新,使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要创新教学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传统教学的“满堂灌”现象,增加以课外自学、课堂讨论、音视频播放、课堂辩论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辅助教学,做到系统理论讲授与实践案例介绍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调查相结合、大课教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方式相互配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努力搭建师生平等的教与学的平台,增加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平等交流、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模式,让课堂充满活力。

再次,要创新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黑板、教科书为主要承载形式,无法提供生动又直观的图像、音频和视频资料,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而多媒体教育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给学生提供直观又生动的图像、音频和视频资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去获取知识,使教学过程具有主观性、动态性和灵活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局限性。同时,还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充分使用网络远程教育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自学和拓展知识的学习环境,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最后,要创新考核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方式应改变以往那种偏重书面考核的做法,从“知”“行”两个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并在实践中自觉践行,走出“考前记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恶性循环。这就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一是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与实践环节的考核相结合,既保证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保证教学评价更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二是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考核的具体过程之中,积极开展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既可以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个性品质在自我教育中得以发展和升华,又使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得到保证。三是将对学生辅导员、公寓管理员的评价纳入考核体系之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多层次和全方位的考核和评价。

(三)校园文化建设要充满生活气息

校园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以师生文化活动为重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由校园中所有成员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注重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大力发展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

首先,要培育和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属于学校理念形态的文化,校训是校园精神的最集中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校训以观念形态、心理形态等形式存在于学校师生的内心深处,又以独特的校风、教风、学风、传统习惯等方式作为外显标志。要高度重视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校训建设中力求反映时代特征,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的建设。

其次,要加强校风建设。学生在集体中,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集体风气的制约和同化,因此高校要重视校风建设。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养成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要加强爱校教育,通过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谱写校歌,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从心底自然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产生凝聚力。要强化高校“三风”建设,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高校领导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逐步形成以“爱岗、爱生、敬业”为核心的师德规范;学生要树立打好基础、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逐步形成勤学善思、刻苦创新的优良学风。

再次,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群体,是学生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联系学生的重要桥梁。当前很多学校社团活动相对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把社团建设纳入高校工作的总体规划,特别是要加强其中的文化性社团建设,以有效地拓展校园文化的传递渠道,增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力度;要通过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和美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要引导和鼓励社团以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时刻为契机,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要通过学生社团的组织,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炼学生的意志,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校园媒体是表现学生心声的最佳渠道,是反映高校整体精神面貌的重要载体。要加强对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的建设和完善,为学生施展才华、锻炼才干提供良好的平台,进而形成催人奋进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要利用校园网络快速便捷的特点,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有效地解答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而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满足学生合理需要是实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动力

一、人的需要结构层次及其张力关系

人的需要结构是有层次的。马克思曾提出了人的需要结构层次的理论,并将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主要包括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还有著名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在这个理论中,他将人的需要主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有局限性的,他离开了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去谈人的需要,但是,他提出的这些需要层次是从低级向高级方向逐渐发展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向更高一级的需要递进,这种思想是具有合理性和启迪性的。根据他的理论,“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满足了又会有一个站到突出位置上来。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他整个一生的特点”。[15]由此可见,需要是一个人行动的内驱力,需要在没有获得满足的时候,构成人们行动的动力;当这种需要获得满足后,新的需要就会产生并开始引领人们的行动方向。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为满足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在满足低一级的基本的需要之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新的需要,需要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产生过程就是人们成长的过程,当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也曾有无数仁人志士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年代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为国家、为信仰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作为一项关注人的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规律”,教育人们不要只满足于现状,要引导人们朝着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人的需要层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物质需要

物质需要是人满足自己吃、喝、穿、住等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从人类产生以来贯穿始终的。“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16]马克思立足于物质生产实践的历史发展,把由生产产生出来的物质需要区分为两种不同的历史形式:历史地自行产生的需要和社会需要.“历史地自行产生的需要即由生产本身产生的需要,社会需要即是从社会生产和交换中产生的需要。”[17]

(二)安全需要

人们在生活中,不光要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还要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影响。人的需要不仅包括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生存需要,还包括与他人进行交往的归属和安全的需要。这种需要最初只是作为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从属需要而出现和存在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需要形式并影响着人们的其他需要。毫无疑问,人们总是希望生活在有归属感、有安全感的环境中,以求获得安全和保护,享受安全祥和的生活。在一个动荡不断的社会,人们连最起码的生存权利都会受到严重威胁,人们是难以应付周围环境和最终实现自我的。因此,通过协调社会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进行协调和疏导,不断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内在的潜力和能力。

