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9点45分。
离山深处的须弥基地地下600米处人头攒动。新型通讯基站与特高等级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已经竣工验收,大量的设备正在进场、安装、调试。
在通道一角的安全岗哨平台上站着杜凯山、向龙浩和木笙。
杜凯山的右肩骨折位置换了一副新的固定护具,右手捂着肚子,忧心忡忡地看着脚下的工作人员。
向龙浩:“你着急也没用。春节前必须清场交付,我不上人,到时候我交什么?”
杜凯山:“你也不能整这么多人。这是什么地方?基地的大脑位置啊!”
“正因为它是基地的大脑”,向龙浩说道:“才得多花人力。就拿数据中心来说,10年前在地上搞个厂房改造一下,做个风冷和N+1电源冗余就完事了。5年前开始搞产品模块化,也就是围绕数据中心把配电单元、空调单元、IT单元以及监控单元拼装起来而已。现在呢?基地自己研发了一套高科数据中心的最佳模型和建设方法,给我发的《配置纲要》有800多页!这可是世界上最难搭的积木。不过,江总他们确实有本事,这套体系确实实现了全数据化模块配置,能耗很低啊!”
杜凯山:“老向啊,你扯那些我也听不懂。总之,你按时完工,完事这些人春节前再过一遍审查,全体!”
“行行行!”向龙浩取下安全帽,使劲挠了挠头,“我TM都快一周没洗头了!”
……
杜凯山和木笙进了电梯。
木笙:“903的客人快到了,直接去入口?”
杜凯山:“嗯,基地里的大神越来越多了。”
木笙:“不叫汪连长?”
“不用”,杜凯山:“这次他们主要去C点,过长伟和我们两家做东。”
木笙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抽出几张照片来递给了杜凯山。
杜凯山抽出两张来看了一下,问道:“高个穿皮夹克的就是彭羽?”
木笙点了点头,答道:“一共7个人,昨天在坪峰附近转了一大圈,从坪峰到朱家蒲,晚上在秋平湖露的营。”
杜凯山看着照片上的彭羽感叹道:“木笙,我们也得进步啊。你看看人家,多年轻的处级干部!”
木笙眨了眨眼睛,小声地问道:“队长,这个903是不是万队说的那种搞‘特感行动’的?”
杜凯山:“你别贼头贼脑的,人家是研究‘超自然现象’,具体弄什么,以后不就知道了。”
……
基地入口的“设备仓库”内,过长伟已经在那等候了。
三人打过招呼后,杜凯山问道:“你和吴书记谈完了?”
过长伟笑着说道:“我的一举一动你都盯着啊,你这工作做得可真到位。你给萧北什么好处了,听说他还加入了你们的‘秘密团伙’?”
“无可奉告”,杜凯山得意地点了一根烟,“你问的都是顶密。”
过长伟拿着一个蓝色信封,在杜凯山面前摇了摇,说道:“命令到了,C点基地现在是部里的直管研究所了。”
杜凯山显然有点吃惊,但过长伟不会拿这样的事情开玩笑,他感叹道:“你们真是挖到宝了!”
两辆吉普车开进了仓库,杜凯山赶紧把手中的半截烟扔了。
……
过长伟和彭羽很熟悉,把他带到杜凯山面前做了介绍。两边团队简单认识了之后,木笙就带着其它6名队员去办入驻手续,只留下三位头头在仓库里。
彭羽看着杜凯山脚边的烟头,从口袋里摸出那只ZIPPO打火机说道:“干嘛扔了啊?可惜了。”
杜凯山瞅着彭羽挺对脾气,说笑了两句,拿出烟来。
彭羽从双肩包里拿出一盒点5中南海,说道:“云烟太冲,我抽这个。”
彭羽给杜凯山点上烟,三人便走出仓库,在长椅上坐了。
彭羽:“天晴得真好。这山里的雪真够大的!”
过长伟伸了个懒腰,说道:“你初来乍到,但是见到这场雪比我还早。这周我还是第一次出来。”
杜凯山故意带着一副严肃的表情说道:“过队,你这泄密了啊!”
