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961500000087

第87章 读《围城》

在阅读《围城》之前,我有些话想先说一下。那就是我自己作为一个原本一个对阅读了无兴趣的门外汉到普通读者的过程当中,是如何选择书籍来阅读的。

怎么说呢,看书前怎么选书是一件困扰很多人的事。不过我倒是从个人的阅读经验中摸索到了一些门道。在此我得先说明一件事,那就是我平时是不怎么跟风大众的阅读习惯的。以下也纯属个人阅读习惯的养成的过程中,自己得出来的。由于在大学毕业前,我甚至没怎么看过一本像样的课外书,所以会显得浅薄些。自然所谓的选书门道确实不怎么适合那些阅读过多本课外书的资深读者,所以,见笑了。

第一,由以前的课文(像是《寒风吹彻》或者《只因为年轻啊》就分别出自《一片叶子下生活》和《不朽的失眠》)转向文章出处的书籍;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翻一翻;

第二,则是由影视转向书籍阅读,像是《流浪地球》还有《看见》(纪录片《穹顶之下》);

第三,也是最普遍的方式,名人效应,可挑拣一些尝试看看开头,如果喜欢再继续深入看;

第四,比较鲜少的方式,以看书信集了解到相关作者的书(像是看汪曾祺汪老先生的相关作品的时候我知晓了并正在阅读中的沈从文沈先生的《边城》一书。往后我打算去看看贾平凹的书);

第五,名人关联书,读与名人相关人物的书籍来侧面了解名人的相关事迹,像是钱钟书夫妇之间的《我们仨》和《围城》。原本我是只是对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更感兴趣一些,后来才逐渐想了解一下钱钟书才看的《围城》。

所以,至此我算是看到了这本有名的小说。内容自然是令人或反思、或醒悟或感同身受的。留洋归来,支教,返家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都是一幕幕电影一般,都是令人宛若置身其中。

虽故事的背景和具体的经过与现代生活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其中人物的心里挣扎和矛盾却与现代人并无二别。很多人读完这本背景年代相差甚远的书依旧能感同身受,有所感触,这是这本书难得的地方。但不得不说,其实这本书的整体阅读氛围是挺压抑的,我不保证人人都能喜欢上这些压抑的情绪。

后来看到有句评论是这样写的:没看过《围城》都不好意思评价婚姻。(原文忘了,大意如此)这句评论虽是夸张了些,不过也确实写到了婚姻之中的一个通病。那就是婚姻之间,男女双方的日常相处总会碰到的种种矛盾。像是家世背景、婚后家庭中的地位与夫妻之间的收入成了正相关、邻里和亲戚之间、夫妻成婚之前与成婚后的社交圈等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夫妻之间的矛盾关系。

一旦夫妻之间越发把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的时候,总是会让他们显得冲动和容易暴跳如雷,从而让彼此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可弥合的裂痕。而他们的相处的情况当中,也处处证明。两个人的婚姻不只是夫妻间两个人的事。婚姻牵扯到的更多还有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不管夫妻之间如何避免或者撇清与原本家庭人员的接触,夫妻原本各自的两个家庭的存在总还是会影响到夫妻之间的关系,成为他们不得不去面对和承认的现实。

读了这本书后,我从中慢慢觉察到的就是。如果无法面对和调解好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再用心经营夫妻之间的日常感情,彼此多做一些有助于增进彼此的信任的事情。那婚姻就将成为爱情的坟墓,双方都很难从中全身而退。

所以,在结婚之前,两个人的关系自然是要维护好的。而且最好在婚前,有机会的话,仔细观察和考虑彼此之间的往来是否能有助于往后的生活。这样在结婚之后,夫妻间就不会轻易产生矛盾。

有太多的例子证明过这样一个结论:一段关系的破裂,有时候并不一定是什么大事,而是累计的千万的小矛盾所造成的希望破灭。

因此,矛盾无关大小,多了一样有害而无一利。对于两个家庭之间,关系处理好总是会有助于夫妻团结和睦的。即便夫妻间有了分歧和争吵,家庭也可以从侧面帮助夫妻双方缓和彼此的关系。有道是,连与自己家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那绝大部分是很难处理与经营好与另一半的关系的。当然,很多时候,儿孙自有儿孙福也是有例可循的。但这真的要靠双方努力去维护。

但由于看这书的时候我自己未婚,自然不便对婚姻做过早的结论和评议。加上这本书到最后,也是以婚姻破裂作为结局,对于我来说是很遗憾和压抑的。或许等我之后结婚成家,再来看看本书,说不定会有与如今截然相反的看法。到时候我才有资格来给个最终的个人定论,否则空谈一阵总觉得心虚,怕读者看了觉得不适,也怕对不起写这本书的作者钱钟书先生。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本小说虽说总体上是很压抑的,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钱钟书本人并没有像书中任何一个角色那样苦闷,反而更有“调皮捣蛋”的痴傻气。尤其是在看完《我们仨》还有《围城》最后杨绛先生补充的后序之后,都无不描绘了钱钟书钱先生生活中的形象。所以,可见小说或许与作者本人并无什么直接的关联,有些猜想大可不必当真。

