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8000000016

第16章 仙踪笔记:真的有神仙吗?(5)

其三:文宗开成年间,蒲州有小吏于晚上巡夜。当夜天晴,月朗星稀,长街漫漫,静谧无人。行至景福寺前街,忽见一黑衣人盘坐在寺墙下,低着头,双臂抱膝,寂然不动。小吏惧,低声问:“谁?”黑衣人一点反应也没有。小吏再次呵斥,仍不作答,于是逼近。那人这才慢慢抬起头来,直视小吏,“其人挽而不顾。叱且久,即扑其首,忽举视,其面貌极异,长数尺,色白而瘦……”后来有一年,重修崇福寺寺门,挖地基时,在深处发现一只油漆桶,桶口被白泥所封。

接着讲另一个窃食丹药而成仙的故事。

蒲州永乐县有座叫道净院的道观,唐文宗时有道士邓太玄在观中炼丹。多年后,虽丹药炼成了,但担心药力不济,故而没有服用,而是叫弟子收藏起来,由道士一同监管。

邓太玄死后,门徒周悟仙成为道观管事。转眼到了宣宗时代,一个叫侯道华的蒲州人出现在道观门前,说自己好道,愿入观侍奉周悟仙,别无所求。周自然高兴,将他留下。侯殷勤备至。观中道士也都使唤他,有什么累活都叫他干,侯丝毫没怨言。他喜欢读史书,看诸子百家的经典之作,博览群书,干活之余,手不释卷,每每大声朗诵,众道士问缘由。

侯道华回答:“天上没有懵懂无知的仙人啊。”

众道士张大嘴巴:“你的意思是,你将来能成仙?呵呵。”

侯道华笑而不语。

蒲州盛产大枣,甘甜纯脆,为唐朝之冠。在每年所产的枣中,会有一两个没核的,谁吃到它预示着会有好运降临。奇怪的是,邋邋遢遢的侯道华一连三年,都神奇地吃到了无核枣。

这天早晨,侯道华干完活,拿着斧子去修古松的垂枝。道士们不解其意。转天,大家发现侯道华不见了。古松下有桌案,上面有杯水,还有双鞋,侯道华的衣服则挂在昨天修剪的松枝上。

是的,他飞升成仙了。按记载,这一天是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

显然,邓太玄所炼的丹药被伪装成仆人的侯道华窃食了。故事中有个细节,即侯道华说过一句话:“天上没有懵懂无知的仙人啊。”南宋时,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点到了这个片段:唐道士侯道华喜读书,每语人曰:“天上无凡俗仙人。”此妙语也。《仙传》载:有遇神仙,得仙乐一部,使献诸朝,曰:“以此为大唐正始之音。”又有僧契虚,遇异境,有人谓之曰:“此稚川仙府也。”正始乃年号,稚川乃人字,而其言乃如此,岂道华所谓“凡俗仙人”耶?

陆游的意思是,侯道华说天上不应有懵懂无知的神仙,但实际上确实有,比如有的神仙不知“正始”为三国时魏国的年号,有的不知“稚川”是东晋道士葛洪的字。由此看来,糊涂神仙确实不少。

回到第一个故事。我们不知道,那个激变为神仙的茶叶贩子到了天界后会不会是个糊涂神仙。但无论如何,在这个由贩茶引起的故事中,我们都失算了。我们没想到这最后成了一个十九个人成全一个人的故事。最郁闷的应该是领头人刘清真,他实在无法想象自己的这次贩茶之旅的遭遇竟是这样离奇,更难以接受自己的一个手下意外地成仙。

故事一波三折,有的细节甚是令人回味,比如那人成仙前身上长满绿毛。难道这是成仙的步骤之一吗?故事中的老僧又是谁,他所说的“大魔”到底是指什么?倒霉的刘清真等十九人最后去了哪里?是回故乡寿州了,还是找那老僧说理去了?

张果老是蝙蝠精?

