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想到的主题,就写了下来。
吃,从口中进入营养。不过我们太奇怪了,我们能从这一过程感受到我们所有的乐趣,我们的味蕾就是我们最大的天赋。
我们可以为吃创造无限的可能。蒸、炸、炒、炖、焖、煮、煲、烤、烧,还有切、砍、雕、削、刨、割、捶,无所不用去对待我们的食物。
我们是智慧生物,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我们能够控制我们的食物来源。
关于吃,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在家有一个会做菜的爸爸,在外有一个吃货同事。他们带给我两种不同文化,一种就是家常便饭,一种是各路美食。我这里是广东,我现在在佛山。
我爸,不是一名厨师,但是他有一手好厨艺,他从来没有说过那里来的,但是我知道,那是来自我爷爷。他们是生活在六七十年代,那时候最大问题就是吃,没有食物,不过农地多,所以能够找到野外食物。我爸说他以前是看着爷爷做菜,自己在一边放入木材,那烟灰烘的他全面都是黑的。没错那时候还是担材做饭的年代,两个炉头,一个煮饭一个炒菜。我现在回到爸的村里面都能够吃到烧木材炒的菜。
我爸做菜一流,他总是有自己想法,第一干净,第二用心。食材要干净,而且要干净处理,不能一股脑的搞那些为了口感而糟蹋食物。我大伯有一次用猪大肠做菜,本来大伯想拿一个好吃的特色给我爸吃,可惜那处理的办法却不堪入目,使用一种脏的有害的手法处理,做出来后口感的确一流,可惜我爸告诉我,他那时候一口也没吃。
我爸能做的菜有很多种,我记忆中有白切鸡、炒饭、炒鱿鱼、炒冬菇、焖鸡、粉葛扣肉、拉呀饭等等,对于其中的做法我也耳听过。例如白切鸡,他是将鸡完整的放在饭里面煮。我们现在都是用电饭煲做饭吃,电饭煲里面的饭很容易熟,所以在里面的水开了后,一只鸡放进里面连同饭一切煮熟,在饭跳熟后再等五六分钟,如果担心生可以再等个十几分钟,一整只拿出来,就看到滑溜溜白雪雪的鸡,切开就是白切鸡,这种搞法能够保留鸡味同时鸡肉很滑。那留在电饭煲里面的饭也是一流的,满满鸡油和鸡味道。
还有炒冬菇,他说将冬菇泡开,然后加油下去炒,之后再加点耗油,加点盐就可以了。吃起来冬菇味道十足,而且爽滑滑的,很好吃。
粉葛扣肉不是经常做的菜,有一次我回到家里能吃到,因为我爸在乡下带回了很好的粉葛,那东西他看到就心里高兴,市场买来猪腩肉,然后家里自己搞起了粉葛扣肉。我刚好回家能吃到,算我有口福。不是所有粉葛能够引起我爸去做,必须好的粉葛,他才会下手去做。
关于我爸做的菜,我妈不一定喜欢,我觉得可能原因他们两已经习惯了。我和我妹妹都很喜欢吃。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学到我爸那一手厨艺,就连砍鸡我也是不会,有点怕。普通做饭还是能应付,如果能做到我爸那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学习摸索,最重要用心。在饭桌上,他就会一大堆道理和我们讲,用心做菜当然好吃,细致上要关注到,下水量也要主义,淘米更是细心,切肉不能分心,炒菜注意时间,不要为了看电视就一味追求快。最后他给我的真言:做菜很简单,煮熟了就可以。一直到现在我都参透不到。
家常菜,我们会乡下也能吃到。我大堂哥也是一个厉害的厨师,在乡下吃的饭都是他做的。每次回去,我大伯都和我说:吃多点,外面没办法吃到的了。
我最喜欢吃的乡下的粽子,我们那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裹晶棕,里面有绿豆肥猪肉。我一直就喜欢吃绿豆肥猪肉那种,其他加了花生、虾米、蛋黄那种都不会我口味。还有一种就是加芝麻,那是我吃过最香的种子,芝麻香味从鼻子到大脑完全不能忘记,可惜从那之后一只没吃过有芝麻的种子了。
有一段时间,我和我妈说我喜欢吃种子,她就隔三天做一次,隔三天做一次。吃得我有点不好意思,而且也不喜欢吃了。之后我叫她不要煮了。还有一次,我很喜欢喝豆浆,她天天磨豆浆,磨了三四个月,还特意买个盘子回来磨。
我妈总是对我们很好,我说想吃苹果,就每个星期带苹果给我回学校,我说想吃麦片,就每个星期买给我会学校。她那种一股脑的奉献,让我一直都很愧疚。让我想起了邻居家姐姐和她妈说的:女婿喜欢吃蒸排骨,你就每次在他来的时候每次都蒸排骨,弄得他不好意思来了。
