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西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甲子日,北风呼啸,乌云翻滚,天空和地面昏沉沉的。午时过后,纷纷扬扬地飘起雪花,风搅着雪,雪裹着风,天地间浑然一片,迷迷茫茫,混沌朦胧。京师长安未央宫前殿里,聚集了皇家和朝廷的所有重要人物。他们面色愁苦,神情庄重,静静地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等待着一个重要时刻的来临。未央宫是长安城里主要宫殿群之一,位于城中西南部位,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宫垣周长8560米。宫内各种高大建筑70多处,殿台楼阁,绵延起伏,蔚为壮观。前殿是未央宫的正殿,东西50丈,进深15丈,高峻巍峨,雕梁画栋,设施豪华,金碧辉煌。前殿是皇帝举行登基、朝会、庆典和丧礼的地方,至为神圣。这天,这里的情况有点异样,神圣中增添了几分肃穆和凝重。大殿中央的御榻上,平躺着一位年纪并不算大的中年人,金冠冕服,面色煞白,头枕黄绫包裹的长条枕头,身盖绣着龙凤的彩色锦被。这,显示出了中年人的高贵身份。他,不是别人,正是大汉王朝第四代皇帝刘启。刘启时年48岁,在位16年,因为病重多日,正处于弥留之际。太医经过诊断,得出结论说:“若无意外情况,未末申初,当是皇上驾崩之时。”这一时刻越来越近了,人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恭送这位值得尊敬的皇帝,从阳间走向冥国。御榻前面,跪着一位少年,方脸大耳,眉清目秀,沉稳中显露出昂然的英武气概。他是皇太子刘彻,刘启的法定接班人。御榻跟前,还有4个女人,一是刘启的生母窦太后,一是刘彻的生母王皇后,一是刘启的姐姐馆陶长公主,一是长公主的女儿、太子妃陈阿娇。窦太后,六十四五岁,双手拄着镶金嵌玉的楠木拐杖,坐在一张铺了垫子的圆杌上,身体挺直,两眼平视,形如一尊雕像,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王皇后,四十五六岁,眼圈儿红红的,忽儿俯身听一听将死人的呼吸,忽儿弯腰掖一掖无需整理的被角,举动纯是下意识的,没有实质性的意义。馆陶长公主,50岁开外;陈阿娇,约莫20岁。母女二人姿色平平,完全是靠华丽的衣饰显示身份。她俩站在窦太后的身后,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御榻上的动静。稍远处,跪着的是刘启的嫔妃和儿女。他们想到皇帝快要断气,有的就要失去丈夫,有的就要失去父亲,心中悲哀,眼含泪水,低声啜泣。再远处,以丞相卫绾为首的文武百官,黑压压地跪了一地。他们略显焦急,因为皇帝到这个时候还未口述遗诏。
若无遗诏明示,那么,泱泱大汉,日后该如何走向呢?御榻上的刘启似乎轻轻地动了一下。王皇后慌忙向前,轻声呼唤说:“皇上!皇上!”刘启微微睁开眼睛,有气无力地说:“笔……笔墨……伺候。”王皇后知道皇帝是要口述遗诏了,忙召丞相卫绾和太史令司马谈近前。记录皇帝遗诏,那是他们的职责。所有人都屏声敛气,大殿里死一样的静寂。卫绾和司马谈跪地,恭听圣训。刘启使出最后的力气,调动全部的思维,一字一字地吐露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刘启每说一句,卫绾重复一句,司马谈记录一句,断断续续,历时很久,皇帝的遗诏终于问世了。大意是这样的:“朕死,皇太子继位,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皇帝年幼,当以仁孝为本,遇事多请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决断。祖制不可轻改,外和匈奴,内恤黎民,重农桑,轻赋役,安分守成为要。