(三)意义需要

人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不仅过着现实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具有超越现实物质生活的精神追求。人们总是在追求现实中尚不存在的、有可能出现的事物,借助于这种可能世界在意识中构建现实世界,不断指导人们改造现实世界,将可能变成现实。因此,人们所选择的可能世界是符合人的意愿的、理想的、自由的世界。人们的意义追求就是追求人的理想和信仰,追求自由的生活。人的意义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超越直接的功利性。意义需要是人在观念上超越和摆脱对功利的直接追求的结果,它所追求的不是仅仅具有使用价值的物,而是人的精神需要,是在物质需要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需要。它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人们的生活理想,因而它是对现实的超越,对现实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二是发展人自身才能的目的性。不可否认物质生活在发展人的才能中的作用,但物质生活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存,可以认为是一种外在目的;而意义追求则主要以发展人自身的能力为内在目的,是为了发展不追求任何直接实践目的的人的能力和社会的潜力。它在帮助人们提高人生价值,发展和完善人性中的作用非常明显。

(四)需要层次间的密切关联

人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意义需要作为人的需要体系的层次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生存需要作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主要指对实物性产品的需要。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突出,甚至会出现利益对立的现象。因此如何合理地分配物质产品,更好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协调发展,满足人的安全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安全需要与人的物质需要也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人对获取物质需要的社会形式的需要。与之同理,人的意义需要也同物质需要、安全需要密切相关联系。人的意义需要主要表现为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批判,这种精神追求同时又反过来影响人的物质需要,使其包含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安全需要和意义需要或者说人的自我实现需要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安全需要的满足离不开良好社会秩序维系,离不开意义需要。没有意义需要和追求,没有对一定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可,社会秩序就难以得到确立和稳定,安全需要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因此,物质需要、安全需要和意义需要一经形成,就成为人的需要结构中缺一不可的层次。人在这三种需要的互相作用中生存和生活,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这些需要,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低级阶段,人的需要结构相对简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有所保障得到满足后,人类的需要就更加丰富和复杂化了。就人的物质需要而言,过去的奢侈品成为现在的必需品,过去不曾出现的物质欲望变成如今生活的基本需求。不仅物质需求日渐丰富化和多样化,安全需要也复杂化了,人们对安全需要有了更高的要求。意义需求的矛盾也更加复杂了,人们出现了精神生活的危机和精神需要的匮乏,许多人失去生活的精神支柱,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要达到人的需要的协调发展,就要使需要结构向意义需要或者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倾斜,更好地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安全需要来促进人的意义需要的满足,把其作为一项重要课题进行研究。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探究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需要是指人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是人的一切活动和行为的动力和依据,因此需要的满足程度与人的本质的实现程度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而言,满足人的正当需要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一切压抑人的正当需要的行为,都是对人性的违背,都是从根本上对人本身的否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使其更加合乎人的本性,这是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一)科学评价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满足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和人活动的基本动力,这是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最基本的观点。但对满足人的需要又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人的需要指的是满足人的“正当的、合理的”需要,而不是指无条件地满足人的一切需要或所有的需要。所谓“人的需要”是针对人之外的“非人的需要”来说的,“所谓‘人的需要’即符合人的本性的需要,所谓‘非人的需要’即不符合人的本性的需要。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多的。有的人信仰宗教,有的人追求虚名,这些都是‘非人的需要’。至于那些侵犯、盗窃、吸毒等需要的‘非人的’性质就更清楚了。”“因此真正人的需要主要是指那些符合人性、有利于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和巩固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的需要。”[18]这里所说的“正当的、合理的”需要指的是那些有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判定一种需要合理与否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评价人的需要的客观尺度。人的现实需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其都有一定的限度,超出一定的限度,正当的、合理的需要就变成了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其次,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衡量需要是否合理的又一尺度。对个体而言,其需要合理与否,应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对社会而言,应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再次,人的需要的合理性还会受社会历史传统的制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需要的具体内涵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一些需要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是正当的、合理的,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可能就成为一种不合理和不正当的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文化的内容规定和制约着需要的具体内容。要评价人的需要的合理性,就必须结合人生活在其中的文化背景来进行,必须放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来进行。

总之,人的各种需要并非都是“正当的、合理的”需要,都是值得肯定的和予以满足的,学生的需要当然也不例外。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既有“正当的”“合理的”需要,也有“不正当的”“不合理的”需要。这就需要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清楚认识自己的需要,并学会鉴别哪些是正当的、合理的需要,哪些是不正当的、不合理的需要,严格划分两种性质不同的需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正当的、合理的需要要主动地创造条件去满足,对那些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及时修正。在满足自己合理需要的同时,应充分尊重他人的需要,并学会通过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合理需要的共同满足和实现。

