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09000000005

第5章 一个国家是如何遭受剥削的

——论大英帝国在缅甸的统治【1】

缅甸位于印度与中国之间,其人口属于印度支那人种。

它的面积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三倍,约有1400万人口,其中大约900万是缅甸人。

其余的人口由不计其数的在不同时期从中亚草原迁徙而来的蒙古部落组成,还有从英国占领时期开始到此居住的印度人。

缅甸人笃信佛教,各部落的居民则崇拜众多异教的神明。

要和这么多出身各异的人民以他们自己的语言交流,你得会说一百二十门不同的语言和方言。

这个国家的人口密度只有英国的十分之一,是世界上物产最富饶的国家之一。它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刚刚开始被开发利用。

它的森林盛产木材,是一流建筑材料的理想出产地。

缅甸产锡、钨、玉石和红宝石,这些只是其矿产资源的冰山一角而已。

目前它出产了全球5%的石油,其储量远远未见底。

但其最大的财富之源——养活了80%—90%人口的资源——是它的稻田。

稻谷普遍种植于自北向南流经缅甸的伊洛瓦底江的盆地。

在南部辽阔的三角洲平原,每年伊洛瓦底江带来许多吨冲积泥,土地极为肥沃。

缅甸稻米的产量和质量都非常高,向印度、欧洲乃至美洲出口。

而且,这里的温差变化没有印度那么频繁剧烈。

由于降雨丰沛,南方地区更是如此,缅甸不知干旱为何物,而且永远不会过于酷热。大体上,这里是热带最宜人的地区之一。

缅甸的郊野风光秀丽,有宽阔的河流、巍峨的山峰、四季常青的森林、斑斓绚丽的花朵、奇异特别的水果,要是我们提到这些的话,自然而然会想起“人间天堂”这个词。

因此,英国人煞费苦心就是为了得到这个国家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1820年他们占领了面积广袤的土地。1852年他们故伎重施。最后,在1882年,米字旗飘扬于这个国家几乎每一个角落。

在北边的山区居住着小型的原始部落,迄今他们还未被英国人统治,但他们很可能将遭受和其他国民同样的命运,这全拜用委婉的说法叫“和平渗透”的做法所赐,用直白的英语说,就是“和平吞并”。

我无意在本文中对英国的帝国主义统治进行褒扬或批判。我们只需要记住,这是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出发,对英国治理缅甸的得与失进行探讨会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 * *

首先,让我们探讨政治问题。

在大英帝国统治下的所有印度行省政府奉行绝对的专制,因为单凭武力恐吓就能让数百万人乖乖听命。

但这种专制却潜伏在民主的面具后面。

英国统治东方民族的金科玉律是“东方人能做的事情绝不劳欧洲人插手”。换句话说,英国人掌握着最高权力,但由基层的公务员承担着日常的行政工作,执行公务时与人民打交道的公务员都是从本地人中甄选出来的。

比方说,在缅甸,所有的底层地方治安官、官至督察的全体警察、邮局职员、政府工作人员和乡绅等都是缅甸人。

最近,为了平息舆论和制止开始引起关注的民族主义动乱,英国甚至决定接纳受过教育的本地人成为几个重要职位的候选人。

雇用本地人担任公务员的制度有三个好处:

首先,本地人愿意接受比欧洲人低廉的薪水。

其次,他们更加了解同胞的心思,这会帮助他们更轻松地解决法律纠纷。

再次,他们有机会向政府表忠心,以此安身立命。

因此,通过与受过教育或略受过教育的阶层进行紧密合作,和平得以维系,不然他们的不满可能会催生造反的领袖。

但是,控制这个国家的人是英国人。当然,和每一个印度行省一样,缅甸有议会——以此昭示民主——但议会其实没有多大的权力。

它的权力根本无足轻重,大部分成员只是政府的傀儡,其作用只是让任何法案师出有名。

而且,每个行省都有一位由英国人委任的总督,他拥有像美国总统那样否决任何违背其意愿的提案的绝对权力。【2】

尽管正如我们所提到的,英国政府在本质上是专制政权,但这并不表示它没有得到民意的拥戴。

英国人修建了道路和运河——当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缅甸人也从中受惠——他们创办了医院,兴建了学校,并维持法治和秩序。