赐诸侯王和列侯马各8匹,二千石以上官员金各2斤,小吏及百姓户钱100缗,遣散宫女回家,终身不再服役。”卫绾从司马谈手中接过遗诏,逐字宣读,意在请示皇帝,看有无遗漏和错讹之处。而这时,刘启已经一动不动了。王皇后伸手去探鼻息,吓得惊呼起来:“太医!快传太医!”一位年老的太医快步向前,把脉,观色,翻看眼皮,无奈地摇着头说:“皇上仙逝了!”“皇上——!”山崩地裂一声响,所有的人都哭了起来,哭声响彻整个大殿。窦太后老泪纵横,说:“儿啊!你这是让白发人送黑发人啊!”王皇后扑在刘启的身上,说:“皇上!你怎么就将臣妾和彻儿撇下了呢?”刘彻泪流满面,说:“父皇!你这样走了,儿子不能尽孝,这是为什么呀?”其他人有的号啕大哭,有的低声呜咽,有的泪水哗哗,有的干号无泪,三六九等,情态各异。卫绾扶起刘彻,说:“太子节哀,且商量大事要紧。”
他扶着刘彻,走到窦太后跟前,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当务之急是遵从先帝遗诏,拥立太子即位,然后发丧,布告天下。”窦太后点头,说:“按照既定的程序,你们去办吧!”卫绾迅速做出安排,一面命人布置灵堂,一面招呼文武百官,簇拥着刘彻,到了前殿西侧的昆德殿。那里早就收拾齐整,宽大敞亮,富丽堂皇。因为先帝刚刚去世,所以刘彻不能举行登基大典,只能举行一个简单的即位仪式。他头戴金冠,身穿冕服,端坐于殿中的龙榻上。群臣跪拜,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昆德殿外面,整个未央宫,整个长安城,雪花飞舞,白茫茫一片。这一天,大汉王朝一个皇帝驾崩了,一个皇帝诞生了。驾崩的皇帝刘启,谥号曰“景”,史称汉景帝;诞生的皇帝刘彻,后来的谥号曰“武”,史称汉武帝。正是这位汉武帝,雄才大略,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发展经济,北伐匈奴,通使西域,平定四方,开疆拓土,从而使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第一个鼎盛时期,以其高度文明的不世辉煌,称雄亚洲,享誉世界。汉武帝刘彻遵从父皇的遗诏,尊祖母窦太后为太皇太后,尊生母王皇后为皇太后,同时册立太子妃陈阿娇为皇后。然后,他改穿白色孝服,返回前殿,向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叩头。窦太后古板着脸,依然没有表情。王太后喜极而泣,跪地向着景帝的遗体说:“皇上!你的儿子已经即位,臣妾请你保佑他吧!”武帝向着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叩头,其他人则向武帝叩头,异口同声地改称他为“皇上”。未央宫前殿很快改变了面貌。原先的绣帷珠幕已被撤去,取而代之的是黑色的挽幛和白色的团花。灵堂布置起来,景帝的遗体被移到尸床上,金冠冕服,蓝田玉枕头,五彩绣被褥,嘴里含玉珠,手中握玉佩,头前长明灯,脚下安魂香,熏炉里烟丝袅袅,铜盆里木炭泛红,乐队奏响哀乐,低沉,纡缓,悲切。武帝说:“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请回宫歇息,其他人等亦可退去,朕……朕在这里为父皇守灵。”这是他第一次自称“朕”,乍说起来,还有点别扭。王太后关切地说:“皇帝行吗?”武帝说:“母后放心,孩儿要与父皇一诉衷肠。”于是,窦太后和王太后离开了,馆陶长公主、陈阿娇及皇家其他成员离开了,卫绾等文武大臣也离开了。负责守候灵堂的宫监、宫女以及侍卫退至殿外,空旷的前殿里只剩武帝一人。
