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去轧石厂验证浅坑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连志鹏从包里拿出两部黑色的手机交给万海峰和陈亮。
连志鹏:“今天我们还要去薛家畈探你们说的那个洞。韩青一案和这个案子之间到底是怎样的牵连,我们现在先不做结论。从现在起,你们自己的手机继续使用,但我们仨讨论韩青一案的案情时,要使用我给你们的这台新手机。”
陈亮:“要做到这种程度?”
连志鹏:“不可不防。”
……
上午11点,万海峰和陈亮带着一队拥有专业探洞、潜水经验的特警到达薛家畈。
他们按照上次薛翮庭老人的指引,过了渡口,从翻台山后山进入石箍堰内。
陈亮的组织工作很高效,半个小时后负责爆破的刑警按下了起爆器,被封存了32年的天泉洞在一声巨响后又露出了洞口。
他们把装备搬运到了洞内,分头开始工作。
众人架起灯组,通电后,这个传说中的水匪巢穴便露出了真容。
这里冬暖夏凉,两边洞壁上有孔隙通着外边,可以自然通风。洞里空间大得惊人,几千平米是有了,地面都被人修整得十分平坦,不同区域用条石做了间隔,规划得井井有条。
山洞呈尖顶状,最高处二十多米。石壁上有凿出的方形空洞,还存有木架和楼梯的构件,当年这里住上几百名水匪绰绰有余。
石洞西侧有条长廊,连着厨房、厕所和库房,底部的几间牢房应该是当年用来关“肉票”的。正厅前段是操练兵勇的训练场,中段是议事大厅。
寒婆塘位于训练场和大厅之间。这天然的水塘近似方形,边长十米左右,水色微微泛绿,深不见底。万海峰用手试了试,水温是温热的,这对潜水员来说是个好消息。
薛明礼老人提到过的那截石拱所在的高台处于议事厅的北边。台上光秃秃的,台面上砌的是青石,蒙着厚厚的灰尘。万海峰和连志鹏在寒婆塘边接了抽水机,冲洗那个高台的台面。尘灰洗净后,果然有了发现。
高台四沿的石材上雕刻着暗八宝的图案,四角嵌了灰色的方砖,砖上刻着的正是红宝印,这天泉洞和薛展天与红宝印的关系终于坐实了。
陈亮:“跟了这么久,总算有条线索完整地对上了。”
连志鹏:“对是对上了,但是看这些东西的现状,这条线中间恐怕隔了快一百年!”
万海峰:“不管怎么说,感谢薛老处长指点迷津。苍天饶过谁?这层窗户纸一旦捅破了,后边应该还有惊喜。我现在觉得啊,只要是个人,在历史上存在过,总能寻找到点蛛丝马迹,但要是去找一块会飞的石头,那才叫头疼!”
陈亮:“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什么样的罪犯我们没有面对过?来的路上我在琢磨大鹏上午说的超自然袭击和韩青肚子里的那张卡。这二者之间是否会有联系呢?专家说那张卡对应的主设备拥有‘我们目前还无法理解的通讯技术’,海峰曾推断韩青藏起的那个塑料箱里很可能装着那台主设备。如今再看看那块黑石头,它从小姑娘身边瞬间取走各种金属的技术,同样是我们无法理解的。这么看起来,这两件东西如果来自同一个源头,我并不觉得奇怪。”
万海峰一听,眉头也展开了,“我们最近掌握的一系列线索正在往两个点上聚集。一是红宝印、吊灯金蘑和薛展天让我们今天找到了这里,这条线一直进展缓慢,原因是其巨大的历史和空间跨度。二是韩青被捕前一天的失踪、被捕后的死亡、他吞到肚子里的怪卡、神秘的塑料箱和那块消失的黑石头,这些表象背后都呈现出神秘的技术特征,确实扑朔迷离,但这条线却是刚刚发生的,可利用的价值更高。这两条线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是草蛇灰线千里脉,一环扣一环。只要他们再露出马脚,一旦和我们面对面了,我们就能看清这盘棋。”
陈亮:“这才是正解!”
连志鹏:“一张被加密过的安全卡,一套高级的通讯器材,一块突然飞走的石头,一种瞬间取走金属的技术,一次超自然袭击事件,这五个点拢在一块儿,指向哪里?”
