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7800000003

第3章 《孝经》选编(1)

开宗明义章第一

【原文】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1),以顺天下,民用和睦(2),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3)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4),教之所由生也(5)。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6),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7)。《大雅》云(8):‘无念尔祖(9)。聿修厥德(10)。’”

【注释】

(1)至德要道:至德,至美之德。要道,要约之道。释文引自郑玄注云:“至德者,孝悌也。要道者,礼乐也。”

(2)民用和睦:《尚书·尧典》中有“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郑玄注:“睦,亲也。”《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蜀才曰:“睦,亲也。”赵岐曰:“睦,和也。”《说文》曰:“睦,目顺也。”民,黎民百姓。民用和睦,意思是百姓相顺而亲,相悦而和。用,因而。

(3)避席:离开座位。《吕氏春秋·直谏》:“桓公避席再拜。”高诱注:“避席,下席也。下席者,犹言离去其席位也。”指离开坐位站起来以示恭敬。

(4)夫孝,德之本也:《后汉书—江革传》:“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全句意思是说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夫,发语词。本,根本。

(5)教之所由生也:《礼记·祭义篇》:“众之本教目孝。”《大戴礼·曾子·大孝篇》:“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日养。”全句意思是所有教化都是从孝道产生出来的。

(6)身、体、发、肤:范祖禹日:“身体发肤,受于亲而爱之不敢忘,则不为不善以亏其体而辱其身,此所以为孝之始也。”《正义》:“身谓躬也,体谓四支也,发谓毛发,肤谓皮肤。”《礼记·祭义篇》曾子云:“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

(7)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正义》云:“夫为人子者,先能全身而后能行其道也。夫行道者,谓先能事亲,而后能立其身。前言立身,未示其迹,其迹始者,在于内事其亲也;中者,在于出事其主,忠孝皆备,扬名荣亲,是终于立身。”《孟子·离娄篇》:“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又云:“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事亲,事之本也。守身,守之本也。”又《万章篇》:“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大学·释齐家治国章》云:“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这句的意思是行孝,始于侍奉父母,进而为国为君尽忠,最后实现自己的志向。

(8)《大雅》:指《诗经》中的《大雅》文王篇。《诗经》分为《风》《雅》《颂》,其中—《雅》又分为《大雅》《小雅》。

(9)无念尔祖:《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无念尔祖,就是念尔祖的意思。尔祖,你的祖先。(10)聿修厥德:意思是修述其先祖之功德。《尔雅》云:“聿,循也,述也。”厥,代词,古代厥、其二字相通。

【译文】孔子在家闲居,曾子在旁边侍坐。

孔子说:“先圣帝王都具有至高无上的美德和要约之道用它来治理天下,以顺应天下百姓的心。因此天下的百姓相处得十分和谐,上上下下都能和和气气,互相都没有怨恨。你懂得这里面的道理吗?”

曾参离开座位站起来恭敬地说:“我不够聪敏,怎么能够明白先王的至德要道呢?”

孔子说:“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在此基础上产生。你坐下来,让我告诉你:身躯、四肢、头发、皮肤,都是父母所给予的,作为一个孝子就不能让它们轻易地受到伤害更不能够毁伤,这就是尽孝的开始;如果一个人树立了自己的志向,而平时能立身反省、行为处世遵循道理,使自己的名声能够流传后世,以使父母声誉荣耀,那就是尽孝道得到最圆满的结果了。一个人行孝的方面是很广博的,首先从事奉自己的父母开始,其次是事奉自己的君王,最后是修身立世实现自己的志向。《诗经·大雅》上说:‘难道你不思念自己的的先祖吗?如果你思念他们,就要想到将他们的功德修养发扬光大。’”

