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6000000001

第1章 自序

1982年1月,我从河南大学中文系七七级毕业,分配到商丘师专(商丘师院前身)中文系任教,一转眼已经30多年了。30多年来,我一直担任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工作,出于工作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我编写出版了《潘黄门集校注》、《古代文坛故事译注》、《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简史》、《商丘文学通史》等著作,也在《中国文化研究》、《中州学刊》、《史学月刊》、《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70多篇学术论文。这70多篇文章是我30多年来心血的结晶,特别是过去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整天闷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趴在办公桌上一笔一划地起草和誊写文稿,多少酷暑严寒,多少蚊虫叮咬,多少次文稿变成铅字后带给自己的喜悦,多少次在妻子面前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自己刚发表出来的论文,这些甘苦留给了自己多少美好和幸福的记忆。现在我快到退休的年龄了,回过头来,再一篇篇地阅读这些文章,仍然感到非常喜爱、兴奋和幸福。敝帚自珍,于是就想将这些文章择其比较满意者汇编成册,以作纪念。因为这些文章内容较为庞杂,既有古代文学方面的,又有历史文化方面的,故只好笼统地以“文史探微”名之。探微本指探索微妙的事理。唐代张说《〈上官昭容集〉序》云:“上官昭容……明淑挺生,才华绝代,敏识聆听,探微镜理。”《旧唐书·王虔休传》云:“适遇有知音者,与臣论及乐章,探微赜奥,穷理尽性。”我远远达不到这样的境界,但仍用了“探微”一词,算是表达一种虔诚和美好的心愿吧!

我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试谈〈国语〉记言的特点》,这是我上大学四年级时写的毕业论文。刚开始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写论文,我喜欢先秦文学,正好有一位读研究生的老师写了一篇《〈战国策〉的思想和艺术》的文章让我替他誊写,我受他的启发,就借来《国语》读了几遍,又把各种文学史上对《国语》的介绍收集起来,于是就以“试谈《国语》的思想和艺术”为题目,写出了一篇五六千字的初稿,送给指导教师李博老师批改。过了几天,李博老师让我到他住处去,说我的文章题目太大,内容太空泛,说《国语》的特点是长于记言,你就写写《国语》记言的特点吧。这一下可把我难住了。本来我的文章谈《国语》长于记言只有一段话,现在让我把这一段话扩充为一篇不能少于5000字的论文,这该怎么办呢?于是李博老师启发我,让我再反复读《国语》原著,归纳出《国语》记言的几个特点来。我不能跟老师“叫板”,只好再去读《国语》原著,把《国语》中的人物对话都抄录下来,制成卡片,反复比对,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归纳出《国语》人物语言的逻辑性强、形象生动、个性化、口语化等几个特点,于是又以“试谈《国语》记言的特点”为题目,写出了一篇5000多字的文稿。我把这个文稿又交给李博老师审阅,这一次老师看后基本满意,只是认为谈《国语》人物语言逻辑性强一段论述还不够深入和准确,于是又建议我向政教系一位专门教逻辑学的老师请教,并且给我写了推荐信。我拿着李博老师的推荐信找到那位逻辑学老师,这位老师非常热情,帮我详细分析了《国语》中的几段人物语言如何逻辑性强,从推理到判断,从大前提、小前提到结论,反复讲解,让我茅塞顿开,很受教益。我按照老师的指教又认真修改文稿,这第三稿交给李博老师,李博老师终于满意地笑了,给我的论文打了优秀。后来我也当了老师,再后来我还当了文学院的教授和院长,我曾多次向我的同事和学生讲述我的这第一篇论文的写作经过,因为它对我的一生影响太大啦!正是李博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和认真指导,才使我初步懂得了应该怎样写作学术论文,才初步把我引向了学术之路。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商丘师专学报》创刊号即1985年第1期上,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就好像是自己生了个孩子一样,爱不释手,读了一遍又一遍。正是这篇文章的发表激励了我,逐步培养了我对学术研究的爱好,让我真正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十几年前李博老师就因病去世了,但他永远活在我的美好记忆中。我非常感谢李博老师!

