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奇妙的是,陶吴在细细研读了几卷《圣经》的故事后,竟然发觉他的精神力出现了微量的增长,并且能够使用更加细腻的控制精神力的手法。
当陶吴把《圣经》的前十一卷背的滚瓜烂熟,其中的故事和道理全都融会贯通时,他发现他的精神力不仅能够用于分化孔雀秘纹,还能控制孔雀秘纹中的真元流动。
因此每次使用武技时,陶吴不仅会消耗真元,还要消耗精神力。
起初,由于他只是用精神力强行拟合功法,所以每次修炼练习武技所用精神力比例甚至不比真元力低。
当然,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修为的提升,他的肌肉骨骼和神经逐渐“记住”了孔雀秘纹的运转规律。而他对《孔雀剑法》的理解也越发透彻。
他也许没有顶级的悟性,但是他参悟《孔雀剑法》的难度和其他人相比就像一个人拿着详细的参考答案来理解题目和一个人只有一套公式来理解题目一样。虽然前者也需要花一些心思才能弄懂题目,可后者却要从头开始解题。
而每次他的精神力消耗大半,影响到他的修炼状态时,他便会恢复他的精神力。这时,他有两个选择。
首先是在识海反复默念《圣经》。研读背诵《圣经》时,天地元气会犹如滔滔江水一般从陶吴头部的穴窍流入他的识海中并快速的转化为精神力。
典籍中记载,通过默念法决来引导吸收天地元气并将其转化为精神力的修炼方式便是传说中的“冥想”。
可是在陶吴的印象中,“冥想”时默念的法决和武修功法一样繁杂,并且因为内容十分抽象,乃至于冥想法决比起武修功法在修炼时更加晦涩难懂。
几个星期前,陶吴偷偷地把《圣经》的第一卷交给隔壁里斯本的最年轻的得意门生,年仅二十五岁就正式进入法师之列的修法天才,盖茨大哥哥。
戴着厚重眼镜的盖茨读完了那一卷羊皮纸后,拱了拱鼻子,推了推眼镜,竟然问陶吴是不是对巫之国的神话故事很感兴趣,还和陶吴说如果感兴趣的话他可以给陶吴送一些他之前学**国历史时搜集的关于巫之国的资料,似乎对这些东西熟络之极。然而他说的话中却没有一句和冥想法决相关。
这时,他才知道,这本《圣经》在他的手中是颇为神奇的修炼秘籍,在别人的手中只是一本异域的故事书。
不过,默念《圣经》的冥想之法虽然可以恢复损耗的精神力却无法修复疲劳的神经。
让疲劳的神经恢复的方法是一种人人天生就会的方法,也是修复的最彻底的方法——大睡一觉。
无论多好的冥想之法都无法取代睡眠在精神恢复方面的作用,乃至于一些高等的冥想法诀是直接和睡梦融合,在梦境中修炼精神力的同时休养识海和神经。
传闻太古时代,一位名叫梵天的大能一梦千年,在梦中悟出世界的真谛。当他醒来之时,他的识海已经演化成一个广阔的世界。
虽然睡眠能够更彻底地恢复精神力,但是于只有六个时辰幻斗间时间的陶吴而言,他显然会选择冥想来恢复精神力。
选中“稍作休息”选项后,元力模拟的天空中降下了一块刻满秘纹的石台,正是陶吴入府来每日皆需使用的炼体法阵。
随后,陶吴将精神力探入腰带上的玉扣内,锁定玉扣中四颗椭圆形拳头大小的物体,右手一挥一扬,两腿一蹬一收,四颗真元石和陶吴向后蓦然出现在石台上空,而后安安稳稳地落在石台一大四小五个凹槽内。
平静的石纹待陶吴盘膝坐定时倏地亮起,真元石的真元决堤的洪水般奔腾在石台的秘纹内,最后所有真元宛如百川入海汇聚在石台中央的陶吴体内。
石台正中的陶吴体表现出一个个孔雀翎羽形制的光斑,光斑忽明忽暗好似在呼吸吐纳。陶吴的头顶场景扭曲,好似扭转了附近的空间。
此刻,盘坐在炼体法阵上散发着白光的陶吴和附近扭曲变化的场景一起构成了一幅佛陀悟道图。
一刻钟过后,随着真元石内真元的耗尽,石台和陶吴散发的白光也逐渐消失。陶吴睁开双眼,扭曲的场景慢慢恢复了正常。
“如今默念《圣经》冥想时,搅动的天地元气之巨,竟然可以使幻斗阵露出破绽。如果可以将转化为精神力的部分天地元气转化为真元,我也许早就到了凝脉变境界。怪不得法修修炼得如此之慢,号称钱江州当世第一法修天才的盖茨哥哥也要到二十五岁才能入法修之门,成为法师。”
陶吴用精神力内视全身,觉察到他的炼体境界终于在真元流转时被压制不住的丹力冲破了筑脏中期的极限,到达了筑脏后期。
一般人突破修为瓶颈后大都要花一天左右的时间调整心境,稳固修为,否则刚刚被淬炼为“融元之体”的那部分肉体,有可能重新退化为凡体。
然而孔雀武府提倡学生提升修为要如“碗满则水溢”一样自然。
这种突破炼体修为的方式虽然进度缓慢。可是等到突破至武士修为时,之前淬炼出的几乎完美的肉身在服下“凝脉散”发挥出了作用。孔雀武府每届一百五十名左右的学生,没有成功突破到武士境界的屈指可数。
陶吴走下了炼体法阵,在圆台屏幕上按下“停止休息”选项。既然已经压制不住丹力,那就让丹力在体内尽情释放,他倒要看看“红脊蛟髓丹”的丹力究竟能把他提升到什么境界。
圆台降回地面,炼体法阵升入天空,一道拿着曲剑的高大幻影逐渐凝聚成形。
陶吴双手持剑,两腿并立,身体因为乱窜的丹力而微微颤抖,眼周暴起道道血管。
他注视着高大幻影,高大幻影也牢牢地盯着他,两双充斥着暴虐的目光相互碰撞着。
突然,两人的身体如飞燕般冲了出去,厮杀在了一起。
“乓、乓、乓”的一声声巨响响起,长剑和曲剑如同两只银蛟不断地交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