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2600000018

第18章 心智学(3)

(3)无倾向疑而未决识,是对认识对象,没有任何主观倾向的中性怀疑,或纯属无知怀疑。如对如来藏心是常法还是无常法一无所知的人想:“如来藏心,是常法,还是无常法?”合理的怀疑有时能引向思考,开启智慧,不合理或无理怀疑会破坏正信,导入歧途,故怀疑属于六种主烦恼之一。

七、谬误识

对所执境,即认识对象的形象和性质的感受认知过程中产生失真现象者称谬误识。谬误识分无分别谬误识和分别性谬误识两种。无分别谬误识从主体上又分为无分别根识谬误识和无分别心意识谬误识两种。无分别根识谬误识,如眼见双月、坐在船上觉得船住岸行等;无分别心意识谬误识,如呈现于意识中的常住物相等。

分别性谬误识,如认为生命和万物皆有独立不变的自性,认为自己的身心,今天和昨天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变化(自我常住不变),认为人死如灯灭,没有灵魂,没有重生(断见)之类的错误思想。

$第四节 正知与非正知

正知和非正知义同正量与非正量,即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如何分别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是量学认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认识是主体意识对客体事物的反映。因此,认识是由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两个方面组成的。认识的途径分直观经验和间接推理,直观经验认识的对象是具有时间、空间、自性特点的特殊具体存在,间接推理思辨认识的对象是共相概念。具体存在是真实的具体存在,共相概念是思维虚构,但认识的最终目的是认识有自性的真实存在。因此,在萨班的《正理宝藏论》中说:“正知唯一自性境。”如何分辨正确认识和不正确认识,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标准。这个科学的标准就是量论对正量的标准所作的规定——正量的定义。

量论对正量的标准有两条,即正量(正确认识)必须符合“无误”和“新知”两个条件。“无误”是指认识准确无误。所谓准确无误,就是认识符合认识对象的真实情况,如眼见两个月亮等错幻识所见,都不符合无误的条件,故非正知。

“新知”是指正确认识必须符合认识对象的此时此刻的状况。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变化中的刹那存在,第一刹那状况,不同于第二刹那的状况,反映第一刹那情况的认识,到第二刹那时,若仍然停留在第一刹那的认识上,就意味着已知的重复。但此时认识对象,时过境迁,已不在第一刹那时的状态中,因此,第二刹那重复(回想)第一刹那认识的重复知,就是不正知。因此,随着刹那变化的事物而变化,与认识对象同步进行的无误新知,才是正知。宗喀巴大师说:“对于遍知智来说,没有非新知的成分。”因为,遍知智在时间性上是遍及一切刹那时的智慧。

“刹那”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时间的最小单位,即最短时。对此,有一刹那为一弹指的1/64时或1/360时等说法,但“最短时”这个概念最明确。一弹指的1/64时或1/360时,甚至一弹指的1/3600、1/36000时,也不能算作“最短时”,因为“最短时”是指无法分割的最小时间单位。这种极短时和在这种极短时中所发生的事情世俗智无法觉察,因此,在量论中说:一刹那的意现识,觉察不到,只能靠推理认识。

“刹那”的第二种含义是指:计一事始终为一期的“一期刹那”,也称“事成刹那”。如年、月、日、时单位都算事成刹那单位。如年这个时间单位包括12个月、365日、8760小时,这个时间始于本年度1月1日零点,终于12月最后一日24点。形成“年”的分子,月、日、时、分都各自为单位,都有成、住、灭完整过程的一期刹那,但又是“年”单位刹那的分子。小时和年的时间长短虽然不同,一小时的成、住、灭过程是在一小时内完成的,一年的成、住、灭过程是在一年中完成的,但从成、住、灭为一期计算,都是一期刹那。

又如人从生到死,也算一期刹那。这人生的一期刹那中包括无数个最短时刹那,而且,生命的无常性就表现在最短时中的无常变化。但从从生到死的一期生命的角度看,人的一生就是一期刹那,无常也是指一期生命的结束。这也称粗分无常。因此,称有为法为刹那之物,具有细分刹那和粗分刹那两种含义。

刹那是相对的概念,人生的刹那,平均按百年时间计算,是36500日,可算时间不短,但和以光年计算的宇宙时间对比,人的一生难道不是弹指刹那吗?