有传言说“八仙”里的张果老是只白蝙蝠精,大概没人相信。不过,这却是事实。

唐玄宗时,原籍山西的道士张果,白发飘飘,老态龙钟,没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少岁了。他隐居在恒州中条山,坐骑是一匹白驴,据说可日行万里。休息时,他就将驴如折纸一样叠起来,放进小背箱;骑时,用水一喷,即化为驴。

玄宗慕仙崇道是出了名的,曾多次召见张果,但都被拒绝。

此前,唐太宗和唐高宗也曾召见他,都没如愿。女皇武则天虽崇佛,但对道士也尊崇有加,欲召见这位山西老乡,但被张果装死搪塞。到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张果突然出现在邢州即现在的河北邢台。玄宗大喜,再次恳请其入长安,此次终于如愿。

在长安,玄宗问张果神仙知识,后者一一对答。就在这时候,另一个着名的道士叶静能出现了。

叶静能是玄宗的私人仙术顾问,与罗公远并称双星,二人同为道教典籍《真龙虎九仙经》的注者。在该经中,提出了一个着名观点:道士因炼丹而成仙,根据功力深浅,可分为天侠、仙侠、灵侠、风侠、水侠、火侠、气侠、鬼侠、剑侠九个档次。

叶静能此次从洛阳游历归来,在洛阳的时候,他刚处理完一件离奇的事。

当地有一女子被认为患了魔症,家人请叶道士帮忙除魔。叶说:“此魔为天魔,因罪被罚下到人间,但期限将满,即将返回天庭,无须除去。”

女子家人不信。

叶静能说:“你们跟我进山,那魔虽附于女身,但其真形潜藏在阳翟山的湖中。”

大家来到阳翟山的一处大湖,叶静能在岸边作法,不久后,湖中慢慢浮出那个天魔的头颅,竟有三间屋子大。

只说叶静能回到长安,玄宗立刻召见了他,见面便迫不及待地问他:“法师!张果无所不知,如此奇异,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叶静能答:“我确实知道他的底细,但由于他道法深厚,若说出他的来历,我必然当场死去。”

玄宗:“张果如此厉害?”

叶静能:“但也有办法保我不死。”

玄宗:“什么办法?”

叶静能:“若陛下摘去皇冠、脱去龙靴以救臣,我就能复活。”

玄宗当然答应了。

于是,叶静能缓缓地说:“张果,他本是上古时期,混沌初开之际的一只白蝙蝠精!”话音刚落,叶即七窍出血,倒于地上。

玄宗朝,有张果先生者,不知岁数,出于邢州。帝迎于内,礼敬甚。问,无不知者。一旦,有道士叶静能,亦多知解,玄宗问:“果老何人?”静能答曰:“臣即知之。然臣言讫即死,臣不敢言。若陛下免冠跣足敕臣,臣即能活。”帝许之。静能曰:“此混沌初分白蝙蝠精。”言讫,七窍血流,偃仆于地。玄宗遽往,果老徐曰:“此小儿多口过,不谪之,败天地间事耳。”帝哀恳久之,果老以水噀其面,复生。其后果老辞归邢州所隐之处,俄然不知所往。(《独异志》)

虽有前言,但玄宗还是大惊,慌忙摘去皇冠、脱去龙靴,跑去见张果,将罪责揽到自己身上。张果冷笑:“陛下,叶静能这个小儿,不知好歹,祸从口出,安能不死!若不惩责,自会败坏天地间之事。”

玄宗苦苦哀求,希望张果开恩,给叶静能一个机会。

张果看到皇帝的样子,不好驳了他的面子,便答应了。张果来到叶跟前,用清水喷面,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叶静能睁开眼,从地上站起来,复活了。

但是,玄宗对张果的年岁还是有些怀疑:他真的有那么大岁数吗?

这一天,玄宗去咸阳打猎,捕获了一头鹿。张果见此鹿后,感慨地说:“此仙鹿也!已满千岁。昔日汉武元狩五年打猎于上林苑,当时我侍奉左右,曾捕获此鹿,又给放了。”

玄宗大惊:“天下之大,有鹿甚多,时代变迁,王朝更迭,先生如何知道这鹿是当时您为汉武帝随从时捕获的呢?”意思是说,您真的曾生活在汉朝吗?

张果笑道:“陛下不信?武帝放鹿时,在其左角下拴了个铜牌,可以一看。”

一检查,果然如张果所说,玄宗紧急着又问了一句:“元狩五年是何甲子?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了?”

张果答:“该岁是癸亥年,那一年武帝开凿了昆明池,到现在已八百五十二年。”

在这里放个插曲。上面讲到玄宗捕获汉武帝时的鹿,类似传说还有一个,见于薛用弱《集异记》。记载中,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重阳日,玄宗狩猎沙苑,云间有孤鹤飞翔,皇帝亲射之,鹤带箭而坠,但就再快落地时,突然又“歘然矫翼首于西南,众极目久之,不见”。也就是说,又飞走了。

镜头转到成都郊外十五里处的一个道观。道观东廊下第一院尤为幽寂,有青城山道士徐左卿客居于此。其人风格清古,行踪飘忽,反掌之间,往返青城。一天,徐道士自外归来,“神采不怡,携一箭”,对人说:“吾山中偶为此物所加,已无恙矣。然此箭非人所有。越明年,箭主到此,当付之。”

