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28200000006

第6章

我求肥婶带我去灯塔。肥婶在我耳边悄悄说,会的,会带你去的。

我很高兴,天天在等着肥婶带我去灯塔。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凤卿,她也很高兴。凤卿也很想去灯塔,她总是不明白灯塔的灯为什么一明一灭。“那是谁吹灭了,又点亮了呢?”她不明白,我就很高兴。我也不明白,但我自以为从父亲那儿得到了消息。我很得意地对凤卿耳语:“有一个神住在那儿,是神做的。他会吹灭,会再点上呢!”我说得很神秘,神秘得让凤卿很佩服。

我自己还是去不了灯塔,肥婶的承诺也总不兑现。可是,我对凤卿有承诺,答应带凤卿去灯塔。凤卿是个很幼稚的女孩,比我大10岁,已经13岁了。从未出过远门。她对田里的事很明白,但对城里的事一点也不清楚,她总是有许多奇怪的问题问肥婶,肥婶便笑说让她去问我,她果真就来问我。在她的想象里,男人们什么都知道,哪怕这个男人还是个孩子。比如我。我在她心目中,就是个万事通,连神都知道。

福里村是船老大的村庄,那儿住着包帆工会的所有渔民。解放前村庄里由渔霸把持,土改时渔霸虾四佬被人民政府拉去枪毙了,村里的渔工便入了包帆工会,成为了国营渔工。福里村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村庄有许多关于海的传说,有好几位传奇人物。这是个连日本鬼子都害怕的村庄。村庄里的人剽悍,桀骜不驯,城里的干部们也感到棘手。

福里村的男孩子都不上学,上学是女孩子的事。男孩子从小就在海边滩涂上抓鱼捉蟹,稍大就跟着父兄到渔船上去。大都是十二三岁就随船出海,做起了青脚(学徒),20多岁就当了大工,即二副三副,30多岁就当上了船老大。村庄里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他们目不识丁,却有一身好胆气,天不怕地不怕,连共产党的干部也得看他们的眼色。这个村庄在抗日战争时,跟国民党军队的关团长一干人马,和日本鬼子打了几个昼夜,死活没让日本鬼子登陆,差点就全村覆没,这是他们的红色资本。但因为和国民党军关团长的关系,抗日英雄们没有能得到承认和宣传。福里村的人为此大不平。

村子里的老人有时会在无意中提起那些事,他们对关团长很是崇敬,忘记了他是国民党。他们对国民党本也无什么坏印象。何况关团长治军极严,团部借用了村里的大祠堂,关团长每月还给族长送些银元。这令族长很感动,礼尚往来,凡有上等的海货,族长都会令人给关团长送去。关团长笑纳同时会给来人压上几块银元。他的儒雅通达,给福里村的夜里增添了好些春梦。闲来无事,关团长偶尔会跟族人们吟诗作对,他尤喜辛弃疾的诗词,这也是令族人们刮目相看的。一个丘八,却文武双全,何况年纪轻轻,单身一人,惹得福里村的年轻女人们心猿意马。人称春姑的华荣的妹妹,就因为和关团长有一些传说,酿就了终生的悲剧。好在那些人们认为是悲剧的事情,春姑却不那样看。

在1966年红色狂飙的日子里,春姑是小城里唯一的女性风景。她总是那样与众不同,像是30年代挂历里的女人,因此吃了不少苦。红卫兵把两只破鞋挂在她脖子上游街,她总是很配合,从不与红卫兵们计较,还主动地把破鞋摆正在胸前,锣也敲得特别起劲。她那天生的桃花眼春色盎然,即便是在无奈与仓惶之中,依然惹得路人心猿意马。

她的罪名很简单,那时叫坏分子。因为传说与国民党军官关团长有一腿,后来又遇人不淑,嫁了个小商人,小商人解放前夕跑到香港去,这于春姑也是一桩罪。跟过两个男人,样子又长得俊俏,肯定不是什么好货,红卫兵们便给她戴了一个“坏分子”的帽子。除了陪着游街,也就没有什么事。她本来就无事可做,衣食无忧,她和丈夫生有一个男孩,因了这个缘故,丈夫在香港月月有“侨汇”给她。她也就只好认了守活寡的命,看形势,丈夫这辈子恐怕回不来。唯有自己偷渡出去。这是春姑一生的追求。

