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一大早,张杨就提着一个保温桶来到元风的小院。他知道今天元风要回庆山,慌不迭地要来相送。
元风:“我要这么早动身,在老唐面前就露馅儿了。再说我就背个双肩包,车站离这还不到一里路,不需要你送。”
张杨:“你回去会不会不回来了?”
元风笑答:“嘿嘿,那得看我的心情。”
张杨也乐了,“你肯定骗我的,那我就放心了。来,我给你带了早餐,姑姑包的饺子,兰溪独一份儿。”
张杨进了厨房,元风便听见摩哥乙在他脑中说道:“我闻见香味了,非常特别的锅贴,应该比路口江老四家的好吃。”
元风这几日回到现实世界之后,基本都不避讳摩哥甲和摩哥乙,虽然摩哥乙总喜欢在他脑子里叽叽喳喳,反正别人也听不见,有他俩陪着,一个人的日子也变得非常有趣。
张杨把小米粥和饺子以及小菜都准备好了,足足四人份的量,两个人美美地吃了一顿。要说张杨姑姑这个锅贴确实做得好,馅料主要是粉丝、咸肉丁和新鲜肉末,口感软糯,浓香扑鼻。元风还仔细观察了饺子馅,里面没韭菜,但是馅里确实夹着一股韭菜的香味,堪称点睛之味。
摩哥乙说道:“法尊,这里的韭菜藏在哪儿了?”
元风照原样把问题抛给了张杨。
张杨答道:“你能这么问,不枉我姑姑一大早起来包的这顿锅贴。这个做法是我们老张家祖传的。因为韭菜有独特的香味,尤其适合锅贴。但是韭菜油煎后容易发酸,而且进了胃里比较糟心。另外,我们张家以前是大户。吃完早点牙上要是沾了韭菜叶子容易让人笑话。所以,我们家老太爷想了这么个法子。我们包锅贴的时候,一根韭菜叶对折,头尾都留在饺皮儿外边,快熟的时候将韭菜一抽,再把饺皮儿封实。韭菜味留下了,但是不见其形,胃里和牙上也就省了尴尬。”
“妙!”元风和摩哥乙异口同声地赞了一句。
吃完饭,张杨提醒元风,元旦假期之后回校就要进行摸底测验,元风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元风心想我没什么事儿比这件更有底儿了。
接着,元风说过会儿他去镇上买点土特产,然后去付涛叔叔的新店里转转,估计在那边帮着忙活忙活,午饭后搭付叔叔的顺风车回去。他就这样把张杨支应进了工作室。张杨还挺动感情的,十几步的路回了三回头,还不忘问元风他不在的时候,自己能不能喝厨房塑料桶里的散装“小烧”。元风告诉他,你想喝多少喝多少。他心里还省了半句,反正搞到这些酒也是托你的福。
元风把包子叫到了院子里,逗了它一会儿。这次回庆山,他不会走寻常路,要把包子留在兰溪了。和包子说完再见后,元风进了卧室,收拾好背包,拉紧门帘反锁了门,立刻飞灵入域。
……
几秒钟之后,元风便出现在庆山镇的那片废旧消防训练场的塔楼里。他背着包翻墙而出,穿过山岗到了老麻河岸边,坐上一辆北向出城的小公交,准备兜个圈子去往清风岭。半个小时后,他在岭上下了车,熟门熟路地到了山脚下。他照例买了一袋米和一桶油,往松铃观赶去;他把双手借给了摩哥乙,落得一身轻松。
元风的耳畔传来摩哥甲的说话声。
摩哥甲:“法尊,这里的环境也是山地,但是看起来比兰溪清奇得多。”
元风:“那可不,整个离山,就是北边庆山镇的这块地最有灵气。五道尖又是庆山镇自古以来的东北向的屏障,山势孤绝雄壮,是有些奇趣。”
摩哥甲:“法尊怎么看四海?”
元风:“我原来以为他就是个说话只说半截儿的牛鼻子老道,但他给我的《妙谛玄轴》里却出现了灵诀法旨,这么看他就不是普通人了。摩哥甲,第一次元神交汇的时候,你在我的记忆里留意到他了吗?”
摩哥甲:“法尊,在您的记忆里属下留意到了七个道友,第一个便是这个四海道人。”
元风心念一动,“另外那六个人呢?”