“安史之乱”后,玄宗西行到成都避难,过该道观,意外见到自己一年前所射之箭。后来,人们再也没见到过徐左卿。据说,徐在沙苑中箭后,一路西飞,路过武兴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略阳时,停落于高峰上。后有人在峰顶上建飞仙观,到宋时遗址犹存,宋人登观赋诗:“翠岭标仙迹,云间碧树开。每闻岩鹤过,疑是羽衣来。绝峤时飞石,寒谭忽起雷。必应苑中箭,犹寄在丹台。”

接着说张果的故事。

事实上,在此之前,玄宗对张果还有两次测试。

当时,宫内有高僧夜光禅师,最善视鬼神,玄宗叫他看看张果。夜光进门,拜皇帝后,环视四周,说:“不知张果来了没有?”其实,这时张果就在皇帝身边站着。又有方士邢和璞(见《唐朝诡事录》第一部),最善占卜,但面对张果,却算不出其生年。

在宫廷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张果告辞。玄宗亲自送别于长安之郊。临别时,皇帝实在憋不住了,直接问:“先生到底生于何时?”

张果笑道:“上古时,尧帝丙子年生人。”

玄宗也笑:“先生莫说谎。”

张果:“尧帝时,我做侍中一职。”

玄宗:“当时有侍中这个官职吗?”

张果:“您又不是那时的人,如何知道那时没侍中一职?”说罢,上驴而去。

蝙蝠确实有成精的可能。比如,下面的主人公就遭遇过这样的事。主人公叫木师古,一个具有想象力的名字,听上去就像个得道之人。

道士的名字往往具有特点,多取“玄”“隐”“微”“静”等悠远之字。不过,也有例外,按《宣室志》记载:“大历年间,有仆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自云姓仆名仆,莫知其所由来。家于光州乐安县黄土山……神仙频降,有姓崔者,亦云名崔,有姓杜者,亦云名杜,其诸姓亦尔,则与仆仆先生姓名相类矣。”

也就是说,这些得道之人的名字分别叫:仆仆、崔崔、杜杜……

接着说木师古。故事中,他的身份是位旅行者。德宗贞元初年的一个夏天,他背着包正行走在江南金陵地界--又是贞元年间!

日暮时分,木师古投宿到一座古寺。

木师古拜见住持,住持指向侧厢房的一间陋室。

木师古有游侠性情,非常不悦,因为他看到本应住人的客厅紧紧地闭着,以为住持看不起他,就质问住持:“我为什么不能住这一间?”

住持说:“并非我吝惜,只因这客厅有凶物,入住者非伤即死,我在此寺生活了三十多年,客厅伤了三十人!一年前,我令徒弟将其关闭,再不敢住人。”

木师古执意要住。

他越听住持的话越是感到好奇。

住持没办法,只好叫徒弟打开厅门,收拾了一下,叫木师古进去。

房间一明两暗,正中是厅堂,左右是寝室。木师古转悠了一下,看出这屋子确实已有很久没有住人了,因为积尘遍地,结有蛛网。

木师古此刻才相信住持说的是实话,但现在已经骑虎难下,即使这里面真的有凶物,也只能住下了。

入夜后,木师古做了准备,从行李里抽出一把尖刀,枕于头下。这觉算是睡不好了。他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一直在琢磨:会有什么怪异事发生?他又检查了一下里屋和外面的厅堂,没发现可疑的地方。

迷迷糊糊中,木师古挨到二更天。

忽然,躺在床上的木师古感到一阵寒冷,一下子就醒了。

要知道,现在是盛夏。木师古在黑暗中有些紧张。随后,他感到这股寒冷是从帷幄外一点点飘过来的,仿佛有人在扇扇子。

木师古悄悄起身,猛地抽出尖刀,向帷幄外砍去。

到底是常在江湖上行走的人,虽然木师古开始有些担心不安,但凶怪之事发生后还是能主动出击。

木师古并没有下床看,而是收好尖刀,再次躺下。时间到了四更,他感到那股寒冷之气又吹了过来,木师古又抽出刀来……

天亮后,寺里诸僧叩门,木师古安然应答,众人皆惊。

大家进屋,在床边发现了两只中刀而亡的蝙蝠。每一只,翅膀都有一尺八寸长,眼珠突兀,呈银色。

寺院住持说:“按《神异秘经法》的说法,百岁蝙蝠往往会附于生人的嘴上,吸其精气,以求长生。到三百岁时,就可化为人形,飞游天界。现此二物被灭,可见它们还不到三百岁,法力还不是很厉害。”

