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6200000003

第3章 美学的基础知识

引言

说出美学的形成及发展。

简述美的本质和特征。

说出美的基本形态。

简述美的基本范畴。

阐述形式美的构成及规律。

案例:2-1大自然给予蛤蟆的比给予黄莺和蝴蝶的并不少什么,但是蛤蟆没有黄莺和蝴蝶所具有的那种所谓“美”,原因只有一个:人觉得它是不美的。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我们面对的世界丰富多彩,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浩瀚绵长。美的领域和我们的世界一样浩瀚,美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同样久远,自从“人猿相揖别”,人类的审美实践就开始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在不断探索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和社会美,对美的执著从来没有改变过。人类不仅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世界,也不断地通过实践活动研究美、塑造美、创造美。因此,美学也就随之产生了。

第一节 美的产生和本质

一、美的产生

美是在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从石器的造型来看美的产生

石器的制造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世界的显著标志,也是人类文明的开始。在石器造型的演变上,不仅体现了人类自由创造的特性,而且说明了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原始人类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把石头制成各种形状的劳动工具。这些石器打制粗糙,没有定型,没有美的观念,只是为了实用。这是因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球形物体在投掷时较不规则的物体更易准确击中目标,因此,石器的造型是由实用的需要决定的。当原始人类从实用的形式中看到自身创造的价值引起喜悦时,这种圆的造型才能成为美的对象。以后人们又把石头制成各种装饰品,这些饰品反映了原始人类在解决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审美要求的发展。我们看到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逐渐产生了审美的需要。美的根源蕴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并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2.从“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

“美”字最早见于殷代的甲骨文,对“美”字,古代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即“羊大为美”和“羊人为美”。“羊大为美”是东汉著名文学家许慎在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探讨字源的文学专著《说文解字》中提出的,他认为:“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义。”在这段话里,他首先对“美”字的字形进行了分析,“从大,从羊”,意思是“羊”和“大”组成了“美”字。由形而意,羊的肥大、味道好,称之为“美”。所谓“美与善同义”,“善”是指对人有用途。表明在原始社会时期事物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凡是实用的就是美的。“羊人为美”是词源学对“美”的另一种解释,认为人戴着羊头跳舞是“美”字的起源。在原始艺术和图腾崇拜中,人头戴着羊冠,身披兽皮,翩翩起舞,祈祷狩猎成功或庆祝狩猎胜利,表明美的产生与原始的巫术礼仪、舞蹈活动有一定的关系。

3.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

陶器时代,人们开始在陶器上设计和制作花纹,并注意外部造型的美观。陶器经常采用的装饰方式是印纹、彩绘和塑性三种,彩陶的造型和纹饰体现了人类进一步自觉地美化产品。这种自觉地美化产品、“以形表情”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在实用中渗进人的精神因素和审美情趣。

美的产生过程,说明了以下几点:

(1)美产生于劳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2)在美的产生过程中,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食必常饱,然后求其美;衣必常暖,然后求其丽。”石器的发展演变就说明了在实用的基础上,才逐渐分化出为满足审美需要的装饰品。

二、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的问题,就是指“美是什么”的问题,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历代美学家对美的本质既抱以浓厚的兴趣,又感到“谜”一般的困惑。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与诡辩家希波拉斯集中讨论了这一问题,结果发现,很难给美的本质找到一个具体的定义,最后苏格拉底只好感叹地说:“美是难的。”

“美是难的”激发了历代哲学家及美学家们对美的本质的问题进行更深、更高层次的探讨与研究,从而形成了不同美学学派。

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里,借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讲了两者的根本性区别,并对美的本质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希庇阿斯提出:

第一,“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

第二,“美是黄金”。

第三,“美是恰当”。

苏格拉底提出:

第一,“美就是有用的”。

第二,“有益就是美的”。

第三,“美就是视觉和听觉所产生的快感”。

“美是什么”这个问题终无着落,苏格拉底也承认自己无能为力,他对希庇阿斯说,在这场讨论中,“我得到了一个益处,那就是清楚地了解到一句谚语:‘美是难的’”。

1.西方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在西方美学史上,从古希腊到20世纪初,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美是人的主观感受、主观意识该观点认为美的本质在于人的主观感受、主观意识等,其核心观点是:美不在于物而在于心,美是主观的。

(2)美在于客观事物的形式该观点认为美在于客观事物的形式,例如事物的形状、比例、颜色等。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古希腊的毕达格拉斯学派。

(3)美是生活该观点由19世纪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首倡。他认为,人“觉得世界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基于这种见解,他提出:“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美是生活”说是一种现实主义的美学观。

2.我国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我国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主要有如下四种观点:

(1)美是主观的其核心的观点是:美不在于物而在于心,美是主观的。吕荧和高尔泰也主张美在主观。吕荧说:“美是人的概念。”高尔泰说:“美,只要感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到,它就不存在。”

(2)美是客观的该观点认为美在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和特点。其核心的观点是:美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国美学家蔡仪说:“我们认为美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在这事物本身,不在于我们的意识作用。”

(3)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是人对事物的主观反应。

(4)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美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属性,既肯定了美的客观性,又指出美离不开人类社会,具有社会属性。

