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98300000001

第1章

一.匮乏时代的证词:读阿城

阿城形成的催眠场,至今魅力不减。这未曾衰歇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阿城,难描难画。阿城说他,“常常用三五种可能来看世界”,包括自己。

然而,三五种可能,怎么可能?

1.世俗与规训

“杂色”掀开了世俗的帷幔,观照这世俗被规训得单一的过程。原本,在世俗空间里,有男耕女织,也有男盗女娼。那么,世俗在阿城眼里的本来是什么样的?世俗里的疙瘩一个个在世俗的实际里解开,渐渐就形成了复杂的生态,偶尔一瞥看到的不合理,或者正是复杂生态的自然表现。历来对世俗健朗的理解,才让中国俗世如热带雨林,有自己的风光,自己的生、老和病,正是“无观的自在”。空间里的人呢,“扫除自为的世俗空间而建立现代国家,清汤寡水,不是鱼的日子”,作为鱼的老百姓,也就难免老是进退失据。他指出,世俗里有人类共有的“生命本能在道德意义上的盲目”,有其肮脏和污浊,不只是歌颂的对象。在这样的世俗里,何以自处?

然而,自为的世俗一直都在,为什么大部分人视而不见,甚至会去规训呢?而阿城,又有什么独门绝技,让他能去认识这个自为的世俗呢?这就要讲到阿城所说的知识结构了。

2.知识结构

所谓知识结构,就是由学习而来的各种知识,并能据以形成判断或引发想象。阿城说,知识结构的单一化,“1840年是一个坎儿,1919年‘五四’是一个坎儿,1949是最大的一个坎儿,从知识结构、文化构成直到权力结构,终于全盘‘西化’,也就是惟马列是瞻”。三个标志,知识构成的丰厚度依次递减,终于单调到极点,并通过政制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阿城认为,思维材料不管是传统的、西方的,俗的还是雅的,都能丰富一个人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丰富了,人“就会从原来的那个意识形态脱离开,或看得开一些”。

3.常识与催眠

阿城讲的具体常识,不同于写《常识》的托马斯·潘恩,虽然《常识与通识》里提到潘恩的这本书。阿城谈论的常识,是孟子“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的“几”,深入的是人从生物性生发的种种情状。当然,阿城认识到自己讲的常识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现在看来的常识或许将来“会有改变”。

然而,勘破了无数催眠系统,阿城却并不就激烈地反对催眠产生的幻象。过去的人能待在幻象里,所以“在初民时期,人应该比现在快乐”。而现在,单一的意识形态摧毁了幻象,人只能“清醒地承受一切苦难”。对催眠系统的点破或保留,要根据具体事情的具体条件,否则,盲目地赞同或反对,都是“常识缺乏”。

4.具体与同情

世界是具体的,不但每一具体的时空结构不同,即使同一个具体,“每一刻都是具体的不同”。深入世界的具体,才能体察实在的人世,很多看似相反的问题才能看得清。写书的人要有多重自身,对“实相”、“幻相”才越有多种同情。除了作品里的人物,阿城越来越把同情移于真实的人和具体的时代。

然而,具体无尽,能讲的有限,因此需要每个人自己去面对不同的具体,养成自己的同情。于是,阿城强调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其方法是,“说了这些是让你悟别的”,从而让学习者能同情于自己的具体。学会自己面对无限的具体,就能慢慢培育健全的常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对世俗的态度就不会是简单的赞赏或激烈的反对。

二.作为权力核心的同质文本:毕飞宇论

毕飞宇的核心关注,是权力。毕飞宇作品中的权力,更像是一种永动游戏,仿佛某种病毒,一旦生成,就逐渐脱离原先的病原,从某一个体或群体传递到另一个体或群体。

在写完与《青衣》较为相似的《唱西皮二簧的一朵》之后,毕飞宇写出了“玉篇三章”,自此,他对权力运作的书写变得邃密而刻骨。

正像毕飞宇自己强调的:“我们的身上一直有一个鬼,这个鬼就叫做‘人在人上’,它成了我们最基本、最日常的梦。通过《玉秧》,毕飞宇勾勒了权力更加深入细致地向日常生活的渗透,最终挤压得每个人都充满犯罪感,并由此推进了权力的夺取和维持,有意无意地涉及了中国传统权力运作的一个独特方面,即“君人南面之术”的部分下移。后来,玉秧的汇款单不知怎么落到校卫队魏向东老师手里,他利用这个提出了龌龊的要求:抚摸玉秧。