(二)关心学生的物质需求,重视学生的物质利益

物质需求的满足是人们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的基本动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前提。一般来说,人们只有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古人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指的就是通过人的最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对人的精神的影响作用的道理。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物质需求和生理需求的满足,其实现形态是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人对自然生理欲求的满足。就个体来说,自身的生存需要,决定了对其物质利益的追求。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也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19]这不仅指经济活动,甚至还包括政治活动和思想活动。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但长期以来,受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观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精神轻物质、重奉献轻索取、重社会利益轻个人利益的片面化倾向较为明显。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着关心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初期都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文革”期间,思想政治教育背离了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无视人们的物质利益,不顾人们的思想实际,用简单压制代替说服教育,“假、大、空”的一套“左”的做法完全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由人的自觉需要异化为外在的强制力量,使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反感和恐惧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难以达到。因此,可以这样说,忽视教育对象物质需求的满足必然导致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疏离,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使社会物质财富大量增加,人的利益动机和欲望得到充分激发,人的物质欲望的满足更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懂得尊重和理解学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通过努力,不断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切实把学生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意蕴不是教化学生在空洞的精神王国里生活,而是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并且组织起来为实现自己的正当利益而奋斗。在当今社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学生的利益意识显著增强,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又要保护学生的眼前利益,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当然,单纯地讲物质利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物质利益本身具有两重性和不稳定性。如果人的一切积极性都要依赖个人物质利益来调动,肯定要出问题的。经济学家E.F.舒马赫认为,传统经济学往往把经济效益、经济价值当成人们奋斗的唯一目标和追求,并且更糟糕的是用它来衡量许多非经济领域。虽然这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起到某种明显的推动作用,但从长远看,生产的逻辑不是生活的逻辑。这种做法在促进个人行为的同时,也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对立。自私、贪婪的经济观和经济机制造成现代人的自我意识的畸形,原以为有了财富就有了一切,于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异化为对身外之物——物质财富的追求,当熠熠发光的黄金梦消失以后,人们就再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邓小平同志说得好:“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绝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20]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只讲金钱,只讲物质利益,而不讲理想,不讲精神动力,现实中的人们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失去凝聚力,因此要警醒人们在重视物质利益的同时,不要陷入功利而不能自拔。

(三)理解学生的精神需要,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是人的社会性的鲜明特征,是人与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可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对唯物史观的曲解,即认为物质利益是唯物史观的本质,唯物史观的宗旨就是把对不断增加自己的物质福利和使生活日益舒适的愿望视为人的主要动力,甚至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从这一曲解出发,又错误地认为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目标就是改变人的物质生活,进行最大限度的生产和消费。对这种对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目标的曲解,弗洛姆曾说:“在形形色色的说教中间,也许没有什么观念比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念传播得更为广泛了。在有些人看来,仿佛马克思认为人的最重要的心理动机是希望获得金钱和享受,这种为获得最大利润而作出的努力,构成个人生活和人类生活的主要动力。作为对这种观念的补充的是下述这个同样广泛流传的看法:马克思对人的精神需要既不重视,也不理解;马克思的‘理想人物’是那种吃得好,穿得好然而‘没有灵魂的人’。”其实,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认为人们的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思想和欲望,但并没有由此进一步推论出,人们的主观欲望就是想获得最大的物质利益,更没有推论出这种欲望构成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目标不在于不断助长和满足人的物质方面的欲求,而在于使人摆脱经济决定论的枷锁,使人的完整的人性得到恢复,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21]这说明,作为完整人性之一的精神属性,决定了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人就是在这种超越中不断地从动物性存在提升到人性存在,不断地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不断地提升人性发展的层次和境界。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属性,人的活动才有了目的性,不再自发和盲目;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属性,人才不会满足现状,总是寻求更高更好的生活;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属性,人才会逐渐脱离动物本能的羁绊,人也才有了德性修养的不断追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需的物质产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就会得以凸显,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过物质生活需要的增长速度,精神生活的满足将日益成为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之一。江泽民同志接受法国《费加罗报》社论委员会主席佩雷菲特书面采访,在回答关于“中国人民怎样才能在改革开放时期保持精神上的平衡”的问题时,指出:“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以及其他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是当今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是充实的,丰富的,积极的。这为我们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他又指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对外开放的环境,国内外一些封建迷信、腐朽没落的东西会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随着科学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这些东西的市场必定会越来越小。当然,即使在物质生活丰裕、科学文化繁荣的条件下,也难免还会有些人陷入精神空虚甚至颓废状态。这种现象在当前中国的一些人们中确实存在。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包括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这种现象也屡见不鲜,这是个世界性的课题。”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证明,物质生活的丰裕并不等于精神生活的充实,也不能自然而然地带来精神生活的充实。经济的发展并不能直接导致人们思想境界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意味着封建迷信、腐朽没落的东西甘愿自动消亡。如何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同时,建立起凝聚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创建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是我国无法回避和必须解决的世界性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应密切关注这一现实的变化,不能只停留在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物质需求的层面上,而是要引导人们重视精神财富和精神需求,把握其特点和规律。与物质财富相比,人的精神财富的最大特点是无形的,是一种看不见的存在,一个人拥有的精神财富的多少,别人是看不到的;精神财富也不是必然随着个人物质财富的增多而增多,也会出现古人所说的“宫中多烦恼,茅屋有歌声”的现象;精神财富也是一个变量,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吸取经验教训等途径逐渐积累。针对精神财富的这些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启发学生,要经常像盘点物质财富一样,去盘点一下精神财富的储存情况,要引导学生经常思考这些问题:我的信仰是什么?我应具备哪些素质?我该朝哪个方向发展?进而根据当代人精神财富发生的变化,如在信仰上的日益多元化、在意志力上呈两极分化状态、传统道德的约束力在淡化等新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在解决人的精神问题上的独特优势,对物欲性的日常生活进行精神的提升使人追求崇高的信仰,升华精神境界。

