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87500000001

第1章 自序

我是一个漂在外的人,每个漂在外的人都会想家乡想爹娘,我也不例外。

想家了,唯一的解药就是回家!

回到家,吃上几餐娘做的饭,睡上几天爹烧的炕,在村子里转上几圈,用地道的方言叫上几声婶子大娘叔叔大爷,赶上几趟里岔集。然后,整个人就一改那无精打采的模样又满血复活了。

后来,先是结婚生子,而后是工作调动。回家这件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事,变得越来越奢侈。

我彷徨过,纠结过,也说过狠话,我说等孩子大些了,我每个月都回一趟家! 等我退休了,我就搬回村里住! 但连我自己也知道,这只是过过嘴瘾的狠话而已,生活有一种状态叫作身不由己,我就处在这种状态之中。

再后来,我发现文字是个好东西,并且我驾驭文字的能力似乎不是很坏,我这个拙口笨舌的女人,可以把自己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我庆幸不已!

文字实在是个奇妙的东西,它不光可以拉近空间的距离,还可以拉回已逝的岁月。常常在写思乡文章的同时,我自然而然地又回到了若干年前,自己又变成了那个个头矮矮的二嫚,那个只要别人说我俊,我就眉开眼笑,别人说我丑,我就哇哇大哭的女娃。很多村人还在,很多场景还在,娘还是那么年轻,嫲嫲(奶奶)也没有变得更老,四邻那些姐姐们都还没有出嫁。真的很美好!

文章写完了,多日之后,拿来再读竟然还有如此好的功效,那些过往仿佛还在眼前,不得不说,这大大地缓解了我的思乡之苦。

思乡的苦楚少了许多,无意中,回乡的次数就更少了。

再回乡,大姐试探着问我:“怎么不大回来了啊,是不是哪次回来的时候招待不周啊?

我不是个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我只是急急地摆着手对大姐说:“不是,不是,怎么会呢! 你别瞎想!

其实,我想对大姐说:“什么样的招待不周能消融得了我们的亲情呢!

是的,亲情是什么都取代不了的。父母的恩情自不必多说,仅就是大姐和弟弟,在我的脑海里就存有许多的感动。

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姐已在韩国的企业里做工。每天中午她的那些女同事都会出去买菜或者零嘴吃,大姐从来不去,她一直就吃咸菜就馒头或者是生花生米就馒头,别人说她,她很幸福地说:“我要省钱供我妹妹上大学呢!冶这些事我是从和大姐做同事的堂嫂子那里听来的,大姐从来不会直接和家里人说起这些。

2003 年,我大学毕业时,为了方便找工作,买了一部手机。买手机的请示是父亲批的,但买手机的钱是弟弟出的,那是他一个月的工资,1000 多元,而那个时候手机的普及率是相当低的,弟弟已工作多年也不曾给自己买一个手机。

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农村家庭的孩子出来读大学,往往是父母兄弟姐妹一起供出来的,我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我曾经试图想好好地努力工作,希望自己可以有所成,可以给自己的亲人带来一点什么。但是,我清楚地认识到我的这种不善言谈、不善交际是工作中的一个硬伤,我真的不适合去开拓一份管理别人的事业。

幸好,后来我发现可以把说不出来的话写下来,于是就加倍地努力,希望有一天自己的亲人可以因为自己的成绩而生活得好那么一点点。即使是在物质上没有太大的改善,就只是走在人群里,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对他们多一个微笑,或者多一声问候,在我,也是莫大的欣慰。

我的家庭一直是一个与人为善的家庭,特别是俺嫲嫲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善良,在自己都吃不饱的年代,也忘不了给要饭的分一口。爷爷做了那么多年的队长,我们家不愿意也从未与村邻有过争执,即使是自己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有了争执,不论谁对谁错,都是先训斥自己家的孩子!

大家都知道俺嫲嫲脾气好,闺女嫁过来不会受罪,于是,好脾气的嫲嫲四个儿媳妇里有三个是本村的闺女,这其中也包括我娘。

但是,我时常害怕家人的这种善良和忍让会让个别人误会成软弱可欺,而父辈们是不会轻易去改变这种与人相安无事就是福的善良和忍让的本性的。于是,我有时候暗自里怕他们受什么委屈,我有时候想如果我做得好一点,或许可以为他们抵挡一些外界的伤害吧。

写作此书的初衷,从小了讲,是为了缓解自己的思乡之苦,为了给自己的家人带去一点点骄傲,一点点庇护;从大了讲,也是为了给家乡的地域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于是,我就更加努力地去写,希望能与大家产生共鸣。

二嫚

2016.5.2 于扬州

同类推荐
  • 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2015卷)

    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2015卷)

    本书系由杨志学和亚楠等10位文学报刊编辑联合主编,收入2015年读国内比较优秀的散文诗作200余首,均遴选自全国公开出版的报刊,这些作品抒发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表达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感悟,在艺术上有一定探索,格调健康,一卷在手,尽览全国本本年度散文诗创作风貌。已连续在我社出版多年。
  • 真情与梦想

    真情与梦想

    本书收录有“给生命来点幽默”、“母爱”、“我的园地我的朋友”、“懂得感激”、“怎样发现自己”、“不能没有温暖的家”、“螃蟹的故事”等散文作品。
  • 瓦釜集:刘半农作品精选

