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09700000005

第5章 刚柔鉴附录(4)

纣王发兵在牧野抵抗。但士兵们由于恨透了纣王,所以倒戈反攻。商纣王众叛亲离,见大势己去,逃回国都朝歌,登上鹿台,穿上宝衣,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西周王朝建立。周武王这时从囚牢中放出了箕子。

箕于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运用假痴不癫之计的政治家。他身为太师,但是却无法劝说纣王施行善政。面对纣王的残暴行为,他由恐惧到生计保全自己,是通过装疯来使自己幸免于难的。在纣王即位不久的时候,开始使用象牙筷子,箕子看见后,就说:“用象牙的筷子,那么一定不会再用泥土的器具,而是要用犀玉之杯了。用象牙筷子和犀玉之杯,也一定不会吃什么粗茶淡饭,穿什么粗布短衣,而住在茅屋之下了。锦衣九重,高台广室,以此为标准,大肆追求,天下不足以供给。远方珍奇的贡品,车马宫室的制作营造,都没有止境。从此开始,我恐怕他要走上绝路了。”

果然不出箕子所预料,纣王很快就兴筑鹿台,建造琼室玉门,以狗马珍奇充斥其中,而百姓们不胜其苦,民心离散。

纣王还常常做长夜之饮,喝得昏天黑地,酩酊大醉,连年月日都忘得一干二净,不知当天是几月几曰,就问左右的人,左右的人都回答说:“不知道”。纣王就派人去问箕子。箕子想了一下,回答说:“我喝醉了,也搞不清今天是什么日子。”使者走后,他的弟子们问箕子:“先生明明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为什么说不知道呢?”箕子说:“作为天下之主,而使一国失去了时间和日月的概念,天下巳到了危急的时候了。但是一国的人都说不知道的事情,唯独我一个人说知道,那我岂不是危在旦夕了吗?所以我假借酒醉,也推说不知道。”从这件事可见箕子提防纣王对自己起疑心,巳是处处在明哲保身了。

作为一个政治家,箕子凭着自己的政治才能,很早就敏感地从小事看出了纣王必将走向灭亡的道路。但是没有回天之力,又见比干‘的赤胆忠心,换来的却是一个极其悲惨的下场。所以为了保全自己,想出了假痴不癫之奇计,经过巧妙伪装,以假象来迷惑纣王,目的就是实现死里逃生。纣王虽然把箕子囚禁起来,但是终于没有杀掉他。这就是他示假隐真施展此计的成功之处。

不仅是一般臣子,就是皇家子弟贵为王者,也不能不为了保全自己,使用这种方法。东汉北海王刘睦,好读书,礼贤下士,平素得到光武帝和汉明帝的喜爱。当时,西域与东汉王朝通好,都善王送自己的儿子到洛阳作为人质。按照规定,北海王派使者到京师去祝贺。使者临行前,刘睦问他:“如果皇上问起我来,你怎么说呢?”使者说:“大王忠心孝顺,仁慈善良,敬重贤人,我怎么能不如实汇报呢?”刘睦闻听此言,马上说道:“你如果真的这样说了,那我可就危险了。这都是我年少时候的事。你要是为我打算,就只能说我自从继承王位以后,意志衰退,喜声色游乐。如其这样,我才能免遭祸患。”使者连声称是。皇家子弟为王的,如果有好名声,威望越高,越会使皇帝放心不下,因为他有可能威胁到皇帝的帝位。因此,刘睦为了使皇帝放心,才以计示假隐真,这是保全自己的最好办法。

唐朝郭子仪功业显赫,但他家的大门常常洞开着,任人出入,也不过问。郭家子弟认为不论贵贱都可进人闺内,将会开启狎侮之心。然而郭子仪却说:“这其中的道理你们怎么晓得。我的500匹马全靠国家供给草料,食官俸的有1000人,前进没有去外,后退又根基。如果高墙深院,重门闭锁,内外不通,如果有以诬蔑有事的人,给加上不臣的罪名,满门抄斩,到那时就后悔莫及了。现在心情敞开大门,即使有人想尽谗言,也没有机会了。”大家听了心悦诚服。原来,郭子仪是在远避祸患,正高明的‘还是郭子仪。

明代奸相严嵩父子专权,罪大恶极,当朝官员纷纷上疏揭发他们的罪行。但因严嵩得到嘉靖皇帝的信任,所以一时不但无法制止他们的恶行,反而使正派势力受到多次打击。如杨继盛、沈炼等人,都被迫害致死。