学术论文是表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应该具有学术性、科学牲和创造性。学术论文的灵魂是创新,通过一个个或大或小的创新,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用这个要求来审视我曾经发表过的学术论文,多数是不合格的,我感到很惭愧。但我也确实有一部分论文具有学术创新价值。比如《论梁苑辞赋》、《论散体大赋生成于汉景帝时期的梁国》,这两篇论文虽有重合之处,但前者系统论述了梁苑辞赋的繁荣和它在辞赋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后者更进一步论述了汉景帝时梁孝王“筑东苑”以后,梁国相继出现的一些写景咏物的新体小赋,昭示了汉赋由骚体赋向散体大赋的演进过程,枚乘《七发》和司马相如《子虚赋》的出现,更标志着散体大赋在梁国的正式生成,并且还论述了散体大赋在梁国生成的原因。这些都言前人所未言,很有学术价值。再如《李杜梁宋之游实为宋州之游新考》,指出李、杜梁宋之游实为宋州之游,并不包括汴州。文章从4个方面进行论证:1从唐代诗文典籍来看,唐代人称“梁宋”、“梁城”时,一般是单指宋州;2从李白、杜甫诗记游梁宋的行踪来看,李、杜初次相会的地点应在宋州,其梁宋之游也只是宋州之游;3《新唐书·杜甫传》关于杜甫“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的记载不可信;4李白《梁园吟》引蓬池、信陵坟、苍梧云等有关汴州的地名和典故,只是为了抒写人事变迁的感慨,并不是实写汴州景物,因而并不能证明李白当时游了汴州。应该说这篇论文针对唐代诗歌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而且论证很严密。另外,我的《孔子删诗说考辨》、《试论隋代诗歌的成就》、《〈唐才子传·王涣传〉辩误——兼谈〈睢阳五老图〉的由来》等3篇论文,先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复印,《孔子祖籍在商丘》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全文转载,《“蒙”与汤始居亳》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评,也说明这些文章至少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学术意义。北京大学中文系杜晓勤教授在《二十世纪隋唐五代文学研究综述》一书中曾评论我的《试论隋代诗歌的成就》一文,认为“这是本世纪对隋代文学总体上加以肯定的最全面最深入的一篇论文”。这个褒奖让我很感动。

我是一名高校教师,长期担任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我发表的很多文章都是在我的课堂讲稿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作为讲稿往往是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因而这些文章往往带有综述性质,虽然学术性不强,更没有多少创新价值,但却能直接为教学服务。例如《〈史记〉的写人艺术》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史记》的写人艺术归纳为10个方面:第一,善于围绕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选择最有典型意义的材料;第二,善于将历史事件故事化,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第三,善于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第四,善于通过小事或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第五,善于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第六,善于用抒情的笔调和夹叙夹议的手法描写人物;第七,善于借助浓烈的环境气氛去烘托人物;第八,通过肖像、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第九,善于运用虚构和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物;第十,善于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描写人物。这样就把《史记》的写人艺术系统化了,对于我们学习《史记》人物传记,应该说有一定的意义。再如《论宋代婉约词的抒情技巧》,把宋代婉约词的抒情技巧归纳为借景抒情、善于铺叙、巧用比兴、使事用典、对比映衬、托物咏怀、借梦抒情、心理描写等8类,对青年学生学习宋词也会有一些帮助。《李白诗歌的风格特色》,指出李白诗歌的风格有多维度的呈现,但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具体说来,又具有雄壮豪放、神奇瑰丽、飘逸洒脱、天真率直、清新自然等特点,并分析了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别人说得笼统,我将它具体化,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鲜活的内容,这对青年学生肯定也会有所帮助。直接服务教学,帮助青年学子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或许就是这类文章的价值之所在。

我所在的学校坐落在河南省商丘市,作为一所地方院校的教师也有宣传地方文化的义务,同时因为了解和查阅地方文献资料比较方便,所以撰写这方面的论文就有一些优势。我曾经与同事一起编写过一本《商丘文学通史》,也先后发表了很多与地方文史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例如《商丘——中国商业文明的摇篮》,是为第一届中国商丘国际华商文化节而写,目的就是宣传商丘的商祖文化。《论商丘地域传统文化精神》、《论商丘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为我校总结办学的地域特色提供历史文献方面的参考。《西汉梁园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一文,是我主持承担的一项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的结项报告,是直接为政府部门保护利用西汉梁园文化遗产出谋献策的。商丘是全国历史文化的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出现了墨翟、庄周、惠施、江淹、侯方域等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商丘的火文化、商祖文化、商宋文化、梁园文化、木兰文化、应天书院文化等也都具有深远影响,有些相关问题本来就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既是宣传商丘的历史文化,实际上也很有学术价值。比如汤始都之亳究竟在何处,自秦汉以来就有“杜亳”、“西亳”、“北亳”、“南亳”、“郑亳”诸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的《蒙与汤始居亳》一文论述汤始居之“亳”即“蒙”,提出了“蒙亳”说,并且论证“蒙亳”就是后来的宋国蒙邑,庄周故里,这就既宣传了商丘的历史文化,又很有学术价值。再如《〈木兰诗〉的产生时代、本事和作者考辨》一文,论证《木兰诗》产生于隋末唐初,《木兰诗》的本事当与诸多方志书中所记载的隋代营廓镇魏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有关,《木兰诗》的第一作者当是魏木兰本人。这既宣传了商丘的木兰文化,又是对《木兰诗》的真正的学术研究。前文已述,我围绕着西汉梁园文化发表了多篇论文,我认为这些文章绝不仅仅是宣传地方文化的应景之作,而是浸透了我从事学术研究的心血和汗水。