【故事】

徐庶至孝至忠徐庶,字元直,东汉末年豫州颍川郡人,本名徐福。自幼好剑击,早年因在家乡闯祸,化名单福,从此折节向学,遍访名师。刘备屯兵于新野期间,徐庶因慕刘备仁德之名投靠他,被刘备所器重,助刘备破初次南下的曹军。后经徐庶的推荐,刘备得到了军师诸葛亮。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这时刘表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率军民二十多万人南撤。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辎重全失。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并被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庶得知此讯,痛不欲生,含泪向刘备辞行。他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虽然舍不得让徐庶离开自己,但他知道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而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汉献帝,名刘协(181年一234年),字伯和,灵帝第三子。公元189年4月汉灵帝去世。刘协为陈留王,后被董卓拥立为帝。为遏制董卓,汉献帝想利用曹操保驾却被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曹丕,自己被封为山阳公。)

天子章,第二

【原文】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1)。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2),刑于口海(3),盖天子之孝也(4)。《甫刑》云(5):‘一人有庆,兆民赖之(6)。’”

【注释】

(梁惠王魏茔(前400年一前319年),战国时魏国国君。姓姬,魏氏,魏武侯子。与公子缓争立成功,以公孙痤为相,一度攻破秦孝公于栎阳,秦退回雍城。魏惠王六年(前364年),把都城从安邑迁至大梁,因此在《孟子》一书中又称为梁惠王。)

(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恶,厌恶、憎恨。慢,轻侮,怠慢。《孟子·梁惠王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离娄篇》:“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全句的意思是: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讨厌别人的父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

(2)德教加于百姓:德教施于万民的意思。《吕氏春秋·孝行篇》云:“光耀加于百姓。”高诱注:“加,施也。”德教,以道德教化。

(3)刑于四海:刑,法则。四海,四夷。《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孟子·滕文公》:“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礼记·乐记篇》:“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诗云:‘诱民孔易’此之谓也。”《吕氏春秋·孝行览》:“故爱其亲,不敢恶人,敬其亲,不敢慢人,爱敬尽于事亲,光耀加于百姓,究于四海,此天子之孝也。”

(4)盖:《公羊传·宜元年正义》:“盖,犹是也。”《尔雅·释诂》:“是,此也。”

(5)《甫刑》:又名《吕刑》,《尚书》中的一篇。

(6)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一入,天子。庆,善也。有庆,指天子有了爱亲敬亲孝行可庆善的事实。兆民,万民,指天下之百姓。兆有两种说法,一说一百万为一兆,一说古代以万亿为兆。这里指数目极多。赖,依靠、凭藉的意思。全句意思是说天子行孝,天下百姓都赖其善。

【译文】

孔子说:“如果是一个懂得热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丝毫不会去厌恶别人的父母;如果是一个懂得敬奉自己父母的人,就丝毫不敢怠慢别人的父母。竭尽爱敬侍奉父母,施展教化于万民百姓之中,因此他在普天之下就成为四海效法的榜样,这就是天子应尽的孝道。《尚书·甫刑》上说:‘如果天子热爱亲人,孝敬亲人,能够施行德政,那么天下的亿万百姓就都仰赖他。’”

(滕文公:战国时期滕国最有名的国君,他曾礼聘当时著名的儒学大师孟子来到滕国。《孟子·滕文公》上、下篇中对此多有记载。)

【故事】

孙权孝顺吴国太,由此得名“孝子菜”

孙权(182年一252年),字仲谋。公元221年,割据江东,见曹丕代汉称魏帝,刘备亦在蜀称帝,遂作称帝的准备,自公安迁鄂(今鄂州),取“武而昌”之义,改鄂为武昌。孙权虽然身为天子,却没有忘记对母亲的孝顺。话说一日孙权和母亲吴国太等一行人出城游玩,途经东山(洪山),当地官员盛情招待。席间杯盏交错,宾主尽兴,尤其吴国母对桌上一盘紫色菜肴赞不绝口,夸其甜脆清香。自此以后,每逢洪山菜薹上市季节,孙权必派人来索取,以供吴国太食用。一年冬天,吴国太病重,不思茶饭,只想吃洪山薹。但是在宫中久等不见当地官员送来,孙权大怒,亲至洪山询问缘由。原来当时天寒地冻、大雪封山,菜薹根本没有抽苔。孙权大怒之下,将当地官员重打八十大板,责其办事不力,同时在山脚下建筑菜棚,将部分菜薹转移至棚中,每日亲自细心照料。不出半月,棚中菜薹终于抽苔,孙权大喜,立即派人快马送回宫中,吴国太食用之后病情日见好转。

