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0700000029

第29章 活埋(1)

有些话题特别引人入胜,可要是正经八百写成小说,那就太恐怖了。假如不希望触犯众怒或是招人厌恶,纯粹的浪漫主义作家应该对此类题目加以规避,只有以严肃而权威的事实真相来作为支撑,方可进行一定的处理。我们读到一些文字时,经常会瑟瑟发抖,感到“愉悦的痛苦”,譬如贝瑞西那战役、里斯本大地震、伦敦黑死病、圣巴托罗缪之夜、加尔各答黑牢里的一百二十三名囚犯窒息死亡,都能给人这样的阅读感受。不过,这样的叙述之所以会激动人心,就在于它揭露了事实的真相、展露出了真实、连通了历史。如果恐怖的表述纯属虚构,则会让我们产生厌恶。

我已提及几场有史记载的大灾难,它们都是那么突出,那么令人敬畏,但是在这些事例中,灾难的规模之大,比灾难的本身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加的深刻。不必我提醒读者,从人类连绵不绝的超级灾难中,就能列出许多个体的灾殃。在本质上,它们比这些大规模的灾难更具有苦难性。其实,真正的悲惨——终极的悲哀——是独特的而不是普遍的。可怕的、终极的痛苦总是由个体来承受的,而不是由群体来承受的——让我们为此感谢慈悲的上帝吧!

不用疑问,在降临到芸芸众生身上的终极灾难之中,人被活埋可谓最恐怖的一种。能思考的人几乎大都不会否认,活埋人的事一直经常发生。隔开了生与死的边界线,是含混而且模糊的。谁能说出生命在哪里便终结、死亡又会在哪里开始?我们知道,有的疾病可以使患者的外观生命机能终止,但恰当地讲,这一终止不过是暂停而已,是我们尚未了解的生命机制的暂时性停止。一段时间后,有某种看不见的神秘法则,会再次开动那些神奇的小齿轮,开动那些具有强大魔力的大飞轮,银链并不是永久性的松弛,金碗也并非知道无可修复。可这期间,灵魂寄于什么地方?

然而撇开这不可避免的话题,撇开这由因及果的推理,生命的暂停是会导致人所共知的活埋事件的发生。医学上和日常生活中鲜活的事例,都可以证明大量的活埋事件的确存在。假如有必要,我可以马上举出好多个真实的例子。一个性质不同寻常的事例前不久还发生过呢,就在临近的巴尔的摩市。它引发了一场痛苦、激烈、大范围的骚动。某些读者可能对此仍然记忆犹新。一位很受人尊敬的市民的妻子——一位杰出律师、国会议员的夫人,突然患上了奇怪的病症。这病让她的医生完全不会知道如何应对。经历很多的折磨后,她死了。或者说人们认为她死去了。没错,没有一个人会怀疑,也许说,没有一个人有理由怀疑她事实上不是真的死了。但从表面上看,她呈现出的全部特征就是平静的死亡:她的脸部轮廓是收缩的、凹陷的;她的嘴唇是大理石般的苍白;她的眼睛光泽尽失。她没有一丝的温度了,连脉搏也停止了跳动。尸体放了三天,变得像石头一般僵硬。总之,考虑到尸体很快就会腐烂,葬礼举行得很是仓促。

那位女士的尸体存放进家族的墓穴之中,此后的三年里,墓窖没有再次被开启。三年期满,因为要放进一口石棺,墓穴终于重见天日了。可是就在那天,当丈夫的突然亲自把墓门打开的时候,可以想象吧。等待他的是怎样可怕的惊人场面!墓门旋转着朝外打开,一个白花花的物件喀嚓响着倒进了他的怀抱。那是他妻子的骷髅。她的白色尸衣并没有霉烂。

经仔细调查,她显然是在被放入墓穴两天之后便复活了。她在棺材里挣扎着,棺材就从架子上翻倒在了地,摔坏了,使她得以从棺材里逃了出来。一盏不经意间留在墓穴中的灯,本来满满的灯油已经没有油了,但也可能是蒸发掉的。在通入墓穴台阶的最高层,有一大块棺材碎片,好像是她为了拼命引起众人的注意,用它在铁门上敲了过去。也许就在她敲打的时候,极度的恐惧令她陷入昏厥或者死亡。在她倒下的一瞬间,她的尸衣缠在了铁门上向内突出的地方。于是,她便腐烂了,可依然直立着。

