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61900000013

第13章 离别嵩山

【离开嵩山】

皇帝刘宏看了卢植上表的奏折,念他当年在九江郡平息南蛮有功,又因他文学造诣深厚,便答应了卢植的所有要求,任命卢植为议郎,与蔡邕一起参与对儒家经典文籍的校勘工作,卢植一接到皇帝的任命,便带上了刘备和刘德然,向洛阳出发了。

“师父我们走吧。”师徒将学堂里的生活必需品都整理了一遍,身上扛的,手里拿的,一切准备就绪,三人也即将离开这读书学堂了。转身看看,这里给每个人都留下了诸多美好的回忆,这里有他们的一切,读书,劳作,生活,漆黑长夜,宁静安详,他们都曾属于这里,他们起起伏伏,他们失足堕落,他们的痛苦磨难,他们的热情,他们的勇气,无不在这嵩山之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这里的一切,即使是所经历的磨难,相比之下仍然显得是如此美好,毕竟大家都处于青少年时代,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的单纯,不会被众多的利益所掺杂,现在马上就要离开啦,心里谁都舍不得,一旦离开这里,也就意味着将要迎来了新的生活,心的挑战,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无数的可能,会有数不尽的危险,也会有数不尽的机遇,漫漫长路,最终还是要由自己来慢慢中掌握,正如屈原所说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刘备前些日子已经往家里寄送了书信,告诉家里人自己和德然一切都好,不必挂念,另外自己和德然准备跟老师一起去洛阳,以后就不用给自己和德然寄送生活费了,因为在老师的帮助下,朝廷也会给自己发“工钱”啦。

说实话,刘备两人离开涿县来到嵩山求学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家里的情况也是通过刘元起时常寄送过来的生活费以及学费而得知的,刘德然的父母情况一切还好,只是刘备的母亲,一个人在家里白天辛苦操劳,晚上独守空房,为了这个家,简直是拿性命在做抵押,之前刘元起的来信也提到过刘母因为过度劳累而身体健康状况渐差,但是后来的信件又说刘母身体已经恢复,让刘备在嵩山不要担心家里的情况,鉴于此,刘备也就打消了回家的念头。

此时,师徒三人在山下找了一辆牛车,将行李装载到了牛车上,坐着牛车,晃晃悠悠地出发了......

此番行程的目的地是京都洛阳,说实话刘备对洛阳是发自内心的向往,作为天下第一大都市,又是在天子脚下,必定是繁华无比,自己家乡的不毛之地自然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作为贫苦人家的孩子而言,能够脱离土地出远门就已经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更不要说是前往京都这样的地方,大城市,见见世面自然是不用说,不仅如此,还可以拓展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对自己也会有一个更高的追求。

当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政权,选择在洛阳建都亦是有其自身的原因。新莽末年,旱灾频发,又加之王莽改革的失误,才造成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常年的战争,赤眉的骚乱,使得当年大汉都城长安变成了‘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为墟,城中无行人。宗庙陵园皆发掘,唯霸陵,杜陵完’的局面;同时,周边的少数民族见汉朝内乱,意欲参与中原政权的争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匈奴策立卢芳政权,这便是光武帝决定迁都洛阳的客观原因。

当然,这其中自然还是有主观原因的,这便是时代观念的变迁。时代观念可以理解为国人共同的喜好或者说价值观,东汉和西汉的时代观念是决然不同的,西汉重进取,东汉重守成。

高祖刘邦自长安建都以来,历经惠帝,文帝,景帝,武帝的前期,时间长达五世之久,在北方强大匈奴的威胁下,他们励精图治,韬光养晦,随着国力的增强,于武帝中后期,便一举展开了汉匈的全面战争,武帝大张旗鼓地开疆拓土,不仅恢复了秦朝的疆土,还设置了河西四郡,凿空西域,大汉的疆域远远超过了前代,此可谓不可一世,此种精神亦是强势之精神。

而自从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便成为了国家的正统思想,但武帝本人亦是外儒内法之人,又而武帝时期亦是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过渡时期,因此儒家思想的实质性发展并未得到如其地位的那般巩固。到了汉元帝时期,由于‘元帝少好儒,及即位,征用儒生,委之以政,贡、薛、匡迭为宰相,而上牵制文怡,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焉。’儒家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自此,国人受儒学浸染,思想则由开拓转为守成。而到了东汉,更是一派功臣都近儒,在这种时代观念下,东汉的行事风格自然也就与西汉迥然不同。