(吴国太是孙权的母亲,孙坚的正室夫人,史传中称为吴夫人。据《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记载:她本是吴郡人,父亲吴辉,字光修,曾做过东汉的奉车都尉,官至刺史。)

公元229年,孙权率队伍迁都建业(今南京)。临离开武昌时,特下令带了一些洪山菜薹的种子去建业,可是所种菜薹的味道总不如洪山产的好。为了满足老母亲的心愿,孙权派专人到洪山挖掘很多的土,用船运回去种菜薹,但效果亦不佳。孙权便命当地官员每年在洪山菜薹上市时候,用船将洪山菜薹运至建业,直至吴国太过世。孙权孝顺母亲一事在洪山引为美谈,洪山菜薹因此又被世人称之为“孝子菜”。

诸侯章,第三

【原文】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1):制节谨度(2)。满而不溢(3)。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4),而和其民人(5),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6)。”

【注释】

(老子(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一书。)

(1)在上不骄,高而不危:不骄,没有骄傲之心,即能守法合礼之意。《论语》:“子日:‘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中庸》第二十七章:“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曾子·立事篇》:“居上位而不淫,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老子》第九章:“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司马光云:“高而危者,以骄也。”唐玄宗日:“诸侯列国之君,贵在人上,可谓高矣。”本句意思是说地位在上而不骄傲,处于高位才没有危险。

(2)制节谨度:费用约俭谓之制节,慎行礼法谓之谨度。《诗经·大雅》:“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苟子·富国篇》:“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馀。”

(3)满而不溢:满,充实,指国库充裕。溢,过分,这里指奢侈浪费。

(4)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之有国者必立社稷,以社稷之存亡示国家之存亡。《孟子·离娄篇》:“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5)和其民人:和,和睦,这里是“使……和睦”的意思。全句意思是说诸侯和人民和悦地相处。民人,百姓。

(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恐惧。兢兢,戒慎。临,近。《正义》:“夫子述诸侯行孝终毕,乃引《诗经·小雅》之诗以结之言,诸侯富贵不可骄溢,常须戒惧,故战战兢兢,常如临深履薄也。”意思是说恐惧谨慎,担心坠入深渊不可复出,担心陷入薄冰之下不可拯济。

(孟子(约前372年一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

【译文】

一个人如果身居高位,却能做到不骄不躁,谦虚谨慎,那么就用不着惧怕有遭到排挤的危险。如果做到事事节省费用,慎守法度,即使国家经费充裕也不会追求豪华而奢侈浪费。地位显赫而没有倾覆的危险,自然就能长久地保持尊贵的职位;财物丰富而能做到谨慎开支,而不浪费,自然能长久地保持充裕的财源。身为诸侯,要首先使富贵不离开自身,然后才能确保他的社稷,跟天下百姓和悦地相处,这就是诸侯应尽的孝道。

《诗经·小雅》里说:“诸侯治理国家,凡事必须小心谨慎,仿佛走在深潭边,好像踏在薄冰上。”

【故事】

张俭选布

北宋时,北方有个辽国。辽国圣宗皇帝有个丞相叫张俭,不仅能力超人,而且以节俭闻名。张俭进士出身,一路升迁,一直做到左丞相,但他温良谦和,依然勤俭朴素。他穿衣只穿粗布衣,吃饭只吃一种菜,俸禄只要有节余,就拿去周济别人。

辽国国力日渐雄厚,奢侈之风也在朝野兴起,官员们都穿锦缎华服,相互攀比,可左丞相总是粗布旧袍,以身施教,讽喻下属官员,让他们摒弃奢华。因此上朝时令官员们总是忐忑不安。有一年冬天非常冷,张俭上朝议事。圣宗见他又穿上那件破旧的棉袍上殿,便命人偷偷在张俭的棉袍上烙穿了一个洞作为记号,看他是不是总穿同一件衣服,也好借此为他换上一件新袍。一连几天上朝,张俭果然穿同一件破棉袍上朝,圣宗终于忍不住了:“张俭,你为什么年年总穿这件旧棉袍?”