而上面父辈的父辈的权力运作,多是间接的,其方式,是威势和莫测,及各种巧妙的变形。

对待偷盗事件,钱主任利用的,是权力中“显”的成分:“威势”。

“玉篇三章”之后的《平原》,虽然题材与前者相似,但因为篇幅长,事件多,人物在权力中的不同形态表现得更加充分。小说的主人公端方对权力有着自觉的认识和追求。虽然当时权力意志强调,“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但过度的强调不过是掩饰,这一点,倡导者明白,热衷权力的端方也明白。

毕飞宇的小说里极少有闲笔。大到一件事,小到一个物品,只要在毕飞宇的小说里出现了,一定会在此后的故事进展里扮演自己的角色。与闲笔极少的特点相关的,是毕飞宇对议论的偏好。结合其小说的悲剧特质,可以说,毕飞宇小说的少有闲笔和多有议论,保证了一个悲剧的顺利完成,而笼罩在这悲剧之上的,是毕飞宇对权力的极度关注。说得更明确一点,毕飞宇小说里的悲剧,是他的核心关注导致的必然结果,并不是如他所说的“小说的走向”。

在毕飞宇小说中,作者对权力的极度关注就是那个巨大的摄影棚,人物只能按照他的设想走向最终的悲剧。正是这样,不断反思权力的毕飞宇感染了他小说中权力的病毒,其小说文本,也就与他作品中的权力核心构成了同质关系。

三.隐匿的世界,卑微的创世:余华《第七天》

《兄弟》上部,熟悉余华的读者还能从容地辨别出属于余华的特色,余华便有了些一意犯险的味道,作品仿佛从庄严高贵的肃剧陡然转为喧闹低俗的谐剧,调子由压抑而高亢,文字也变得放诞、夸张、粗鲁。这部隔了七年的《第七天》,难免让原先以为《兄弟》是误入歧途的读者绝望地闭上眼睛,进而宣称他们已经无法容忍余华这本薄薄的小说对自己的冒犯。

我很怀疑,对《第七天》的无法容忍源于一把无形的文学标尺。这把标尺的来源是新老经典,包括余华已被奉为经典的部分小说。

我从不认为,过往的优秀小说应该规范新小说的走向,也从未觉得,余华此前的书是最了不起的杰作,这本《第七天》里,我看到的是一个作家对准时代焦点的努力。在这部作品里,余华已经设法抽离了作者施与叙事的力量,让人物自己在喧腾的世界里演出,他几乎只扮演了一个手持镜头的记录者。读者从这本小说里辨认出的曾经的余华,正是在他写到了另外一个群体的时候,如杨飞的养父杨金彪,与杨飞情同母子的李月珍,生存维艰的鼠妹和伍超……这里需要提到小说平静叙事中一个小小的破例。这些容易辨认出的属于余华的部分,也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余华并非丧失了写出以往类似作品的能力,只是,在这本小说里,他要对准的,是另外那个群体,一个无声的、隐匿的世界。

不妨强调一下,常见的许多当代小说中,人物往往像是被作者故意放置在小说世界里的,作者要借着他们表达自己高人一筹的聪明,独具一格的审美,洞彻一切的判断。《第七天》里,作者对叙事者的放手,让人物仿佛从社会中随手拾取又立即放入社会,轻轻地,若不经意,现实进入小说的阻隔取消了,社会涌进了小说。

