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说的是佛家”,猩猩清了清嗓子又说道:“道家也是如此,陆羽《茶经》里就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神龙氏可是道教敬奉的三皇之一的农业之神。崇道之人喜欢在深山、孤峰上结茅隐居,这些地方本就是上品茶叶最易生发之地,武当山、龙虎山、泰山、终南山,哪里都出好茶。道家制茶、饮茶最先作为解毒的方子,之后将其视作养生,尤其是养形的‘仙草’,借饮茶吸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他们以茶做禅再自然不过了。”
元风不耐烦了,“禅机在哪儿呢?”
猩猩:“你急个鸟!这都是一条线下来的,接下来就给你说说这‘单叶茶’的禅机。”
“一个没上过学的人和另一个没上过学的说话真TM费劲,”猩猩说道:“你眼睛别盯在茶叶上,那个茶叶就是你,而四海老道要让你体会的是这杯水。”
“高论,”元风不忘向猩猩竖起大拇指,这一点他倒没想过。
猩猩:“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可烹茶,茶融于水,茶中有水,水中有茶。水无常形,唯其空,能滋养万物却毫无冲突。道在一山一谷,道在一草一木,道在一水一叶。单叶烹茶,一念有,一念无,一念苦,一念甜,一念高,一念低,一念清,一念浊,一念之间,皆是无明,既是无明,何必忧心?四海以茶为道,以水寓禅,想告诉你上善若水的道理和沉浮随意的人生态度,当以清净心看世界,与人无争、与世无争、与时无争;当以水之品格容于世间,胸纳万物,淡泊无争。这其中的境界就如李翱与药山禅师问答后开悟的一般,‘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猩猩说完这些话依然眯着双眼,沉醉其中。
元风没有说话,拿起桌上那杯茶一饮而尽,擦擦嘴角下了船。
……
回程的路上,元风觉得不管四海的本意是怎样的,猩哥的解释都是完美的。
元风很庆幸今天可以借这杯茶请教他。他觉得猩猩有思想,有巧思,他不去写小说太可惜了。
对于那杯茶的禅机,元风倒有些不以为然。他从那杯茶里悟到的和别人都不一样,但他不好和猩猩说。因为在船屋时,他看见水里那个叶子的时候就想起自己在水库里悬停在水中的那一幕。如果一个人总在岸上或者溪边站着,他可以认为上善若水,但他如果和自己一样茕茕孑立于雷电交加的湍流之下,他就会明白这水有多么凶险,多么无情,又多么的不可预测。
无明本就无可避免,但要看你的无明是矫情做作,还是被逼无奈。
像程挺说的,如果进了学校,就不要屈居人下;既然开门做生意了,就要绞尽脑汁,挣钱养家。
元风觉得自己无论如何是学不来清净无争的心境的,那些道理山上清修的道士可以学,但只要你下山入世,哪有清净可言!
争心不可太盛,这一点他是同意的,老唐也说过,可沉浮随意谈何容易?他能体会到的至理,还是老唐的家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更返璞归真。
……
元风骑着三轮车,经过酱园街街口的“四季香酒楼”时停了下来,接了一个老唐催他回家吃饭的电话。
电话刚挂下,他就看见四季香酒楼的大厨范大康正追着打他7岁的儿子范家豪。
由此,又牵出一桩奇事来……
四季香酒楼门口,范大康正追着打他7岁的儿子范家豪。
家豪从小就有一副好体格,身板儿比同龄的男孩都要大上一圈,虎头虎脑的,天不怕地不怕。这孩子喜欢元风,见到就叫哥哥,也喜欢和十五玩耍,经常带着食客剩下的猪肘子来喂十五。这会儿他正哭着喊着冲出门,拼命躲着他老爸的擀面杖。
元风上前一步,把家豪护在身后,推了一把范大康,“有这么打孩子的吗?”
“管你屁事!”范大康又高又胖,眼角弯弯的,一脸憨像。
他吼了一句,跟着就挤眉弄眼地给元风使着颜色,然后又嚷嚷着要揍家豪。
元风往店里一瞅,酒楼老板杨茂堂在柜台里坐着,脸色很难看,估计范大康因为什么事和杨茂堂犯上了,正拿家豪演着“苦肉计”。
范大康还在骂:“这叫什么熊孩子啊?这么小的年纪就从厨房里偷东西吃,这长大了还得了!”
“我没偷”,家豪在元风身后边哭边叫唤,“我中饭还没吃呢!”