徐阶就在严嵩炙手可炽的时候,进入了内阁,他“肩随嵩者且十年”,从不敢与严嵩平起平坐,中是追随在他的后边谨慎从事。同时他在嘉靖皇帝斋醮所用的青瓷上格外加意制作,以此亲近皇帝,讨其欢心。一方面防备严嵩对自己下手,另一方面伺机“倒严”。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明世宗所居住的永寿宫发生了火灾,只得徙居别殿。徐阶劝帝重修永寿宫,第二年改名成寿宫。相比之下,皇帝对劝他居住南城(即明英宗在土木之变后回宫居住之地)的严嵩,已有几分不悦。而这时徐阶又指使道士,听了道士扬言,不免心动。徐阶见此情况,认为时机成熟,他就暗中支持御史邹应龙上疏弹劾严嵩父子的不法之事。等到邹应龙的奏疏呈给皇上之后,很是高兴,顿首拜谢徐阶,并且让严世蕃把全家妻儿老小都带到徐阶面前,托付给他。徐阶一回家,他的儿子暗示他说:“您平时被严嵩父子侮辱到极点,现在正是报仇雪耻的时候到了。”除阶假意斥责他说:“我不是因为严家就不会有今天,亏负良心与他作对,别人会怎么看我。”严嵩派亲信之人免回乡,严嵩去后,除阶仍是书问不绝”。

回到家乡江西宜春的严嵩,并没有吸取教训,稍有收敛,而他的儿子严世蕃被充军到广东,却也只在那里呆了几个月,就悄悄逃回了原籍。在家乡,父子二人继续为恶不悛。袁川府推官郭谏臣因公事到严府去,严府恶仆正监督千余名工匠在修建。他们不但戏弄郭谏臣,而且还用瓦块投掷他。郭谏臣一怒之下,就上疏给巡江御史林润,揭发严府强暴侵占的罪行,告发他们聚众谋反。林润马上驰疏奏报朝廷。皇上立即命将严世蕃等逮至京师。

到了这个时候,严世善还对前途毫不在乎,他说:“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他聚集其党私下谋划,自认为在自己的罪行中,行贿已经是无法掩盖的事实,但是那不是皇上所深恶的方面,而“聚众以通倭”的罪名大,必须设法删除。还补充填写杨继盛、沈炼之狱的事,这样既可激怒皇上,又可得到赦免。

谋划好了以后,他又让他的党徒到处去宣扬。于是主持审理案件的刑部尚书黄光异、左都御史张永明、大理寺卿张守直听信了传言,草拟了这一内容的疏稿,准备进呈给皇帝。他们先将此疏稿带给徐阶过目。徐阶对一切都巳心中有数,但是故作不知,问三人:

“疏稿在哪里?”三人马上呈给徐阶看。徐阶看后,将他们带到内室,屏去左右,对他们说:“你们认为严公子是该死,还是该活呢?这个案子是想判他死罪呢?还是想判他生还呢?”三人说:“写上杨、沈之案正是要判他的死罪。”而这时的徐阶却言:“别自有说。”于是讲出如果这样写,他们正是中了严世蕃之计。三人这才猛然醒悟。可是对于奏疏究竟如何写才能置严世善于死地,仍没有主意。他们一再请徐阶出主意修改。这时只见胸有成竹的徐阶马上自袖中取出了一份早已写好的疏稿,说拟议久矣。”三人一见,喜出望外。于是一份置严世善于死地的奏疏,就这样在徐府产生了,疏中历数了严世蕃的种种滔天大罪,特别突出了他的“潜谋叛逆”。揣摩透了皇上心理的徐阶知道,仅此一点,就足以致严世善以死罪。果然不出他所料,疏上以后,皇上震怒,令三法司核实后奏闻。徐、阶急忙带着圣旨出宫来,三法司官员齐集在宫门外候旨。徐阶只简略地问了他们几句话,就回家去草拟奏疏。在奏疏中他极力上言事已属实。就这样,严世善终于罪有应得地被判斩首,严嵩被黜为民,严府被抄,人心大快。后来严嵩老病而死。