灯光摇曳,寒气逼人。武帝恭敬地跪在尸床跟前,回想起父皇的功业,亲身经历和听说过的往事,一幕幕地涌现……汉景帝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于公元前157年登基。他在位期间,忠实地执行西汉开国初年制定的“与民休息”政策,重视农业,发展生产,薄徭轻赋,节省开支,使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国内殷富,府库充盈。武帝曾经去过朝廷的库藏,但见那里的钱币和粮食堆积如山,钱币有几百亿缗,串钱的绳子因为时间太久而朽断了,以致散钱的数目无法计算;粮食年年积累,下层的腐烂变质,人不能吃,更有大量的露天堆放,听任风吹雨淋。皇家的马厩里圈着30万匹高头大马,百姓的骡马拴满街巷,有的干脆散放在田野里,夜不归牧。文帝和景帝两朝,创造了国富民强、家给人足的奇迹,赫赫功业,彪炳史册。汉景帝的时候,诸侯王的势力极度膨胀,严重地威胁了中央政权。景帝采纳御史大夫晁错《削藩策》的建议,实行“削藩”,即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集权制统治。这一重大举措触动了诸侯王的根本利益,于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狗急跳墙,联合起来,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公然发动叛乱,挑战皇权。七王联合起来,那是一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汉景帝受其要挟,只好腰斩了晁错。可是,七王叛军得寸进尺,仍向长安进发,刘濞甚至自称“东帝”,公开与中央分庭抗礼。景帝忍无可忍,任用名将周亚夫,率兵镇压。经过三个月的战斗,周亚夫一举平定了叛乱,七王相继被杀或自杀。平定七国之乱,是汉景帝政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此,武帝经常引以为豪,说:“父皇端的好气魄!”汉景帝对儿子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这使武帝受益匪浅。武帝清楚地记得,自己十一二岁时,因为贪玩,屡屡荒废学业。父皇非常生气,经常给自己以严厉的惩罚,或罚站罚跪,或罚背诵课文,或罚抄简策写字。一次,武帝逃学,跑出宫去看演百戏。景帝知道了,雷霆大怒,拿起铜制的镇尺,批打儿子的手心,并关了儿子的禁闭,不准吃饭,直到武帝认错并表示悔改为止。景帝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说:“儿啊!你是太子,乃国家根本,日后是要担当大任的。因此,必须学会自律,抓紧少年时光,学好知识和本领。父皇严格要求你,是为你好,希望你能够成才,若过于溺爱或放任不管,那是害你。孩子,你懂吗?”这件事这番话,使年幼的武帝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从那以后,武帝牢记父皇教诲,学习倍加刻苦和勤奋。他学诸子百家,学书算历象,学兵书阵法,学骑马射箭,身心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武帝想到这些,动情地说:“父皇!孩儿衷心地感谢你,没有你的教导,孩儿哪有今天?”武帝跪在灵堂,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父皇的遗诏。遗诏的核心是中间几句话:“祖制不可轻改,外和匈奴,内恤黎民,重农桑,轻赋役,安分守成为要。”这相当于国策,规定了武帝治国理政的方向。武帝模模糊糊,一时还弄不清它的真正含义,只是隐约觉得,似乎不大符合自己的心意,作为少年天子,哪能仅仅满足于安分守成呢?
第二节