非正知,如重复识、非理识、现而未决识、疑惑识、谬误识等在上面已作介绍,此处不再重复。

$第五节 证知与未证知

“证知”的“证”是认证、证悟、觉悟、了悟、了解、理解之义。

以其心识的认识作用,对其认识对象获得明确的认知印象,便是证知。如眼识证知其所视对象的形色,明确所见为何物,确认是此非彼。如从正确的理由证知声音是刹那存在的无常现象,就会消除“声音是常”(“常”是永恒不变之意)的认识。认识分未确认的现而未决识、未认识的疑惑识、认识有错误的谬误识等。证知是获得明确的认识。获得明确认识的意识称作证知。

证知分直接证知和间接证知两种。

直接证知的特征是在认知的意识中显现被认识事物的物相的认知意识。认识事物时,在认识的主观意识中显现认识对象的形相,即意相(表象)的这一点上,经部和唯识、中观没有什么分歧,只是在意相性质的认定上各家观点不同。经部主张,意相是外缘形成的,即认为意相是客观存在在意识中形成的形象,而唯识论则主张意相是主观熏习形成的纯主观意相,之所以视为与意识彼此相对的物相,是主客分离的错识造成的。

证知必具意相,但具意相者未必都是证知,如现而未决识和错谬识都具意相。间接证知,是在认知的意识中虽然没有直接显现被认识事物的物相,但通过其他相关物相的显现而达到间接认识该事物的作用者。如证知某物是无常法,便能证知该物不是常法,如证知某一眼前事物的性质属性,就能获得对不在眼前的该同类事物的性质的认识等。

未证知是指对其认识对象不能明确认知和确定者。如现而未决识和人我见之类。人我执见的“我”有作为总相的我和具体的我。总相的我是虚构的抽象的我,纯属虚构;具体的我是自我意识所指向的我,但所指对象,有的认作五蕴身,有的认作心续,顺经唯识认作阿赖耶识,应成中观认作依附于蕴身的假名,是名相性的存在。

分清抽象的我和具体的我,破除该破除的虚构的我,留下不该破除的具体的名相性的我,从来都是佛教哲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所谓“人我执”是指:将虚构的我,执为实有而成为诸惑之源。

$第六节 倒错识与非倒错识

倒错识是对显现境的错识引起的。显现境是显现在意识面前的客体事物的实体或意象。如显现蓝色雪山的眼识,如执色为常,或执色为无常的分别意识之类。

雪山本来是白色,若在视觉中显现为蓝色,此识就是错识。在视觉中雪山显现为蓝色或黄色等非本色,有云雾、天气阴晴光线、距离等客观原因,也有观察者的胆溢症(今指甲肝)、视觉状况等主观原因。在内外条件下形成的感觉,都与所见境物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因此,它是错识错觉。如执色为常,或执色为无常,都是分别意识。在分别意识中所显现的境相,即显现境,不是具体的境物,而是境物的影子,即境物的总相、意相、名相。因此,在分别意识中,无论执色为常,或执色为无常,都是执色的总相、意相、名相,并非执认具体的色体是常或是无常。执色相为实色,就像把人相当作真人。但在分别意识中是把事物境相当作事物本身看待的。因此,以把事物境相当作事物本身为特点的分别识,就是错识。错识的错就错在以相当物,以假当真。

但错识和倒识是有区别的。错识是把事物的总相、意相当作真实事物的,如把意识中呈现的“声是无常”的总相、意相,当作具体的声是无常的,即是把概念混同于实物的。但在意识中呈现的“声是无常”的意相概念,所反映的情况,即意向境“色是无常”是真实的。因此,分别意识的显现境虽然是假的,但其意向境未必都是假的。

倒识的“倒”是真假颠倒,如“声是常法”的分别意识的显现境,声是常法的意相概念不但是假的,而且,它的意向境纯属虚构,即不存在。因为,属于常法的声音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声是常法”的意识既是错识,也是倒识,合称倒错识。

非倒错识是指:对其显现境认知无误的意识。非倒错识与正确无误的无分别识意义相同。非倒错识,如看到树、瓶、苹果的现观直觉识、瑜伽现观识、如理如量遍知等。

对显现境认知无误之识,对其意向境也是无误识。一切分别识,对其显现境没有不是错识的,因此,非倒错识必定是无分别现观识。但非倒错识未必都是正量识,如七类识中的非理识、现而未决识,虽非非倒错识,却不是正量识。