徐阶在这一场“倒严”的政治斗争中,始终扮演着主角。徐阶性颖敏,善权术,他人阁以后,因为曾是严嵩的政敌夏言生前推荐的人,严嵩始终对他抱有敌意。所以徐阶的处境并不平顺。但他善于韬光养晦,表面上故意恭谨地对待严嵩,实际上内心深埋仇恨。但他的表面文章做得很好。这样,一来可以保全自己的地位,二来也可以不露声色地伺机“倒严”。因为他知道,当时皇帝对严嵩是非常宠信的,严嵩权倾一时,炙手可炽之时,他无论如何是无法搞倒他的。所以要先保全自己,等待时机。徐阶正是先稳住严嵩,以后随机应变,渐渐使皇上疏远他的。为了向严嵩表示好感,他特意在严嵩的原籍江西南昌建造府第,把户籍迁到江西去,并且把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严嵩的孙子、严世蕃之子,以此打消严嵩对自己的猜疑。而他的计谋是很见成效的。在他自己日见被皇帝所宠信的时候,严氏父子也因为许以姻亲之故而“坦然不复疑”。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刑科给事中吴时来、刑部主事张冲、董传策在同一天上疏弹劾严嵩。

张冲和吴时采都是徐阶的门生,而董传策是徐阶的同乡。严嵩很容易地怀疑到他们上疏是徐阶所主使的,所以把他们下狱严刑拷问,想让他们说出背后是徐阶在指使,但三人最终也没有这样说。此后,徐阶对严嵩就更加小心谦恭,以称病、与世无争的假象来迷惑他。而对皇帝所喜爱的东西加倍用心制作,希图以此进一步讨得皇帝的欢心。到后来因为皇上建宫之事,徐阶得到了皇帝的宠信,而严嵩却因此事开始失宠。然而此时刚刚得到皇上宠信的徐阶仍谨慎小心,以防有变。他看出皇上虽然开始转移了对严嵩的宠信,但毕竟对严嵩还有旧情,他还需要静不露机才行。所以他一方面荐蓝道行人宫,以伪装的“神仙”降临来告戒皇帝驱逐严嵩父子,支持邹应龙上疏弹劾,而另一方面,他又假装什么也不知道似的到严府表演了一出好戏,百般安慰严氏父子。当他回到家中,他与其子的一段对话,更是别出心裁。可见徐阶善于稻光之术,非同一般。他是怕皇上当时对严嵩尚有留恋之意,故而表面上密而不露。而事实上,世宗皇帝在严嵩罢相后,确曾流露过反悔之意,因为毕竟严嵩是他亲信了二十多年的宠臣。他曾下令“敢有再言者,同邹应龙一起俱斩”。意思表达得很含蓄,而徐阶却对皇上矛盾的心态多有领悟。他抓注严嵩罢相,自己升为内阁首辅的机会,清除朝廷中的严党分子,一反严嵩的所作所为,收买人心,在直庐的墙壁上亲笔书写了三句话:“以威福还主上,以政务还诸司,以用舍刑赏还公论。”以此得到了名相之誉。

徐阶在严嵩罢相还乡以后,仍旧与他有书信往还,不时问候。这样一来,使得老谋深算的严嵩也信以为真,而阴险狡诈的严世善竞也被他骗过,认为“徐老不会害我”,而更肆意妄行起来。这也是徐阶韬光养晦之术的一部分,他在等待着最后的机会到来,好置严氏父子于死地。当这个机会终于来了的时候,他清醒地看到严世善的如意算盘是让三法司官员中计,误人歧途,以此脱身。徐阶为了“倒严”已经韬晦了多少年,这时的他才终于从幕后走到了前台,用他亲手拟定的奏疏置严世善于死地。他知道杨继盛和沈炼之狱都是严嵩一手造成的冤狱,但是他更知道两案最后都是由世宗皇帝亲自裁决的,而皇上是不能让人指出自己的错误的。如果中了严世善之计,按那样上疏,势必触怒皇上,放走严世蕃,而告严世善聚众打算谋反,严世蕃就无生还之路了。

徐阶不愧是官场之争的老手,他的韬晦功夫非常到家。难怪严世善在狱中说:“先取徐阶首,当无今日。”徐阶终于使恶贯满盈的严氏父子,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徐阶在嘉靖三十一年人内阁,参预机务,到四十一年推倒严嵩,成为内阁首辅,四十四年杀严世善,查抄严府,此间一直运用稻晦之术,虚以委蛇,而暗藏杀机,以假的行为蒙骗过严嵩父子,而将自己“倒严”的真实意图隐藏起来。他知道如若自己不这样做,而与严嵩正面相对;就会像杨继盛、沈炼那样被严家迫害致死。因此他不得不以假隐真,知而伪为不知,决不贸然行事,静待时机而发。通过筹谋妙算,他终于迷惑、麻痹了敌人,瞒过了老谋深算的严嵩父子。其柔功修练得到家了!