当汉武帝刘彻在前殿守灵的时候,王太后回到了椒房殿。椒房殿位于未央宫内北面,历来是皇帝和皇后的寝宫。围绕椒房殿,两侧另有八座宫殿,它们是昭阳殿、飞翔殿、增成殿、合欢殿、兰林殿、披香殿、凤凰殿、鸳鸾殿,合称“后宫八区”,是皇帝嫔妃居住的地方。和王太后一起回椒房殿的还有她的女儿平阳公主刘玫。因为汉景帝刚刚驾崩,刘玫需要留下来陪伴母亲,以免母亲过于伤心。王太后并非汉景帝的嫡妻,她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说来饶有兴味。王太后,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人。父亲名王仲,母亲名臧儿。王仲和臧儿生有一儿二女,儿子名叫王信,长女名叫王娡,次女叫王姁。这是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普通家庭,两辈五口人,有房数间,有地数亩,和和睦睦地过着平静的生活。王娡和王姁渐渐长大,或许是天地造化,两姐妹沐浴着阳光雨露,竟然出落得像海棠花一样美丽。这期间,王仲患了绝症,久医不愈,竟至一命呜呼。臧儿盛年守寡,哪能耐得床笫寂寞?于是经人说合,改嫁咸阳(今陕西咸阳)一个姓田的财主。王信、王娡、王姁随母迁至继父家中,农村里有个说法,叫做“拖油瓶”。臧儿生育能力很强,改嫁后又生了两个儿子,一叫田蚡,一叫田胜。转眼间,王娡到了出嫁的年龄。臧儿一手拍板,让她嫁给了富家公子金王孙。
越年,王!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金俗。王娡嫁夫生女,本可以做一个贤妻良母的。可是一个算命瞎子的几句话,却改变了她的命运。算命瞎子是臧儿找来的,她要给两个女儿算命,看看她们命中的成色。臧儿说出了女儿的生辰八字。算命瞎子翻着白而无光的眼皮,一边掐着手指,一边念念咕咕,思量许久,突然惊讶地说:“呀!大富大贵,大富大贵,了不得啊!”臧儿说:“请问怎么个富贵法?”算命瞎子神秘兮兮地说:“天机不可泄露。这么说吧,老朽算命几十年,还从未遇见过贵府千金这样好的命相呢!”臧儿打发了算命瞎子,笑逐颜开。转而一想,女婿金王孙,游手好闲,浪子一个,女儿王!跟着他,何能大富大贵呢?长女不能发达,势必影响次女,那么所谓的富贵还不是一句空话?臧儿是个很势利的女人,一心想沾女儿的光,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决定鼓动王!和金王孙离婚,重新嫁人。王娡和丈夫还算恩爱,死活不肯离婚。臧儿大为恼火,使出泼妇手段,胡搅蛮缠,忽儿骂女儿,忽儿骂女婿,闹得天翻地覆,鸡犬不宁。金王孙年轻气盛,哪能受得这样的窝囊气?他一跺脚,赌气地说:“离婚就离婚,天下黄花闺女多的是,离了婚,我难道打光棍不成?”就这样,金王孙和王!离婚了,女儿金俗跟随父亲。王娡暗暗叫苦,埋怨母亲说:“娘啊!你把女儿害苦啦!”事有凑巧,就在王!离婚后不久,朝廷选取良家女子,充实宫掖。臧儿想着“富贵”二字,寻情钻眼,买通选美的宫监,居然使王娡中选了。王娡盛妆艳饰,眼含泪水,告别母亲和兄妹,登辇而行,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当了一名供人使唤的宫女。王娡进了皇宫,被分在太子东宫服役,管理太子的饮食起居。当时的皇帝是汉文帝刘恒,太子名叫刘启。刘启时年20多岁,妃姬成群结队,无不貌美如花。王!是个结过婚的女人,而且生育过孩子,与那些娉娉婷婷的妃姬相比,自惭形秽。然而,鬼使神差,在刘启看来,偏偏这个王!体态丰腴,面红齿白,乳大臀圆,具有一种诱人的成熟美。
一天晚上,刘启趁王!铺床摊被的时候,一把将她搂在怀里,那右手迅速穿过胸衣,抓住了热乎乎软绵绵的酥乳。王娡顿觉一阵目眩。她对发生的事情毫无思想准备。在她的心目中,太子是天上的太阳和月亮,自己不过是一朵残花一株野草,二者相比,犹似天壤,彼此间怎会相干粘连呢?这时,刘启已将王娡按倒在床上,扯掉了她的内衣内裤。王娡知道太子要干什么,且惊且喜且羞。她不再考虑什么太阳月亮和残花野草的界限了,索性伸展双臂,将压在自己身上的太子紧紧地抱住……刘启和王娡都从野蛮的疯狂中得到了快乐和满足。一年后,王娡生了个女儿,取名刘玫。刘启欢喜异常,遂将王娡唤作美人,宫中人则称为夫人。这样一来,王娡就成为太子的正式妃姬之一,由供人使唤的宫女变成有人伺候的夫人,果真大富大贵起来了。她感到心满意足,不由想起那个算命瞎子,偷偷发笑,说:“瞎子瞎子,你的话还真灵验哩!”