我常看见春姑在街口和女人们说着闲话,尽管她是坏分子,但那些女人们总爱围在她身边。春姑的衣服多是从香港寄来的,这最是令女人们羡慕不已。在小城里,凡有海外关系的,总是生活得比较富足,邻里关系好的人家,便受人尊敬。春姑正是这样,她总会把一些香港捎来的吃食,随手送给邻居的孩子,孩子们便亲热地春姑春姑叫个不停。春姑人缘好,长相雅致,虽有些妖娆,但孩子们并不理会这些。男人们也觉得春姑有味道,有事无事爱和她搭讪、调笑。春姑是经得起调笑的,她并不在乎那些男人们的挑逗。小城很小,人们彼此都知根知底,除了包帆工会几个正经八百的干部,没有人轻视春姑。

春姑是寮居的常客,寮居里那些粗人也都喜欢春姑。春姑一来,寮居里便有了些异样的调笑声。平日里优雅的春姑,在寮居里也很放得开,她并不十分在乎男人们有意无意地推搡,顺势摸一把。不过,她见了中尉就很正经,脸红,很有几分腼腆。

在中尉的灯塔,我见过几回春姑。

春姑在中尉的灯塔,显得很忧郁,全无平日里在街上、在寮居的随意和放达。灯塔一般不会有人来,中尉似乎也不与任何人来往。春姑偶尔会到灯塔来。

那天,我听见远方对着海岸那边闷闷的低吼,正值涨潮时分,灯塔通往饮马滩的海涂已被海水淹没,远远地只见海岸边饮马滩的乱石上站着一个人,海风飘飞起那人的乱发,我看不出那人是谁。

中尉说海边风大,他唤回远方,让我进屋里去。他独自驾舢板,到对面的饮马滩去。这时正是潮平时分,南来的海风刚才还吹得苇草低伏,此刻却消匿得无影无踪,刚才还汹涌翻腾的海水此刻平滑如镜。我蹲下来,一手圈住远方温暖的脖颈,把脸贴在远方的腮边,耳边是远方平缓的有节奏的喘息。

远方很安静,我们目送着中尉的舢板,舢板在无风的海面上,无声无息地划破水面,向对岸缓缓行走。

海面上洒满橙红色的阳光,落日的光辉在海面上铺出一条熠熠的灿灿的大路。天空静极了,饮马滩静极了。灯塔悄无人声,只听得见远方的喘息,那喘息里有许多难以言状的欢娱。我和远方向海面直视,焦点是中尉的舢板。

中尉的身型很魁梧,他赤膊,只套着一件薯郎染过的背心,敞着胸怀,腰间扎着一条花格子的水布,头戴一顶此地渔民们常戴的毡帽。那种帽檐很短,帽边微微卷起的毡帽,也是薯郎染成的颜色,那颜色有些赭红,有些棕黑,像风帆的颜色。中尉喜欢斜斜地歪戴着毡帽,把帽檐拉得很低,盖住了半边眼睛,他的眼睛就躲在帽檐的阴影里,你很难看穿那眼睛里的神情。只有在夜里,睡觉的时候,中尉才会脱下他那顶举世无双的毡帽。我甚至从没看见过中尉脱帽的样子。我有过无数的想象,想象没有了那顶毡帽的中尉,会是什么样子,那一定是很陌生的中尉。中尉的毡帽肯定有许多秘密或故事。

中尉的舢板驶出去好远,橙色的夕阳把中尉和他的舢板装饰成一座凝在水面上的雕像,雕像渐成剪影,中尉的毡帽竟像是早晨雾中的太阳。

我看不见春姑,刚才她还站在岸边的乱石上,不知什么时候,她不见了,我有些茫然。她不是来找中尉的吗?