明朝文学家、书画家唐寅,字伯虎。唐寅与祝允明、徐帧卿、文微明齐名,称“吴中四才子”。关于他一生的风流韵事多有传说,但这位江南才子,不仅能书善画,难得的是他能够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运用计谋保全自己。

明太祖分封诸王时,第17子宁王封在大宁。当时太祖诸子之中,以燕王最为善谋,而以宁王最为善战。燕王靖难起兵之时,用计将宁王迁到北平,把大宁给了朵颜三卫;后来又迁宁王到江西。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间,朱宸濠嗣宁王位。武宗时,宁王见皇帝整日沉于游乐,不理朝政,就认为有机可乘,想要图谋不轨,他先通过向宦官刘瑾行贿,恢复了原来已被夺去的护卫。但是刘瑾倒台以后,护卫又被取消。于是他又勾结皇帝身边的亲信钱宁,终于又恢复了护卫。当时术士李自然、李日芳等人胡说他有奇异的相貌,当为天子,又说南昌城东南有天子气。宁王本是个有野心的人,这就更使他的野心迅速膨胀起来。他特地在城东南建立了一座阳春书院,并且用重金到处招聘人才,打算发展自己的势力,为起兵夺取皇位做准备。

这时,宁王久闻唐伯虎的才名,特地派人带了重金去苏州礼聘他。唐寅以为这位宁王是爱才之人,是礼谦下士的贤王,所以就欣然前往了。到了南昌以后,宁王以别馆居之,待为上宾。但是唐寅在南昌住了半年以后,渐渐感到气氛不对。宁王经常强夺民间田宅子女,豢养一群强盗,在江湖上打家劫舍,当地地方官员无人敢管,任他胡作非为。唐寅眼见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不法之事,所以料定他日后必会阴谋反叛。于是他感到宁王府是个火坑,必须想办法脱身。但怎么能够脱身呢?

唐伯虎采用了一个锦囊妙计——佯装癫狂。从此,他饮食起居一反常态。宁王朱宸濠派人给他送东西,他假装发狂,借着酒醉,当面脱去衣服,赤身裸体,使人无法接近。并且无端哭闹,捡吃脏物。又装着色情狂的样子,见到妇女就追。宁王得知后,说:“谁说唐寅是个贤才子?他不过是个癫狂之人而已。”就把他撵出了王府。这样,唐寅平平安安地回他的老家苏州去了。

后来,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六月,宁王果然发动叛乱。他以庆贺生日为名,设宴诱骗地方官员进府,随后将不从他反叛的官员全部杀掉,并亲率舟师前去攻打安庆。当时明朝巡抚都御史王守仁与吉安知府伍文定急忙派兵会剿。王守仁先将他的老巢南昌攻下,不久捉住了朱宸濠,平定了叛乱。

宁王事发后,那些他礼聘为上宾的所谓名士们,都被列为逆党,无一幸免。只有唐寅,因为早有察觉,及早地佯狂脱了身,所以没有受到株连。他在苏州桃花坞筑室而居,终老于故乡。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诠解

    大学中庸诠解

    大学是儒家重要的原典著作,也是古今解说繁复。简介各异的著作。在编著本书的过程中,我们着眼于人的心性及修养这一基本视角,尽可能的多参考有关学说以为之诠释。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依据亚久远编委会以及总编所提出的编写意图和体例要求,先由主编刘振佳坐车总体编著框架结构,然后又张言昌承担《大学》一书的诠释,由唐艳承担《中庸》一书的诠释,最后由刘振佳负责统稿。
  • 禅与老庄

    禅与老庄

    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的老庄思想自始至终在起着助化和推动作用。本书以禅与老庄关系的历史发展为主线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系统地探讨了禅与老庄在本体论、思维方法、民族心理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具体考察了老庄与禅宗渊源、互补及互用诸重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佛教禅学的思想特质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足以体现禅与老庄思维模式、思想特色的“我佛一体”之禅境与“天人合一”之道境,始终是本书阐释的重点。对愣伽禅、慧能禅及后期禅宗与老庄思想之不同关系,作者亦有精当论述与阐发。
  • 不过是向死而生

    不过是向死而生

    古往今来,人类无数次追问自己,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有的人碌碌一生,尚未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的人皓首穷经,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的玄机。关于生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叔本华说“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只有真正了解了隐藏在现实表象下的真实,你才能准确地、深刻地对人生进行一次思考。生活,不仅仅是生下来、活下去,更重要的是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意义的追寻和探索。
  • 如去如来