归根结底,缅甸人只是农民,一心只想着耕种土地。他们的意识还没有觉醒到诞生出民族主义者的地步。

他们的村庄就是自己的小天地,只要他们能宁静地耕种土地,他们不会在乎统治者是白人还是黑人。

有一点可以证明缅甸人不关心政治,那就是:只有两个步兵营和大约十个营的印度土兵和骑警驻扎在这个国家。

也就是说,一万两千名士兵,其中大部分是印度土兵,就足以让一千四百万人口臣服。

政府最危险的敌人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人。要是这个阶层人数更多一些,并真正受过教育的话,他们或许会高举革命的旗帜,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做。

这是因为,首先,正如我们已经了解到的,绝大多数的缅甸人是农民。

其次,英国政府尽量让缅甸人只接受笼统的教育,其内容几乎毫无用途,只能培养出信差、基层公务员、律师行的小文员和白领人士。

英国人小心翼翼地避免技术和工业方面的培训。这个政策在印度全境贯彻,目的是阻止印度成为有能力与英国一争高下的工业国。

事实上,大凡任何真正受过教育的缅甸人都是在英国接受教育,属于生活富裕的一部分人。

因此,由于没有受过教育的多样化阶层,也就不存在要求反抗英国统治的公共舆论。

* * *

现在,让我们思考经济上的问题。我们在这里再次发现缅甸人大体上十分愚昧,对自己正在遭受怎样的对待并不知情。结果就是,他们茫然无知,根本不会流露出憎恨。

此外,目前他们还没有遭受到太大的经济上的破坏。

确实,英国人抢夺了矿山和油井;确实,他们控制了木材生产;确实,形形色色的中间商、掮客、磨坊主和出口商从稻米买卖中谋取了巨额利润,只有种稻米的人——也就是农民——什么也没能得到。

而且,那些从稻米和石油买卖中暴发的商人没有对这个国家的富强做出任何贡献,他们的钱不会通过纳税增加地区的收入,而是流至海外,到英国消费去了。

说句实诚的话,我们可以说,英国人正在恬不知耻地劫掠盗窃缅甸。

但我们必须强调,缅甸人现在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他们的国家十分富庶,他们的人口非常稀少,和所有的东方人一样,他们如此无欲无求,不知道自己正被剥削。

耕种着他那一亩三分地的农民仍然过着与马可·波罗时代的祖先一样的生活。要是他愿意的话,他可以用合理的价钱买到未被开发的土地。

当然,他过着艰辛的日子,但大体上他没什么好发愁的。

饿肚子和失业对他来说像是天方夜谭。每个人都有活儿干有饭吃,为什么要杞人忧天呢?

但是,这是重要的一点:当他们的国家财富大量减少时,缅甸人就会开始尝到苦头了。

尽管自战争之后缅甸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那里的农民比起二十年前却更加贫困了。

他们开始体会到了土地税的重负,增加的收成并不足以减轻负担。

而工人的收入一直没有赶上生活成本的增长。

而原因就是,英国政府允许成群的印度人自由地进入缅甸,他们来自一片几乎就快饿死的土地,愿意为了微薄的收入而工作,结果,他们成了缅甸人可怕的敌人。

除此之外,缅甸本身的人口还在快速增长——上次的人口普查显示,在十年里缅甸人口增加了一千万——不难预见到,和所有人口过多的国家一样,迟早缅甸人就会丧失他们的土地,沦落到为资本主义体制服务的半奴隶制国家,而且还得忍受失业。