我们认为,美是由一定的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形式组成的。美的形式是诉诸人的感官的,从对美的欣赏过程来看,人们总是最先接触对象的形式,然后通过形式再进而去感受它的内容。故此,美的本质可以简要概括为:美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的客体以宜人的物质形式显现出来的积极、正面、肯定性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的品格或特质。或者说,客体以赏心悦目的物质形式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这就是美。一句话,美就是以宜人的物质形式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三、美的特征

1.形象性

形象性是美的最基本的属性。美不是关于事物性质的抽象概念,而是凭着欣赏者的感官可以直接感觉到的生动具体的形象。美是要通过由一定的色、声、形等物质材料构成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我们说花美,一定是指具体的花,它的美必须通过具体的花瓣、花蕊以及花的各种颜色表现出来。如果离开这些具体的组成部分,花就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了,美就无从说起。另一方面,美要在形象中体现,并不是凡有形象、具有一定形态的事物都是美的,丑也有形象,所以,美的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感染性

美的感染性是由美的形象所引发的,因为形象是唤起人的情感体验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基础。“以情动人”,这就说美是诉诸人的感官而引发的人的情感。只要是美的事物,就能激发人的情感,使人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愉悦和满足。

美的事物具有感染性不单纯是由形式引起的,实际上主要是由其内容引起的。如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是美的,凡是热爱祖国的人看到五星红旗,都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一种蓬勃向上的情绪。因为它象征着自由、解放,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尊严和民族团结,如果没有这些,五星红旗就不会有那么强的感染力了。另一方面,美的内容又要通过具体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离开了具体的形式,美的内容也就失去了感染人的力量。如五星红旗在形式上具有的色彩美、图案美同样具有感染性。因此,感染性是美最显著的特征,而且也成为区别事物美与不美的显著标志。

3.社会性

美的社会性是指它对人类的生存、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或间接的意义。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依赖于人类社会,美也只有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所以,美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高尚品德。

第二节 美的基本形态

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多种多样,因而美的形态也是千姿百态的。一般来说,美的基本形态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四类。

一、自然美

1.自然美的内涵

自然美是产生和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美,指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美。

自然美一般分两类:一类是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的,例如日月星辰、雨雪风霜、原始森林、浩瀚沙漠、山川河流等,它们保留了自然的原生状态,以其天然的本来面目呈现于我们面前。另一类则是经过人工改造后的自然美,例如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万里长城以及农田、果园、园林花卉等。这类自然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已经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自然物的原有面貌,刻下了人类智慧、才能的印记。

2.自然美的特征

(1)丰富性、天然性自然美是现实美当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品种最繁的一种美。在人类的生活领域中,从天上到地下,从无生命的无机物到有生命的动植物,从宏观的宇宙天体到微观的虫翅叶芽,都各有其不同的形态美、色彩美,它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是其他一切美无法比拟的。如果说生活是文艺的源泉,那么自然美则可算是美的“矿藏”。

自然美又有天然的本色美,出自于自然造化之工,保持一种素朴、纯真之美,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任何人为的艺术所无法代替的。即便是人类加工过的自然,也都要尽力淡化雕饰的痕迹,保持其原有的本色,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九寨沟的清泉、七星岩的石洞,经过人工修整,去芜存精,都使原始景观更加秀奇动人。园丁培育的鲜花,远胜于有形无质的人工纸花,原因也在于此。

(2)变易性、多面性同社会美、艺术美相比,自然美从总体看有其相对的稳定性、持久性。因为大自然的生命力极其顽强,日、月、山、水等无机体往往千万年而不显其变;有生命的动植物代代相传,也有相当的遗传性。然而从特定的时空看,自然美又时时处处在发生着或强或弱、时隐时现的变化。一朵花从含苞欲放到衰败凋落,正是美的生命过程。同一条河流,一年四季的水势、流量、清浊、缓急都不同,春水汹涌,夏水浩荡,秋水澄清。不但四季面貌不同,晨曦与黄昏、雾天与晴日也不同,因而激发人的美感也有差异。

自然美的变易性导致了它的多面性,即同一自然景物在不同条件下其美的层面、美的程度、美的风貌、美的表现往往各不相同。这就使自然美的审美意蕴也朦胧多义,对于同一景物有时可以得出褒贬相悖的喻义。比如:或把桃花作为春天和美的象征,“东风全在小桃枝”,“人面桃花相映红”;或贬之为水性杨花,“轻薄桃花逐水流”。南宋诗人吕本中的《采桑子》写得更妙,同一词中把月亮从正反两义相比:“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恰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表达了诗人矛盾复杂的情感。

(3)重在形式美自然美重在形式。它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形式美占有突出的地位。首先是它本身的属性,即形状、色彩、声音之美,像浪潮汹涌的钱塘江、碧玉的荷叶、黄莺鸟悦耳的鸣叫,就代表了这三种属性。另外,自然美也有一定社会性的内容,它往往通过移情、暗示、象征体现出来,例如青松意味着高洁、坚毅,春风暗示着生机、生命,但这种内容完全是凭借人的联想和想象,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自然美可以说突破了内容决定形式这一常规,颇有形式决定内容的味道。人们往往根据自然美的形式特征去赋予它某种内容,成为所谓“有意味的形式”。例如,竹子在我国古人眼中之所以能成为刚直气节的象征,就同它的形状直立挺拔、坚而有节相关。