由于现实中每个人对精神需要的程度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个体自身的素质和所受的教育差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追求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但也有不少人滋长了金钱万能、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观念,甚至有些人精神空虚,搞“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活动等,对大学生思想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作为精神财富生产和传递活动,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高层次精神需要,提升学生的需要品味,丰富人的需要内容。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

人格,是人之为人的特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对人格尊严的追求,是人性的内在要求,是人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具有纯粹的精神价值力量。马克思说过:“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于众人之上的东西。”[2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这种尊严是不容侮辱和亵渎的,人一旦丧失了做人的尊严,也就不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的“人格”,往往又称“道德人格”,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从而自觉选择自己做人的标准,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因此,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集结。道德人格突出人的社会特质,正如马克思所说,决定人格本质的“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的社会特质是主要社会关系的反映,表现了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时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由于社会关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由此决定的人的人格或道德人格也具有可变性和可塑性,从而也揭示了改变人的人格或道德人格的可能性。

道德人格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人性和价值的标志。道德人格本身就是一种纯善的人性,是一种珍贵的价值。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不同的人可以做相同的事,但是根据他们小同程度的理解和自觉,这些事对于他们可以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生活境界,与其他任何人的都不完全相同。不过撇开这些个人的差异,我们可以将各种不同的生活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最低到高,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23]按他的说法,“自然境界”是一种较低级的境界,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尚无自觉和清楚的了解;“功利境界”也是一种较褊狭的境界,人们容易陷入狭隘的一己私利而丧失作为人的尊严;“道德境界”是一种较高级的人生境界,人们有可能超越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但却有点刻意为善的痕迹;“天地境界”是最高级的人生境界,完全没有刻意的痕迹,达到“天人合一”的最和谐状态。我们今天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就要把远大的道德理想与个人切身的道德处境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地培养自己的高尚道德人格,向着“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目标迈进。

理想人格向人们展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具有无穷的魅力和感召力,令人向往,能唤起人们为之努力奋斗的热情,鞭策人们不断前进。理想人格的塑造离不开个人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想追求。同时,理想人格也是人们在现实环境中对自己未来的构思和设想,因而往往会把现实社会价值观中最典型和最规范的东西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并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人不光是他自己塑造的,也是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塑造的。这是因为,人不但是个体的存在,又是社会的存在。作为个体性的存在,他自己规定和塑造自己:作为社会性存在,与社会之间又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因此,人是什么样的,绝不仅仅是他自己希望成为的那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人文环境。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做人标准和人格标准。我国古代的“君子”,就是社会提出的人格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爱才,取之有道”都是关于君子的规定。现代社会提出的“四有”新人是现代社会提出的人格标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它的具体规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格标准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人格标准是有差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格要求是:既尊重个人权益又提倡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既鼓励公平竞争,又不忘友爱互助;既不懈求真务实,又富有远大理想;既鼓励通过正当途径发财致富,又不忘他人和国家利益。社会提出的人格标准,其实质是社会用来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枢纽,目的就在于引导人们按照这些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说到底是让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在理想人格的社会塑造过程中,除了营造适宜孕育、形成和完善现代社会理想人格的社会环境外,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人、教人如何做人的功能,通过大力宣传各种楷模让人们学习和效仿,及时把社会推崇的人格标准告诉人们,使人格标准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是实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情感支撑