她也想起母亲臧儿,看来,娘逼自己和金王孙离婚,这步棋走对了。刘启问及王夫人的家世。王夫人回答说自己尚有一妹,正当妙龄。刘启大为兴奋,命请妻妹入宫相见。王姁得知姐姐和姐夫相请,欢喜得什么似的,需知那里是东宫,人间天堂啊!她特意梳妆打扮,登车而行。及至东宫门前,早由姐姐接着,姐妹携手来见太子。刘启看那小姨子,但见身材婀娜,举止轻盈,溢娇媚,姿色一如其姐。他欣喜难禁,当夜设宴,由王氏姐妹花左右陪侍。酒酣兴至,情不自持,一双醉眼,只在王姁脸上瞄来瞄去。王夫人知情识趣,借故走开。刘启不由分说,抱起王姁,直入寝殿。那一夜,神女初会高唐,襄王合登巫峡,行云布雨,欢乐无比。从此,王姁也成了刘启的妃姬之一,亦唤作美人,同样富贵起来了。王氏姐妹双双受到太子的宠幸,时人传为佳话。在其后的几年里,王夫人继刘玫以后,又生女儿刘玢和刘玟,分别封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王美人连生四男,名字依次叫做刘越、刘寄、刘乘、刘舜,后皆封王。公元前157年六月,46岁的汉文帝刘恒驾崩,太子刘启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帝位,他就是汉景帝。这一年,住在崇芳阁的王夫人又怀孕了。其间,景帝曾梦见一头赤色大彘,自空而降,云雾迷离,落进崇芳阁。醒来犹见赤气如林,红霞满天,遂命将崇芳阁改名为猗兰殿。
王夫人则曾梦见一轮太阳,火红火红,撞入怀中。景帝和王夫人各说其梦,征兆怪异。景帝乐得哈哈大笑,说:“你我梦境,均非一般,此乃贵兆。这一次,你笃定能生个儿子!”第二年,王夫人临盆,果然生了个男孩,虎头虎脑,哭声洪亮。景帝大喜,根据赤彘之梦,给儿子取名刘彘。“彘”者,猪也,终属不雅。很快,景帝将儿子的名字改为刘彻。不曾想这个刘彻福大命大,16年后竟当了大汉的皇帝——汉武帝。王夫人只是汉景帝众多嫔妃中的一员。刘彻也只是汉景帝众多儿子中的一个,在兄弟排行中位列第九。按照常规,王夫人和刘彻是很难脱颖而出的。然而,残酷的宫廷斗争为之提供了机遇,特别是在馆陶长公主刘嫖的干涉和提携下,王夫人得以成为皇后,刘彻得以成为太子。因此,汉景帝驾崩,刘彻继位,王夫人成为太后,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王太后回到椒房殿,进入寝殿。她看到景帝生前用过的各种器具,睹物思人,再次凄然泪下,说:“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说去就去了呢?”刘玫扶着母亲坐下,说:“人死不能复生,娘且保重,身体要紧。好在弟弟已登大位,他会继承父皇的事业。”“唉!”王太后叹气,说:“彻儿今年才16岁,你说他能当好皇帝吗?”“能!”刘玫肯定地说:“弟弟心雄志壮,文武双全,当个好皇帝,没问题。”王皇后想到威严的太皇太后,想到霸道的馆陶长公主,心存忧虑,说:“只怕诸事由不得他啊!”
第三节
几乎在王太后和刘玫回到椒房殿的同时,馆陶长公主刘嫖和女儿陈阿娇回到了北宫里的太子宫。北宫位于未央宫外东北方向,宫内有前殿、寿宫、太子宫等。太子宫,即刘彻和陈阿娇的寝宫。这天,刘彻继位当了皇帝,陈阿娇由太子妃升格为皇后,刘嫖格外高兴,她到太子宫来,是要和女儿说说知心话。刘嫖是汉文帝刘恒和窦皇后的女儿,汉景帝刘启的嫡胞姐姐。汉文帝时,刘嫖嫁堂邑侯陈午,生了女儿陈阿娇。汉景帝时,尊生母窦皇后为皇太后,封姐姐刘嫖为馆陶长公主。因为窦太后非常喜爱刘嫖,所以景帝对这位姐姐十分敬重,只要姐姐说话,他立马照办,毫不含糊。景帝即位时,所立的皇后姓薄。薄皇后终生没有生育,所以不受宠幸。景帝最宠爱的嫔妃是栗姬,栗姬生有3个儿子:刘荣、刘德、刘阏。另外,还有王氏姐妹王!、王姁,以及程姬、唐姬、贾夫人等。她们都生有儿子,以致皇子猛地增加至14人。皇子多矛盾多麻烦多。各位嫔妃都想倚重儿子取得更大的利益,由此开展了争夺皇储的激烈斗争。汉景帝四年(公元前154年),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七国诸侯王丧命,空出了一些诸侯王位。景帝趁机将自己好几个儿子封作诸侯王,其中年仅4岁的刘彻被封为胶东王。刘荣因是长子,则被立为太子,成了帝位的继承人。栗姬沾沾自喜。因为儿子刘荣已是太子,母以子贵,前程无量。她的近期目标是先当皇后,种种迹象表明,景帝对于薄皇后的态度越来越冷淡,废旧立新只是早晚的事。薄皇后一旦废黜,那么,新皇后舍我其谁?精明过人的刘嫖当然清楚当时的形势,眼珠子一转,想到了一条攀龙附凤的捷径。