1810年,法国就发生过这样一起活埋事件。人们自然认为,事实真的比小说还要离谱。故事的主人公是位年轻的小姐,名叫维克托希娜·拉福加德,她出身在名门,极其富有,而且容颜非常美丽。在众多的追求者之中,有个巴黎的穷文人也可以说是穷记者——朱利安·博叙埃。他的才华与善良吸引了那位女继承人,他似乎已经赢得她的芳心。但是最后,她天性中的傲慢却促使她坚决地拒绝了他,然后她嫁给了赫奈莱先生。和这位出众的银行家和外交家结婚后,这位绅士却不喜欢她,甚至不惜虐待她。跟着他不幸地生活几年后,她死了——至少她的状态酷似死亡,看到她的每一个人都被表象所蒙蔽了。她安然的入葬了——但不是埋在墓窖里,而是葬于她出生的小村子,埋在一个普通的坟墓之中。那位记者痛苦欲绝。在他的记忆中,深切的爱情之火从未熄灭。痴情的人从巴黎出发,跋山涉水到了这个偏僻的外省村子。他怀揣浪漫的想法,要把心上人的尸体从坟墓中挖出,剪一束美丽的秀发珍藏。他到达了墓地,于午夜时分把棺木挖出。他打开了棺材盖。当他动手去剪她的头发时,他发现心上人睁开了眼睛。事实上,那位女士是被活埋了。但是生命并没完全离她而去。情人的抚摸使她从昏迷中唤醒了。她的昏迷却被人们误会了死亡。他发疯般把她抱回了自己在村里的住处,凭借丰富的医学知识,给她吃了些补品。最终,她竟然复活了。她认出救了自己命的人。她继续和他生活在一起,渐渐的,她完全恢复了原有的健康。她那颗女人的心肠并非无情,这事给她上了爱情的最后一课,足以软化她的内心。

她没有再回到他的丈夫身边,也没有被他知道自己复活的事情。她把心儿偷偷的许给了博叙埃,和情人一道远离美国。二十年后,因为确信时光已大大的改变了她的面容,不会再有朋友把认出她来,两个人于是又重返了法国。然而他们的想法是错的,一碰面,赫奈莱先生就认出了自己的妻子,并要求她回到自己的身边。但是她拒绝了,法庭判决对此予以大力的支持。说他们的情况很特殊,那么多年都过去了,于理于法,做丈夫的特权都应该结束。

莱比锡的《外科杂志》是一份权威性和价值性很高的刊物,如果美国的一些书商能够买下版权翻译发行的话,那就好了。在该刊物最新的一期上,记录了一起极其悲惨的事件,在本质上,它正合乎我们一直讨论的活埋。

一位身材魁梧、体格健壮的炮兵军官从一匹无法驾御的烈马身上摔倒下来,因头部伤势很严重,当时便失去了任何知觉。他的颅骨也轻度骨折,但是没有直接危险。开颅手术成功完成。他被放了许多血,并采取了其他常规的镇痛方法。逐渐地,他陷入了深度的昏迷状态,而且越来越不可救药。人们都认为他死去了。

因为天气暖和,人们仓促地把他下葬了,地点就是一个公墓,是在周四。但可是就在那个周六,公墓那里和往常一样聚集了大批游人。大约到了中午时分,一位农民说,坐在军官的坟头时,他清晰地感到了地面在颤动,好像地下有人乘机挣扎似的。他的话引起了许多骚动。当然,起初人们并没有在意他说的,但是他惊恐异常,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说法。最后,他的话自然对人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人马就拿来铲子。坟墓很浅,极不体面,几分钟之内便被挖开了。墓中人的头部裸露在阳光之下。那时,他看上去是死了,但却几乎在棺材中坐直了身子。由于他的拼命挣扎,棺材盖都被他顶开了许多。