一、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的人文关怀

(一)人文关怀的丰富内涵

人文关怀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话题。“人文”这个词语最早出自《易经。贡》,“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提到的人文指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各种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价值体系。而人文关怀则表现为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条件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的关心,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哲学理论的层面上说,以人为本是贯穿于人的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在人的世界中,人不是附属于某个凌驾于人的世界之上的超人主宰的附庸,不是超人的主宰用来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人本身就是人的世界的根本:同时,以人为本还意味着人本身是人的根本,人就是人的最高本质。以人为本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现实的人作为社会的本体不是传统本体论意义上的不可分析的原子式的终极的点,而是一个具有多种规定的存在。首先,现实的人是追求自身需要满足的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他们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其次,现实的人是追求自身主体性发挥的人,总是希望能认识、掌握、超越各种现实客体的限定和制约,能在与客体关系中取得支配地位,能按照自主的目的能动地改变现实客体,“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4]最后,现实的人是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人,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未来的社会形态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既然“现实的人”是追求自身利益满足的人,追求自身主体性发挥的人,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人,那么,人文关怀就必须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建设与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人文关怀的宗旨在于“助人自助”,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能够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够合理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达到自我完善和功能的充分发挥。人既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存在,也是一种超越生命的存在,是一种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存在。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外力塑造的自然过程,还是一个自主自决的能动性创造过程,从生命本体性看待人的可能发展,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根本性力量。在此意义上,人文关怀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人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的人文关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注重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首先,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理应体现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应当贴近大学生,以关心人、激励人、提升人、尊重人的价值,激发人的主体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宗旨:以剖析人的思想变化,疏导人的心理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变,塑造人的精神世界为目的;尤其应当以关注人的发展与自我完善来彰显其特有的人文关怀价值。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指导思想,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将“做人”与“做学问”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价值定位上,人文关怀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对学生的现实关怀,忽视对学生的现实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现实的人”这一主题。实际上,社会的发展虽然决定着人的发展,但是人并不是社会存在的消极产物,人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在于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脱离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个体,脱离每个具体的现实的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就是要以大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既是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彰显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个体面对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同时,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心理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多的新挑战,也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面对众多的思想包袱和心理困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真正融入人文关怀,给大学生以更多的指导和引导,及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疏导,才能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再次,人文关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基点。融入人文关怀,尊重、理解、关心、学生,激励学生促进大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基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需要注重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以具体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为对象,以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为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涉及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而且涉及人的生理、情感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尊重和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为基础,一切教育措施都必须经过学生的领会和进行主体内化,才能真正得到实施并成为其内在的本质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要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还要崇尚人文,提高境界,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特征需要注重人文关怀。伴随年龄增长,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迅速提高,判断事物的自主性不断提高,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大学生自身的不完全成熟与强烈追求自主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外界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帮助他们合理地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目标。实践证明,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和沟通。真正的沟通需要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进行,是建立在人文关怀基础上的情感“共鸣”,不仅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教育环境,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权威转化为内在权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被尊重、被关爱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营造活泼互动的同学之间的交往环境,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情怀,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自然地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转化为学生的品质,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基本要求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人本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化主要是指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即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言,“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必须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人本化,首先要求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即尊重人、关心人和帮助人。当然,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而是在现实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大学生,正是处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的现实的人。这也正如杨超博士认为,“人作为世界上唯一能够进行自我创造、自我生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动的存在物,创造了自己的全部生活和整个历史,并且通过自由自觉、千姿百态的创造活动,获得人在人的世界和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成为人的世界和社会的根本、主体。”[25]其次要求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具有自己的人格和个性,有自己的尊严,不是被奴役的对象或工具。人性不是物性,人需要关心、需要爱护、需要理解、需要尊重。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当作人,要把他人当作人,也要把自己当作人。最后,要调动人的积极性,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人除了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外,人还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存在。“人的价值和意义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创造价值、生成意义决不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还要能够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一个人为满足他人和社会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服务,是人生的一种崇高目的,实现这个目的,更体现出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26]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人性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应坚持人性化的原则。现代社会人们最根本、最核心的需求就是要享受真正人性化的生活。首先,人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性镶嵌在人的基因和生理结构中,代表了人的生命需要、本能冲动、天然愿望和判断事物的原始尺度,可以调适,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绝不是可以被任意塑造的。其次,人性是指人的情感、理性和需要。人的需要是一个由多维和多层次结构形成的不断变化和调整的动态体系。马克思曾经说过,在一定意义上,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有机统一。再次,人性既包括人的共性,又包括人的个性。社会生活中的个人是千差万别的,各有不同的性格和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尽量满足人的个性发展需要。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本性,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尊重人,就是要确立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觉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引导人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理解人要求教育者在具体教育过程中要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善于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行为,多一些表扬鼓励,少一些批评指责,使学生能够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要做到走近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从而最终达到化解思想矛盾、提升思想认识的目的。关心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中要始终装着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最终要落实到帮助人上。是否能够热心地、真诚地帮助学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做到人文关怀的标准。当前,社会正在进行深刻的转型与变革,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在工作、学习尤其是在生活和心理上需要得到关怀和帮助,这个问题在大学生中的表现也越来越明显,更多大学生承受着社会转型期间的压力和阵痛,并对他们思想和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贯穿思想教育,这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方法,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个性化