她要把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为妃,这样,刘荣日后继承帝位,阿娇就是皇后,自己就是皇帝的岳母,那该多么尊崇,多么显贵!刘嫖托人向栗姬示意,表达了两家联姻的愿望。她以为凭自己的身份,这桩婚事十拿九稳。没料想事出意外,栗姬的心里正恨着她哩!这是因为景帝后宫中的嫔妃,人人掂得出长公主的分量,经常给她行贿,请她在皇帝跟前美言,以求获得皇帝的宠幸。刘嫖见钱眼开,乐于效劳,结果行贿的嫔妃全都走红,得以接近皇帝,分雨沾露。这可把一向专宠的栗姬给气坏了,她认为刘嫖没安好心,故意拆自己的台。因此,当刘嫖托人提亲时,她一口回绝了,而且还撇着嘴说:“哼!想让荣儿娶那个阿娇?没门儿!”刘嫖大伤脸面,恼羞成怒,决心报复栗姬。王夫人王!隐隐听说此事,主动亲近刘嫖,倾心巴结。一天,二人闲话中说及提亲遭拒的情节,刘嫖狠狠地说:“她栗姬算什么东西?给脸不要脸,真不识抬举!”王夫人附和着说:“可不是吗?阿娇的条件多优越呀,栗姬有眼不识金镶玉,倒是想怎么着啊?”刘嫖忽然想到王夫人的儿子刘彻,说:“听说妹妹怀孕时,曾梦见太阳撞入怀中,是吗?”王夫人说:“可不是吗?那是一轮又大又红的太阳哩!”“好啊!”刘嫖猛地一拍手,说:“日入母怀,此乃贵兆,彻儿必大有出息。这么着,我们两家联姻怎么样?让阿娇嫁给彻儿,气死她栗姬!”“这……”王夫人巴不得有此一语,而嘴上却说:“只是彻儿不是太子,不敢高攀,恐会误了阿娇。”“嗨!有我哩!只要我们两家联姻,我包让彻儿当上太子!”王夫人大喜,满口应允,同意两家联姻。于是,刘嫖去找哥哥景帝,提出阿娇嫁给刘彻的问题。景帝想了想,说:“他们年龄太小,不用急嘛!再说,阿娇比彻儿大3岁,婚配合适吗?”刘嫖说:“我是想把婚事定下来,亲上加亲。至于阿娇比彻儿大,那算什么?俗语说:‘女大不算大,女大更会生娃娃。’阿娇成为哥哥的儿媳,会给你生下一大堆龙子凤女,不好吗?”景帝大笑,说:“哪有这样的俗语?”停了停,又说:“姐姐!是不是这样,此事先缓一缓,待日后再说。”刘嫖可不是一碰壁就回头的女人,急于促成这门婚事。一天,景帝举行家宴,所有的家人出席。刘嫖故意将刘彻抱坐在膝盖上,指着来来往往的宫女说:“彻儿!姑姑将她们中的一人许给你做媳妇,可好?”刘彻摇头,说:“不好。”刘嫖又指着穿红着绿的陈阿娇,说:“你的小表姐阿娇好不好?”刘彻点头,说:“阿娇好,我最爱和阿娇玩耍了。”
“那么,等你长大,姑姑就让阿娇给你做媳妇,可好?”刘彻乐得直拍小手,说:“最好最好,我有阿娇做媳妇,就用黄金盖一座大房子让她住。”刘彻稚声稚气的回答,把所有人都逗乐了,哄堂大笑。窦太后笑得咳嗽起来,汉景帝笑得翻了酒杯,王夫人笑得手捂肚子,还有很多人笑得前仰后合。席间,只有栗姬没有笑,阴沉着脸,自顾饮酒吃菜。这段故事给后世留下了“金屋藏娇”的成语,常常被人引用。事后,刘嫖和王夫人达成默契,彼此结为儿女亲家,终生不悔。汉景帝六年(公元151年)秋天,一直不受宠爱的薄皇后被废黜了。皇后的位置虚悬,嫔妃们看到了晋升的希望,曲意奉承景帝,目的自不待言。然而,她们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及长公主的能耐。长公主既为王夫人的亲家,岂能让皇后之位归于他人?她三天两头去找哥哥皇帝,无非是说栗姬如何如何刻薄,王夫人如何如何贤淑,刘荣如何如何逊于刘彻等等,说到严重处,故意撂下一句话:“栗姬若为皇后,恐怕又要出现人彘的惨祸了!”“人彘”是汉高祖死后,高后吕雉杀害戚姬所使用的手段,凶恶残忍,骇人听闻。