他们将会察觉到今天几乎没有察觉的问题:油井、矿山、磨坊业、稻米的销售和种植都被英国人控制。

他们还会意识到自己在工业上的落后,而当今世界是工业统治的世界。

* * *

英国在缅甸推行与印度同样的政治制度。

在工业方面,印度被刻意地保持在愚昧状态。

它只能以手工生产基本的必需品。印度人没办法生产诸如汽车、步枪、时钟、电灯泡等产品,也没有能力建造或驾驶远洋舰船。

与此同时,他们在与西方人打交道的时候依赖某些机器生产的东西,因此,英国工厂的产品在没有能力自主生产的国家找到了重要的倾销处。

通过无法逾越的关税壁垒,外国竞争无从实现。因此,英国的工厂老板们没有顾虑,完全控制了市场,攫取了高额利润。

我们说过,缅甸人还没有吃到大的苦头,而这是因为大体上他们还是一个农耕民族。

但是,和所有的东方人一样,对他们来说,与欧洲人的接触产生了他们的父辈根本不知道的对于现代工业品的需求。结果,英国人以两种方式偷走了缅甸的财富:

首先,他们掠夺了自然资源;其次,他们赋予了自己缅甸所需要的工业产品的专卖权。结果,缅甸人被拖入了工业资本主义体制中,但根本没有希望成为工业资本主义国家。

而且,和印度的其他民族一样,缅甸人服从大英帝国的统治完全是屈服于其武力,因为他们确实没有能力建造舰船,制造枪炮或任何现代战争必备的武器。按照现在的局势,如果英国人放弃印度,只会出现殖民地易主的情形。这个国家只会被另外一个强权势力侵略和掠夺。

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基础是以军事保护换取商业垄断地位,而正如我们所试图展现的,真正占便宜的是控制了各个领域的英国人。

* * *

结论就是,要是缅甸从英国人身上得到一点意料之外的好处,它一定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直到目前为止,英国人一直较为克制,没有过分地压迫本地人,因为还没有这个必要。缅甸人仍然处于从农民到产业工人过渡的初始时期。

他们的情况堪比十八世纪的欧洲人,只是发展工商业必备的资本、建设材料、知识和武力完全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因此,他们在专制体制的保护下,这个专制体制为了自己的利益会保卫他们,但当他们失去了利用价值时,就会被毫不犹豫地抛弃。

他们与大英帝国的关系就是奴隶和主人的关系。

这个主人是好是坏呢?这不是关键的问题,我们要说的只是,他实施的是暴政,说得直白一些,为的就是给自己捞好处。

尽管到目前为止缅甸人没有多少抱怨的理由,但缅甸的财富终有一天会难以支撑一直在增长的人口。

那时候,他们就会明白资本主义是如何报答它赖以生存的恩主的了。

【注释】

【1】刊于1929年5月4日《公民进步报》。

【2】按照美国宪法第一条第七条款规定,总统有权否决经参议院和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如果法案被否决,而两院经过程序表决仍有三分之二多数同意,则该法案无须总统同意即可生效。

同类推荐
  • 寻觅柳永

    寻觅柳永

    金秋的周末下午,天高云淡,和风拂面。我和作家陈旭驱车去武夷山上梅乡白水村探访柳永遗迹。不料遇上修路,汽车一路颠簸,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四五十公里的路程却花了3个多小时。到了村口,我即到一农家问路,一位20多岁的农民兄弟得知我的来意后,执意要为我做向导,领着我们借着手电筒光深一脚浅一脚来到依山傍水的路边自然村,他比画着跟前的五六幢房子说:“柳永曾住在这个地方,具体是哪里已无证可考。”眼前视野开阔,溪水潺潺,绿波荡漾。不远处,朦胧可见两棵参天大树,我们沿着田埂走到树旁,两棵罗汉松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 说文解艺