大自然绚丽的色彩、婀娜的风姿、美妙的声音使人们生活的世界多姿多彩、风情万种,同时也给人以巨大的审美愉悦。

二、社会美

1.社会美的内涵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的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经济、政治、科学实验,以及人的衣、食、住、行和交际往来等方面,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存在着美,但并不意味着凡社会生活现象都是美的。社会美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1)只有体现了人类进步理想和愿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显示了客观规律必然性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

(2)只有充分显示出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本性、体现出人的本质力量、能实现人生价值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

(3)为人类提供人生意义、人生哲理、人生经验,并能激发人的美感的社会生活才是美的。

2.社会美的特征

(1)重在内容的美

任何美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社会美而言,它重在内容美,其内容是感染和熏陶人类的灵魂和精髓。各种事物的外部形态和形式都是为表达社会美的丰富内容而服务的,人们通过这些外部形态和形式领悟到社会美、欣赏社会美,因此,在社会美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与自然美相比,自然美以形式取胜,重在形式;社会美以内容取胜,内容重于形式。

(2)直接现实性社会美

产生于社会生活并现实地存在着,具有直接现实性,是鲜活而生动的审美对象。这种直接现实性一方面产生着现实功利,一方面又受时空限制。现实功利使它产生社会效应,而时空限制,又使它不能充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因而对社会美的观照,既应注意其现实效应,又必须讲究时效。

(3)明显的功利性社会美

具有明显的功利性,所谓功利性就是善。突出善、侧重内容美,必然突出实用功能,即对社会有利、有益、有用的特性,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精神生活领域中的美的功能,并不直接表现为物质上的实用,而是精神上的“实用”,即直接具有使人树立先进的理想、积极的生活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顿悟人生真理、人生价值,激起生活激情等功能。这些精神上的“实用”功能的实现,当然也应该而且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完成。物质生活领域的美,如劳动美、产品美、服饰美、饮食美、居室美、环境美等,虽兼有实用和审美两种功能,但更强调实用功能,审美附属于实用,比如劳动美,劳动不同于艺术创造活动,它表现为征服、改造自然,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其功能首先是实用。

从表现形式看,自然美侧重于陶冶情操、怡情养性、娱乐休息的精神性功利,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间接作用,而社会美主要体现为精神的“实用”功利和物质的实用功利,其作用是直接的。无论从功利的性质还是从表现形式进行考察,社会美都强调实用的功效和实际利益,并且表现得强烈而直接。

三、艺术美

1.艺术美的含义

艺术美通常是指艺术产品的美。由于人类的审美实践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类的审美意识也是丰富多样的,并且传达审美意识的物质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艺术是多种类的,艺术美也具有多种面貌。

2.艺术美的基本特点

艺术美的特点与艺术本身的构成、艺术的创造密切相关,与社会美、自然美相比,其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性

社会美和自然美也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但社会美偏重于内容,自然美偏重于形式,而艺术美则是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艺术美的魅力首先直接来自于艺术形式,各种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形式美,而且在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艺术门类在运用形式美的规则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技能,再加上艺术家的不断创新,使得各种艺术的审美形式成了美的最高象征,但艺术的形式美最根本的力量还在于生动鲜明地体现了深刻的内容。罗丹就指出:“一幅素描或色彩的总体,要表明一种意义,没有这种意义,便一无美处。”优秀的艺术总是从内容出发去选择最恰当的形式来加强艺术的表现力,因此,艺术美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的结果。

(2)强烈的情感性

情感性是艺术美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艺术家主观感受的体现。无论是艺术创造还是艺术鉴赏,没有强烈的情感介入就无法进行。艺术能表现情感,更重要的是它能以优于其他任何方式的方式来充分地、自由地展示人们的想象和认识世界的情感欲望和情感力量,充分地、全面地、深刻地表现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而且艺术表现的情感是在对自然情感深刻体验后,经过选择、积淀、强化、升华等处理后的情感,其感染力是其他任何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一旦我们进入艺术的情感世界,喜、怒、哀、乐都是审美体验。

(3)丰富的想象性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艺术不仅集中表现了人类各种各样的想象形态,而且也集中体现了各种各样想象之间的关系,因而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艺术想象在性质上是一种情感思维,它既克服了日常生活中的想象所常有的偶发性、随意性和易逝性,又比科学想象含有更多的主体性意愿、意志和情绪,即艺术想象是认识与情感的统一。