中尉的舢板就靠在乱石边上,我隐约听得见锚铁磕在乱石缝中令人心悸的声音,那种坚硬的互相摩擦的钝音,让人心里阵阵发麻。

中尉回过头来,向灯塔这边草草地瞭望,然后隐进饮马滩无边的芦苇和红树林中。

天霎时就黑了,海风又微微吹起,秋天平潮的时间很长。我和远方依偎在一起,心中有一种孤苦失落的意绪。我本该早早回家去的,姐姐不知道我跑到灯塔来。她从不知道我白天在干什么,到哪里去。她也不知道灯塔。

可我更希望灯塔就是我的家。如果可以,我永远也不愿意离开灯塔,我愿意在灯塔住一辈子,一个人,和远方在一起,不跟任何人见面。现在,我最恐惧与害怕的就是见到人,包括同学和任何陌生人。似乎我所能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对我不怀好意,都把我当坏人。我已经接受了这样的事实,父亲和母亲都是“敌人”,都是应该专政的对象,他们出身地主、反动军官,他们本身是敌人。但是,我又无论如何无法说服我自己,承认父亲母亲是坏人。

许多年后,我依然非常清晰地记住那个上午。

早饭后,我照例到学校去上早自习。在校门口,我碰到一些人,有校工,有老师,我照例恭恭敬敬地逐一问好,但很奇怪,每个人都脸色阴沉,很凛冽也很严酷,对我投过来鄙夷和警惕的目光。我有些惊骇,心中布满疑云:究竟出了什么事?我惶惶然地环顾四周,所有的人都匆匆忙忙,似乎有什么不祥的事情发生,就像电影镜头里逃难的人们。

校门口两排白桦树拉出许多条绳索,大字报就一张张糊在绳索上,晨风掀动着白纸黑字的大字报,大礼堂里,也同样挂满了大字报,我心惊胆战读着大字报上的文字,全是炮轰父亲母亲的。我只草草地看了几张大字报的内容,心脏就像打鼓似的,怦怦怦地像要闯出胸腔。我双脚虚浮,脑袋嗡嗡嗡的,一片茫然,我惊骇极了。早就知道又要搞运动,开展文化大革命,工作组已经开进学校,学校也成立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筹备委员会”,班长胡伟标当上了筹委会主任,这是我们初三甲班的光荣。可我从没想过工作组、筹委会与我父亲有什么关系。

我害怕极了,贴着墙根,赶紧往家里跑。我想回去问问父亲母亲,这究竟为什么?我一直自以为出身于革命干部家庭,虽然父母亲告诉我,在各种表格上填“家庭出身”这一栏,应填写“自由职业”。我还专门去毛主席著作中查找关于“自由职业”的文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那篇文章里,毛主席称“自由职业”者为医生、教师,属于半个无产阶级。以我15岁的年龄,我无法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

我失魂落魄地撞开房门,妈妈倚坐在睡床边,父亲面壁而站,他们都不说话,见我进来,他们不约而同地看着我。我发现他们变得很陌生,完全不是每天我见到的父亲母亲。我从未如此近地审视过我的父亲母亲,也从未如此真切地端详过我的父亲母亲,从未如此感觉到他们的憔悴与苍老。我从他们凝视我的目光里,看到了他们极度的恐惧与无奈,那是我从来没有发现过的目光。多年以后,在我也同样经历了许多人世间的惨事及感情的挫折之后,我才明白那时父母亲心中的惶恐。那时,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五男一女,无一成年。我想,当时他们面临的,一定是彻底的幻灭。自己的幻灭同时忧虑着六个未成年儿女的命运,他们一定很绝望,以他们对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的经验,可以想见,一旦被揪出,就绝无生还的可能。

早在30年代,父亲就把自己置于悬崖边。受革命思想的影响,他18岁就从地主家庭中出走,到游击区去,并登报与地主家庭脱离关系,在报上对自己的父亲指名道姓,这在遍布海内外的家族亲友中引起轩然大波,招来一片“逆子”的怒骂与讨伐。土改时他回乡,给中断了十年联系的老父亲戴上了纸糊的高帽。和农民协会、土改队的人一起,把老父亲拉出去游街,游遍了附近十三乡。

我无法想象我的父亲当年把祖父拉去游街时的心情,那是出于一种怎样的心理,是因为仇恨?还是要向新社会表明自己的立场?在众叛亲离中,父亲当上了共产党的干部。他早就与老家割断了所有的亲情关系。而今,轮到他被共产党“革命”了,自己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三反分子”。他现在不仅仅是站在悬崖边,而是即将从悬崖上掉下去,顷刻间便粉身碎骨。这一次被打倒,连回老家去的退路都没有。现在,这个曾经亲手毁灭自己家庭的人,我的父亲,就如此凄惶地站在我面前,他面无人色,却依然努力装出笑容,他想说什么,终于没有说,背过脸去。母亲显然刚刚哭过,她走过来揽住我的肩头,声音发颤:“亚雷,别去看大字报。别到处乱跑!很快会过去的。”我记得,母亲一夜之间全然没有了往日的神采,她依然很漂亮的脸孔,犹如罩上一层雾霭,看起来很恍惚。