说笑间,彭羽瞅了瞅过长伟,转过头对杜凯山说道:“杜队,你接待工作不到位啊。你看我们长伟又瘦了,耳朵边上全是白头发。”
杜凯山:“他操心,没日没夜的,谁劝也不听。”
过长伟:“一言难尽。我现在每天是既兴奋,又焦虑。兴奋是因为现在工作的每一个进展,都是历史性的;焦虑是因为时间不够用,知识不够用,很多基础的定性工作还没有完成呢。”
杜凯山:“彭队,吴书记和我说了,这次你们驻扎在C点,得和长伟他们搭伙了。”
过长伟对彭羽说道:“你姗姗来迟,一定有什么惊喜带给我们吧?”
彭羽手里玩着打火机,笑嘻嘻地说道:“我从西北过来,之前做了一些准备。但是对于这样等级的地下洞穴,903之前也没有接触过。但是,经验告诉我,这样的发现不会只存在于一个孤立地点。对于穹顶大殿的研究,恐怕要扩展到整个离山区域。”
杜凯山很警觉地问道:“你在外围有发现?”
彭羽:“我们这边的活动情况,杜队长应该掌握了吧?”
杜凯山:“知道你们去了庆山,昨天在基地往朱家蒲方向转了一圈。”
彭羽:“没错。我8号到的庆山,昨天一早离开的,先在基地附近走了走。基地外围暂时倒是没有什么发现。但是碰巧,这次境安局的同事在庆山镇的一个案子里牵涉到了一些超自然现象。结果,我们顺藤摸瓜,还真有点收获。”
此时,一阵寒风吹来,杜凯山的烟灰掉了一身。原本晴朗的天空上,突然飘来的一块浅灰色的云朵遮住了阳光。
……
三人进入须弥基地。
杜凯山带着彭羽简单地拜会了基地的几位主要领导后,三人便一起乘坐轻轨来到C点基地。
在穹顶大殿上方横井内的一间会议室里,彭羽打开了随身的电脑。
他和杜凯山、过长伟分享了金光路8号柯美玲被袭击案、从气象站拷回的数据信息和西北战机巡航时发现的不明飞行物的雷达图像。但是,彭羽隐去了关于庆山轧石厂“910打拐案”的细节。他只是说境安局在庆山镇发现了一处和这艘神秘飞行器相关的密室,8日晚团队在搜索密室时,拍到了一张有关飞行器的照片。
彭羽在电脑桌面上点开了那张图片。过长伟和杜凯山看见那块黑石清晰地悬停在山崖边。但这张图片里左边山崖边的忍者背影已经被彭羽裁减掉了。
过长伟:“不知道为什么,看见这东西我就很兴奋。信号科也有一份资料,是去年中国南极昆仑站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11公里处夜间拍摄到的一组图片,疑似超自然飞行器。我让总部尽快发过来。”
杜凯山心里可不兴奋,反而十分紧张。按照彭羽对这艘飞行器的描述,它瞬间就可以从庆山开到须弥基地来!
他连忙问道:“彭队,你有对付他的办法吗?”
彭羽摇了摇头,“当它出于飞行状态时,我们目前的探测雷达根本无法锁定。”
杜凯山皱起了眉头,他觉得自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之前万海峰多次说过他正在追踪一伙隐秘组织。杜凯山没往深处想,认为万海峰所说的神秘组织无外乎是在周密地策划针对社会的犯罪活动而已。可现在,彭羽的一番话点醒了它。从佰草坡开始,大半年来它所发现的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不应该被孤立地看待。
这些发生在现实世界里的怪事,也许在背后都能被一条线串起来。今天彭羽刚刚到达就分享这些情报,说明他已经从他的业务角度将这艘飞行器与穹顶大殿代表的神秘文明联系在了一起。
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也是安全保卫工作的原则之一吗?
昨天在和万海峰见面时,他们一直在讨论彭羽的来意。万海峰提到周末刚忙完,他却没有进一步打听一下。看来,面对多年的老战友的时候,自己的安全意识太薄弱了。如果他追问下去,说不定就可以早点就此事做点必要的准备。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如同一个傻小子听说女朋友突然怀孕了一样手足无措。
彭羽:“杜队,这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不过,正因为如此,我们境安局和信号科才会来到坪峰。以后大家一起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按我的经验,这些不明飞行物往往与人类保持着足够的距离。903发现的一些超自然现象也表明这些神秘力量从来没有对一群人进行过攻击,更不要说我们这么大的一个防卫森严的基地了。”
杜凯山笑了笑,说道:“谢谢彭队,是这么个道理。”
但在杜凯山脑海深处,猝不及防的忧虑仍未褪去。他想起一位老领导和他说过的话,“当你感觉到战斗即将打响的时候,怎么紧张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