(4)作品的永久性

无论从西方到东方,还是从古至今,那些人类祖先留下的许多经典的艺术作品,都使后人感到了艺术作品永恒的生命力。

四、科学美

科学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类审美心理、审美意识达到较高的层次,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和渗透时产生的一种美。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性的科学发明和发现之中,它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成果或形式。科学美大致可分为实践美、公式美和理论美三个方面。从随机中确定成果,从偶然中找到必然,从模糊中现出清晰,是科学的实验美或方法美的实际表现;能更深刻地反映事物内在规律的合乎标准化、规范化、简单化的逻辑表述是公式美的表现;人类认识世界的每一次新的发现和发明、突破和创造,都是人类智慧美借助抽象的理性形式在实践中的间接反映,即理论美的表现。理论美还包括那些在科学创造中借助想象、联想、灵感等非逻辑的直觉途径提出来的科学假设。科学理论给人的美感主要来自人们心智对研究对象内在美的领悟,而不着重人的肉眼对研究对象外在美的观赏。用美的尺度来衡量理论成果,是科学美的主要内涵。科学美主要有四个特征,即真理性、和谐性、简洁性和对称性。

第三节 美的基本范畴

美的事物与现象都有着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关于美的基本范畴,一般归纳为优美、崇高、悲剧、滑稽等形态。

一、优美

1.优美的含义

优美是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艺术中的审美范畴,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大致与之相当。优美是最常见的美,是一种静态的、柔性的、优雅的美。其根本特点在于和谐。

(1)自然界的优美侧重于形式,主要通过自然界自身的运动形式、结构、声响、色彩等可感因素表现出来,如潺潺小溪、细雨薄雾、“杏花春雨江南”,显得恬静、安适、雅致。

(2)社会生活中的优美侧重于内容,既表现在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表现在结果上,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而产生出来的浑然合一、交融无间的一种境界。

(3)艺术中的优美艺术中的优美是艺术家对现实中优美的提炼加工,因而更加鲜明。艺术中的优美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场景描写、节奏风格等各个方面。

2.优美的美学特征

(1)和谐性

从本质上讲,优美是主体和客体和谐统一的美,优美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是矛盾统一的现实化,矛盾的过程已经消失在统一之中,看不见斗争留下的痕迹。社会实践与客观规律相一致,真和善达到高度的统一,并通过符合规律的美的形式表现出来。

(2)自由性

对于人生而言,这是一种最深沉、最平和的快乐,因为它不是寄情山水、遁世寂灭的空茫,而是一种历尽人世浮沉后的沉潜,是一种祸福皆空、悲欢双离的悠然,是一种生命意趣更深刻的领悟,因而也是一种精神栖息、心灵自由和情感满足。优美的神韵是平和而又悠悠无尽的,是柔和而有张力的。

(3)纯形式性

优美在形式上具有小巧、伶俐、嫩柔、活泼、轻盈。所以,优美常与小桥流水的自然景观和小巧玲珑的外形特征联系在一起。微微起伏的山丘,长满嫩绿庄稼的田园,潺潺流动的小溪,傍晚安静的云霞,艳丽的鲜花,娇嫩的小草,开屏的孔雀,跳跃的小兔、小鹿,歌唱的黄莺,杭州的西湖,上海的豫园,它们都是优美的。在形式上显出和谐统一,而且能与人的活动相协调一致,能唤起人愉快的感情。

二、崇高

在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中,有一些情状、境界或对象,如大海、星空、暴风骤雨、千载古刹、万里长城,或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震撼灵魂的情感流荡,往往使人怦然心动,油然而生庄严敬畏之情,引起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审美感受,人们通常称之为崇高。

1.崇高的含义

在社会生活中,在为人类谋求幸福而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日常实践活动中,凡通过严峻激烈的斗争情势、惊心动魄的实践场景,表现出人类伟大的道德精神和人格力量,展示出人类独特的坚强性格和奋斗意志,映现出人类高迈的情操志趣和理想境界的人、事、物,就具有崇高意味。诸葛亮、周恩来的鞠躬尽瘁,林觉民、方志敏的舍生取义、克己求仁,李时珍、哥白尼的不畏艰难、献身科学,都是崇高的精神体现;而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则是崇高的形态体现。崇高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既表现为力量的巨大,也表现为数量的巨大,从道德意义上讲,更是人格的伟大。因此,崇高是主体在面对巨大客体对象压倒之势的情景下显示的对客体的突破和超越的人格精神,是精神对形式的抗争与高扬。

2.崇高的美学特征

无论是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的崇高,还是艺术反映的崇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精神人格的崇高显现或象征,是人作为社会实践主体在超越巨大形式过程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宽广胸怀和博大仁爱的道德情操,它具有下列一些美学特征:

(1)外在形式崇高主要表现在形体和力量上的巨大。自然界里崇高的事物,比如寥廓的大地、浩渺的宇宙、巨大的恐龙、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在威力上往往具有强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以及压倒一切的雄伟气势。

(2)心理效应崇高强烈地显示出主体在对立和冲突中的坚定性与刚强性。人类生存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改造现实、创造宜人环境的冲突抗争的艰巨过程,崇高的事物尤其与严酷斗争的艰难曲折结下了生死结,真假、是非、善恶、美丑的对立冲突伴随过程的始终。社会生活中凡是有崇高品质的伟大人物,大都具有不为社会落后腐朽势力所屈服的坚毅性格和斗争精神,在任何险恶事件和严重冲突面前,始终表现出处变不惊、临危不惧、一往无前、矢志不渝的精神。岳飞、文天祥、谭嗣同、秋瑾、邹容、方志敏,他们同无数民族先贤一样,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不计个人升沉得失和穷达荣辱,与社会黑暗腐朽、穷凶极恶的势力作绝不妥协的斗争,以壮烈的生命写下崇高的篇章,表现了无比的坚定性和刚强性。