景帝听此二字,未免心惊。这天,他和栗姬做爱作乐以后,平躺着身子,试探着说:“朕日后驾崩,后宫妃姬就交给你了。她们都有儿女,你应善待,幸勿忘怀。”这分明是要立栗姬为皇后的意思了。可是,栗姬心高气傲,觉得自己是太子的生母,理所当然地应成为皇后。其他妃姬受长公主的唆使,跟自己争宠,实是冤家对头,自己凭什么要善待她们的儿女?她拉长着脸,气呼呼地说:“荣儿有幸即位,怎样对待弟妹,那是他的事。我嘛,管不着!”景帝受此抢白,深感不快,心想:长公主常说栗姬尖酸刻薄,看来果不其然。此人若成为皇后太后,皇子皇女们还能有好日子过吗?从这一刻起,景帝不由得萌生出废掉太子刘荣的念头来。刘嫖依然三天两头来找景帝,反复夸奖刘彻如何聪俊,如何孝顺,天生一副天子相。景帝想到刘彻出生前的梦兆,多主吉祥,如或立为太子,必能垂承大统;同时想到王夫人侍奉自己多年,恭谨谦和,如或立为皇后,必能母仪天下。这么一想,他已有了主意,栗姬的厄运临近了。流光如逝,又是一年。王夫人觉察到景帝对栗姬的冷淡态度,暗暗高兴。她和刘嫖秘密商量,采用一条欲擒故纵的计策,指使负责外交事务的大行令焦政奏言,催促景帝立栗姬为皇后。焦政不明其中底细,果然在朝会上启奏说:“常言道:‘子以母贵,母以子荣。’如今皇后位置空缺,臣请陛下立太子生母栗姬为皇后,统领后宫。”焦政所奏,根本不合景帝的心意。景帝赫然大怒,说:“朕的家事,难道需要你来饶舌吗?”他怀疑焦政是受了栗姬的指使,蓄意说项,不容分辩,命令将其推出去砍了脑袋。景帝怒犹未消,当即颁旨,宣布废黜太子刘荣,降为临江王。刘荣被废,栗姬直觉得天旋地转,山崩河决。她平日里恃宠任性惯了,这时仍不明白自己的处境,索性耍起泼来,一哭二闹三上吊。景帝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来宠她哄她,使她没了脾气。她去找景帝理论,景帝派人挡驾,使之吃了闭门羹。栗姬恍然醒悟,意识到自己失宠了,或者说是被遗弃了。从此,她一蹶不振,又羞又恼,又气又恨,生趣全无,在一个风狂雨骤之夜,投缳自尽,一缕芳魂,忽忽悠悠,去了冥国。两个月后,景帝宣布立王夫人为皇后。
接着,景帝宣布立刘彻为太子。皇宫里的事情,就是这样变化无常,一个离婚的女人能当皇后,一个在兄弟排行中位列老九的皇子能当太子,盛衰荣辱,谁能说得清呢?汉景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43年),太子刘彻14岁,太子妃陈阿娇17岁。长公主刘嫖积极张罗,为太子和太子妃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这样一来,刘嫖既是太子的姑姑,又是太子的岳母;王皇后没费力气,有了儿媳,当了婆婆。她俩心中的喜悦,难以描述。新婚之夜,刘彻还不大懂得男女情事,未免忸怩。相比之下,倒是陈阿娇大方老练,俯仰颠倒,教习示范。刘彻渐渐入门,一试身手,床笫旖旎,枕席风光,欢情无限。而今,刘彻当了皇帝,陈阿娇当了皇后。刘嫖母女像是整个身子掉进糖罐里,里里外外甜了个透。刘嫖说:“阿娇!娘的眼力怎样?我早就看出彻儿是人中之龙,这才拼着法子让你嫁给他。这不,他当了皇帝,你当了皇后,满足了吧?”陈阿娇抿嘴一笑,说:“可我听说,娘最早是想让我嫁给刘荣的呀!”刘嫖略显局促,说:“那是哪一辈子的事,早是陈芝麻烂谷子了。现在的问题是你当了皇后,可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啊!”陈阿娇满脸春风,说:“那倒是。我只希望皇帝遵守金屋藏娇的诺言,别生花心就好。”“你把他看紧点不就得了!”“他一个大活人,我能看住吗?”刘嫖矜持而笑,蛮有把握地说:“这,别操闲心。你的婆婆和男人是我一手举上去的,他们能忘了我的恩情?再说,还有太皇太后给你我撑腰哩!你舅舅遗诏里不是说‘遇事多请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决断’吗?有太皇太后在,他刘彻成不了精!”陈阿娇说:“但愿如此吧!”