他马上被送往最近的一家医院,医生声称他还活着,只不过是陷入窒息状态。过几小时,他便苏醒了。他认出了熟人的面孔,慢慢地说出自己在坟墓中所受的苦楚。

在他的讲述中,人们可以明显看出来,埋身坟墓之后,他在一个多小时内肯定有了意识,之后才陷入昏迷。坟墓是草草便填上的,泥土中有很多透气的小孔,所以非常的疏松。他也就呼吸到了必要的空气。听到头顶有人群的脚步声,他就拼命乱动,想让人们也听到坟墓里的声音。他说,是公墓那些喧嚣的人声把他从沉睡中唤醒的,但是刚一苏醒,他就完全感到了自己的恐怖境遇。

据记载,这位病人情况有了好转,似乎有望彻底的恢复,但却成为庸医进行医学实验的牺牲品而已。他们用上了电池电击疗法。在偶然的意外中,他突然昏迷,一下子便断了气。

不过提到电池电击疗法,我倒想起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它可真是不同寻常。电击疗法使伦敦一位被埋葬两天的年轻律师重回了人间。这事是发生在1831年。那时,只要有人一谈到这件事,都会引起大片极大的骚动。

这位病人叫爱德华·斯特普雷顿,他显然是死于斑疹伤寒引起的发烧,伴随着令医生都觉得奇怪的一些奇怪症状。在他表面上呈现死亡的状态,医生曾要求他的朋友准许验尸,但是遭到拒绝。如同一贯出现的情况一样,被拒绝之后,医务人员决定将尸体挖出来,从容地进行秘密解剖。伦敦的盗尸团伙多不胜数,他们也很轻易地就与其中一个商定妥当了。在葬礼之后的第三天,这具假想中的尸体被人从八英尺深的坟墓中挖了出,摆上了一家私人医院的手术台之上。

在死者腹部切开一道长长的口子之后,没发现见皮肉有腐烂现象,医生想到了使用电击的方法。一次又一次的击打,尸体依然不动,从所有各方面看,都没有出现什么异常。只有那么一两次出现了痉挛,比一般程度都要剧烈的多,显露出明显的生命迹象。

夜深了。黎明将至。终于,他们认为最好立刻进行解剖。可一位学生想检验下自己的理论,坚持要在死者的一块胸肌上通电。粗粗划了一刀之后,电线便急急地接上了。病人急促地动了一下,绝对不是痉挛——他从桌子上一下跃了起来,走到房子的中间。他不安地朝四周打量了半天,便开口讲话了。他说的话非常含糊,但他确实说出了字句,音节划分得非常清楚。话音刚落,他就轰然倒在了地。

一下子,众人目瞪口呆,都吓得半瘫。但情况紧急,他们的意识很快便恢复正常了。显然,斯特普雷顿先生依然活着,只是又陷入昏迷状态。用了乙醚,他醒转了过来,并迅速恢复健康。他再次回到朋友圈子里。不过,在确定病情不会再复发之后,他才把自己起死回生的事情说给他们。可以想象,朋友们自然非常惊诧,同时又极其狂喜。

然而,这个事例最耸人听闻的地方,还在于斯特普雷顿先生的自述。他自称,他的意识没有一刻是完全丧失的——他一直恍惚着,但恍惚之中,他却知道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从医生宣布他死亡到最后摔倒在地上,他都知道。“我还活着”——这就是辨明自己身处解剖室里,他拼尽全力说出的那句无人领会的话。

这样的故事轻易就能讲许多出来,但我不准备再继续讲了。活埋经常发生,可我们实在不必以此来证明。当我们一想到觉察这种事发生是非常难得的,我们就必须承认,它们也许在不为我们所知的情况下,已多次发生了。其实,当人们占用一块坟墓之时,不管目的是什么、占多大地盘,几乎都能发现骷髅,它们都保持着令人极为疑惧可怕的姿势。