三、悲剧

1.悲剧的美学含义

悲剧通常被看做戏剧的一种类型。作为美学中的一个范畴,悲剧主要是研究现实生活中和艺术中的一切悲剧性现象及其本质规律,因而就不只局限于戏剧中的悲剧了。这实际上也是个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把美学范畴的悲剧称为“悲剧性”的原因,但无论是广义的悲剧还是狭义的悲剧,在本质特征上仍然是一样的。悲剧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和崇高一样,它可以说是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这一特殊的表现形式包含着这样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喜欢那些令人欢悦的美好的东西,而不喜欢那些令人悲哀和痛苦的事物,但是,为什么人们又那样喜爱看令人悲哀、痛苦的悲剧艺术作品,甚至在悲剧艺术前面悲伤、痛苦和流泪呢?这个问题涉及悲剧的美学特征和美学意义。科学地说明这个问题,就能较准确地抓住悲剧的本质。

2.悲剧的美学特征

(1)正面性

悲剧人物必须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伟大的、正义的或者正面的素质,总是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地与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性格、思想感情等正面素质相通。这些人物既包括英雄人物,又包括那些默默无闻的平凡的小人物;既包括人民群众,也包括统治阶级中符合历史潮流的正面人物或具有一定进步性的人物。

(2)乐观性

悲剧人物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危难之中,始终具有一种为正义和真理、为历史必然性而赴难就死的坚定性和崇高性。虽然悲剧的结局是主人公的不幸、失败以至于死亡,但悲剧在本质上是乐观的,是通过美被毁灭的形式来达到肯定美、否定丑的目的。

(3)必然性

悲剧人物的不幸、痛苦和灭亡必须具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必然性。这是悲剧重要的条件。悲剧之所以为悲剧,就在于某些人物的正面素质和正义的行动,按人类生活的要求或历史发展的要求,是应该得以合理存在和发展的,但在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斗争形势下,受到了与他相对立的社会力量的影响、打击、摧残和迫害,结果遭到不幸、痛苦以至死亡。悲剧人物的痛苦与死亡是历史的必然。

四、喜剧

1.喜剧的美学含义

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喜剧观念是有差异的,但其关于内容与形式、本质与表象的乖离、反常以及可笑等的认识,则又是共同的。由此,可以对喜剧的含义作这样的界定:喜剧通常是指以严肃的题旨为灵魂而以荒唐的艺术表现形式造成“悖谬”,从而引人发笑来鞭挞丑、征服丑,并显示实践主体自尊、自豪、优越、胜利的一种审美对象。

2.喜剧的美学特征

(1)表现形式上的讽喻性多用机智、幽默、讽刺、滑稽,具有艺术讽刺性,引人发笑。但喜剧的笑不是纯粹的生理反应,而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表现。喜剧来自笑,通过笑来否定丑,肯定美。

(2)揭露性是对陈旧的生活方式进行讽刺和批判。喜剧人物多为无价值的却以有价值自炫,自相矛盾,多有愚行和丑行,并在自炫中暴露其渺小和可笑,体现人们推翻、埋葬旧势力的愉悦的审美感受。

(3)反映现实生活的智慧性艺术是现实的能动反映。喜剧不仅逗人发笑,还能在其中展现现实生活,给人以启迪和智慧。

第四节 形式美

形式美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审美对象自身的物质属性,二是审美对象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最早把这二者明确做出区分的是黑格尔,他在论述形式美的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等“外在因素的表现方式”时,又专门提出了线、面、色彩等“感性材料”的美。他说:“例如画得笔直的线,毫无差异地一直延长,始终不偏不倚;平滑的面以及类似的东西由于它们坚持某一定性,始终一致,而使人感到满足。天空的纯蓝,空气的透明,平静如镜的湖面以及平滑的海面也因为同样的缘故而使人愉快。”审美对象的物质属性同它们之间的组合规律在具体的美的事物中是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

一、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

自然物质属性是构成形式美的物质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形式美特性,例如大理石的光洁坚固、黄金的灿烂辉煌、丝绸的绵软光滑等,但各种物质材料又都具有某些共同的形式美属性。形式美都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在人的审美感官中,视、听是主要的审美感官,其中尤以视觉更为重要。构成形式美的物质属性,主要是作用于人的视觉的形状、色彩,其次是作用于听觉的声音。

1.形状

形状是物体存在的空间形式,是形式美中最直观的因素,所以,它最早引起美学家的注意。毕达哥拉斯派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

形状主要由线、面、体组成。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它是构成物体形状的基本因素。线条的这种审美意味广泛地体现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美的领域,尤其在艺术创造中,它们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在建筑艺术中,线条成为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朱光潜说:“建筑风格的变化是以线为中心。希腊式建筑多用直线,罗马式建筑多用弧线。”