“有何不妥吗,皇上?”张俭说,“这件棉袍臣已穿了三十年,每年天暖后将它翻洗干净,入冬取出穿上,抵御风寒与新袍没有两样,因而臣就无需再换新袍。”

“可朝中大臣都着华服,你身为丞相,却旧袍披身,他们心中一定很不舒服。”

张俭庄重地对圣宗说:“皇上授臣重任,是让臣辅佐皇上兴国安邦。现在朝野上下奢华之风甚浓,这样长久下去,就会伤及到大辽的国体。我身为丞相,只有制止奢风之责,怎么还能随波逐流也学奢华呢?”

圣宗听了非常感动,国家能有这样的丞相实在是大幸。但是他实在不忍心看着张俭总穿这破棉衣,便说:“丞相以国为重,甘于清贫,令天下人敬仰。可你的旧袍上有了一个洞,再穿上它有损朝廷的尊严,还是做件新的吧。你现在就到内府库房,里面所有的物品任你选取。”

皇上的旨意是不能违背的,何况是一番好意呢!张俭只好随侍者到内府。很快,张俭捧着三块布回到殿上谢恩。圣宗看到了便问:“张俭,内府库上没有锦缎了吗?”

“回皇上,有,锦缎多得把臣的眼睛都照花了。”

“那你为什么只选了这么点儿布?”

“臣已习惯布袍,这三块布做一件棉袍已经够了。”

圣宗听罢,长叹一声,感慨地说:“天下为官者,若都如张俭丞相以勤俭为本,国家何愁不强盛,百姓何愁不富足啊!”

同类推荐
  • 论语日记(下册)

    论语日记(下册)

    《论语日记(全2册)》以日记的形式把《论语》二十篇作别开生面的解读,如道家长里短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注重对《论语》每一个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详细解读,且汇集历代儒学名家的不同解构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论语》所反映的内涵。同时,作者还深挖《论语》中每一个字的来源及引申义,让读者可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该字的微言大义。《论语日记(全2册)》在阐述《论语》文本所包含的深意时,还结合经典佐证,以及史料、文献、文学资料进行侧面的阐述和对比,读者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视野的扩增,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累积和智慧的提升。总之,《论语日记(全2册)》堪称一本阅读《论语》的工具书。
  •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拜水问道 都江堰与青城山(文化之美)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阿黑西尼摩: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黑西尼摩:彝族创世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彝族创世史《阿黑西尼摩》是现存彝文典籍中一部罕见的巨著,它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创世神阿黑西尼摩的形象,展现了彝族先民对远古时代的思考与阐释。此版本译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乡水卜龙村公所小新寨施文科毕摩和其徒弟李亮文共同收藏的抄本,包括序歌、西尼摩生万物、人类的起源、分天分地、叽依定历法、旱灾、洪水泛滥、天地的生日、长寿和死亡、婚嫁的起源和演变、祭奠的兴起等篇章。
  •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恒河:从今世流向来生

    恒河,神性的河。它贯穿着南亚次大陆。古老的印度文明由之孕育,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众多宗教在此共生。恒河入海口,在印度和孟加拉两个国家,作者访问了泰戈尔两处故居;参拜特蕾莎修女之墓。恒河平原,在印度的心脏地带,踏着法显、玄奘等先贤的足迹,作者寻访佛祖从诞生到入灭的印迹;盘恒于印度教的死亡福地瓦拉纳西,漫游于人神两界之间。恒河源头,在湿婆和毗湿奴的栖息地,作者行走两千多公里,倾听圣河灵魂的低语。朝圣路上,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怀抱里,在触摸印度的现世人生中,作者亲历古老文明的血脉传承,并思索着喜马拉雅山两面人群不同的生存价值,寻求生命的本真和人类天然的美好情怀。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雪在烧