正如一句古老的箴言所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生活与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不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注重人个体发展的差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不是把所有的人囿于一个既定的模式之中。融入人文关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个性化,首先是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创造良好的选择环境。不要将一切管理条文、规章制度的制定仅仅以教育者、管理者是否满意为标准,也要同时以受教育者是否满意为标准,甚至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学生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果,有多大效果,主要要通过学生来进行检验。其次是要促进学生具有个性的创新人格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地感觉到,自己的个性是独特的,适合别人教育方法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要遵循自己的个性特点去学习和生活,努力发挥自己内在的潜能,不断发展自己并不断超越自己。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让教育对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自己负责,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照顾自己,决定自己该做什么,该怎样去做。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做到对人求全责备,不要求人尽善尽美,准许人存在某些不足。要把培养和发展人丰富多彩的综合素质列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目标,注重开发个体潜在的素质闪光点,给每个人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他们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途径

(一)理论灌输与引导渗透相结合

灌输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它的本质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的系统教育和宣传。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27]列宁在其著作《怎么办》中则进一步论述了灌输理论的实质:“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场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28]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具有深刻的内涵,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群众、武装群众、培养工人阶级的重要方法,通过这种灌输教育使人民群众明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清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历史使命,因此,灌输法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遵守的重要法则和标准,是一个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客体以及内容、任务等方面的活动系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灌输法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事实也证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通过系统灌输,认真学习反复实践,才能真正为人们所接受和掌握。但是,这里所说的灌输不是单向的灌注,而是一种在相互交流中的灌输。

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常采取的是灌输方法,教育者是唯一的主体,受教育者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这种灌输常常是一种简单的、单向的灌输,没有考虑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的表现也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极易造成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向灌输模式,教育者常常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教育对象只有被动接受,主体性得不到尊重和发挥。这在特定历史时期曾起到过统一思想的作用,但是,随着学生思想的发展变化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对待科学理论及其先进思想的灌输已不再是简单的、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有意识的认识和选择。单向灌输和强迫命令只会影响教育对象个性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最终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实效性难以得到体现。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有效性教育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员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学校因此可以少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社会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和平与宁静”。[2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积极进行组织施教的过程,也是教育对象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积极吸收、接受教育影响以及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不是一种“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二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提高思想认识的要求是平等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者居高临下、单向施教的做法,坚持在平等基础上发展双向互动的关系。要扭转以往单一的简单灌输模式,在引导和渗透的结合上下工夫,将灌输寓于引导和渗透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

十七大报告中使用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字眼,充分彰显了党中央的人本情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是针对大学生进行“做人做事”导向的工作,它以关注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行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将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关注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带着感情去开展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确立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的合理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激发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上。再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和引导,进一步唤醒大学生的主动意识,并使这种新的要求成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大学生的发展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教育的实质在于满足大学生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属性等全面的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大学生主体的发展,是培养主体、发展主体。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科学地结合起来,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强调要把学生作为中心,强调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关怀和学生心理的发展。疏是疏通、开浚之意,是指广开言路,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充分地发表出来。导是引导、开导之意,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循循善诱,本着说服教育的原则,把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引向正确、健康的轨道。因此,教育者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准确地了解自我,从而做到欣然地接纳自我,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正确理解生活的意义。心理疏导是一种基于人格平等基础上的疏通和引导,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教育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在关注学生在成长、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它将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与人格完善作为最终目标,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和美好,重视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进而从更高的层面上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一种高远人文情怀。它要求教育者做到:讲明道理,但不强行牵制;严格要求,但不施加压力;指明路径,但不代做结论。立足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它要求教育者更多地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还应使学生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学会助人自助。

(三)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无论是人的思想还是心理都存在一种“自身免疫效应”。当与自身固有的思想体系不同的别的思想进入人的思想体系时,人的原有的思想就会形成一个“保护层”,阻止外来思想的侵入。根据这种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学生的思想转化,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搞好显性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隐性教育的开展,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通过潜移默化,将先进的思想意识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并逐渐外化为学生的行为,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充分说明了隐性教育在教育效果的发挥中的所起的重要作用。