面是线的扩大,当线带有一定的宽度后,就扩大为面,比如长方形就是直线的平行扩大。此外,线的围绕也能构成面,它往往构成物的轮廓,在形状中更为醒目,因而所包含的审美意味也更易为人感知,比如:正三角形给人以稳定感,倒三角形给人以危机感,正方形有刚直方正感,圆形有周密封闭感,等等。

体是面的组合,由二维平面变为三维立体,构成长方体、立方体、球体、圆锥体等。体的审美属性同面近似,现实中的物体虽然大多由体构成,但作用于人视觉的形象却多以面出现,如绘画和摄影中的景物。王维歌咏边塞景象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若用线和面表现,上句正是一平一竖两条直线,下句则是曲线和圆圈。一线一面,在人的视觉上构成几何形的形式美。不过,一个体的构成往往包含着许多种面,所以,体给人的美感比面更加丰富和深刻。

2.色彩

色彩就其物理性能看,其实是波长不同的光。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呈现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谱,为我们揭示了光与色关联的奥秘。色彩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依据,也是获取形式美必不可缺的要素。色彩美又是人们最易感受(除非色盲)而无需其他条件限制的一种美,所以,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还往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一般来说,红色代表热烈、兴奋,黄色代表明朗、欢乐,蓝色意味轻松、安详,绿色同平静、稳定相连,而灰色多显抑郁、阴冷。我国传统戏曲中的脸谱就大多以色彩来区分人物的类别,比如:白色表奸诈,红色表忠义,黑色表憨直,金色表神异,蓝色表刚强,黄色表勇猛、残暴,等等。

3.声音

声音包括现实世界发出的一切音响,如庄子所谓“天籁”、“地籁”、“人籁”,万籁有声。自然界的风雨声、鸟鸣声、流水声乃至人的吼叫声、吟诵声都包括在内,只不过并非所有的声音都具有审美价值。属于形式美范畴的声音通常是指那些能激发人愉悦情感的音响。声音也有一定的情感意味,一般来说,高音显得激昂亢奋,低音则较深沉凝重;强音坚定有力,富鼓动性,弱音柔和细腻,富抒情性;纯音优美醇正,悦耳动听,噪音繁杂吵闹,令人不快。古希腊人对音调的感情色彩早有注意,他们认为E调安定,D调热情,C调和爱,B调哀怨,A调发扬,G调浮躁,F调淫荡。声音美的另一特点是对人的感官刺激的迅捷性。同形状、色彩相比,人们对声音美的接受和反应最灵敏、最快速。当一支活泼优美的乐曲奏起,顿时会感到轻松愉快,而一听哀乐之声,立刻会感到心情沉重。作为形式美之一的声音美,同作为艺术美的音乐美关系最为密切,音乐美是建立在声音美的基础上的。由于音乐美的抽象性,它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声音之美,故而声音的形式美在音乐艺术中得到了最突出的体现。

上述形式美的物质属性即形状、色彩和声音三部分之间常有内在的联系。一般来说,凡有形状的物质总会有一定的色彩,而色彩又大多依附于一定的有形之物,故而形状与色彩往往同时作用于人的感官。声音虽然无形无色,但在人的心理感受上它又常同形、色相通,这在音乐中最为明显。人们在特定的旋律中往往能听出月光、草原、田野、小溪等有形有色的景象,我国就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西方还有人认为声音有色彩感,称之为“着色的听觉”。据奥特罗的实验,有人听高音生白色感,中音生灰色感,低音生黑色感,有人从低音到高音顺次生黑、棕、紫红、橙黄、白诸色感。这种说法并不完全科学,但由听觉导致视觉的联想则不少见,现代城市中的音乐喷泉正是这一尝试的体现。

还需说明,人的感官是一个彼此沟通的有机整体,获取美感的除了视觉、听觉外,还有嗅觉、触觉、味觉,乃至温觉、动觉等,美感欣赏中的“通感”、“联觉”即是多种感官互相沟通联系的结果。所以除了形状、色彩、声音之外,物体的质地、质感对于形式美也有一定作用。

二、构成形式美的组合规律

构成形式美的另一要素是审美对象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形式美的组合规律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包括整齐一律,平衡对称,比例、节奏,对比、主从,等等。从整体来看,主要是多样统一。

1.整齐一律

这是形式美最简单的法则。它表现在物质材料量的方面重复一致、整齐划一,即同一种形状、同一种色彩、同一种音响,重复出现而无所变化。整齐一律在生活和艺术中十分常见,例如马路两旁向远处延伸的电线杆、剧场或教室里的坐椅、仪仗队和集体舞蹈中的队列、排列整齐的农田、连续鸣放的汽笛声等。整齐一律能体现一种统一有序的洁净美、严肃美,给人以单纯感、庄重感、规整感,有时还能表现出一定的气势,但因缺少变化,不免显得单调、沉闷。

2.平衡对称

平衡是整齐一律的发展和变化,是指审美对象两部分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空间关系保持一种相对的稳定,这两部分既存在着差异,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整齐一律一般只涉及量,而平衡对称不仅涉及量,还涉及质,即平衡两侧的物体可以是同量异质、等量异形。平衡主要有三种,即对称平衡、重力平衡和运动平衡。