万海峰:“还是910案的起点,但不是观音坡轧石厂。”
三人异口同声地说道:“汉阳!“
万海峰:“薛展天送给石堂春的珍贵文物、1977年的金苇荡文物哄抢事件、法兰克福的文物走私、阿联酋的文物走私和把这些文物串到一起的红宝印,这五个点拢在一块儿,又指向哪里?”
他们仨一起看向了那一方池塘。
……
三人围在寒婆塘边。
第一个潜水员下去十分钟后就浮了上来,“下面也就二十来米深,塘底比上边宽些,水温比上边还高。底部有九个洞口,围成一圈。九个洞都能进人,有一个洞最大,应该是进水的洞。我进去探了十米左右,是个天然水洞。其余八个洞看样子都是人工凿的,而且洞内顶部都通有管道,不过都被水泡烂了。”
陈亮:“管道?你捞两截上来看看。”
又下了两名潜水员,过了一会儿,三人抱着几根浅咖色的破管子浮了上来。这些管道都是粗竹管,内部的隔层都被捅破了,外边抹了厚厚一层桐油。
连志鹏:“这些是输送水或者空气的管道,应该通向可以供人类活动的地方。”
陈亮对着那三名潜水员说道:“别着急进人,先进设备。”
这次他们带来了四台水下有线探测器,样子像拖着一根电线的玩具潜水艇,自带动力,集成了灯具、摄像头和一组传感器。
队员们把机器都放了出去,他们仨盯着几块袖珍屏幕。
探测器分两轮先探了八个小洞,都是直洞,直径在两米左右,洞壁很规整,像是拿盾构机打出来的一样,水温和塘底保持一致。从洞口延伸100多米后,‘潜水艇’就浮头了,洞的尽头各有一个高于水面的石室。
这八个小洞就像蜘蛛的八条腿,还都是断头洞。
有两台探测器进了那个大洞,里面的路径弯弯曲曲,洞壁上也不平整。这是进水洞,这说明它可能会极深。果然,半个小时后,探测器已经到了1公里处,没线可放了,只好返航。
万海峰和连志鹏套上潜水装备也下了水。八个小洞末端石室的画面传回来了,但他俩还是想看得清楚些。
他们随机选择了一个洞口钻了进去,一会儿就从一个石室下方的小水潭里浮了上来。他们带着呼吸器,拧亮强光灯走进石室。刚才发现的那些管道一直通到这里,确实是用来输氧的。
这石室百来个平米,石壁上有铁器挖凿的痕迹。地面上有大量稻草,早已腐烂。石室里摆满了木架,一大半都朽了,塌在地上。
他俩又仔细观察了一番,确定一无所获后,转往另一间石室。就这样,他俩连跑了八间石室,里面都是空空荡荡。
他俩发现所有石室里的木架都空着,这些木架能装多少文物?简直难以想象。1977年那次所盗的文物已经全部缴获了,也只有几十件而已。可能在1977年之前,这里就已经快被搬空了,那些文物又去了哪儿?当初那些水匪不过是些附近的村民和盗贼流寇,如何有能力在山体内挖出这些石室,还把文物装进装出,不走漏半点风声的呢?
他俩在最后一间石室矮墙下面发现一个封着口的酱色釉瓷坛。他俩带来的袋子总算派上了用场。
二人回到天泉洞之后,陈亮打开那个袋子,小心取出那个瓷坛。
陈亮:“恭喜二位,寻获一个晚清的腌菜坛子。”
万海峰气喘吁吁:“里面装的啥?”
一个队员开始拍摄,陈亮戴着手套抠掉坛口的封泥,揭开盖碗,里面还封着油布。拆开油布,他拿电筒一照,坛里的东西红艳艳的。他凑近坛口闻了闻,立刻笑了,抓了一把,“瞧瞧吧,一坛子的红蜡,这应该是他们给文物做蜡封用的,保存完好。”
万海峰和连志鹏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挺直身子躺在了地上。
……
柯美玲在金光路8号被袭的那个周六,须弥基地里召开了一次全体动员大会。未来两年内的试验方案已经正式获批,被命名为“蜂巢计划”。随后,第二阶段试验的一级节点计划都已分发到各中心的负责人手中。
在蜂巢计划中,江玉昆领衔的科研中心扮演着核心角色。第一次试验之后,基地科研中心关于秘子研究的诸多论文已获得多个国家级奖项。在下一阶段工作的理论研究方面,部里还将组织多位院士级专家参予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