我很害怕,我担心有人会把父母亲抓走。这之前,报纸上到处都在批判吴晗、邓拓和廖沫沙“三家村”。其中有一个人,好像是吴晗吧,跳楼死了,其他的好像被抓起来。我第一个感觉就是父母亲很快就会被抓走,我心里恐怖到极点,我悄悄问母亲:“会抓人吗?”母亲犹疑了一会儿,摇摇头:“怎么会呢?别乱想。”我发觉妈妈搂着我的手在微微颤抖,她的心也在颤抖。因为害怕?因为预感到巨大不幸?因为现有的一切将在瞬间坍倒?

父母亲经历过太多的清洗运动,目睹无数同事同行在政治运动中夭折的惨烈。刚才我在大字报上就看到这样的字眼,说父亲是“漏网右派”,这个意思我明白,就是说父亲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本该被当作右派打倒,可是侥幸逃脱了。我也似乎曾经听说过,父亲当年是被划为“右派边缘”,不做处理之类的。

我突然有一种落入地狱的感觉。平时觉得很空旷的父母亲的卧室,此刻犹如铜墙铁壁,四周压迫得我喘不过气来,好像有无数双锐利的巨爪,从四面八方向我伸来。

我从卧室的落地窗户向客厅望去,肥婶和凤卿姑刚忙完早晨的家务,她们各自端坐在矮凳子上,沉默无语,她们一定已经知道家里出了大事。

同类推荐
  • 残酷的故事

    残酷的故事

    《残酷的故事》写的是一场疯狂掠夺的侵略战争,给巴拉圭富饶的国家带来的惨不忍睹的破坏,和给他的人民造成的令人发指的灾难。这是巴拉圭短篇小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1. 我和加德尔》《2. 上帝呀,让我忘记》《3. 沙坑牢狱》《4. 双鱼座旅馆》《5. 玛丽亚》等。
  • 小醉花与女霸王

    小醉花与女霸王

    沙河的妩媚,就像戏台上小醉花的腰身,青莲碎步、舒袖一展就妖娆了扎兰小镇。扎兰地处汉、蒙交界,属阜城县管辖,沙河河水自西向东缓缓流经阜城,环绕着阜城县潇洒地走了几里,便如撒缰的烈马,直插扎兰腹地后又一路洋洋洒洒地向北而去。沙河河水清澈,沙河河岸边的人也出落得水灵。小醉花就在这沙河岸边土生土长。小醉花姓秦名栓子,沙河河畔秦家塘人。小醉花半路出家从师于河北蹦蹦戏名家张花彩。说起这个张花彩,更是师出名门,他是河北香河县铁佛堂弟子小转灯的徒孙。那年,阜城县关帝庙庙会。
  • 横泾河边

    横泾河边

    林宕,本名徐斌。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在《上海文学》《小说界》《花城》等刊发表诗歌及小说,小说曾被《作品与争鸣》《小说月报》转载,后停止创作十多年。2007年起重新开始小说创作,作品多次被《中篇小说选刊》选载,并于2010年荣获第九届上海文学奖。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上海某报社。许红弟说:“我现在是白天没鸟事,晚上鸟没事。”一旁的胖子发出了几声嘎嘎嘎的笑,雄鹅样的。“找点鸟事还不容易?”胖子收住笑,说。他还把目光移到正静坐在他身体左侧的的脸上,好像要作出肯定的回答。
  • 十二条

    十二条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03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03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热门推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站在回顾和总结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高度,全面、简要和生动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探索历程、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该书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完整性,又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开放性,力求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的历史进程、重大成果及其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 精灵之闪光掌门

    精灵之闪光掌门

    他是精灵世界数万年前的唯一的神级饲育家,也是数万年后乔伊一族千年难遇的男性成员。古老预言之下,天授之力临身,乔伊玄辉将带领着自己的闪光精灵军团,问鼎精灵世界之巅。
  • 刘玉民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