我们吃饭总是风餐露宿,我爸妈是市场卖干货的,家里一个厨房都没有,我们就在外面搞一个炉头,冬天炉头附近打边炉,夏天就在那里炒菜吃。每一市场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生活习惯。那时候特别幸福就是在炉子旁边取暖。可幸福了,那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鱼皮角,无论爸爸反对都会买来吃,还有市场里面的熟食也是我小时候喜欢吃的,现在却没那种感觉了。
还有小时候的番瓜煲、冬瓜煲,小小铺子,在别人的眼光下吃起那时候最美味的菜,可快乐了。
小时候我最记得浪费食物就是拿着装了苦瓜的饭走到一边把苦瓜都扔了。
关于吃,我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前不能吃的,现在都能吃了。以前不吃苦瓜,以前不吃猪肉,每次吃都想吐,看见猪大肠,特别恶心,现在那里都能吃到一块,中午才吃过。
我们中午去了一家阳山阳明餐厅。在里面自炒自吃,点了鸡、猪大肠、牛肉、五花肉,菜、腐竹,然后由我的同事炒来大家吃,他可是厉害的人,对吃有一套。这一家有一套,做法就是提供好的新鲜的食材,我们现场自己炒给我们自己吃,吃得可美味啦。
我这个同事在我们公司,搞了一个美食节,每个月都会寻找好吃的去处,在西樵、在茶山、在周边小食店,吃鸡、吃鱼、吃猪肉、吃蛇、吃各种各样的东西。他对于饮食非常有研究,也讲了很多他的经历。
他为了吃能够开车出去外市去吃当地的美食,那种探索精神一直都是我想获得的。
他带我们去西樵山上吃饭,吃下了用山水煮的饭,有点山泉的味道,还用当地人养的鱼吃。现在的鱼都是饲料养的,而西樵山上的鱼是山下买,然后山上养几天,喂的是山上的草,而且放到河道上养,那河道没有工业污水污染,所以不用担心,而且是山,都是天上下的雨水,养的鱼自然不一样。
还可以吃完后探究一下这美丽的西樵山夜色,别有一番风味。其中再吃碗豆腐花,那就心满意足了。
除了山上吃饭,还有城市中的小饭店,可有特色,只要你在这个城市用心挖掘,相信你会有收获的。就是简简单单的猪肚煲鸡都需要考究食材的能力。在宜信土鸡店,在烧鸡店,在高佬鱼生店,在渔文乐,在周边小店铺,都会有意向不到的收获。还有顺德某一间大盘菜店,都是不一样的选择。还有各地小炒王,有炒猪舌头,炒鱼片等特色。
还听着别人的故事,在他去往各个地方,寻找黑虾,寻找长脚蟹,寻找一些特别的美食。去香港他也买当地的第一本美食杂志,按照杂志路线去探索各个地方。
我很高兴能够认识他,是他带我去了不一样的美食世界,这个世界和我爸的世界是两个不同的饮食文化。改变了我对饮食的观念,如果没有他们可能我还是以为吃就是营养的摄取。
在吃方面,我们能够看到各种纪录片,各种综艺节目,还有电视剧,甚至有电影,这些都带给我们各种视觉效果,通过视觉与语音的摄入,你会感觉到味觉的摄入。特别疯狂的是,看着这些,即便吃白饭,也能吃出其中的味道。不过我没有看过那些节目,自从我认识到我的那个美食同事,我知道美食是要自己去探索,其实很多时候就在我们身边,只需要你敢尝试,你就会找到最美味的美食。
我们这种叫做平民美食,还有一种就是有钱人美食,饕餮盛宴这个节目会告诉你什么是真的有钱人的美食。为了吃一顿饭,特意将最贵最高格的食物用飞机运送到离地四千英里的空中餐厅吃。将一瓶瓶酒环球世界一周,将最贵的白皇鱼中12年才产一次鱼子酱搬到餐桌上。而这其中一顿顿的消费你是无法想象的。这又是另外一个吃的世界,或许我接触不到,可是我知道其中的文化内涵。
现在的人已经不简简单单地吃可食用金,为了更烧钱,或许有一天直接在太空中吃饭,而那是火星来的经过加工的可食用泥土。
吃也让我痛苦,让我肚子痛,让我喉咙痛,让我舌头痛,可是我还是很喜欢吃。你可以想象你以后不能吃,只能通过一支支针管营养液维持生命的幻想,那才是痛苦,那才是我最不想要的生活。我想要活着健健康康,能吃能喝。
吃,还有一种,叫做零食、奶茶蛋糕之类的,这些我吃得比较小,或许需要下一个带我进入这个世界的人。而那个人能够将我的饮食认识又推进一打截。
有口福这件事情,所有人都想要,其实都很简单,那就是好好对待带你吃的人,好好认识他们,他们就是你吃这一路上最明亮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