光武帝建立政权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南阳,宴请家乡父老,宗室诸母对刘秀说:“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惟直柔耳,今乃能如此。”光武帝大笑说道:“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当然,光武帝也是这么做的。东汉时期,北方匈奴对汉朝一度侵扰,刘秀便迁百姓以避外族锋芒,虽说与西汉颇为相似,但西汉乃是权宜之计,而东汉却是终其一朝。在这种重在守文主义的思想下,迁都洛阳亦是主观需求。

刘备这路上一直看着四周的环境,在经过的路上,随处可见的是豪强地主建立起来的大型田庄,此种田庄的建立会因地理地势的不同而外貌会有所不同,但是其大致的骨架却是如出一辙,面积大,周围由坚固的城墙堆砌而成,整体形成了堡垒结构,作为经营之所,它得天独厚,有水有地有人口;作为防卫之所,它易守难攻,护城河外加坚固的城墙以及死心塌地的家兵。刘备随口说道:“老师,现如今这种田庄可真多呀。”

卢植眉头一紧,朝着刘备望向的方向看去,忽而又叹气道:“此种田庄便是豪强地主剥削农民的形式呀,田庄面积大,占地广,内含山林川泽,地主在其内部种植庄稼,这样便可自给自足,不需要外部的额外供应。在田庄上,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而地主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的劳动者,当然还包括地主的宾客,徒附和奴隶。”

刘备仍然凝视着不远处的田庄:“这些地主还有自己的军队,无疑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呀。”刘备此时内心极为震撼,东汉王朝的统治下,竟有如此多的小政权,这无疑会削弱了中央统治力,这些豪强不除的话,国家又怎么能兴旺发达呢?难怪汉孝武帝当年要打击地方豪强,迁天下豪强原因就在此。

“不错,地主田庄还拥有自己的家兵,由依附的农民组成,他们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主出征打仗......有时也会以此来要挟地方政府,以此对抗政令呢。”卢植冷笑道:“这些田庄的形成,已经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了,中央政府要想对他们下刀子,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刘德然此时听了卢植的话,便也插话道:“太匪夷所思了,以前在嵩山之时,只知道政府的弊政有很多,但是没想到会到这种地步,治理一个国家确实涉及到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关系一旦处理不好,所造成的结果往往会不堪设想呀。”

“那老师,这种现象你觉得又该如何治理呢?”刘备突发奇想地问道,虽然此时他也不知道为何会问这种问题,仿佛这种问题和自己太遥远了,但是刘备却知道,这种田庄只要存在一天,不管是朝廷还是百姓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卢植此时凝视着刘备,好久才说出一句话:“铲除外戚势力,消灭宦官势力,抑制官僚士族阶级。”当卢植说出了这句话,好像连自己都吓了一跳,这句话太大胆了,因为以目前的政治局势而言,反对外戚,宦官,士族的话,那就几乎是反对整个东汉王朝了。

刘备和刘德然可并没有察觉到老师的异样,此时问道:“这三股势力不就是现在朝廷中的全部势力吗,全都废了,又该依靠谁呢?”

卢植说道:“如果可以,便依靠寒门。”

“寒门?寒门没有势力,依靠他们去对付现存势力,岂非十分困难!”刘德然一听卢植老师的论断,就觉得此方法切不可行,道路艰难,准不定还会有丧命之危险。

“确实啊,世家大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拱手让出其既得利益的,而宦官这没根的东西,拔他一根毛那就等于杀了他,外戚势力乃皇亲国戚,没有皇帝和太后皇后等人的允许,谁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呢?”刘备看着卢植,希望卢植老师可以给他解析疑惑。

“战国时期,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为了生存,各国纷纷变法,魏有李悝变法,楚有吴起变法,赵有赵武灵王变法,而秦有商鞅变法,何为变法,即是对内的改革,基于现有政权下的和平变革,魏国初期变法成功,这也就是为何他成为了战国初期的第一强国;楚国与赵国的变法开始轰轰烈烈,但结果或是中道崩阻,或是不彻底;秦国地处西隅,民贫国弱,但是自商鞅办法之后,其变得彻底,变得根深蒂固,这就是秦国在战国中后期能够赶超他国的原因。可见,对内的改革,要么就不该,要改就得彻底性,永恒性,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

