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000000020

第20章 贝塔,不幸的情人(4)

贝塔的杂文尽管尖刻有力,语言精练,可内容却是如此平淡无奇,枯燥乏味,这个现象本身就说明:一个很有前途的散文作家是在如何自贬身价,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其实,他有足够的智慧,不会不明白,他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为什么这样做?在与几个足以决定作家地位升迁的文学权威谈话时,我向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贝塔?他们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但这并不需要把贝塔这样的人变成一个完完全全的废物。从他们的角度看,如果他写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应该对他们更有用,迫使他去写这样的文章,实在是浪费他的天才。“没有人要求他写文章。”我得到的是这样的回答。这十分悲哀,N杂志社的编辑不能赶走他,是贝塔自己坚持要写那些杂文的。他认为:“今天不是搞艺术的时候,应该以更直接的、更原始的手段对大众施加影响。”他想成为一个“最有用的人”。这样的回答至少不乏假仁假义。党一直在强调自己关心文学,希望有最好的文学;但与此同时,却又制造紧张气氛,于是,作家们就开始争先恐后地想使自己的文笔具有质朴的风格。然而,事实是,贝塔自己想专心从事新闻工作,尽管他早已是位高级专家,然而他却抓住一个普通傀儡容易完成的工作去做。他与东方知识分子常见的做法一样:自毁才能。当这样的知识分子手中握着笔的时候,他们的心理过程是相当错综复杂的。试想一下,他要介绍在国际政治方面发生的某些事件,而他非常清楚各种现象的互相依存关系,这些现象只能是交互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要真实地描述这些关系,那就需要洞察斗争双方的动机,还必须看各方的需求,简单来说,就是要尽最大努力进行全面的分析。那时他却要借助愤怒来写文章:愤怒能立即把事情搞得错综复杂、纠缠不清,愤怒就根本不必去做分析。这是针对各种幻想的愤怒,认为只要与人的意志有关,就与恐惧分不开,恐惧的是:担心自己成为自己的浅薄和幼稚的牺牲品。因为世界是残暴的,就应把一切现象都归结为最简单的和最残暴的因素。作家明白,这样做距事实的真相很远:人类的愚蠢和善意对事态的影响,并不亚于经济斗争;但是,作家在对人类的意愿采取报复行为时,指出,它们是由几种基本法则决定的,同时,作家感觉到自己的优越性,认为自己目光锐利,洞察一切,有足够的力量排除“思想上的偏见”。贝塔在他关于集中营的短篇小说中把自己展示为一个吃得饱、穿得好的犬儒主义者,他在撰写政治杂文时也采用了这种做法。他强调简化、去掉一切幻想、赤裸裸地去表现一切——他作品中的这种倾向一直没有变。可是,朝着揭露世界的赤裸性的方向一直走下去,越走越远,走到某一点上,理智就会毫无作用了。——词汇成了斗争口号,同时也成了只是行动的一种不完善的替代物。捏紧拳头喊口号表达的意思或比词汇体现的意思更好。实际上贝塔自己已走到了这种地步,当他觉得词汇贫乏时,他就写不出令他感到满意的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不管怎么说,小说总得持续一段时间,不能只喊口号。他从来就无法在没有仇恨的情况下去冷静观察和分析任何事物,可是他所依赖的运动,是一种加速度的运动,越来越快,使他的仇恨和晕眩之感越来越深。对贝塔来说,这个世界的形状越来越简单,直到任何单独的树和单独的人都已不再具有什么意义,他仿佛不是置身于实实在在的世界,而是处在政治概念之中。因此,他对新闻工作的那种狂热就不难解释了,写文章对他来说就像是成瘾者服用麻醉剂一样,当他放下笔时,他就觉得自己又完成了一件大事。尽管实际上,他的文章中没有一句出自他本人的思想,因为从厄尔巴岛(ElbaIsland)到太平洋的数千名二流记者都是这样写文章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他所从事的活动就像士兵在列队行进一样。