    刘玉民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

    《刘玉民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收录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刘玉民创作的十部作品,其中包括长篇小说《骚动之秋》、《过龙兵》、《羊角号》,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奇人传》、《都市之梦》,剧作选《呼唤阳光》、《四个女人一台戏》、《黄河之水天上来》,散文集《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诗歌集《山东竹枝词》,全面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
  • 红楼穿越之绝黛狼君

    红楼穿越之绝黛狼君

    当她知道自己成了红楼里的林黛玉,第一反应是:哈哈哈,赚到了,赚大发了。当她突然听到自己的未来相公是他时,第一反应是:呵呵呵,别逗了,别吓唬人了。第二反应是:呜呜呜,这下子,亏本了,亏海里去了。这头中山狼怎么是我的人?一个是多愁多病身,一个是强硬粗暴汉,这这这,,,开玩笑,根本就不配嘛。什么?叫我出嫁,就给这么点东西打发走?不可能,我开的条件,少一毛都不行!what!才成亲,婆婆就要送小三?好,长者赐,不敢辞!那么,来吧,只要小三你能受得住考验!呐尼!表妹要上位,丫环要爬床?来吧,姑娘们,放马过来,叫你们尝一尝当家主母的的手段!你有阴谋,我有计策!当我还是那世事不谙的,只会流着眼泪,无语问苍天的苦哈哈的林妹妹?那我可以告诉你,你错得不一蹋糊涂!男人,不放手,女人,不手软。林妹妹出手,不同凡响。
  • 多面帝少的腹黑独宠

    多面帝少的腹黑独宠

    残废毁容的残暴少爷,与花名在外的潦倒大小姐?众人言:这简直是“绝配”!同是沦为人们饭后笑料的两人,阴差阳错地相识相知。原本已经准备半途跑路的顾倾瑶,在看到古三少真容的一刹那,直接炸毛:“毁容?双腿残废?你简直在逗我!我跟你相处的这几个月,难道你是用飘的吗?!你这个骗子!”古三少微微一笑,轻柔地给怀里的女人顺毛:“咱们彼此彼此,‘水性杨花’的未婚妻。”
  • Dorothy and the Wizard in Oz

    Dorothy and the Wizard in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体内有百兽

    我的体内有百兽

    获得变身能力,变男变女变模样。然而,这只是表象。他的真正能力是能解析人或动物的DNA,并用自己身体细胞进行复制。牦牛的顶车之力,巨蟒的死亡缠绕,寻血犬的超级嗅觉,虎头海雕的千里鹰眼……路鸣开启了体内百兽计划。名模、电影巨星、UFC冠军、洗衣店明星员工……化身无数,领略千面人的精彩人生。
  • 四十四路公交车

    四十四路公交车

    C市离奇死亡的人越来越多,在调查中,发现所有能连接起被害人的线索竟然是一辆诡异的44路公交车......有人说这是一辆灵车,如果你看到它,必然是有人死了。也有人说,这辆公交车可以完成你的心愿,只要你付出等值的代价。驱魔人云洛在调查这件案子的时候误打误撞在一个小警察的手里吃了个哑巴亏,正当她怒气未消的时候,这个小警察却自己送上了门来。“云小姐,这桩死亡谜案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云洛嘴角微勾,“别和我谈兴趣,谈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今天不想洗头

    今天不想洗头

    【6月的尾巴开文每日更新】1、大清早,闻一一拧着眉打量着快递来的八瓶洗发露,回头看试衣镜前正打着领带准备去医院上班男人,“阿誉,你说我今天用哪个味道的洗发露呀?”陆誉瞥了一眼正在铃儿小叮铛指着八瓶洗发露点来点去的少女,沉笑一声:“有洗头的时间不如我们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2、“阿誉,我的心脏不是我的。”闻一一摸着自己的胸口。“那我可要感谢这颗心脏的主人。”陆誉把摊在懒人沙发上望天儿的少女拉到自己怀里。“哪个主人?”闻一一问。“两个主人都要。感谢它原来的主人让你平安出现在我面前,感谢它现在的主人正在我面前。”陆誉吻了吻怀中少女的额角,像是做出了一个郑重的承诺。台上气质大提琴演奏家(台下不喜欢洗头?的少女)X心内科医生(男人堆中的?小高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