这种疑惧确实可怕——但更可怕的,则是厄运。毫无疑问,没有任何经历像活埋那样,能使灵与肉的不幸达到极至。肺部的压迫不堪忍受,泥土的潮湿令人感到窒息,裹尸布裹绕着身体,棺材逼仄,紧紧包裹着自己,夜晚的绝对黑暗,深海般的寂静压了下来,虫豸虽说看不见,但却能感觉到,它们征服了一切——加上还会想起头上的空气和青草。忆起好朋友,想着他们一旦得知我们的厄运便会飞身前来拯救,可又意识到他们不可能获悉到这一点。令我们对命运绝望的,只有真正的死亡。这样的思绪和坟墓中的感觉混杂在一起,给尚且跳动的心脏带来巨大的恐怖,既骇人听闻,又无法忍受,无论怎样大胆的设想,都难以达到这一境界。我们不知道,人间还有什么比这更痛苦。而且,做梦也想像不出地狱到底有多恐怖,我们想不出有什么可怖的事能赶得上它的一半。然而,凡是关乎这一类话题的叙述,都能引起深切的兴趣。不过,鉴于人们对这一话题敬若神明,这种兴趣又恰恰奇特地取决于我们是否信服所讲事件的真实性。我现在要讲的,是我自己的真实感受——纯粹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同类推荐
  • 残局(中国好小说)

    残局(中国好小说)

    影视中心的包大哥突然去世,由他的死,牵扯出影视中心人事斗争的复杂。单位里的人际关系就像一个象棋的残局,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子。车书记与朱主任的明争暗斗,在影视中心搅起了风云。老实本分的包大哥深陷其中,处处碰壁,被人利用,最后成为弃子。小说刻画了职场小人物的命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 城市麻辣烫

    城市麻辣烫

    冬天的太阳落得早,墙上的挂钟才指着五点,窗外已经是模模糊糊的一片,脱去了白天的亮丽,又还没来得及落下黑色的帷幕,整个世界显出了赤裸裸的形骸。戴杰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转头看着外面的冬景,光秃秃的梧桐树杆张牙舞爪地伸着,很像一幅出自名家手笔的印象画,只是布景和色调上都冷了点,让人一看到就想继续裹在暖烘烘的被窝里赖床。不过戴杰睡到现在可不是这个原因,戴杰有个特别的生活习惯,那就是每天都比前一天晚睡一个小时,当然第二天就要晚起一个小时。如是轮回一圈,同是一天七小时的睡眠时间,戴杰就是比别人少睡了一天。
  • 愁容骑士

    愁容骑士

    一群患了性饥渴的健康男儿。一群被性压抑深深煎熬的剽悍汉子。在亘古的漠漠荒原上,他们像公骆驼发情那样追逐异域女子,嘴里发出“咻咻”的可怕叫声。他们阴郁,忧愁,他们渴望女人,他们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但却不可能,因为他们是特殊的人类一群。他们是浪漫派最后的骑士。
  • 大明奇侠传(二)

    大明奇侠传(二)

    刁虎去抢云小姐,路上遇到了雁公子,被吓跑了。害怕刁虎再来抢人,小姐女扮男装出门避祸。雁公子也改名双飞,悄悄投文翰林家去了。一日,雁公子在芭蕉树下,舞了一会剑,困了就睡在芭蕉树下。在房中的文翠琼小姐透过窗户看见了雁公子。一个依窗读书,一个树下舞剑,二人互生情愫。谁承想刁虎、张英、包成等去御园后面看荷花时经过文翰林后楼。这刁虎一眼望见了文小姐,回家便托张宾前去文家提亲。文翰林一听是刁国舅的二儿子,心中不悦,于是告诉张宾要考才择婿。刁虎无才,自然不会被挑中。于是刁国舅设计强求,被文小姐识破。文小姐让雁公子去救出自己的父亲。为了避免被刁虎等发现,文小姐又设计让雁公子出城。
  • 东方之旅(黑塞作品12)

    东方之旅(黑塞作品12)

    《东方之旅》是黑塞写作态度的转折点,从强调自我的完美个人主义,到献身给团体的崇高服务精神。描写生之追寻者的心路历程。我们不再有一位朝着模糊的理想奋斗的主角,而只有试图表达和实现理想的一个中心思想。透过十八世纪流行的“盟会小说”引人入胜的技巧,象征黑塞自己的书中主角H.H,为盟会所做的象征性旅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卡夫卡式”经验,终于为他所追求的永恒精神领域——“第三王国”下了有效的定义。以象征性的自传开始的这本书,卒以艺术的神圣化结束。黑塞在此已经到达唯美的理想境界了。
热门推荐
  •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麦肯锡: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以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为主题,文章包括识时变驭天下:打造中国企业“领导力引擎”、知行合一、六维联动:培养国有企业运营管理领军人才、21世纪最需要磨炼两种领导力:朱晓明访谈录、传统型企业领导力亟待与时俱进:王佳芬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 我的电影缘

