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始于足下”!“生命在于运动,锻炼能抗百病”!
一次,笔者到阔别多年的一位朋友家作客,临离别时,他紧握我的手说:“望你保重身体。健康是‘1',品质、学识、才华、能力、水平等等都是‘0'”。他见我有些迷惑不解,赶紧补充说:“品质、学识、才华、能力、水平等等这些素质并不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但必须有健康作支撑。有了健康这个‘1',加上后面的各种素质,才有可能是‘10'、‘100'、‘1000'、‘10000',甚至更多。没有健康这个‘1',那么,纵有再优秀的品质、再渊博的知识、再出众的才华、再强的能力、再高的水平,也是不可能发挥的”。
听着朋友这段富含哲理、暖人肺腑的话,笔者想到了伟人卡尔·马克思。他在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学习,其父在给他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祝你健康,在用丰富而有益的食物来滋养你的智慧的时候,别忘记,在这个世界上,身体是智慧的永恒伴侣,整个机器的良好状况都取决于它。一个体弱多病的学者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此,望你用功不要超出你的健康所能容许的限度。此外,每天还要运动运动,生活要有节制。我希望,每次拥抱你的时候,都会看到你是一个身心越来越健康的人。”
马克思父亲给儿子的信写得何等好啊!健康的身体是幸福之本,也是成功之本,这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个道理并不是人人都明白。有的人不重视健康,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去赚钱敛财,这实在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有的人年轻时拚命用健康去换取金钱,年老时却又期望用金钱买回健康,这是做不到的。一个人若不为健康投资必要的时间,他就不可能享受时间的慷慨赐予。实际上,获得健康也并不一定要花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坚持运动、持之以恒就行了。
现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有一种新的时尚,就是人们不比排场比健康。过去,人们走到一起,比坐的汽车谁的高档,比手上的宝石谁的值钱,比身上的衣服谁的名贵。现在则不然。人们碰到一块,比谁的血脂、胆固醇低,谁的腰围没有超标。因为,人们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健康,乃是一切幸福和快乐的源泉。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享受快乐的能力,也失去了享受幸福的机会。
诚然,我们说“健康是‘1'”,并不是为了叫大家“保命”,甚至“好死不如赖活着”,而是说,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总要奉献大于索取,这样人类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前进。一般说来,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是向社会“索取”的时期。到了青年、壮年,是向社会“奉献”的时期。如果因为身体不佳,成天抱着个“药罐子”,甚至躺在病床上,怎么谈得上报效祖国和社会?有的人“学富五斗”,才华横溢,堪称“超人”,却英年早逝,岂不令人痛惜?就是工作了一辈子后步入老年,应该说,这时候是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最为丰富的时候,也是家庭负担最轻的时候,这时,如果身体是健康的,那么,这不仅是自己的财富,也是家庭的财富、社会的财富;相反,就有可能成为个人的包袱,乃至家庭的包袱和社会的包袱。
让我们记住孙毅老将军的话:“健康长寿,始于足下”!“生命在于运动,锻炼能抗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