(1)对称平衡它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将物体分为形体和数量上相等的两部分,并同中轴线保持相同的空间距离,从而达到平衡。对称可以是上下对称,但大多数表现为左右两侧的对称,如飞鸟的双翅,人体的耳、目、手、足,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华表等。对称既保持了整齐一律的长处,又避免了完全重复的呆板,给人一种庄重、沉静之感,故在生活现实中,对称平衡运用较为广泛,如墙上的对联、中式客厅的摆设、日用品的设计。不过,完全对称的平衡,仍然是同多异少,活力不足,一般只宜于表现静态美。

(2)重力平衡它源自物理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即重物与轻物因与支点的距离不同而保持平衡。在审美活动中,人们不可能用物理方法去测试重力平衡,而主要依靠人的感觉和心理经验。一般情况下,人的视觉对于大的、色彩浓的、光影暗的部分,就会产生重感,反之就产生轻感。

(3)运动平衡即处于平衡关系的两极有规律地交替出现,使平衡不断被打破又重新形成,所谓“不平衡之平衡”,比如人在跑步时两腿一前一后不断运动,身体始终不摔倒,就是一种运动平衡。这种平衡常在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中出现,大多选取看似不平衡又即将恢复平衡之某一瞬间,通过静态造型来暗示动态之美。

古希腊数学家在进行线段分割时,发现黄金分割定律。它是将一段直线分成长短两段,使小段与大段之比等于大段与全段之比,比值为1∶1.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来进行近似计算,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1-0.618)/0.618=0.618

3.比例、节奏

比例源自于数学,在形式美中,它是指物体各部分之间搭配得当、协调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医学家噶伦认为人的身体美就“在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达·芬奇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的神圣比例关系上。”比例中最著名的是黄金分割律。黄金分割律的运用十分广泛,据说古希腊著名的巴特农神殿的大理石柱就是按此比例分割而成。我国有一位工艺设计师,曾以优选法选来一大批工艺美术品和生活实用品进行测量,发现大部分流行的瓶、罐、盘等,其颈部与身部、口与底等比例都接近黄金分割律的比例。

节奏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秩序、有规律地反复,它由速度的快慢和力度的强弱两种因素构成。节奏在人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日月升沉、寒来暑往、海潮涨落、波涛起伏、花开花落,都有一定的节奏。人的饮食起居、劳动生活、生命运动也都充满节奏,节奏一旦紊乱,人的生理、心理就会失去平衡,影响生命活动和身心健康。艺术同节奏的关系更为密切。诗要讲究分行、分节、抑扬顿挫的音韵美,绘画和书法要讲究布局、线条的流畅美,建筑也要讲整齐、统一的节律美,比如宝塔的每一层次之间都保持大体一致的间隔,构成类似相同音符的整齐排列,成为一种凝固的节奏。在音乐、舞蹈里,节奏更是核心要素,失去节奏,音乐和舞蹈就等于失去了自身而不复存在了。

4.对比、主从

对比是把具有鲜明对比关系的因素统一起来,互相映衬,从而更加突出各自的特征,达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效果。对比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它反映在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领域。从物质到精神,从内容到形式,世上几乎没有不可对比的事物。有黑就有白,有方就有圆,有悲才有喜,有福才有祸。“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则是封建社会中阶级状况的对比。

主从,又叫“宾主”。如果说对比中的两部分各自处在两极位置的话,主从则要求形式美的各部分之间要区分主次,尽量突出主体部分的统筹性、覆盖性、主导性,而让次要部分作为陪衬、烘托和辅佐。文学中有主人公与一般人物,绘画中有前景与背景,乐曲中有主旋律与和声,宫殿建筑中有主殿和配殿,都必须把主体部分置于最鲜明、醒目的位置,从而体现出整体的层次感、核心感。

5.多样统一

它是形式美规律中最高级的表现形式,是和谐的最完美体现。多样统一不同于上述各项形式美法则主要处理局部之间的关系,它着眼于全局和整体,往往具有宏观调控的意味。它要求美的对象的各部分之间,既保持各自的个性特征,呈现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变化,又要求它们彼此之间保持内在的有机联系,消除对立,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小结

①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②美的形态也是千姿百态。一般来说,美的基本形态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四类。③美的基本范畴,一般归纳为优美、崇高、悲剧、滑稽等形态。④形式美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审美对象自身的物质属性;二是审美对象物质材料的组合规律。

(张艳敏)思考题

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好像两边有扶手的、沿着同一垂直轴旋转的楼梯,也像辫子或麻花,极具美感,以至于艺术家能直接用这样的形象做成雕塑,供大众欣赏。这说明了美的什么特征?

2.静脉输液,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根据病情调节适当的滴速,并进行用药指导和宣传教育;在态度上,护士对患者倾心关注和理解,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患者痛苦;在操作过程中,护士动作流畅,行为优雅,语言准确,服饰得体。这些活动体现了美的哪些基本形态?

