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6100000001

第1章 伯夷列传

卷一

【原文】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

【译文】

学者们记载史实的典籍固然广博,可仍然要以《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作为考证征信的依据。《诗经》《尚书》虽不完整,存在缺损,但是记载虞、夏两代的文献,依然可以得见。尧将退位时,让给虞舜,舜、禹之间交接的时候,四方诸侯之长和州牧们都来推荐,先让他们代理职位,主持职务数十年,功绩都非常显著了,然后把政权授给他们。这是表示天下是极贵重的宝器,王位是极重大的法统,所以,传授天下是如此的慎重啊!

可是诸子杂记说:尧想把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并以此为羞辱而逃走隐居起来。到了夏朝的时候,又有卞随、务光两位隐士。这种事又要如何解说呢?

【原文】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译文】

太史公说:我攀登过箕山,山上传说有许多的坟墓。孔子论列古代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等辈算是详细得很。但依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气节是最高尚的,但在经书里有关他们的文辞记载却一点也没见到,这是为什么呢?

【原文】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译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会记挂过去的怨仇,因此怨恨他的人也就少了。”又说:“希求仁德而得到仁德,又怨恨什么呢?对伯夷叔齐的心意我感到悲伤,但看到他们遗留下来那些诗文,可又为他们感觉有点儿诧异。”他的传记上说:

【原文】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将王位传给叔齐,等到父亲去世,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不肯接受,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离家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即位而逃走了,国人只好立第二个儿子为王。这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擅长让老人得到充分的照顾,心想:怎么不去归附他呢?等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去世了。武王用车载着木制灵牌,并追尊西伯昌为文王,东去讨伐商纣。伯夷、叔齐便扣住武王的马劝谏说:“父亲死了还没安葬,就要发动刀兵打仗,能说是孝子吗?作为臣子却要去弑杀国君,可说得是仁者吗?”武王左右的人想要杀掉他们,太公说:“这是有仁义的人啊!”于是把他们搀扶开去。等到武王平定殷纣的暴乱之后,天下都归附周朝了,而伯夷、叔齐却耻做周朝的臣民,为了坚守节义,拒不吃周朝的米粮,隐居在首阳山中,采些野菜来充饥。等到饿得将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那座西山呀!去采些薇菜。以暴臣取代暴主,还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哩!神农、虞、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叫我到哪里去好呢?我叹息我的命运真是衰薄啊!”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中。

【原文】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译文】

由此看来,伯夷、叔齐是抱怨呢?还是不抱怨呢?

【原文】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

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译文】

有人说:“天道是没有偏爱的,只是常常帮助好人。而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难道称不上是好人吗?这样地聚积仁德、修养品行,竟然饿死了!”再说七十二位贤人里,孔子特别赞美颜渊好学,可是颜回常常穷的连最粗糙的食物都吃不饱,而终了早死了。上天对于好人的报偿,怎么是如此的呢?

盗跖每天杀死无辜的人,烧烤人肉来吃,放纵暴戾,聚集朋党几千人,横行天下,却反而能够长寿而终,这又是依循什么德行呢?

这些都是特别显明的例子了。像到了近代,行为不遵循法度,专作犯法坏事的,却能终身安逸享乐,富贵丰厚,几代不断。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进步,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走路不走小道,不是公正的事不奋发去做,然而却遭遇天灾人祸,简直数不胜数。我实在觉得很迷惑,倘若这就叫做天道的话,那么,天道到底是对呢?还是错呢?

【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译文】

孔子说:“志向不同的人,不能互相的谋划。”也只好各自遵从自己的意志去做了。所以说:“富贵如果可以追求得到的话,即使是赶车子的下贱之人,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能勉强求得的话,还是依照我所爱好的去做了。”“天气寒冷,才会知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被显现出来。这难道是因为世俗的人是那样地重视富贵,而清高的人又是这样地轻视富贵吗?

【原文】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译文】

“君子痛惜死后而声名不能称扬于世间。”贾子说:“贪婪之人为财而死,英烈之人为名而死,夸诞之人为权势而死,而一般的人只顾自己的生命。”“同是灯火,自然互相映照;同类的东西,自然互相应求。”“云随着龙飞起,风随着虎而吹;当圣人出现的时候,万物的本来面目都能清晰可见。”“伯夷、叔齐虽然贤明,得到夫子的赞扬,而声名更加称道于天下;颜渊虽是好学,因为跟随夫子,而德行更加彰明。居住在山崖洞穴的隐士,他们的出世和退隐有一定的时机。像这些人如果声名埋没而得不到称扬,真是悲哀啊!”乡里间人想要砥砺德行、建树声名,不攀附青云直上之士,怎能留传声名于后世呢?