我所在的学校原来是师专,2000年才升格为师院,属于高校中的“第三世界”,图书资料和学术氛围都相对薄弱。我本人从河南大学本科毕业后,由于没有认真学过外语,所以也就没有能够继续读研深造,除了1985年到湖北大学读了一年助教进修班外,再也没有到其他重点高校进修学习过,所以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一直都比较差,特别是知识陈旧,观念老化。我写的这些文章肯定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是由于水平有限而不自知,有些问题是我自己也知道的,比如有的文章由于是在课堂讲稿和读书笔记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可能有很多地方是借鉴了别人,甚至有些段落是抄袭了别人的文字,但由于时过境迁,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一一注明出处,对此我深感不安,谨向原创者表示歉意。但对多数文章而言,我的写作态度是很认真的。比如《试论隋代诗歌的成就》,是我在对全部隋诗进行了注释之后写成的,为了注释隋诗和写这篇文章,我确实查阅了不少资料,费了不少功夫。《论潘岳和他的诗赋哀诔》是我整理的《潘黄门集校注》的前言,《试谈刘希夷和他的诗》是我整理的《刘希夷诗集校注》(未出版)的前言,这些文章也都是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有感而发。

在我写作这些文章的过程中,有很多老师和同事给了我直接的指导和帮助,比如我的老师河南大学中文系宋景昌教授、湖北大学中文系王陆才教授、中州古籍出版社贾传棠编审,我的同学、同事如南通大学文学院王树林教授、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马国强教授、刘洪生教授、魏峨教授,当然还有很多领导、老师、同事、朋友乃至学生,都给了我很多的关爱和帮助,还有我的夫人田素梅女士的默默支持,我非常感谢他们!

我的这本书就是个论文汇编,不值得名人作序,我就自己谈谈写作的感受,算是个自序吧!

衷心感谢看到这本书的各位同仁和朋友,请您多批评指正!

商丘师范学院文学院王增文顿首

2013年6月26日

同类推荐
  •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收录了闵凡利自创作以来的20年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200余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78篇风格各异的散文佳作,共分《故乡,和我的父亲母亲》、《看看咱的庄稼去》、《开放我们心花的万紫千红》、《人生是一棵爬满猴子的树》、《让狼舔舔你的手》、《阅读的芬芳》六辑。《在夏日里画场雨》中的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象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他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迷茫与希望,剖析了疼与痛的根源,开启了人生的禅机与觉悟,直抵心灵,绽放着感染和感动。
  • 不甘沉沦的汉子

    不甘沉沦的汉子

    《不甘沉沦的汉子》中《沉沦》、《茫茫夜》等小说颇具“自叙”色彩,以前所未有的大胆描写爱情、性压抑甚至性变态,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刻画人物的灵肉冲突,是民国初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命运写真。除了小说名篇,《不甘沉沦的汉子》还收录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等散文名篇,这些散文感伤而隽永,有荡气回肠之韵,堪称心灵之作。
  • 写在雪地的脚印里

    写在雪地的脚印里

    《写在雪地的脚印里》是一本颇有特色的作品集,作者为50后人,他从军、从文、从政四十多年,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他善于用散文的语言把对亲人的挚爱、对军营的情怀,以及对从政的思考真实地呈现给读者。
  •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龚鹏程,江西吉安人,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毕业,历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美国欧亚大学校长等职。曾获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杰出研究奖等。2004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生安锋,文学博士,清华大学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西方文论等。已出版专著一部《霍米·巴巴》(台湾生智,2005),并在《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Neohelicom,ARIEL等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近年来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后殖民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传播”;目前正在主持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基金青年项目“乔姆斯基的文化政治批评与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研究项目“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罗伯特·库沃的元小说研究”等。当世学人,能服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学术之弊从此生发而善学者亦当从此悟入。
  • 血海国魂(上)

    血海国魂(上)