“确实,这是改革所要坚持的原则,但是改革也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才能够执行到底,秦国商鞅是铁腕政治家,我朝的武帝爷对内的改革措施,亦是展示出了武帝爷的强硬态度与铁腕手段,我朝现在有这样的人吗?”刘备也不知卢植为何要讲这个,见他提起,自己就顺着接下去。有些话当然也不敢说,现在的皇帝,常年处于深宫之中,养于妇人之手,性格孱弱,自无主见,又何来强硬一说;再者,常年与宦官为伍,又何来的高瞻远瞩一说,靠现在的情况来看,改革几乎是空谈。

“我朝有这样的大臣,就如现在的皇甫嵩,他为人仁爱谨慎,尽忠职守,有谋略,有胆识。但是大臣还不算,我朝弊就弊在没有这样的君主呀。”卢植说道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故意压低了声音。

“改革不成又该如何?”刘备将话题重新拉回到了正轨。

卢植闭着眼睛,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竭尽所能,中心汉室,这是为师对你们的期望,也算是为师对你们的拜托了。”

【回家】

“李伯伯,我们走吧!”苏雪在马车里看着刘备他们的牛车走远了,便拉上了车帘。

“小姐,你流泪了!”李管家看着苏雪流的泪,内心十分心疼:“既然小姐放不下,那为何不去勇敢地追求自己所爱之人呢?”

“世间有诸多不得已之处,又岂能随心所欲,和自己所爱之人在一起,自然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但是,这对于他来说就是美好的结局了吗,他胸怀大志,匡扶百姓,中兴汉室才是他的毕生梦想,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他,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可以及时出现,这就是我所应该做的!”苏雪拿着手绢,擦拭了脸上的泪水。

“小姐,你这又是何苦呢?”李管家看着苏雪:“人生苦短,有的人选择去做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人则选择去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有的人为事业而操劳一生;有的人为爱情而浪迹天涯。其实这都是一种生活,没有谁对谁错,只有你情我愿。那些心怀天下的仁人志士,他们也许会被天下之人所歌颂,而那些只顾自身的无名小辈,他们也许会被天下之人所遗忘,但是难道仁人志士真的就是那么伟大吗?无名小辈难道就真的那么不堪吗?我看不见得,家国天下,家和国,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放到具体而言,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他的精力是有限的,太顾家之人,就势必会忘国,太顾国之人,则势必会忘家,仁人志士之所以会被人所歌功颂德,其原因就是他对社会做出了贡献,但是他对自己的家庭呢?世间万物,凡事有利则有弊,只是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罢了!”

“关键就在这你情我愿,我愿意为刘备付出,我相信刘备亦不会负我,李伯伯,今后关于刘备的事情,还请你多多打听,有劳了!”苏雪看着李管家说道:“你虽是我们家的仆人,但是你在我们家多年,从小是看着雪儿长大的,雪儿也一直把你当做是自己的亲人,这一次,请你务必帮帮我,我不想让自己有遗憾,也不想让刘备有所遗憾!”

“小姐有吩咐,在下自当竭尽所能!”李管家见苏雪经过了嵩山的修炼,比之前成长啦,懂事啦。

“爹爹最近可好?”苏雪看着车窗外的风景说道。

“自从你去嵩山读书,老爷对你就十分的牵挂,又因我长时间驻扎于此地,老爷也没有个帮手,家族的生意也有些荒废了,没办法,就请了小姐的姨夫张世平前来帮忙,这才将生意重新回转起来,不过你下山的事情我已经都和老爷说了,老爷听说你下山,就立马来了精神,回信里都显得十分的高兴。”李管家笑着说道。

“雪儿不孝,让爹爹受苦了。”苏雪平静地说道:“李伯伯,你说如果我让爹爹将钱资助他人,你说爹爹会不会同意!”