    雪在烧

    温瑞安短篇经典小说。武侠经典,千万温迷与侠义小说爱好者不容错过。
  • 早安,墨慕谦

    早安,墨慕谦

    【甜虐+现实+有逻辑+情节新颖】林夙柒是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翻译员,因为天生就拥有语言天赋的她,所以这世界上鲜有她不会的语言。因为有着双重人格,所以她不得不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心理状态。每次她都会用药来克制住自己的第二人格,但因为她闺蜜的疏忽,导致她的第二人格出现了,也和传说中的墨慕谦有了瓜葛。五年前…林川遥:谦哥,我亲戚来了,肚子疼~某男忙着处理公务,看着旁边给她放着的热水说,:别疼。林川遥……“谦哥,这女的我看着心烦,白莲花一个,你以后可不要喜欢这样的女的!真是,坏我心情!”墨慕谦满脸黑线……不说话。林川遥,拿起旁边的文件就往他身上砸,被他稳稳接住。“打我做什么?”“你…我迟早要被你气死!”五年前的墨慕谦,很直男……至于五年后的,请点击观看o>_<o
  • 销售不要太老实

    销售不要太老实

    本书的目的在于:提醒那些每日奔波劳累的销售员们停下来,思考自己的失败之处,主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本书的终极目的就是—— 不要再活得如此艰难! 为什么老实的销售员总是上演失败?他们自己也纳闷:不是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吗?我努力耕耘了,可为什么总是收获甚微呢?本书是一本老实人的开心锁,一面聪明人的反思镜,翻开本书,改变就已经开始。
  • 神途凡修

    神途凡修

    千年前,于星迟即将成神被冰封。千年后,于星迟破碎修为获得重见天日。爱恨情仇,从头开始修神路。
  • 仙武大陆

    仙武大陆

    穿越到这个世界,杨木本想做个闲散人员,奈何总是会有不长眼的人打扰。你花两年到这境界?我七天,就可以达到你们引以为傲的境界!炼器还用学的?闭着眼睛练出一把轩辕剑给你看。绝世天才?不过毛毛雨了,都是些没天赋的垃圾。
  • Choosing the Right Thing to Do

    Choosing the Right Thing to Do

    The author of ''Repacking Your Bags'' offers a thoughtful examination of how people make choices and offers lessons for creating a valuable moral legacy.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像芭比娃娃一样生活

    像芭比娃娃一样生活

    芭比娃娃在它所经历的岁月里一直都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转换,尽管没有一个固定的角色可以来定格我对于芭比的记忆,但是她的独立、她的优雅、她的智慧、她的完美人生,在作者的成长道路上给了她很大的动力。在事业上成为一位雷厉风行的完美女性,在生活上成为一位成熟知性的优雅女性,是作者一直孜孜不倦所追寻的目标。值得庆幸的是,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追寻,她最终赢得了自己的芭比人生。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你就是生活中下一个芭比!
  • 悠悠田园药草香

    悠悠田园药草香

    李芸穿越了。亲叔欺辱,她凶悍操刀护母。祖母恶毒,她强硬逼她退步。幼弟纨绔,她冷酷饿他肚腹。开荒地,种药材,努力变成白富美。悠悠田园药草香,引来采花俊儿郎。【片段1】“芸芸,你终于对我有感情了,我好欢喜。”“我一看到你这张脸就觉得讨厌。”“嘻嘻,还说对我没感情?要知道,讨厌也是一种情感。”“…”【片段2】“我发过誓不嫁人。”“那我嫁给你。”“不怕我克死你?”“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哎哟,捏我做什么?”“你死了,我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