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隐性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隐性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指教育主体在运用中介系统时,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教育对象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意识的教育方式。隐性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隐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在进行施教时,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学生在无意间获得某种思想意识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遵循人的无意识模仿性,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给学生的个性以充分的发展空间。隐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把教育主体者的“权威”思想强行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性,通过学生的自我感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具有渗透性的隐性教育内容符合“生活教育”原则。教育主体把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思想和观点渗透于一定的环境、教育活动等中介之上,隐藏得十分巧妙,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接受这种思想和规范,从而避免了显性教育所引起的逆反心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隐性教育方式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显性教育通常表现为主题明确的外显方式,如上课、作报告等,对学生进行直接的灌输与启迪,旨在要求学生“言听计从”;而隐性教育则往往采用看似与主题不太相干的模糊性教育活动,不拘一格的对教育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融情”工作,往往包括谈心、旅游、参观等令人愉悦的方式,使学生心甘情愿接受教育。这种隐性教育对教育者的要求往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注重全面渗透。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也都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从原则上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的,关键只是要善于渗透。要选择好渗透的时机,运用好渗透的方式,把握好渗透的程度。渗透就是要由“渗”而“透”,不是简单地在表面上泼点水了事。这就要避免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二是要强调人格示范。“身教重于言教”,在有些人看来是最熟悉不过的“陈词滥调”,然而却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祖传秘方”。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隐性化,不仅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而且还要“渗透”到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行为中去。如果各级领导干部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廉洁奉公,勤政爱民,那就是无声的号召,无言的教育,就一定能够达到不教而教、“无为而治”的目的。

三是要体现环境熏陶。要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隐性化,还必须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环境中去,使人员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为此,要改善自然环境,搞好绿化美化,使人们受到美的熏陶;要营造文化环境,充分利用橱窗、灯箱、板报、广播等宣传工具,使人们受到文化熏陶;要利用网络环境,丰富网络内容,加强网络管理,使人们通过网络长见识,明道理;要建设人际环境,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使人们在良好人际环境中陶冶性情,培养情操。

四是要突出整体协调。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讲究的是特定形式下的特定内容。而思想政治工作的隐性化,就是要超越这个由特定形式所决定的特定内容的限制,始终把工作的着眼点瞄准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目标——培养“四有”人格。人格是人的内在特质和外在特质的总和,是人的政治人格、道德人格、法律人格、心理人格的总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内容、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必须紧紧围绕人格培养这个总体目标。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内容、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都必须相互协调,有机统一。

(四)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综合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理论来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的工作对象是实实在在、有灵有肉的人。这就决定了他的工作方法必须是既要讲理、又要讲情,做到情理交融,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所谓理性教育,主要指说理教育,是指运用思想理论的力量,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说服教育,从提高思想品质入手,以理服人,引导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以求得各方面的进步[30]。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而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主要靠摆事实、讲道理,引导人们分清是非,明白事理。说理教育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表现。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人的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思想认识问题的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只能靠说服而不能靠压服,只能说理引导,而不能强迫命令。其次,说理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灌输的理论为依据,符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基本思想。

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情感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塑造高尚的思想品德,而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必须遵循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越融洽,心理沟通越微妙,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越好。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一般而言,情感对人的行为具有近乎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情感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关系的基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情感的先导作用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大感情投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情味。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关键是有吸引力和实效性。”我们要以此为目标,以此探索更符合人性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用真情打开人们的心扉。在理性方面,通过讲道理、做报告、上课等形式做到有理有据,使受教育者在知识层面上学懂。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学懂以后要想转化为行为,还需要经过各个环节。这当中就需要教育者的情感教育,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缩短甚至消除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防备。使之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形成情感的对流和合流,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做到尊重人。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尊重是教育的本质规律,是21世纪教育的理性追求。尊重人主要是尊重人之为人的主体性地位。人不是被宰割、被奴役、被控制的工具或对象,不是机器,人是世界与社会的主体,有自己的人格、个性与尊严。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确立正确的“主体意识”,并将这种思想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去,努力培养和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不能把教育对象当作“口袋”,向其简单地灌输一些思想政治知识,或将一些外在的社会规范强加给教育对象,而是应以主体的方式进行培育,在平等的交互作用中,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格尊严,使双方在知、情、意、行上达到共同的价值标准。

要做到关心人。关心人主要指关心人的现实需要。需要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是人对外在事物的欲望和渴求,是对客观的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主观反映。人的基本的、合理的需求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与满足,不仅很难使受教育者生成健全的人格,也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多样化、丰富性得到了重视,出了可喜的局面。但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压制人的需要和情感方面作用的认识并没有完全得到改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首先就要求承认、关注人们日益丰富多样的正当需要,同时,再通过正确的方式来鼓励人们追求合理的需要,并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需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根本意蕴。还要做到发展人。发展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素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

注释:

[1]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12-8,第1版

[2]马卡连柯全集(第5卷).刘长松、杨慕之等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第137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138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373页