    我的电影缘

    一个韩国影评人曾要我写下我最喜爱的十部电影,我答应了,想了好几天。那是拍完《安阳婴儿》一年以后,正要写《日日夜夜》的剧本。这个提议让我有机会搜寻脑海里的世界电影,也自然让我回忆起过去的观影时光。最早还是青少年,喜欢搜集电影连环画。1980年代左右在中国的电影院开始能看到日本、欧洲及南北美各国的电影,且是《远山的呼唤》、《最后一班地铁》、《德克萨斯州的巴黎》、《W的悲剧》、《苔丝》、《砂器》之类的文艺片,不像现在……那时,影片公映后,还会很快出版该片的连环画,卖得也好,我爱搜集,像一本编辑好的电影剧照。1980年代,南京的电影院真让人怀念。
  • 红缎军的征途

    红缎军的征途

    穿越成为红缎带军团里的一名小兵,距离第二十一届天下第一武道会的开始,还有五年的时间。这是个无比危险的世界,整个地球都随时有可能被打爆,更要命的是,还有一个窥视自己的将军。ps:不止龙珠一个世界:龙珠、最强弟子兼一、古惑仔、刺客信条、漫威、
  • 妖怪可好吃

    妖怪可好吃

    苏奇盯着师兄亲手烹饪的菜,暗道:“没事的,我有系统我有铁胃,绝对不会死的,为了诗与远方,拼了……”他咬牙将那碗黑糊糊给吃了下去。“难吃点+99”……
  • 凤谋江山覆

    凤谋江山覆

    谢明依的报复很简单,江山易主,粉身碎骨。就让那年芳草斜阳下的青葱少年活在她的回忆里好了。
  • 向着明亮那方(纪念版)

    向着明亮那方(纪念版)

    本书精选金子美铃童诗187首,分为“夏”、“秋”、“春”、“冬”、“心”、“梦”六卷,并配有精美温馨的彩绘插图。金子美铃的诗清新自然、短小隽永,笼罩着融融温情,读来意趣盎然。作者善于观察人与自然界中的令人感动的图像和声音,以细腻纯真的语言传递生命的乐章,给人与梦的视野和心灵的顿悟。此次全新纪念版不仅加入了著名插画师竹久梦二为金子美铃配的插图,而且采用四色印刷,装帧设计上力求精美,雅致。
  • 命运第七天

    命运第七天

    一场诡异的故事会,巴巴陷身其中……每听完一场故事,听众们就会相应的有人受伤,有人死去!这不是恐怖故事。就发生在现实生活里。故事的第七天,也就是大结局。巴巴他……
  • 漫威里的宇智波鼬

    漫威里的宇智波鼬

    新书漫威里的LOL大佬已发布,希望各位能够支持一波,感激不尽!!火影世界里的宇智波鼬在死后穿越到了漫威宇宙,渴望和平的他成了漫威里的英雄并觉醒了终极之眼----轮回眼,在美国队长、黑寡妇以及钢铁侠的诚邀下,他成为了复仇者联盟的一员。灭霸:我打个响指你们都会消失!宇智波鼬:我的眼睛会让他们再次归来!
  • 秋瑾新传

    秋瑾新传

    秋瑾居京是她脱离封建家庭走向社会的开端。阅读新书新报、结交各种社会人士,使她大大开阔了视野,在思想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她开始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妇女的解放,必须从兴办女学、启迪女智开始,她的赴日留学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离湘赴京八国联军之役,以中国失败、签订《辛丑条约》而告终。《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又一条锁链,也是他们残酷掠夺中国人民财富的铁的见证。
  •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本书正是教给你这样一种洞悉人内心的方法。无论是面对同事还是朋友、男人还是女人、上司还是下属、陌生人还是老熟人,你都能具备一双慧眼,衡量话语探索的尺度,从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中捕获他们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从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中了解他们的气质秉性、所思所想,达到可以透析他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