范大康气地冲过来要抓家豪,伸手要把元风挡开。元风就势一领,范大康踉踉跄跄往边上跑了两步,就趴在酒楼墙上了。他回头一瞧元风,心里顿时有些胆怯。
元风国庆期间在春玲摄影动手揍流氓摄影师的事情早传遍酱园街了,而且越传越邪乎,有人说他一只手就制住了一个成年人,只一拳打得那人昏死过去。那人醒来后抽出刀来,结果元风微微一笑,空手夺白刃,嘁哩喀喳,几秒种后那壮汉一泻千里,伏地求饶……
元风把家豪抱起来放进三轮车车斗里,对范大康说道:“家豪今天去三仓货栈吃午饭,我请他。”
元风开车走的时候,范大康还做势吼了两句,换了街坊四邻一片哄笑。
老唐和石小林带着十五准备好要开饭了,看见侧门里元风骑车进了院,车斗里还蹦下家豪来。
元风把事由一说,家豪感到委屈,昂头又哭了几声才坐下吃饭。
元风:“你爸干嘛当着那么多人揍你?”
家豪:“他就知道趁我妈不在家揍我,而且是揍给杨老板看的。”
“为什么呀?”元风一边向他碗里夹着菜,一边问道。
“唐大伯、小林叔叔、元风哥哥,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们酒楼闹鬼了!”家豪一本正经地说着,把饭桌上的人都逗笑了。
唐会明:“那你跟咱们说说,怎么闹鬼的?”
家豪:“这鬼是从上个月月底开始闹的,从那时候开始,我爸厨房里就开始不停地丢东西,都是各种各样的好吃的,尤其是蒸屉里各种荤菜和白案师傅那边的各种卤菜,还有馒头花卷,每次不多,但是每天都要丢一点。”
唐会明:“杨老板不在饭店里装了好多摄像头了吗,找不出小偷来吗?”
家豪:“厨房里到现在装了四个摄像头了,从前厅到厨房的过路道里还有两个摄像头,杨大爷查了,啥也没发现。”
元风:“都什么时候丢的?”
家豪:“一到夜里就丢,我爸说主要是凌晨的时候。今天中午是第一次白天丢东西。”
石小林:“伙计们问了吗?”
家豪:“伙计饿了捡个边角,没有向灶上伸手的,有摄像头,再说晚上伙计备好菜就回家了。”
石小林:“要不就是你们后院的猫啊狗啊的?”
家豪:“也不是,你见过小猫小狗偷吃连碗都端走的不?”
他指着桌上盛汤的青花大碗,“就是这样的汤盆,都少了好几个。”
石小林:“真出鬼了?”
家豪笑了,“我说得没错吧?”
元风:“那你爸揍你干嘛?”
家豪忿忿地说道:“我中午饿了,去灶上要吃的,正好有客人点了碗饺子,他有个徒弟正在煮,就说多给我下两个,让我等一会儿,我就回后院了。结果过了一会儿饺子好了,他徒弟盛了一大碗要给客人,锅里留了几个给我。他盛完我那几个,再一回头,乖乖,等着要上桌的一大碗饺子就不见了。杨大爷听说后进来就骂,气地要上房,我不知道啊,我掐准时间进去吃饺子,我进门就问啊,我说我的饺子呢?我爸就拿着擀面杖要揍我,然后就遇到你了,嘿嘿……”
唐会明:“人家一头火,你进去一点炮,幸亏你元风哥哥挡着,否则你今天有你受的。”
家豪跟着大家一起笑,接着又盛了一大碗饭。
“这天天丢吃食,谁也受不了”,唐会明问道:“你杨大爷怎么不报警呢?”
“说是招警察叔叔来不吉利,”家豪接着说道:“这两天杨大爷天天拜灶王爷,买了好多水果和云片糕给灶王爷供着,早晚都上香。我爸现在天天穿红裤衩,腰上还系着红绳子呢。”
“所以”,家豪又神秘兮兮地说道:“我爸就和杨大爷说可能是梁上得道的黄大仙,唐大伯,什么是黄大仙?”
唐会明:“你回去问你爸去。”
家豪:“好吧,反正我爸为这事还和杨大爷拌嘴呢。杨大爷说厨房是平顶的,哪有梁?那上面抹得是水泥。我爸就说水泥也挡不住黄大仙啊,水库都挡不住。那把我杨大爷气地在那叫,你们家房顶才修水库呢!”
众人都被家豪的话逗地前仰后合,笑都笑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