有声语词和内心语分别思维,对其所对境反映都是选择性的、排他性的。如语词和分别概念反映表达事物时,一个词、一个概念只选择一个对象。如“人“的名称和“人”的概念,除了人的共相外,不反映人的任何属性。这个人的共相是排除了非人的一切事物,选择了被称作“人”的事物。每个个体的人都是“人”的名称、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但“人”这个名称、概念不反映任何具体的人。无分别意识所反映的是非选择性整体,无分别眼识,看事物时所看到的是事物的整体相、全息相。如眼睛看到人时,不但看到人的外形全貌,而且还会看到人的周边可见范围内的其他事物,这种摄取所对境物整体相、全息相的反映功能,是无分别识独有的功能,语词和意相概念为直接对象的分别识没有这样的功能。

以上诸节,是把知识总的分为被认识的对象境和具有认识功能的识两个方面。“境”和“识”是相对的,包括有为和无为法、有的和没有的,凡是认识对象都属于境。境识相对的识,虽是主体,但是心意识又是被认识的对象,因此,境识非绝对对立。

意识又从其性质功能作用分为无分别识、分别识、现量识、比量识,正知、不正知,证知、未证知,倒错识、非倒错识等等。

识对境的反映形式,有三种不同的见解:

(1)一识多相见。就是说,一种识上同时显现多种事相,如一镜同现多种相。如在眼识上同时显现多种色相时,眼识只有一种,不会依色相的不同性质和种类,产生不同性质种类的眼识。此见也称“众相无二见”。

(2)一识一相见。就是说,一种识上只显现一种相,识相对应,如熟蛋切成两半,两半的蛋黄、蛋白与对方完全相同,对这种一识一相见也称“蛋剖面见”。

(3)随相生识见。就是说,现多少相,随着所现境相的性质种类数量,产生相应性质种类数量的意识。此见也称“识相同量见”。

虚相、实相之说:虚相说认为识中所现境相都是属意设虚假相,实相说认为识中所现境相源于真实事物,是实相。上述识相关系三种见都属实相派见解。

虚相派又分有染虚相说与无染虚相说。有染虚相说认为世俗智见都是无明习染形成的,在世俗智中所显现的世俗谛相均受污染,因此,在佛地遍知境中无虚相。

无染虚相说认为世俗谛事相与无明习染无关,因此,即使断了无明习染的佛地也有见世俗谛虚相。

对法称《释量论》的观点,天主慧和释迦慧解作实相见,庄严师解作无染虚相见,法尚解作有染虚相见。贾曹杰尊崇法尚,倾向于有染虚相见,克珠杰尊崇天主慧,倾向于实相见。克珠杰在《七论庄严·破心无明疏》中说:“我师(宗喀巴)主张实相说比虚相说更入理,法称本意也在此意。”搞清楚以上这些内容,就对量学中的“心明”——心智学,能获得概括性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心海茫茫,广深无际,无形无相,难以捉摸,如理如量,唯佛能知。

同类推荐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佛海中的摆渡

    佛海中的摆渡

    我们经常听到或读到,个人对事情的看法可以改变周遭的一切。从客观上来说,外在的一切并没有改变,我们仍然是原来的自己,因为心灵的修行改变了我们的观点及看法,所以一旦心灵产生了变化,世界的一切也随之改变。可以那么说,世上一切的根本都在于心性,心灵的修为是至高无上的。佛陀教诲的奥妙就在这里,一切都在改变。
  • 神圣与疯狂:宗教精神病学经验、理性与建构

    神圣与疯狂:宗教精神病学经验、理性与建构

    本书稿用宗教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的田野作业及荣格学派的“集体无意识”、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等精神分析理论为主体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宗教与精神病理之关系的深入解析与思辨,为人们打开了认识宗教与人类深层心理之关系的新窗口。本书稿为国家后期资助项目,送审后经国家宗教局审核,认为书稿是一本严肃的宗教心理学著作,其中对宗教的认知判断是科学理性的,不违反宗教政策,可以公开出版。
  • 世界佛教通史·第十二卷:斯里兰卡与东南亚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十二卷:斯里兰卡与东南亚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第十二卷是对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佛教分国别阐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分设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学语言研究、历史考古研究、哲学宗教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社会学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七个系列,选收范围包括专著、研究报告集、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工具书等。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热门推荐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1:埃斯库罗斯悲剧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1:埃斯库罗斯悲剧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 总统夫人的求生欲

    总统夫人的求生欲

    温暖锦这辈子怎么都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再跟霍霆琛有什么关系。七年前她接某个任务,中间出了点问题,生下一个小恶魔,不管是谁问她都不说孩子是谁的。小恶魔一天天的长大,五官越来越像某人,温暖锦才知道,纸终究包不住火。只是她没有想到,自己在遇到霍霆琛竟是在他的婚礼,而自己却是这次秘密保护总统任务的带领人。多年以后被霍霆琛问起当年看着他跟别的女人结婚,是什么感觉,温暖锦很认真的思考半天,完全不顾及他已经阴沉的脸,“没一点感觉。”霍霆琛伸手捏抬起她的下颚,迫使她看着自己:“现在呢?温暖锦眼睛微眯,嘴角上扬冷笑一下,抬腿抵上他的小腹,咬牙的:“我剁了你,再去找一个!”“你敢!”
  • 大叔的文艺