此外,这本书似乎也有一些嘲讽的意味。嘲讽有些人为了工作,变得市侩和麻木不仁,渐渐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权利和初心。也透露着现实的一些残酷和无奈的一面,倒是值得让人深思反省。故事的最终是一个悲剧,我由于个人喜好的原因,在这点上并不太喜欢这种小说的故事氛围,但是我看好这本书。就像是良药苦口一样,这本书是好的,就是稍微“苦”了一点,而且这种“苦”的价值很高。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与承接产业转移研究:基于湘南三市的实证研究

    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与承接产业转移研究:基于湘南三市的实证研究

    湘南(衡阳、梆州、永州)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全国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这是湘南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机(湘南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紧邻珠三角,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得天独厚,但同时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农业发展大而不强,制造业面临结构性问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而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加强科技创新背景下的承接产业转移对大湘南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彰显巨大的时代价值。
  • 盛世仙唐

    盛世仙唐

    传说唐朝有一种人,能治病驱魔,长生不死,被百姓尊称为阴阳师!贞观元年,阴阳混淆,妖魔丛生。太宗初掌朝政,于六部之外建立神秘机构,意于剿灭天下宗门。可皇帝也想长生,世人都欲称王。诸方势力齐聚长安,暗流涌动,风云变幻……年仅九岁的陆忻在回乡祭祖时,意外穿越到了唐朝。弱小的他该如何生存?乱世之下,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登上巅峰,揭开穿越之谜,破了那永生的传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见喜

    见喜

    在这孤独的世间,总有一个人,将你当成生命中,那唯一值得千里迢迢去奔赴追寻的喜;当大地冰冻,山河褪色,繁华落尽,容颜枯萎,人生依然如初见般,惊心动魄,热烈痴缠。
  • 误落烟雨絮濛濛

    误落烟雨絮濛濛

    羽一字无声,是下单(shan)国首都棂城富豪榜第二家族家主的第三子,他最厌的是那险恶、贪婪、无谓的人心。他是族人口中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亦是秦楼楚馆中胭脂水粉口中才貌双全、风流倜傥之人,还是夫子口中朽木却又难得一遇的怪才。他喜静、喜山水、喜人烟稀少之地,他喜欢简单不喜麻烦,他无情却又多情,他明辨是非却又难分对错。他向往的生活是一人在绵延山林做一幢小木屋,与山野玩耍,远离那些猜不透的人心。注:文中人物内心所想用例如羽一[一:内容]表示。
  • 朱门春深

    朱门春深

    "穿越到病重卧床的皇商嫡次女身上,被继母的女儿、同父异母的妹妹害死,带着本尊记忆重生到十四岁。那一年,亲姐姐未遭不幸、幼弟不曾惨死,而自己,也还没有碰上心机深沉的夫君。朱门绮户,富贵无边,深陷其中,她只是一个不甘屈从命运的弱女子,誓要从深深庭院中走出一条锦绣大道!"
  • 重生娇妻逆袭了

    重生娇妻逆袭了

    “白擎浩,你!”居然绑了渣男听‘壁角’……上辈子她肤黑体肥、满脸的青春痘,他还对她如此,是爱她多彻骨?偏她看不见他的真心,一心只爱包藏祸心的渣男,落个瞎眼、瘫痪的下场。重生之后,她才明白脸上的青春痘与皮肤黑是所谓的亲姐在化妆品里加了‘料’。这辈子她远离渣男,减肥‘去料’治脸,恢复窈窕身材、绝色美貌,珍惜老公的挚心宠溺,甜甜蜜蜜地携手虐渣……力荐本人已完结作品《娇妻萌宝超大牌》、《彪悍俏媳山里汉》、《杀手弃妃毒逆天》。
  • 桃花历

    桃花历

    竹林旁,听着他对自己表明心意;军帐外,看着他与自己的好友海誓山盟……山洞里,遭蒙面人突袭;盛世中,潜伏着种种危机……乱世已至,她该舍弃的,终究还是挽留不了。最后留给他的话,只有那违心的“我嫁给你,只因父母之命,只为族人安定!”此时,冰冷的他终于落下今生第一滴泪……
  • 娇娘驭夫记

    娇娘驭夫记

    月笙歌一不小心就穿了,还是个女尊朝代, 这会可所谓农民翻身把歌唱啊! 看她如何把异世过得风生水起。 (透露剧情) 1:“夫人,咱们造个小包子吧!”“能吃吗,好吃吗?”“特别好吃哦!”“嗯嗯。” 包子真的,好吃吗?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2:“我不过是个活在阴谋里的女子罢了,那爱有什么价值呢?”(月)“那便不要爱,不要心,像我一样!” 和谁一样?月笙歌爱的,真的是墨寒夜吗? 当一切拔根而起,幕后的主使也随之而来,竟然,是她/他最重要的人,原来,一切不过镜花梦一场,自导自演,最后演掉了心,和命! 镜花水月,梦醒时分,真的心,随之抛弃,一个,一无所有;一个,母仪天下;一个,溺于美色。一切,只是为了成为主动者,而不是被动者。 美好的回忆,未来,内地里是多么黑暗不堪,鲜血淋漓啊? (一开始不会太好啦,但是,到了二十章可能就会好很多,有情感洁癖的小伙伴慎看,怕会误会你,就,呃,女主净,男主净就是,就酱,期待吧)
  • 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概论

    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概论

    本书是在2006年12月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上引入了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并依据我党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活动以及各个时期的突出特点以及民族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内在联系,将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划分为创立期、完善期、发展期、创新期四个主要发展阶段,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是国家民委社会科学项目“我党第三代集体领导对民族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的最终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