同类推荐
  • 导游实务

    导游实务

    本书内容包括导游服务概述,导游的产生与发展,导游服务程序,导游带团技能,导游讲解,游客个别要求的处理,常见问题与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等。
  • 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哈佛优等生的成功.除了他们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取决于他们在点滴之间培养起来的智慧和能力。本书汲取百年哈佛培养优等生的经典智慧,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哈佛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和归纳。旨在为广大青少年和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个可以借鉴和学习的读本。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人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人物

    为了系统地向广大青年传递人类的知识精华,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作者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各种知识进行分析介绍。她向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心灵的窗口,让他们在知识的天地里遨游、畅想;她向青年朋友们搭建一架智慧的天梯,让他们在知识时空中探幽寻秘。
  • 刑法原理与实务

    刑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刑法原理与实务》就是其中一部。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陛下又惹国师生气了

    陛下又惹国师生气了

    【新简介过不了,所以发在作品相关和评论区里了(偷偷的)】(女扮男装小皇帝霸占老国师宝贝儿子,甜不虐)青毅帝国的小皇帝在三岁时便登上了皇位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国师儿子一眼,小皇帝竟然破天荒的抓了一把自己平日里最爱的零嘴,跑到国师儿子面前给他“哥哥,朕把最爱给你,你随朕入宫陪朕玩可好?”
  • 天才宠妃

    天才宠妃

    【轻松小白,不喜误入!】正文两部均完结。初卷(第一卷,第二卷)故宫,一个有几百至上千年历史的古代建筑壮观,雄伟,神秘!嗯,稍微有点神秘过头了吧……参观累了,在古床上小憩片刻,醒来竟已面目全非??这个自然不是说长相,而是环境……人称才女,自诣为天才的她,来到陌生朝代想当然也要发挥其所谓天才的地方,玩转异世宫廷至于怎样的玩法,又会玩出怎样的结果——鬼才知道……【小番外及卷二剧透】第三卷卷二(第四-七卷)在去往遥月国的途中,她邂逅了月若云她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男人可是初见时,她却愣住了因为他长得很像那个人……-离开皇宫,远离了深宫争斗却也代表着要卷入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江湖,是一个会让人忍不住爱上的名字曾经的公主被抓入大牢,阴差阳错的得到一身绝世的武功待知其原委时,竟被任命为江湖中人闻风丧胆的暗杀组织的门主??既然已有此一事,欣然接受并不困难只是——将其身份用于何处,或怎样处理这个组织……就是她自己的事了~~~卷三(第八,九卷)战场,金戈铁马,硝烟弥漫——多少英雄魂断于此?又有多少故事被埋没其中?宫廷是不见血的,隐晦意义上的战场,她一直都深信不疑可是——当来到真正的战场,她才了解到其之残酷无情,是宫廷争斗永远无法比拟的一场无法阻止的战役,战鼓雷鸣之中的肃杀之声——那曾几何时,在繁华都市中轻松度日,洁白如纸的人也在如此境况中,在手中沾染了鲜血,再无法回到从前……-(-完结卷-第十卷)而面对可以再次回到自己生活时代的机会……她能否挥挥衣袖,走得潇洒?【第十一卷-宠妃总番外】————————————————此文,主线偏向轻松型,也许往后面点会有些看似虐的地方,但绝对不会很过分!因为wo不太习惯写虐文,因此不喜虐的亲可放心看……喜欢虐文的亲们,wo只能说,下次若尝试写虐文,再请你们看吧这次若不介意,不妨看一看《天才宠妃》,也许会有意外收获呢??*****总的来说,本文轻松中带点正经,正经中又带点俏皮?当然,俏皮中也偶有危机!感情上伴随着些许淡淡的忧伤……————————————————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他从纷争中走来

    他从纷争中走来

    人说林氏长女为人高调,做事浮躁花瓶一个;人说江家二爷非同凡人,见人三分笑心里薄凉一片。“二爷,据说您见谁都有三分笑,重利不重情?”林玉转着手中笔抬头看着眼前人。“夫人,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嗯?”林玉不解。“一颗真心夫人全占,十分笑独为夫人,别人再好,只眼前人是心上人。”人只见林家长女风光无限嚣张跋扈,却不知那日血雨腥风,只有一人默不作声挡在她前,带她一路成长。人只知江家二爷金玉其外重利其内,却不知那人少年明华,愿以一人之力带来万般希望,独自面对深渊。商家百态人心薄凉,还好,有一人陪她一路走来。
  • 离烬

    离烬

    月光下的那一张张丑恶的嘴脸疯狂,痴迷,信仰……究竟是谁在耳边低语。不可名状之物,恶魔的的低语,未知的虚影若隐若现…… 究竟是世界疯了,还是你……疯了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天才系游戏

    天才系游戏

    当韩洋看向自己的破自行车时,一行醒目的字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从那一刻起他开始向着天才这个称号迈进。(这是一本轻松生活文,请慎入。)
  • 血途神殇

    血途神殇

    异界九洲,万千生灵,生于天地,立于天地,缚于天地,多少一代强者终其一生也无法凌驾于天地之上,唯有……
  • The Mob

    The Mob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秦谋天下

    秦谋天下

    他奋六世之余烈,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开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然而:他的生父是吕不韦还是异人?他为何终生未立皇后和太子?他为何要焚书坑儒?秦始皇陵和阿房宫又是何等巍峨的工程?一朝穿越,她一步一步解开历史的疑团,却发现……(欢迎加入书氏的读者群:997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