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摩哥甲的一通‘神分析’,柯美玲给元风的那截空绳结和那个穿着军大衣的神秘男人的身份与来处渐渐清晰起来。
因为练了虚真合,灵境里的三人交流的时间变得充裕起来。元风又兴致勃勃地询问摩哥甲和摩哥乙二人所习的法术有什么特别。
摩哥甲:“启禀法尊,简单地说,属下研习的《天官集术》就是真神修炼指南,集成了一些修灵炼能和增长智慧的法术。而小乙练完了《转归真武篇》之后,就具备了‘和阳甲成十品真神’最强武力攻击能力。”
元风问道:“你们与我同气连枝,我的灵能仅存1%,那你们的能力也需要长时间的恢复,是吗?”
摩哥甲:“属下们和法尊的灵能起点相同,但恢复的进度却不同。因为属下们的神品低,而且只存在于灵境之中。举个例子来说,法尊是一个‘卡塔尔拉力赛’级别的车手,您在重伤之后要恢复到赛事级水准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属下们是火车驾驶员,恢复工作能力就简单得多了。”
元风叹道:“灵能越深,补回失去的部分就越艰难。”
摩哥甲:“这就是平衡,这就是《苍宇常度》。”
……
周五是个晴天,大地上的积雪发射着阳光,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午饭后,万海峰看似悠闲地来到庆山镇县医院,找到了付文秀。
付文秀一见面就调侃他道:“万队长,我姐介绍的罗兰合您的心情不?不行就换,我这护士多得很,什么性格的都有,保证你满意!”
万海峰只是笑,摆了摆手,“罗兰挺好,罗兰挺好。”
付文秀又贫了几句才张嘴问他的来意。
万海峰:“今年9月10号,付所长带了几个从轧石厂解救出来的孩子来妇幼保健院,我想了解一下他们当时的身体情况。”
付文秀从文件柜里抽出一份档案,详细地向万海峰说了一遍。
万海峰:“这些孩子后脑都有一处外皮损伤,这个损伤到什么程度?”
付文秀:“我当时看了,伤口处已经形成了小血疱,看情形就是在轧石厂那两天才出现的,但是对孩子脑部没什么影响。”
万海峰:“会不会现在没影响,但未来会出现影响呢?”
付文秀看着万海峰,身体往后靠在了椅背上。
付文秀:“你见过同样的病例以后出事了?”
“那倒没有”,万海峰说道:“这只是我个人猜测。因为这里记载得很清楚,‘伤口周围少量头发被剃除’,显然这是人为的。当时那帮人贩子已经通过安眠药控制住了孩子们,还对他们头上来这么一下,我有点想不通。”
付文秀抽出一张孩子的脑部CT照片夹在了观片灯上,说道:“你看,这个伤口是否穿过颅骨都看不出来,颅骨下方的脑组织也没有受到任何破坏。所以,这样的一个伤口不能论定为在现在或者未来对这些孩子们的脑部造成损伤。”
万海峰:“那有没有可能他们在保证内组织不受破坏的前提下穿过颅骨制造了这样的伤口,又借此对孩子们的脑部做了什么呢?”
“抬扛是吧?”付文秀又说道:“你想想,就那几个人贩子和轧石厂那个条件能给孩子们做这么复杂的脑科手术吗?”
万海峰想了一想,又点了点头,付文秀的话确实有道理。
下了楼,看见路上的雪化得差不多了,万海峰开车进了山。
……
还是那个熟悉的小院,积雪已经被刘大爷收拾得干干净净。正屋外的一棵金梅正在盛开,飘着满院的香气。
两周没见了,杜凯山右肩的伤让万海峰颇感意外。
万海峰:“这天天吹牛的‘老革命’也挂彩了?”
“可险呢”,木笙说道:“当时的情形太紧急,队长也是为了救人。”
杜凯山:“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拼成这样还是出事了。”
接着,他把“1220探洞行动”仔仔细细地向万海峰叙述了一遍。万海峰全程把手指捏得啪啪作响,按捺着自己激动的心情。听到后半段的时候,他甚至一度怀疑这是杜凯山编造出来的“故事”。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听完之后,万海峰喝了杯浓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道:“这件事有必要让我知道吗?”