    大叔的文艺

    “子安,你就不能放弃民谣?”“不能!”“为什么,民谣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你看看你创作的那些流行歌曲,那才是市场所需要的。”“民谣之于我,就像金钱之于你,你认为我会放弃吗?”我只想给这个世界证明,民谣,永远都在,而且异常灿烂......新书——《剧情我为王》,终于签约了,一个拍摄文艺片的扑街导演,来到了一个剧情片与文艺片不被重视的世界,带着装满了五百个T的硬盘,他想告诉这个世界,剧情和文艺,也可以成为王者……
  • 弃女肖瑶

    弃女肖瑶

    穿越成弃女,肖瑶带着懦弱却护犊的娘,在混乱的世道创建美好生活。虽然困难了点,但是既然上天让她穿到这个叫“肖瑶”的女孩身上,定是叫她努力过上逍遥自在的日子。所以,乃们这些古代花心男人赶紧让开,别挡住姐发家致富的道路。还有,皇上,环境已经治理得差不多了,民女能回家养老了么?
  • 快穿大佬总是在找我

    快穿大佬总是在找我

    (1v1独宠)天才研究员表示要炸了地球,他轻笑:“除非你们把余姝找来。”偏执少主垂眉:“不毁能量石可以,把余姝找来。”大奸商呢喃:“金银财宝都不可以不要,余姝在哪?”总在被寻找的余姝茫然地眨了眨眼,伸手给出抱抱,某人顿了顿,如此,整个世界都给你。
  • 这就是无敌

    这就是无敌

    新书《一拳破万物》起点已发,欢迎追读。什么才是真正的无敌?真正的无敌就是不用修炼,不用神器法宝,不玩套路,不用系统。不管敌人是谁,是什么实力,全部一拳搞定!这就是无敌!书友群:105096859
  • 龙山四友

    龙山四友

    本书是一部武侠小说。由“现代武侠小说之王”还珠楼主创作。1949年12月由上海育才书局出版第一集,至1950年3月出版第三集;第四至九集均未印出版年月。作品共分三十九回,共四十五万字,将武士和侠客的惩恶扬善、见义勇为的精神融于字里行间,对于今天而言,依然有积极和正面的意义。
  • 宁做王妃不为后

    宁做王妃不为后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文文慢热,耐心看文哦)石妍情在现世中遭受了巨大的耻辱,岂料,居然穿越到了东西南北四国之首的东国。身为丞相的父亲为了保全三个美貌的姐姐狠心将自己嫁给一个半死不活的丑王爷。石妍情以慕容雪菲的身份来到了王府,却发现康王相貌俊美异常,只是,却包含了一颗争权夺位之心,想要当上东国之主,而与太子产生了斗争。而当自己爱上他后,康王楚砜诀却将她伤透,她只得逃离王府,前往北国狼族之地,想寻得一地清净。在北国,救下了一八岁孩子,却身怀功夫,聪慧过人。遇见了北国的皇子,将军。而为了救楚砜玦,她甘受心头滴血之苦,却不想楚砜玦回了他的江山弃她而去。
  • 重生娇妻:楚少,宠上天

    重生娇妻:楚少,宠上天

    被狠毒继母和黑心妹妹算计,夺了本属于她的股份不说,还被亲生父亲扫地出门,最后还倒霉的遇到变态,成为了变态的目标!意外重生回了身败名裂那晚?从此,他追她逃。
  • 凌先生,你家团宠又在打怪了

    凌先生,你家团宠又在打怪了

    【女主由男主养大,女扮男装,冒险热血文】荒芜大陆是个怪物横行的世界,命如草芥。因宁瑜是个女孩子,母亲厌恶,亲弟欺压,还被丢失在毒虫区,自生自灭。直至遇上凌九枭,他对她千般万般好。他送她房子车子票子,还送妖丹武器战衣,就连她要当女王,他都为她开疆辟土,铲除异己。 宁瑜问他:“你为什么对我那么好?” 某人腹黑地回:“你是我的媳妇,跪着也要宠下去。”(女主腹黑狡猾,爱组团征服新大陆。男主主业是负责宠女主,副业成为世界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