    如去如来

    德兰根迥仁波切洒脱自在、真诚慈爱,却又坚强有力、个性深邃,生活中时而呈现出稚子的柔软透明、哭笑自如,又有智者的沧桑彻底、直截了当,以及行者的坚定不移、全力以赴的特质,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浓浓的慈悲与爱,给每一位有缘接触到他的人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象。生命是如此宝贵,而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还有几个365天?如何过好每一个剩下365天?《如去如来》摘自仁波切自2010年至2012年间365天的微博语录,主题涉及到现代人所关心的生活、心灵等诸多层面。
  •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从老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老子看世界的眼光;从庄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庄子浪漫的人生态度。希望张莉、陆杰编写的这本《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能够让读者窥到实现这两方面愿望的路径,对道家智慧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体悟,希望它能成为一阵清风,为忙碌、紧张、疲惫的人送去些许清凉。
热门推荐
  • 总裁大人不要跑

    总裁大人不要跑

    柳明悦不能接受六年前那夜荒唐的事实,却又不得不奉命贴身保护他。重点是那家伙有事没事就来一句:“你是猪吗?”靠,猪怎么了,猪也是对社会有贡献的,别出了什么事都找猪的麻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亚瑟王物语真有问题

    我的亚瑟王物语真有问题

    楠特,17岁,是个高中生。原本正面临失学回家当社畜风险,结果晚上恰个烤肉居然被美少女捡了?(并不),并且还给了我强大的力量,但……为什么每次有战斗我都会吃瘪?好不容易上了女校,身边有了一大堆美少女,为什么她们都把我当弟弟?还有为什么我会越来越强啊?我只是不想当个咸鱼,顺便帮某个少女完成她的愿望。但,似乎他们把我认成了……王
  • 道元之始

    道元之始

    开天辟地,各族林立,有神族高高在上俯视天地,有魔族屠天噬地,恐吓万族!有妖族移山填海,遮天蔽日,然人族只能沦为奴仆,只能供奉强大的妖族作为图腾才能存活……
  • 系统让我做大侠

    系统让我做大侠

    得系统,战天下,灭诸敌!这是一个万界无敌的故事。
  • 盛世倾城颜

    盛世倾城颜

    什么,我穿越了!!!还是寄人篱下的孤女!还带着个弟弟,不带这样的,一个人活着已经很辛苦了!什么,我还是个公主,被追杀?能不能来点好事?
  • 嘿我真的不想你

    嘿我真的不想你

    做可爱的人。让当初不爱我的人抓心挠肝肝肠寸断去!当初决定放手时,林燃就是这么想的。十年过去,她和她求而不得的人重逢,心态反而很佛系。爱情对她而言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随遇而安就好。如今,她早已不是当初的偏执少女。周唯也不是当初的傲娇少年。两个人做不了恋人,那握手言和做朋友吧?毕竟,他搬到了同一栋公寓,哪能一辈子不碰面?于是,分别了十年的青梅竹马再度比邻而居……
  • 我在平行世界当魔王

    我在平行世界当魔王

    嬉闹声从天花板上传来。撬锁声在门外响起。水龙头已经拧紧,却在滴答滴答的漏水。走廊外有轻微的脚步声。异臭味从柜子里传出。诡异打开的窗户外一张脸慢慢浮现!看轮廓似乎在笑!某人躲在被子里瑟瑟发抖地通电话“旅游公司,这就是你们说的暑假刺激游?!”
  • 流光石转

    流光石转

    “吱呀”一声,门扉开启迎面扑来的是潮湿、腐朽的空气还有黑寂的空间。黑暗阻碍人的视线,即使站在门口也看不清。她在黑暗中摸索,似乎有什么绿光在不远处,她伸手摸去,“啊!”被利器划伤的尖锐痛感传来。“好痛!”绿光变得强烈起来,她定睛一看,绿光中央刻着“楚夕”两个字。她再次伸手,柔和的绿光像是抚平受伤的手,尖锐的痛减轻了,但这时玉石却发出灼热的温度。而玉石上的血诡异的燃烧了起来。接着她看见玉在无限地扩大,以雷霆万钧之势把她吸进去……
  • 捉鬼猫妖

    捉鬼猫妖

    水无情是只猫妖,但在这个大陆上,妖是要捉鬼的。在修炼大成后就被师傅派了出去历练,顺带抓抓鬼。水无情打着法师的名号捉鬼赚钱,但没想到,在捉鬼历程中她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在解开秘密时,遇见了那个命中注定的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