同类推荐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 史记·列传

    史记·列传

    《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更是一部成功的传记文学名著。其中“列传”达七十篇之多,从文学角度审视,“列传”是《史记》的精华所在。
  •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作为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论语》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文化等学说的很重要的资料。“半部《论语》治天下”,从古至今,《论语》都是一部不能忽视的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典,《论语》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 韩非子

    韩非子

    先秦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子,秉持“以霸王之业教君”的宗旨,归纳整合出一套“凭势、用术、行法”的治国理念,中国第一个极权皇帝,欣赏他,自然也疑忌他;第一个全国的权相,畏忌他,害死他,但更贯彻、执行他的计策。汉以后历朝政治莫不阳儒阴法,于是韩非死了,而又还没有死。
热门推荐
  • 从今天开始做隐士

    从今天开始做隐士

    失业二十一次的何止,偶然间得到系统,让他回去做隐士。系统的第一个任务让他给室友做早餐,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系统奖励是昨晚开的双色球?话说,这张是我得到系统前找零买的吧?算什么系统奖励啊?哈,我只是一个路过的……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书中世界我称王

    书中世界我称王

    在网文作者穿越进入自己的小说世界当中之后会发生什么?当一个普通的屌丝男掌握这个世界一切真理以及一切秘密和结局的时候,他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危险世界,一个凡人又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成为七界之王?
  • 青春是一场伟大的失败

    青春是一场伟大的失败

    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惠特曼的散文作品集。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惠特曼都是响当当的名字。本书散文既有抒写热爱自然、花草、鸟兽、冥想的美文,也有记趣美国城市大街小巷,歌剧、话剧、舞蹈的小品,还有笔涉爱国情怀,充满人性追求,渴望和平以及人与人之间温情的随笔,具有较强的文学欣赏价值。
  • 快穿之这个反派有点爱

    快穿之这个反派有点爱

    云浅来自一款古风养成游戏。风和日丽那天,一场猝不及防的大地震将她跌震出了游戏世界。很不恰巧的,被正在寻找“女配宿主”的黑心资本家绑定了。『你的任务很简单。』『看见那边的男人没?你每一世的身份都是他的爱人,脱离被天道诅咒的BE结局,达成HE。』『这就是你的任务。』看着高大帅气的男人,云浅笑着点头。“没问题。”只是这位反派,真不是拿了男主的剧本?鲜花、美酒、每周末一定精心准备的约会。事业有成洁身自好,笑起来干净清澈,每天早晨都是在他宠溺的笑眼中醒来……“这个反派我爱了!”【甜蜜1v1,女主反派忠实迷妹】
  • 喵客信条

    喵客信条

    记得有人说,如果能够拥有一次全新的人生,要理所当然的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之前种种不如意都要抹去,种种遗憾都要弥补。猫崽对此朱唇轻启,轻轻呸了一个——这种人没瘸腿,当然不会知道瘸腿猫的苦楚,更不会理解瘸腿猫崽在往上爬的时候,需要付出多少辛酸与痛苦。PS:本文主角不是盗贼、不是刺客,对非此职业无爱的,请不要看完后掀桌。PS2:本文系统是类DND。========已完结,新作将在群中放出试阅章节群号:三零二四壹壹六九
  • 法华龙女成佛权实义

    法华龙女成佛权实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幸n

    有幸n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来说,青春疼痛根本不是浮夸的三角恋、乐队、和街头黑道。真正疼痛的是青春期的肥胖,体育课腋下的汗水,找不到伴的午餐,不敢递给父母的试卷,班主任无意间的羞辱。就连青春都是自卑
  • 快穿姐不是病毒

    快穿姐不是病毒

    植物人李晓甜的意识被困在一个黑暗空间,伴随她的是永恒的寂寞,有一天她发现黑暗空间裂开了一道缝,她的意识随着缝隙钻了出去。才发现进入到了互联网世界,她的存在就像是一个病毒,可以随意进出游戏,电视,电影,动漫,而且这个病毒还无法清除,只能被驱逐。什么?我竟然成了召唤师峡谷一个领头兵,她喵的,赶紧跑。什么?你要我做你的压寨夫人,咳咳,壮士,麻烦你先整整容好吗!正要与英俊的王子接吻,忽然风云突变,晴空打雷,李晓甜对着天空大喊,我不是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