“明天我们将统治全世界。”希特勒党卫军士兵高唱着这首德国歌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焚尸炉冒出的黑烟的背景下大踏步前进。**主义是集体性的疯狂,但德国民众追随希特勒,也不是没有深刻心理原因的。在产生**主义的德国土壤上,那时发生了深刻的经济危机和社会结构危机。年轻的德国人看到的是,魏玛共和国的崩溃和混乱,数百万失业者蒙受屈辱,文化精英迷茫,自己的姐妹为了金钱而卖淫,所有人和所有人为了金钱而斗争。当社会主义的希望破灭后,这些德国年轻人接受了向他们提供的另一种哲学——历史哲学,这种哲学是对作为列宁和斯大林学说基础的同一种哲学的拙劣模仿。把贝塔关进集中营的德国人,也许曾经像贝塔一样,在党的宣传没有把他变成魔鬼之前,是个对世界失望的不幸情人。他也曾渴望秩序和纯洁、纪律和信仰。他蔑视那些不想加入欢乐进军的同胞,说他们私下里抱怨新的运动与许多道德原则相矛盾,说他们是毫无价值的人道主义的残余势力,是不光彩的耶稣哭哭啼啼的信徒。确实他们这些人令人感到骇异:正是在这里,正是现在,可以看到,不仅德意志民族可以得救,而且还能重建世界,而他们在这种唯一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在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居然大胆地提起自己无谓的道德疑虑!当你在自己周围还经常遇到那么多敬奉可笑的偏见的人时,要为建立一种崭新的、更好的秩序而斗争是何等艰难!

贝塔在自己的杂文中看到新的和更好的秩序就在眼前。他相信并且要求:人类在尘世而不是在天堂得救。他对那些企图破坏人类幸福的宿敌恨之入骨。他大声疾呼,要消灭这些敌人。难道那些人不是地球在进入新轨道之时的绊脚石吗?在这个重要的时刻,那些人居然如此大胆地声称,把人关进集中营,用恐惧威逼他们接受政治信仰的做法并不太好。是谁给关进了集中营?阶级敌人、叛徒、流氓恶棍。难道强迫他们去接受的新信仰不是真理吗?这就是历史,历史与我们同在!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熊熊燃烧的历史的火焰!现在有这么一些盲目的小人,他们本应关注该承担的巨大义务,却把时间浪费在斤斤计较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

贝塔的智慧和天赋现在已经不够用了,因为他意识不到,在他前进的道路上已经埋下了危险的隐患。相反,他的天赋、他的才智和热情把他推向了行动——那时,倒是那些普通人在不冷不热地随机应变,见风使舵,做着只是属于他们该做的事情,奉献环境要求奉献的东西,绝不向并不可爱的恺撒奉献出他们所有的一切。贝塔却心甘情愿地承担了责任。他没有考虑过,最崇高的历史哲学是怎样变质的,如果这种历史哲学用作武力征服世界的手段的话。“明天我们将统治全世界!”

在我为贝塔画了这幅肖像的几个月之后,我得知贝塔去世的消息。一天早上,人们在他华沙的住宅里发现了他的尸体。厨房内煤气灶的截门开着,屋子里的煤气味很重。那些在贝塔去世前几个月,一直在观察他,看到他狂热地积极活动的人们认为,在他公开发表的文章和讲话与他敏感的内心可能感受到的东西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突;他显得非常焦虑,他想回避自己所感知到的巨大差距。他那时常常提起马雅可夫斯基自杀的事。在报刊上还发表了他的那些朋友——波兰作家和东德作家撰写的一系列文章。在《国际歌》的乐曲声中,人们安葬了他,并在遗体上覆盖了波兰国旗。党告别了自己的一位最有前途的作家。

题解:

贝塔的原型。塔杜什·博罗夫斯基(TadeuszBorowski,1922-1951),波兰作家、诗人、政论家。出生于日托米耶什,他童年在乌克兰度过,双亲都曾被流放,1932年他的父母获释后全家定居华沙。“二战”时期他在地下的华沙大学攻读波兰语言文学专业,同时作为建筑公司的仓库管理员参与地下抵抗运动,1943年被希特勒的宪兵逮捕,囚于奥斯维辛集中营,曾担任集中营医院卫生员,后转押至慕尼黑附近的达豪集中营,1945年5月1日被美国第七军解放,1946年回国,从事文化活动,1948年加入波兰工人党。以诗集《不论何方的土地》(1942)登上文坛,诗集表现了参加反***战争一代人的痛苦。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跟玛丽亚告别》(1947)、《石头世界》(1948),杂文集《从书本和报刊来的故事》(1949)等。他对集中营生活的现实主义描写在当时受到猛烈抨击,被指责为犬儒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表现。1951年他在华沙自杀而亡,时年不满29岁。