    瓦釜集:刘半农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桐城派散文

    桐城派散文

    金开诚、刘永鑫编著的《桐城派散文》讲述了: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 ,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始创于戴名世、方苞,经刘大槐发扬而影 响渐渐增大,到姚鼐时发展到了鼎盏时期。方苞、刘大槐、姚鼐被后人称为 “桐城三祖”。《桐城派散文》中桐城派的发展几乎与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 ,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彻底消亡,时间跨度前后共二百多年, 桐城派的影响之久、流播之广、声势之显赫,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都是罕见的。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本书主要为收集林徽因的精选优秀诗歌、文散作品集。林徽因的诗歌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语言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
热门推荐
  • 千古奇闻

    千古奇闻

    中国历史洋洋洒洒,浩浩荡荡,在宇宙之中奔涌流淌了五千年。在这五千年之中,我们的先贤圣祖演绎了难以计数的故事。这些故事浩如烟海,我们在史书中看到的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中国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国度,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的神话,到火药、指南针的发明,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兴建,到秦始皇万里长城的峻工,这国人创造的所有奇迹都令世人击节赞叹。中国人善于创造奇迹,中国奇迹曾出不穷。有奇迹必有奇闻。千百年来,中国的奇闻逸事不胜枚举,而本书中所述奇闻则是人们闻所未闻的。因为这些奇闻是笔者从乡野淘来的,每一个故事都带着泥土的气息,这是最原始的故事,任何一部史书都未曾收录。
  • 从零开始的游戏穿越

    从零开始的游戏穿越

    身为游戏制造者的唐恺穿越进了自己的游戏之中。找隐藏任务,寻游戏彩蛋,卖副本情报,公布概率公示,不再担惊受怕,穿越到了自己的游戏,就如同开了外挂。什么?你说你不知道我唐恺?现实中的世界也变了,难道我唐恺要从欧皇变成非酋了?
  • 焦氏喉科枕秘

    焦氏喉科枕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如游戏

    人如游戏

    游戏一直存在,而参与者却接连更替,听说这一届的玩家是最难带的?居然挑战到了游戏管理者!
  • 我的夫人是个挂

    我的夫人是个挂

    我来到一个我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爹不疼,后妈坏,妹妹不亲,弟弟还小,只有安王爷别无所图,对我好。可是我怎么发现,安王爷顾瑾銘,也有所图呢。顾瑾銘:念念,我要吃饭,煮饭去。顾瑾銘:念念,我饿了,陪我吃饭。顾瑾銘:念念,天太冷,给我暖床。我:忍字头上一把刀,安王府是太穷了?我就当个丫鬟,照顾残废王爷,报答救命之恩吧。顾瑾銘:我需要以身相许。……残废断腿王爷×逗比元气少女的日常生活我家安王爷,顾瑾銘突然压着我,言念念?需要让我证明我不是残废嘛?本书名又叫《我的夫人是个挂》
  • 酋长威武

    酋长威武

    开局一只小奶狗,一位加强版李逵般的彪悍未婚妻,一位会变身但弱智的打手,一群穿着兽皮群胯下自带自然风空调的野人部下。如何在蛮荒乱世中开疆拓土,建不世之功!!
  • 她和他的诗

    她和他的诗

    唐佳佳新学校开学的那天报道,那时学校的班级已经分好,校长说她可以任意选一个班入学,也不知道当时的她是怎么想的,就那么神不知鬼不觉地选择了三班,以至于遇见了他,开始了唐佳佳整个天崩地裂的高中生活。
  • 相逢是恰好的时光

    相逢是恰好的时光

    那年冬天,他无意的一个人生计划,遇见了让他心动的姑娘,成就了一段凄美的爱情传奇故事。
  • 冉冬,我总会想起你

    冉冬,我总会想起你

    因为不被父母喜爱,郁欢颜六岁时被父母送走。在一个叫虢镇的地方,她认识了被母亲抛弃的冉冬。冉冬性格孤僻、外表冷漠,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对郁欢颜敞开心扉,他们发现彼此竟如此相似……他对任何人都冷冰冰,除了她;他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除了和她有关的。他陪她走过了本该孤独的青春时候,温柔沉默。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他们的命运走向了迥然不同的结局。冉冬像是贪玩的风筝,而她是那个担心的小孩。郁欢颜没有预想到风筝断了线,再没有回来。“冉冬,我总会想起你。想到我没来得及告诉你那句重要的话,我就……”
  • 皮鞋里的发卡

    皮鞋里的发卡

    当汤大河在他长达五十多页的口供上按上手印时,万良又从口袋里掏出了那个刻字的发卡,对汤大河说,我这里还有一个发卡,你看看认识吗?汤大河接过发卡反正地看了看,没有看出什么。万良指着那刻字的地方说,你倾斜一下,迎着光看。汤大河脸一下子白了,他明白了,他毁在了自己买的发卡手里。当年,他的夜总会刚刚开业的时候,为了树立形象,他专门跑到一家发卡生产厂,专门让人家给设计了这种发卡。没想到,他最终被自己买的发卡给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