摩哥甲答道:“还有法尊夜里在松林里遇见的两个怪人,和您相处的很好的那三个福利院的未成年的小道友,还有一个就是您在一座大桥边的“桥头旅社”外看见的一个瘦高个男性成年道友。当时他正在擦摩托车,长着三角眼,八字眉,还有些驼背。”
元风:“我想起来了,那个叔叔好像是桥头旅社的老板。之前我不认识他,可他那个样貌谁见过一次都忘不了。后来在酱园街的菜市场里见过几次,听见有卖菜的老板和他打招呼,叫他‘刘老板’。前边六个人给你留下了印象我不奇怪,但这个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摩哥甲:“小乙向法尊描述过,人类是由肉体和魂魄组成,极少数的人在魂魄之间承有灵元。如果这些道友懂得开发这些灵元的功用,那他们就不是普通人类了。这六位道友看似不搭边,但属下们从身形尤其是眼睛里能分辨出他们都是身承灵元且懂得利用之法的人。除了和法尊熟识的三位小朋友,其他四人不知是敌是友,属下便不能称他们为‘道友’了,姑且称他们做‘异人’吧。那个出现在松林里的身上裹满棉被的异人极为特别,身上的灵元之气极为茁壮,可惜法尊未能与他照面。此人的能力到底如何,属下现在还不好判断。”
元风:“那个棉被人厉害着呢,他到了我的身边,我动都没法动。”
摩哥甲:“那是因为法尊胸前的那个被您叫做花花的法器施展的护卫之法。它将法尊的灵能讯息消灭了痕迹,避免这个异人识破您的身份。”
元风:“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不管怎么说,我都能感觉到那两人身上强大的能量。那个带着眼镜的,很可能就是唤醒张野他们三人身上特异功能的老师。”
摩哥甲:“法尊,看来这个世界上有灵元高强之人,或者说这个世界里也藏着神仙。”
元风:“神话故事里的那些神仙?”
摩哥甲:“不一样,这个属下们要遇见了才能说得清楚。”
元风:“那按你的说法,四海道长和那两个怪人都是一路的?”
摩哥甲:“法尊,您的疑问属下暂时还不能确定。但从他们身上灵元显露的方式来看倒还真像是一路。只是级别不同,那个棉被人最强,他身边戴眼镜的男人和四海相当,桥头旅社老板次之,那三位小道友最差。”
摩哥乙突然问道:“法尊,如果过会儿那个四海动手,属下是不是立即开打?”
摩哥甲:“小乙,不可胡闹,你护卫法尊,其他的看情形再说。”
三人一路到了松铃观,泉萧和泉鼓正在山门前扫地,见到元风出现高兴的和他打着招呼。
泉萧:“风儿,你果真到了。”
元风心念里让摩哥乙收了神通,接着放下手里的东西,问道:“你师傅又算到了,这回还要先喝一碗金玉粥吗?”
泉萧:“风儿你想喝粥,随时都可以。只是我家师傅一周前已下山云游去了,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回来。他只说一周后你会来观里,让我们早期把院子打扫干净。师傅还说,你想在观里呆多久都可以。”
元风:“这寒冬腊月的,都快过年了,道长下山干嘛?”
泉萧和泉鼓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元风没好气地坐在山门前石鼓上,从双肩包里掏出那套《妙谛玄轴》说道:“泉萧、泉鼓,你们不用陪我,忙去吧。我自己转转,过会儿下山。四海道长哪天回来了,你们就说我把这套书还回来了。还有,你俩记住,要告诉道长:这四本书的封面对我很有帮助。”
泉萧和泉鼓虽然有些不解,但立刻颔首,接过书,拎着元风带来的米面进了山门。
元风闷闷不乐地坐着,心里说道:“四海道长能掐会算,提前遁了,这趟又是空跑。”
摩哥乙:“法尊,那道人肯定没安什么好心,不然不会溜了的。”
“未必”,摩哥甲说道:“他赠书给法尊,肯定知道书中的玄妙。这么看来,他是在帮法尊。法尊第一次来这儿的时候,在后面的亭子里练过功夫,很可能从那时起他就已经知道法尊并不是一个普通人。把书给您,其实是做一个测试,现在结果出来了,他完成任务了。因为某种目地,他不和法尊见面,但是并没有敌意。”
元风:“是的,我觉得四海道人对我没有恶意,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花花没有报警,从这一点来说,他不是敌人。但是,泉萧说他一周前下的山,也就是我刚在灵境中将你们俩召唤出来的时候,他怎么能对我的事情了解得这么清楚呢?”
摩哥甲:“因为他们在法尊的身边放了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