    说文解艺

    杜书瀛兄嘱序于我,我先看目录,很大一部分竟是我没有读过的,于是把书稿看了一遍,有些学理性强的文章还没消化,或还似懂非懂,但我觉得应该来写这篇小序。 书序可以有种种写法,有些著名的序言体文字,是就所序这一本书的中心内容或某一论点加以补充,生发开去,甚或是借题发挥,本身就形成一篇论文,限于学力,这是我做不到的。而人们近年常常批评一些人之写序,说有的是“友情出场”,有的是为了“促销”,有的通篇不过是些“感想”……总之应该列为写序之大忌的,——我现在要写的正不出这个范围。
  • 恋上沙发

    恋上沙发

    本书是当代生活写照的散文作品集,包含作者在杭州求学,参加工作之后各个时期的作品50多件,既有青春学子的追梦思想的火花,也有工作于社会的繁琐和忧郁。
  • 善行天下

    善行天下

    全书收录了贾淑芳近些年创作的诗歌作品近100篇。贾淑芳的诗歌创作主题贴近生活,语言通俗凝练,尤其是对于人生与自然的认识,更展示了作者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审慎态度与独特视角。同时,许多诗作的语言简洁、纯朴,使读者的阅读比较轻松、顺畅,却又意味深长,感人肺腑。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热门推荐
  • 朋友命中注定了解一下

    朋友命中注定了解一下

    一开始,她想的是,一命还一命,后来,她想的是,一命怕是不够还毕竟一条命是不够在这些世界浪的(求放过
  • 给小学生讲蒙学故事

    给小学生讲蒙学故事

    《给小学生讲蒙学故事》旨在对这些经典启蒙书中的德育故事进行梳理和汇总,并用通俗易懂的讲述让故事变得具体,帮助小读者们更方便地接受。
  • 四季养生汤

    四季养生汤

    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四季气候各有不同,只有顺应四时之变,用与气候相应的食材煲汤,因时进补,才能滋养身心,保四季健康。《美食天下(第2辑):四季养生汤》教你做四季养生汤,让你每季都健健康康!
  • 送阎侍御归阙

    送阎侍御归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当你撞上了他

    当你撞上了他

    一个精通各类设计的天才学霸,一个掌握黑白两道命运的黑暗中的男人,一次不经意的相遇,一次不经意的情愫,一辈子的彼此。天道轮回,未必尽是沧桑,起承转合,我们是兜兜转转的爱人。
  • 穿越时空之皇叔也可爱

    穿越时空之皇叔也可爱

    烂俗套的穿越剧情居然发生她颜依依身上,想想看她一个学计算机专业的到古代会绣花吗?会弹琴吗?
  • 乞丐皇帝与军师皇后

    乞丐皇帝与军师皇后

    奇女子吉儿,不习女工,善兵书计谋,女扮男装,营帐中运筹帷幄,人称“赛诸葛”。吉儿冒名替嫁,抛出的绣球被沦为乞丐的皇帝接到,从此二人患难与共。又有与世无争的王爷李泌放弃淡泊清雅的生活爱她护她,无怨无悔,对她说:因为遇见了你,我的眼中再也看不到任何女子。
  • 先正读书诀

    先正读书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的生活我不再参与

    你的生活我不再参与

    暂!无!简!介!等我构思完后才写简介暂时咱就先这样
  • 娇妻难宠:顾少的心尖宠

    娇妻难宠:顾少的心尖宠

    上一世,楚衣歌识人不清,最终落得惨死下场。可是谁能告诉她,那个她最痛恨的人为什么跟着她一起跳海了??有机会重活一世,楚衣歌只有两个心愿:将恶毒继母和虚伪妹妹扫地出门,活的潇洒恣意……顺带再了解一下那个追着她不放的男人好了……*顾北爵看着眼前突然转变态度的小妻子,表示很不习惯,表示你说你的,我是不会相信的。事实嘛……脸好疼。楚衣歌一手拿着红本本,勾唇,“不是不结婚?”某人笑的一脸宠溺,“谁说的……”1V1,双洁+双向救赎。楚衣歌,“如果有来生,我愿成为你的太阳,驱散你心间所有阴霾。”推荐新书:《爱你是我的处心积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