第四节
皇帝驾崩,是为国丧。汉景帝的遗体停在未央宫前殿的尸床上,供人凭吊。三天后大殓,少不了又是一番哭泣。灵柩再停留七天,二月癸酉日,出殡安葬。景帝的陵墓是早就建造了的,陵位于长安东北45里,建在咸阳原上。按照规制,陵的底部和顶部平面近似方形,底部边长170米,顶部边长50米;封土堆呈覆斗形,高36米。地宫深入地下,那里早已放置有各色各样的陶制器物,大起宫殿,小至盆盂,还有无数的俑男俑女、俑车俑马、俑猪俑狗等等。当日,从长安到阳陵,车马填道,人头攒动。远远看去,灵棚挽幛,孝服丧纱,汇成了一条黑白相间的滚滚水流。在陵地,举行了简短的仪式,然后开始下葬。当景帝灵柩放进地宫,仵作开始埋土的时候,送葬的人无不放声大哭,泪水哗哗。王太后和嫔妃们大哭,因为她们再也没有了丈夫,从此成了寡妇。汉武帝和兄弟姐妹们大哭,因为他们再也没有了父亲,从此失去父爱。文武大臣们大哭,因为他们长期侍奉景帝,蒙受皇恩,从此阴阳两隔,再也无法谋面,聆听圣训。景帝虽然性格多疑,动辄杀人,但从总体上看,他毕竟是个好皇帝啊!葬礼结束,武帝起驾回宫。这些天,他太累了,回宫后蒙头睡觉,睡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起来了,先是举行朝会,随后调整寝宫。太皇太后仍住长乐宫,王太后及景帝的所有嫔妃亦移居长乐宫。长乐宫和未央宫一样,也是长安城内最大的宫殿群之一。它位于未央宫的东面,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宫垣周长10600米。宫内有14座主要宫殿,包括前殿、长信殿、长秋殿、永寿殿、永昌殿、大夏殿、临华殿、宣德殿、通光殿、高明殿、建始殿、广阳殿、神仙殿等。从汉惠帝刘盈开始,长乐宫专供皇太后居住,其后成为定制。太皇太后一直住在长信殿,该殿所在之处单独建宫,成为宫中之宫,称长信宫。长信宫的北面是长秋殿,改由王太后居住。长秋殿的北面是永寿殿,改由王夫人居住。王夫人即王太后的妹妹王姁,早在姐姐为皇后时,她就由美人升为夫人了。程姬、薄姬、贾夫人等,则在他殿居住。服役的宫监宫女,长信宫定额为120人,长秋殿为100人,其他各殿六七十人不等。王太后移居长乐宫,腾出未央宫椒房殿。此殿历来是皇帝和皇后的寝殿,武帝和陈阿娇遂从北宫的太子宫移居这里,服役的宫监宫女,等同长信宫,也是120人。椒房殿雕梁画栋,铺陈华丽,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犹如天堂一般。陈阿娇住了进来,喜得一蹦三尺高,眯着眼睛拍着手,陶醉地说:“哇!真是太美啦!”武帝住进椒房殿,自然喜悦和兴奋。然而,他同时感到一种责任,一份使命。他是大汉的皇帝,理应全力以赴,励精图治,开创大汉王朝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