    在国家和民族的灾难面前,作家不能闭上双眼。报告文学向来以富于担当精神著称,在国家有难、民族有忧时,报告文学作家总是挺身而出,甘冒危险,现场采访,迅捷反映。98抗洪,03非典,08汶川地震,10玉树地震,报告文学作家总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采写下了一批感人至深的作品。作为一种以真实性见长的文体,报告文学还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备忘及提醒功能。在历史渐行渐远时,报告文学作家亟需发一声猛喝,警醒沉湎在繁杂世务中的人们,千万不能忘了国殇国耻,不能忘了历史的悲剧和民族曾经蒙受的巨难;更不能忘了为民族自由独立而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战英雄。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敛财儿子腹黑娘

    敛财儿子腹黑娘

    特工穿越成废物小姐,一手练功,一手敛财,顺便收几只神兽,再带着妖孽宝宝祸害人间,看谁还敢说她废物!
  •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肇始于1980年年初,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广播电视改革,是以新闻改革作为突破口的,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势在必行。
  • 10号追妻令:韩少请自重

    10号追妻令:韩少请自重

    她是不幸落入狼穴的小可怜,拼命讨饶,却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他是备受瞩目荣耀万丈的豪门贵子,翻云覆雨,一念之间。一次交易,她这个“寒门弃女”犹如一盘大餐被送到他的婚床。他却视她为眼中钉,狠狠地折磨她,羞辱她……让她的窃子计划一次又一次落空。“韩先生,我们离婚吧!”她终于累了。谁知……
  • 私呵昧经

    私呵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马戏丑妻:许你万世江山

    马戏丑妻:许你万世江山

    兰离,命格带金,本该享尽天下大运,荣华富贵、权势地位信手拈来,可刚一出生便被大能者夺了运势,落得魂飞异世,一生霉运不断。一朝魂归,面对倒霉到极致的人生,兰离不屑的笑笑,就算没了运势如何,就算与天下为敌又如何,她照样可以活出自己精彩的一生。
  • 流年易逝之寻爱

    流年易逝之寻爱

    片段一:“我想和你一起,看尽这繁华的流年”这是我儿时多年来的梦,但梦就是梦,终究会支离破碎。片段二:“喂!我今天忘带历史书了,借你的给我用用呗,下课就还你。”“那个……我……”那时的自己,每天用这种很难令他相信的理由见他,却终有一天,我再也没有去借过他的东西,只因……片段三:……片段四:多年之后,我带着我心爱的人来到这里,望着这里的一切,总觉得一切有些不可思议,流年易逝,我终寻到了我这一生中的——最爱。
  • 腹黑王妃要改嫁

    腹黑王妃要改嫁

    "靠山山倒,靠水水干,靠天靠地考父母靠男人,都不如靠自己来的安全实在。杜锦瑟自认自己不算聪明,不过还是勉强可以自力更生的。只是老天何其不公,让她这样的的小女子在皇权倾轧中求生存,累觉不爱。埋怨有用,她就坐在那里埋怨好了。可惜埋怨解决不了问题。看她如何周旋于各怀鬼胎的皇子们的中间,玩转皇权,蔑视皇权,把看不起她的通通踩到脚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错爱青春

    错爱青春

    在某个美好的清晨,当萧晨诺从美梦中醒来的时候,却看见父亲的旧情人带着她们的儿子闯进了自己的家,而她的妈妈早已不知所踪,年幼的晨诺顿时跌入愤怒、惶恐、绝望的深渊。在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萧晨阳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之下,她逐渐走出阴影,却跌入更加痛苦的深渊——她爱上了自己的亲哥哥。萧晨阳祈盼了好多年,终于可以回到爸爸身边,还意外拥有一个可爱的妹妹,他发誓自己一定会竭尽所能去爱护她,却发现自己的爱偏离了正常的轨迹。于是他不惜伤害她,甚至害她险些丧命。他以为终于可以远远的看着她平安长大,可是命运既然安排了这场绝望的青春际遇,又岂会让他们那么轻易就逃离。
  • 生理心理学(第二版)

    生理心理学(第二版)

    本书不仅从国内外生理心理学专著中,还从有关的临近学科如认知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分子神经生物学和信息科学等许多领域中吸取了最新研究成果,分别用以讨论感觉、知觉、注意、学习、记忆、言语思维、本能动机、情绪情感、人格、运动与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问题,并联系了失认症、失语症、遗忘症、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智能障碍和人格障碍等病理机制的新理论。书中还涉及了知觉、注意、学习、记忆和言语思维等有关的认知理论、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概念。在导论中,作者论述了生理心理学的历史、当代发展趋势,并概括地介绍了必备的基础知识。书后还列出了国内可得到的中外文最新参考书目。本书可作为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神经生物学等专业的大学生教科书。亦可作为这些领域的理论研究者的基础知识更新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