“将钱资助给他人?这......苏府生意如今能够有今天的规模,都是几代人辛辛苦苦积攒经营起来的,钱来之不易,平白无故地资助他人,恐怕老爷他......”李管家为难的看着苏雪,接下去的话他也就不来说了。

“我知道了!”苏雪的眼神尽显忧郁。

此时苏雪的内心一想到自己离刘备越来越远,就不禁产生一阵阵疼痛,她的心在颤抖,在哭泣,她多么希望世界上就只有自己和刘备两个人,没有其他的烦恼与忧愁,没有琐事的打扰与聒噪,有的只是朝夕相伴,有的只是情意绵绵。可是,这太虚幻了,太不现实了,也许正是想法太不现实,所以苏雪的心仿佛是在滴血,因为,她接受不了。自古以来,美好的爱情,只存在于文人的笔墨纸下,也正因为它是如此的稀缺,才使得它是如此的受人追捧,让无数人憧憬与歌颂。

“小姐回家有什么打算?”李管家见苏雪沉默在那里也不说话,担心小姐会把自己憋坏了。

“现在我还不知道,回家静静地待一段时间吧,现在我什么也不想?”苏雪平静地说道。

“那也挺好的。”有些话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苏双自从得知苏雪即将回家,便四处托人为雪儿寻找如意郎君,毕竟自己的女儿已经到了该婚嫁的年龄,虽然自己也舍不得,但是一码事归一码事,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耽误了女儿谈婚论嫁,寻找自己的幸福归宿嘛。

“李伯伯,我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会儿,你先忙你自己的吧!”路途颠簸,心力憔悴,苏雪此时只想一个人待一会儿。

“是,小姐!”李管家说完就走出了马车,吩咐赶马之人减缓行车速度,尽量不要太颠簸,以免影响小姐休息。

同类推荐
  • 吴风

    吴风

    一个王侯遗腹子,如何摆弄风云,将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地实现。
  • 唐人冢

    唐人冢

    或许是因为有人的刻意而为,不愿让后人知道真相,又或许是历史的断层,让这段历史蒙上了尘埃,不过现在一切都清楚了。
  • 天藏

    天藏

    《天藏》的故事从贾二太爷疯癫开始讲起,记载了一个满载华夏农耕文明的富有村庄,几年内变成万户萧疏的过往。整部小说不但鞭挞了封建社会贪官误国的丑恶行径,而且向读者揭示了千年秦商衰退的历史原因。书中人物十三爷,为救村庄舍生取义;二夫人知书达礼,一心保村却受到官府迫害收监,最终加入反清的义军;山匪舵主羊拴儿为爱情千里北上,从打家劫舍走上反清之路。
  • 波澜升起

    波澜升起

    自大夏一统天下已有二十五年,在这看似太平的国家里,其内部早已暗潮汹涌,在这外有强敌内有忧患的敏感时期帝国内部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此事足以影响如今帝国朝堂格局,同一时期北方四国迅速的统一建立了北魏帝国,北凉与帝国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不断的上演,世子殿下回到北凉不久替父又走了一遭江湖,且看他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通透,看他如何世袭罔替,且看他如何挑的起北凉重担,且看他如何兑现自己的诺言,又如何坚守北凉防线使帝国免遭厄运。
  • 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

    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位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古巴比伦与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一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古巴比伦文明。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会怎样触及我们的心房?
热门推荐
  • 逆天废柴不好惹

    逆天废柴不好惹

    她是个孤儿,被杀手界的长老收养。在杀手界称霸的她被最亲密的人背叛,本想与他们同归于尽。但阴差阳错地穿越至灵朝成为和她有着相同名字的凌家的亲嫡女:凌家三小姐。可是这具身体的原主在凌家并不受宠,6岁时到修灵坛测灵力,灵力珠发出一股白色的光,自从那以后原主被修灵大陆的人们称为〝废物〞。穿越后的她非常喜欢这个大陆,因为这里以强者为尊。而冷酷的夜王喜欢上了性格刚烈的她……
  • 既然活着真好,就努力活着吧

    既然活着真好,就努力活着吧

    人到了一定年岁,上天就会给你做减法、拿掉你的一些朋友,拿掉你的一些梦想。有些人跟你分道扬镳,你们或许都不见得会吵架;你们或许也有着彼此的联系方式,可不知道该怎么去联系了;有些人或许已经跟你见过最后一面了,只是你还没发觉。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 幽冥桃花