蝙蝠在古代被认为是神秘的象征,这种神秘来自它们的模样和习性:它们的相貌如此怪异,因类似老鼠,在唐时又被称为仙鼠。它们有一双没有羽毛的肉翅,喜欢倒挂着休息,夜间才出来活动,没人知道它们白天待在哪里。

这所有的一切都给人想象的空间。

古寺中的蝙蝠,单翅长达一尺八寸,双翅张开近四尺,个头非常大(现在发现的最大蝙蝠即吸血蝙蝠,双翅张开可达1.5米)。故事中,讲到蝙蝠吸人精气后,满三百岁,可化人形,但更多的观点认为,到了一千岁时,它们的颜色可由黑色变为白色,最后化为人形,甚至修炼成仙。所以,唐人对白色蝙蝠是非常敬畏的。

说到蝙蝠的颜色,按段成式在《酉阳杂俎》的记载,南方还有一种红色蝙蝠:“刘君云,南中红蕉花时,有红蝙蝠集花中,南人呼为红蝙蝠……”这种蝙蝠和其所喜欢栖息的美人蕉都是有剧毒的。

至于木师古,他背上行囊继续上路了。后来,有人在浙江赤城山看到过他。

太岁与灵芝

先说发生在唐朝宁州的一则短新闻:

当地农民耕地,在地里掘得一物,样子类似堆积在一起的菌类,上面似乎有上千只眼睛一样的东西,农民不知挖到的是什么,把它移到路边,行人大多也摇头不知,直到一个西域胡僧出现:“你挖到的是太岁,快埋掉,否则……”

农民虽没读过什么书,但也在老人那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别在太岁头上动土!”惊恐中,他赶紧将太岁移回原处,埋进土里,但一年后他和家人还是死去了。

在太岁头上动土,历来被认为将会招致灾祸。这种禁忌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比唐朝还遥远的时代,人们就对太岁充满敬畏,认为太岁充满神秘色彩,见过它的人万中无一,一旦遇上则是极恶的凶兆。

关于太岁出现的新闻不止此一条。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也有记载:山东即墨县百姓王丰掘地见一肉块,“大如斗,蠕蠕而动”,王丰担心遇见了太岁,慌忙把坑填上,但晚了,“肉随填而出,丰惧弃之”,那肉块追至王丰家,“经宿肉长,塞于庭”。几日后,王家老少全部暴毙而亡。在这里,令人恐怖的是太岁不断变大,最终塞满了王家的庭院。

太岁到底是什么?

太岁并不是虚构出来的东西,在人间确有其物。

它是一种生在土壤里的非常少见的“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黏细菌复合体”。它有一个特点:假如你拿刀切一块,它马上又会长上。所以,在古人看来,太岁具有超能力。

当然,也有不怕太岁的。

晁良贞能判知名,性刚鸷,不惧鬼。每年,恒掘太岁地竖屋。后忽得一肉,大于食魁,良贞鞭之数百,送通衢。其夜,使人阴影听之。三更后,车骑众来至肉所,问太岁:“兄何故受此屈辱,不仇报之?”太岁云:“彼正荣盛,如之奈何!”明失所在。(《广异记》)

晁良贞曾在地里挖出一个太岁,不但不害怕,还抽了太岁数百鞭。后来,有一天晚上,他偷听到有声音问太岁为什么受辱而不报仇,太岁沮丧地说:“晁良贞精气强盛,我拿他也没办法啊!”转天,那个倒霉的太岁便不知道逃到哪儿了。看来,太岁也是看人下菜的,欺软怕硬。

另外,据古书上记载,倘若在地里挖到太岁,虽为凶兆,但若立刻抽它百鞭,便可免除灾难。晁良贞用鞭子抽打太岁的初衷即在于此。他很幸运,最后把太岁搞定。但也有不成功的:“上元末,复有李氏家不信太岁,掘之,得一块肉。相传云:‘得太岁者,鞭之数百,当免祸害。’李氏鞭九十余,忽然腾上,因失所在。李氏家有七十二口,死亡略尽……”

同类推荐
  • 绿野之城

    绿野之城

    毕业分配的号角还没有吹响,吴媛就紧跟着徐爱平跑到了他的家乡。此刻,吴媛的心里很着急。她那说不出的期盼和犹豫,因为沿途的小雨,而显得愈加没有头绪。她斜倚在奔驰的火车上,深绿的火车厢有点凌乱,而窗外延伸的枝叶,却又那么张狂地伸进车厢里来,这陕南的夏天,委实来得有点太张狂了,只有这清凉的空气,因为下雨有点久了,风里带着凉凉的气息,在火车厢的镜子上,片刻就凝下了一片水珠。芳龄二十一岁的吴媛,她的青春会是怎样呢?她的爱情又会是怎样?她不知道。此刻,她只是随便地幻想着徐爱平,幻想着徐爱平所说过的金城。
  • 金瓦砾