杜凯山:“吴书记说了,必须让你知道,以后C点往朱家蒲沿线和秋平湖沿岸也被定为‘特情敏感’区域。”
万海峰点了点头:“基地轨道线定方案的时候,我给吴书记做过一个书面报告。甲号线附近的村庄集中在秋平湖的西岸和北岸。那些村落外人很少去,村里都是世代生活在那儿的老离山人。除了节假日,村里的年轻人很少,都出去打工了。放心吧,以后那个区域我会多加留意。”
杜凯山:“让你带的东西带了吗?”
万海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边印着在佰草坡树林里发现的那片树叶上的两个沾了泥的脚趾印。
杜凯山递给万海峰一把剪刀,让他把脚趾印的轮廓剪下来。
万海峰的脑子反应非常快,“凯山,你怀疑大殿高台上有一双大草鞋的主人在佰草坡上留下的脚印?”
杜凯山给了木笙一个眼色。木笙把一大张提前准备好的纸铺在了地上。万海峰一看,这张纸由四张大报纸拼贴而成,中间用红色墨汁画着一个大大的左脚印。
杜凯山:“马上就能见分晓了,这是我们按照大草鞋的尺寸复原的脚印,你对对。”
万海峰蹲下身子,把手中的脚趾印放在了报纸上,竟严丝合缝地填满了大脚趾和二脚趾所在的区域!
万海峰:“乖乖,奇迹并不少,但今年特别多啊!这哥们怕是比姚明还高大吧?”
木笙:“万队长,因为遗传、种族和营养成分的供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其身高与脚长的比例有所差别,但基本上都稳定在1:7左右。大殿里发现的大草鞋的长度为84厘米。鞋的结构简单,估计前后在一起留个14厘米的富余就足够了。这样算的话,预计穿鞋人的脚长是70厘米,那么他的身高可能在5米左右,比两个姚明还要高。”
杜凯山:“小木屋后院的鹿头挂在四米多高,这个高度这哥们站着剥鹿皮正好顺手。”
万海峰站起来望着院子中间的那棵皂角树。木笙拿着一卷软尺爬了上去,过了一会儿,便在树上5米处系了一道红绸带。
杜凯山和万海峰并肩站在树下,都仰着脖子。
杜凯山:“木笙,你站那么高有巨人的感觉不?说来听听。”
木笙在树上笑着说:“哈哈,站这儿我就想一脚一个把两位队长踢到院子外头去!”
……
接下来的一周,元风在兰溪的生活已经如鱼得水。
上午的时候装装样子,和张杨一起看看书,做做卷子。下午背着个口袋,带着虎撑,美其名曰出去转村、采药。灵境里的三个虚影灵身不分昼夜地修习着“勤业禅”,他便在脑子里带着摩哥甲和摩哥乙穿村走寨,收些旧物和草药。
元风本来想借着摩哥甲和摩哥乙的能耐多捡些漏儿,可二人的能力范围只在三米之内,加上山里人家确实祖上也没传下什么好东西,期待中的惊喜一直没有出现。
但他现在能够辨认的植物和草药越来越多,这个世界上与此相关的知识已被摩哥甲倒背如流,沿途只要经过,摩哥甲必能一一指出。
元风收的那些东西都不敢寄回三仓货栈,他可不能让老唐知道自己成天不上学在山上乱转,就全部带回兰溪给张杨。
因为石小林运作得力,张杨的“大山小匠工坊”也在淘宝顺利开张了。为了回报元风的大力支持,张杨专门开了两个分类帮元风出货。
这一段张杨除了学习和研究爷爷的笔记本之外,就在赶工各种电子设备,产品逐渐做得丰富起来。因为DIY电子产品店较为稀缺,平台推荐很给力,张杨的电子产品生意兴隆。他把价格标得很高,但依然无法阻挡网购达人们的购买热情。他俩渐渐做饭做得少了,开始“烧包”下馆子,摩哥乙因此也可以通过分享元风的味觉而大快朵颐。自从张杨解了“酒禁”之后,酒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已经可以喝元风对饮几杯“二锅头”了。
元风一直惦记着封存在金光机修厂7车间升降台下边设备室里的茅台。他找个机会从地下三层摸了进去,拆了墙砖一看,这可不是张杨说过的几车,二是十几辆货车运载量的茅台。他也不客气,直接把设备室也在灵境里做了结域。
为了不让张杨觉察到蛛丝马迹,他从结域潜回三仓货栈的卧室,在阳台上“偷了”一把10升的塑料壶,灌满了茅台就提回了小院。喝酒的时候,张杨总是嘀咕:怨不得自己的亲戚那么爱喝白酒,原来兰溪5块钱一斤的散装“小烧”这么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