同类推荐
  • 西湖二集(一)

    西湖二集(一)

    《西湖二集》是明代一部短篇平话小说集,刊行年代大概是在明末崇帧年间。全书共三十四卷,包含平话三十四篇,都说的是发生在西湖上的故事。本书强烈反映了明末的社会:政治腐败,官吏贪污作恶,民不聊生,也反映了一些当时的风俗习惯。《西湖二集(一)》主要写了从出生起就易于常人的钱镠逐渐成为吴越王、甄龙友因才华被孝宗皇帝赏识、赵雄中举、李凤娘因嫉妒虐杀丈夫且是、姚伯华孝顺等故事。
  • 冰晶奇缘

    冰晶奇缘

    冰晶奇缘程小诗转学到魔法界最有声誉的魔法学校,无意走入了校长的茶室,里面一面镜子隐约可以看透过去与未来。小诗在其中迷失了自己,被同学谭文君所救,巧的是他们又成了同桌。小诗发现谭文君偷偷饲养了一条龙,调查之下了解到,十五年前女巫一族覆灭时曾留下五块冰晶,预言这五块冰晶将会复仇,服下冰晶后的生物会进化为神兽。随着第二、第三只神兽的出现,小诗一直苦于自己无缘拥有。小诗会找到自己的神兽吗?越到后面,笼罩着迷雾的神秘事件越来越多,只有集合五只神兽,才能对付隐藏在暗中的敌人。他们会发现背后的真相吗?小诗和三个朋友去找敌人决斗,能够胜利吗?启动时空之轮的激烈战役,挑战你的最大勇气和智慧。
  • 沉默的告白

    沉默的告白

    11月24日,著名物理学家雅思明和先天失聪的十岁女儿露比踏上了阿拉斯加的茫茫雪原,然而期待中本应在机场迎接的丈夫马修并未出现。几个小时之后,雅思明和露比开始了在冰封荒野里的孤独跋涉。这里渺无人烟、寸草不生,连眼泪都能瞬间成冰,漫长的黑夜还将持续54天。她们要寻找露比的父亲,深入荒原腹地的野生动物摄影师,警察断言他已经在大火中丧生,可是雅思明知道,他还活着,在等着她们。然而,她们不知道的是,漆黑无边的荒原上,她们并非独行,有一双眼睛一直监视着她们的一举一动,危险如影随形……
  • 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

    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

    1888年的纽约,煤气灯依然闪烁在城市上方,但“电”的奇迹已经萌发。谁能掌握这种把黑夜变成白昼的技术,谁就能创造历史——并且获得巨大的财富。托马斯·爱迪生在这场赛跑中领先,他起诉了仅存的竞争对手乔治·威斯汀豪斯,索赔金额达到前所未见的十亿美元。威斯汀豪斯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选择:他聘用了年仅26岁、没有任何经验的新人律师保罗。爱迪生是一个强势、狡诈而危险的对手,保罗面对的挑战令人胆寒。但他与大名鼎鼎的对手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计任何代价也要获胜的冲动。这桩官司让保罗有机会见识了镀金时代纽约上流社会的疯狂——他发现每个人都各有打算、每个人在表象之下都另有面目,直到他遇见尼古拉·特斯拉——一个脾气古怪却智慧超群的发明家,他手里很可能掌握着击败爱迪生的关键。
  • 纽带

    纽带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权倾天下之落跑宠姬

    权倾天下之落跑宠姬

    仰天长啸一把风云剑执掌河山一曲凤求凰清风不变,我心依旧。爱与不爱,终成纠葛。看我锦绣河山,风起云涌,看我千面尽显,冥夜未央,看我皇权在手,倾尽天下。纵是当年年少,不知情之滋味;看罢红尘事了,忘却今朝离恨。尔虞我诈,他不得不举步维艰,本以为这一生只为争夺那个最高的位置,踩过千万人,却不料此生遇见她。意外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权力至上,她本想逃脱,却不料自己已是这场斗争中不可缺少的人物。谁倾了谁的天下,谁覆了谁的红尘?在权力的漩涡中,她逃,他追;她陷,他守,夺这天下,只为给她一个安稳的家。晋家有女,名为凉歌,辰王之妾,一朝变幻,四国尽变。她与他,是敌亦有情,究竟是爱大于权,还是权重于爱,她又该如何抉择,而他又要舍弃什么?【恶搞】女子慵懒且不失优雅地躺在软榻上,拿着白色纸扇捂着嘴打哈欠。男子剥好了荔枝,温柔的声音响起:“夫人请用。”女子拿下扇子,微微张开嘴,凑到男子手边,咬了一口荔枝。而下一秒,就会变成,男子僵硬地举着手,一脸无奈,呆呆地看着某个满脸幸福地正在打滚儿的姑娘,“好好吃,好好吃!”
  • 一入再入之红:日本文学行走随笔