    金瓦砾

    青年企业家周四平、某合资公司总经理洪承宗和文物工作者俞怀颖不约而同一起关注城北高地的一地瓦砾。三位青年经受各自生活的困扰和情感的起落,在彼此相争中展示他们的身世渊源、人生准则和思想轨迹。
  • 潮湿的春天

    潮湿的春天

    刘诗诗什么时候从教室里离开的,谁也没在意。大家都在安静地晚修,白亮的节能灯下,36张桌椅,每张小桌上都堆放着厚厚的一摞书本,间或还夹有笔筒、水杯和小茶叶罐等常备物什,留出的空间只够容一颗头颅。抽屉里也溢满了书和文具。教室很大,对于只有36人的小班来说显得略有些阔绰。前后各有一台柜式空调,眼下是三月,空调还没派上用场。左右墙壁上分别对称挂着几幅楷书写就的励志帖——“不问耕耘,但问收获,天道酬勤”“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造物之前,必先造人”“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飘摇的白大褂(1)

    飘摇的白大褂(1)

    有两件事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得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摘自一个医生的手记。江东历史上五十年不遇的一场大雪,下得大气磅礴,山川、河流都在雪中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往日喧嚣得不可一世的城市,这时也老老实实地放慢自己的脚步,蠕动、爬行的样子,笨拙又可爱。但江东医科大学附属仁华医院的门前,却始终安静不下来。一辆救护车呼啸而来——机场高速路上两辆车相撞,连带五辆车追尾,大约五人受伤,其中一位是孕妇……
  • 去往郎木寺

    去往郎木寺

    那一天,也许是两三月后,也许就是个把月吧,反正,那一天就快来了。我的身体将被藏民们从旅店里抬出来,穿过刚才行经的道路,这些穿着绛红色、蓝绿色、黑色藏服的,与天地、野草、溪水相依的人们,嘴中念念有词,唱诵着古老经书。郎木寺的喇嘛们,排着队,为我举行仪式,为我祈祷上路。我被送到那些五颜六色布片和彩旗包围着的天葬台,不用多久,我的身体就被鹰鹫们消化得干干净净。我的魂魄,在这里升向空中,借着鹰鹫的眼睛,俯视大地。也许,在下一个轮回,我就做了寺庙里的喇嘛,也许,我将在草坡放牧牛羊,也许,没有也许。
热门推荐
  •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小说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冲突为主线,描写了四段基于不同人生哲理的婚恋故事。同时,小说也展现了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心理过程。作者文笔辛辣而滑稽,富有喜剧色彩,生动地反映了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英国乡间生活和世态人情,展示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生活画面。
  • 仙道神圣

    仙道神圣

    倘若…你真的只是一介凡人…你甘心放弃追求成仙之道吗?【可能没希望签约了,一怒发到十万字】
  • 牤牛河

    牤牛河

    这是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作者以亲身经历和纪实的手法、幽默恢谐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故事,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为一体,讲述了发生在五十多年前的中国东北农村,一个懵懂少年不同凡响的追求个人奋斗的成长历程,并从多视角、全方位、深层次的触摸体验,对当年生存在特定背景下普通人的衣食住行、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校园文化、同窗密友,以及道德情感等进行了生动描写和深刻剖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II)
  • 星火寥源

    星火寥源

    主要描写纯真的友谊和校园生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会穿越的监狱长

    会穿越的监狱长

    反派实力太强,抓,主角外挂太多,抓。作为一路横推诸天万界的监狱长就是这么任性。
  • 落泪是金

    落泪是金

    有这样一群人,从山里走来,带着贫困,走进神圣的殿堂。他们之中有的父母不堪忍受沉重的负债,带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楚,永远离开了人间;有的因物质的匮乏而扭曲了心灵,也开始堕落。《落泪是金》探究了中国贫困生在通往高等学府的崎岖路上,经受着个人与家庭的艰辛和痛苦。
  • 穿越成草包上神

    穿越成草包上神

    哈?仙术?本上神才不稀罕!本上神有空间精灵,只要随便召唤出一个精灵,就可以灭了你们,况且本上神还有那么厉害的一个未婚夫,who怕who?(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