[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485页

[6]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第118页

[7]肖川.教育的视界.长沙:岳麓书社,2002,第32页

[8]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魏贤超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第58页

[9]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第13页

[10]赖雄麟、邵晓军.生活世界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省察.思想教育研究,2008,第11期,第69页

[1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315页

[12]陶行知全集(第4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第10页

[13]张国启.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时代价值.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第1期,第78页

[14]荆惠民.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276页

[15]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第29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926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9页

[18]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146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307页

[20]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40页

[21]陈学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人的生活取向.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第2期,第108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第16页

[23]冯友兰.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哲学研究,1987,第6期

[2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第38页

[25]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第8-20页

[26]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第8-20页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56页

[28]列宁选集(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17页

[29]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扉页

[30]梁彩花、严淑珍.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坚持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2003,第4期,第95-97页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我们——医与患:相爱,还是伤害?

    我们——医与患:相爱,还是伤害?

    在当下中国社会,医患关系的紧张、医患之间互不信任已经成为一个由来已久的社会问题。作者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从中西文化史的高度探究中国当下医患关系恶化的症结所在及解决方案。作者引入中国传统儒学来观照医患关系中的价值失范,并运用福柯及哈贝马斯后现代理论寻求解决之道,其中又以接近田野调查的方式引用大量案例来探寻当代医患之间的问题与解决之道。医患双方要同舟共济,共同面对疾病,才能终战胜疾病。医患两者组成亲密的联合体,才是人类对付疾病的有利武器。当“我”成了“我们”,则医患之间的所有恩怨,都会化成“我们”共同对抗疾病过程中的插曲。
  •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9年讲座精选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9年讲座精选

    2009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了厉以宁、高占祥、吴建民、海闻、张继钢、郁钧剑、韩少功、康洪雷、毕淑敏等多位名家大师举办了104场讲座,从讲座文稿中精选出72篇整理编辑成本书,内容包括新中国60周年、礼仪文化、励志教育、养生文化、创新文化、婚姻家庭、文学艺术等多个系列。
  • 立志为民服务社会

    立志为民服务社会

    本书使大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洞悉做事的规律,在大学生的思想上打上科学的、高尚的德育思想烙印,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热门推荐
  • 冥纸师

    冥纸师

    冥纸,沟通阴阳两界的媒介。而制作冥纸的人,被称为冥纸师。在这阴阳交汇间,有多少阴森诡异,多少离奇凶险……我叫姜明,是一个冥纸师。现在,让我把阴阳之事,讲给你们听…………
  • 卧听南宫清漏长

    卧听南宫清漏长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云绯颜是前朝诸王之一,与言衡南征北战过后,却委身成了她的一位小小嫔妃。她不争不抢,不怨不怒,平淡而冷漠地看着后宫的纷纷争斗,却不料有朝一日也会卷入其中。然而当她终于不再试图分辨记忆中言衡最初的惊艳时,言衡却告诉她,他爱上她了。
  • On Longevity and Shortness of Life

    On Longevity and Shortness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八字不合

    八字不合

    冉小灿说:“遇到一个飞行器设计的教授就嫁了吧!”宋教授满意的点点头。茫茫人海中,你总会遇到生命中,那个对的人。
  • 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

    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

    本辑共收入论文30篇,其中学术论文16篇,教学改革论文14篇。论文的作者大都是文学院现任教师,也有从文学院调入我校艺术研究院的教师、与教师合作论文的在读或毕业的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收入本辑的所有论文均是在此首次公开发表,可以作为反映文学院教师科研、教学的一个窗口。
  • 你是我挥不走的影

    你是我挥不走的影

    “顾槿年,我们说好一起考武汉大学,以后每年都一起看樱花好不好?”“你想考什么我就考什么。”女孩欣喜的看着男孩伸出手,“那我们拉钩,谁骗人,谁小狗。”男孩嫌弃的看着女孩却依旧乖乖的伸出手:“你怎么能够这么幼稚呢?时影。”女孩不理会男孩的话,认真的看着两人勾在一起的手嘴里念道:“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 大辩邪正经

    大辩邪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语魔道传

    妖语魔道传

    一场弄巧成拙的自杀!竟然奇迹般的来到了一个奇特的大陆,在这里有食人的怪物、屹立千年的道家王城、嗜血屠掠的魔族和千奇百怪的妖族……是意外还是命中注定,但前路却一片迷茫!
  • 妖孽高手闯花都

    妖孽高手闯花都

    曾经的天门杀手回归都市寻找自己的妹妹,遇到神秘势力的阻挠,但在秦修面前,只要敢阻挡自己的人,通通要死!
  • 止学

    止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