    一入再入之红:日本文学行走随笔

    这是一本关于日本文学之旅的随笔集。多次往返日本,你知道京都、金泽、镰仓何以成为日本三大文艺胜地?如三岛、太宰、岛崎、紫式部等作家与清水寺、三鹰、马笼宿、箱根有何渊源?夏虫色、琉璃色、踯躅色是什么颜色?谷崎润一郎的墓地,为何分立着刻有“空”与“寂”的两块墓碑?作为“文豪之家”,日本几乎每处都与为人熟知的作家作品们紧密相连,从东京、镰仓,到伊豆、京都,跟随洁尘的脚步,我们一步步走在日本的土地上,也走在文学的城堡里。作者以个人的旅游行迹为线索,对日本文学进行了重新梳理,遂成此书。
  • 百善仁心

    百善仁心

    刚刚归来就碰到有人当街杀人?这怎么可以,医者仁心,她正要救人,某人却要横刀截胡?!一个是海归的中医世家千金,一个是新晋商业巨子,一个要救,一个要杀,两个人的命运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一起。
  • 江湖雅韵

    江湖雅韵

    江湖并不是江,也不是湖,江湖之所以成为江湖,是因为水的旁边总是住着人。人就是江湖,人心就是江湖。这样的江湖,可以抽刀断水、快意恩仇,也可以汉书下酒,秦云炅河。它可以忙碌,甚至带些血腥,也可以温馨,而又雅韵天成。是耶?非耶?剑不在手中,剑只在心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洪荒之大道是我

    洪荒之大道是我

    后世之人林帆,穿越成为大道,但是洪荒并不是后世那样,需要规划与整理,林帆决定要打造美好洪荒世界,然后研究一下怎么更进一步,自己真正的来历(不要深思,不要纠结,都是跟自己过不去,轻轻的来,轻轻的走,不带走一点东西,不留下一点遗憾)新书《缔造超凡地球》
  • 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

    海:另一个未知的宇宙

    写成《群》之后,意犹未尽的施茨廷忍不住打开进化女神的手提包,先陪三叶虫吃饭、看珊瑚盖房子,又偷窥琵琶鱼,一边帮鲨鱼贴鱼翅说明书,一边还原《白鲸》犯罪现场,令读者再也分不清科普和小说的疆界。爱海成痴的施茨廷,以一贯创作惊悚小说的大胆手法、闲话家常的幽默笔调,细数海洋45亿年古今大小事。全书以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为轴,带领读者搭乘时空客机,上天下地观赏地球、海洋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故事,一路尽是“施式”风趣渊博又发人深省的导览解说:“请把我碾成药粉吧!”海藻背上的说明书应该这么写,“这样就可以把我用在你的面膜、敷泥和沐浴乳里。”“当鲨鱼听到人的惨叫时,它知道猎物的痛苦吗?还是它们会把这种惨叫视为猎物新鲜的信号,就像我们把柠檬汁滴在牡蛎肉上,惬意地看着它战栗一样?”施茨廷讲故事的才华在此书里尽情挥洒,各种比喻和观点出神入化,在在令人拍案叫绝!
  • 汇于溪流

    汇于溪流

    大海汪洋,汇于溪流,人心所向,皆如战场。
  • 人在江湖,婚不由己

    人在江湖,婚不由己

    作为一个合格的财迷,为了讨回自己的损失,惩罚那个偷了自己东西,挡了自己财路的混蛋,宁上陌不惜上京告御状。可是,为什么,一道圣旨入手,她却成了那人的媳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在混沌中与茨木童子谈恋爱

    在混沌中与茨木童子谈恋爱

    我本以为成了提督就可以开后宫,本以为成了混沌神魔就可以强无敌,到了最后,却发现都是假的,我……因为奇思妙想,成为了一个尊重妻子新时代好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