    幽冥桃花

    一株桃树,生在幽冥地府,八百年修炼在碧落黄泉化为人身,一世情结,留恋凡间,爱上一代帝王,化身渡劫的时候劫数太重,化身鬼魅,永生不得再留凡间,后来她留在孟婆桥上熬汤超度众生,后来阎王将她媚献,她桀骜一生不愿意委身他人,散尽毕生的修为,在碧落黄泉做了个摆渡人引人超度,后来天上的神仙说起来她,都啧啧称奇,一个地府的桃花精,能入得碧落黄泉,喝的黄泉水,吸得碧落气,不知是怎样一个奇女子……
  • 伤寒总病论

    伤寒总病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之至尊神壕

    都市之至尊神壕

    李三,偶然间,他获得了一笔财富。这笔财富,是他继承了上千亿的家产,还送了一个姐姐,从此萝莉、御姐各种美女应有仅有。
  •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讲述了挫折,是懦夫的拦路石,又是勇士的健身器。只要能坚强面对,它便是成长的一笔财富,人生的一所学校。成长的路上,总会有失意彷徨,对挫折报以微笑,坚强的心上就总能生出无穷的力量。
  • 追妻蔓蔓路:山主滚滚来

    追妻蔓蔓路:山主滚滚来

    一个是不知年龄几许的传说中人物,一直奉行的是“潇潇自在任我游,自自在在散圣仙”的至高境界,可少有人知道在他心中有着那么一个人的存在,自由也让他抛在了脑后。一个是有着双眼异瞳的所谓普通人类,一直遵循着“正正经经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行事风格,可这世界仿佛天生与她作对,幼时颠沛流离,长大危机四伏,问心无愧成了她的最低底线。今生,他是她的收养者,她是他的心中人。可少有人知道他们早于万年前就相识。小剧场:“小朋友,要不要跟我走啊,在那里你不用担忧吃穿,不会受伤,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陪你玩。你想要什么那里都有哦”“好。”答应的干脆利落。“小金金,你这样对我我会受伤的,一受伤我就会自闭的。”“那正好可以让我耳边清静点。”“大白鹅,你回来好不好,我,我想你了……”“如果有一天你记起了所有的事,你会怪我吗?”男子呐呐自语。
  • 莞然回首

    莞然回首

    叶莞曾认为她的爱情会是一直去追逐于那双温柔的明眸,并乐此不彼。直到满身伤痛,蓦然回首,才发现另一双守候已久的深邃眼眸,一如初衷。“阿莞,我在等你。”他说。彼时叶莞才真正明白,所谓爱情,不只是温柔。
  • 假神安宓

    假神安宓

    女主安宓,世间唯一一个神,没被当做吉祥物宠起来也就算了,还被罚下凡,又莫名其妙因为一场车祸而穿越到了古代,而这真的是意外么?并不冥界妖孽少主等着把她亲手带回神界忠犬副官等着在轮回之中等着再次遇到她魔界boss为她上天入地远处还有一个神秘孤魂等着她去发现但是她懒啊,这些副本就不能不打么答案是否定的穿入古代的她,逃开了宫中的争斗,上了仙渺修个仙还破事不断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因果都渐渐浮出水面,之后的故事?有时迷雾重重,自己亲手拨开云雾才是最令人愉快的,不是么?
  • 暮生萝

    暮生萝

    神族的她容颜尽毁,溯源却是为救此生最爱之人,而那人只是个平凡的凡人。他会老会死可她还是爱了。不愿放手,画地为牢。他的目光浅浅,望着她既爱又恨。若是遇见,便是缘起,若是不见,便是缘落。如果说悔,我悔的是你,如果说恨,我恨的是我。谁在午夜梦回中用心临摹她的容颜,再也不能遗忘。谁在心间一笔一划画下了他的模样,是心口的朱砂。谁又能记得当初守望彼此的模样?永远有多远,泪满衣衫还是白鬓苍苍?人都知花开荼靡却不知枫也可以烈炙荼靡。 等枫叶红,我的他是否明月归? 爱别离,求不得,心之痛,等不归! 【敬请期待第二部《暮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