借助死者杨飞的眼睛和回忆,小说完成了死者和死者的相遇,这种结构方式,很容易让人想起《封神演义》。《第七天》,隐匿世界里的人物也散居各处,却还缺少《封神演义》那种让人物各自行动的充沛魄力,要借助杨飞的游荡来相会,相认,然后在一个地方相聚。

同类推荐
  • 彩虹雨

    彩虹雨

    这本书是8年卷首语的第二本集子,第一本叫作《旷野的鸟》,这本就叫作《彩虹雨》。有雨的时候,是不应该有虹的,而有虹的时候也不应该是有雨的,这是一种矛盾。但是,雨与虹又是紧密关联的。如果说旷野的鸟,是希望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像大鸟那样飞翔;那么彩虹雨,是渴望生活和事业的滋润和美好。这是一种矛盾后的期盼,人生如斯。
  • 短笛

    短笛

    诗,是大自然的夜明珠,而语言文字只是夜幕,好让它更能显现出……
  • 我的山河,我的家

    我的山河,我的家

    本书为散文精选集,主要收录的是刘醒龙老师的散文作品,其中有写家庭、亲情的,有写故乡的,心灵的,还有关于城市文化的,旨在通过这些作品,能够充分反映刘醒龙老师散文的特点,汲取其中的精华,让读者领略到刘醒龙老师散文作品的魅力。
  • 李若冰纪念文集

    李若冰纪念文集

    这部纪念文集,是由李若冰先生的夫人贺抒玉女士编选的。从收入的文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李若冰先生不平凡的人生履历,窥探到他文学世界的奥妙,欣赏到他生活和思想的动人情景。
  • 劳伦斯性爱作品经典

    劳伦斯性爱作品经典

    本书是译者黑马选取劳伦斯作品中以性爱为主题的一个结集,包括散文、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节选。性爱主题作品时劳伦斯作品中较为精彩也最有其个人特色的一部分,读者从这些选篇中基本可以了解劳伦斯的情爱观,对情爱、人性、男人与女人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热门推荐
  • 锦绣良缘:亿万老公宠妻无度

    锦绣良缘:亿万老公宠妻无度

    她嫁给了她痴恋五年的钻石男人,成了整个A市人人羡慕的对象。然而,表面的幸福下掩藏着暗涌的波涛。新婚一个月,她被人绑架,他在电话里冷酷的告诉绑匪,“要钱没有,人你们随便。”新婚三个月时,他的情人当着她的面从楼梯里滚下来,他迁怒与她,怨恨的把她也推下楼。倒在血泊里的她摸着腹部,求他救救她腹中的孩子,可是他抱着他的情人扬长而去。一朝重生,她成了他哥哥的未婚妻。她发誓,这一世她定要活得精彩,把前世的仇都痛快的报了。不过某个男人……你其实可以稍微矜持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跨世英雄

    跨世英雄

    在写实的社会背景下,面对国家机器的铁拳,以及并不能仅用拳头来解决的政客与军队,作为一个拥有顶级单兵战力的个体是怎样一种体验?
  • 仙路凌天

    仙路凌天

    龙先飞(男主A:小混混)与万鹤之(男主B:皇亲,忠勇侯之子)同为前朝皇室后人。二人偶然相遇,得到前朝皇帝遗留下来的“源气”后被雷劈中,灵魂互换。龙先飞被带回宫中作为皇子培养,万鹤之流落民间被天一教作为“圣子”控制住。为报养父之仇,龙先飞隐忍在宫中,伺机复仇;万鹤之身负剧毒,为了生存也来到京城“致知馆”,二人再次相遇后,为揭开前朝遗留隐秘携手并肩。而后龙先飞成为皇子,在宫中步步危机,万鹤之带领手下兄弟远走漠北,试图争霸天下……前朝秘密终被揭开后,原来大千世界分为“人、灵、仙”三界,龙万二人放弃世俗功名,来到“灵界”寻找身世之谜,后辗转杀入仙界,身世反而更加迷离……
  • 与你恩爱两不休

    与你恩爱两不休

    悦漓一直以为自己能在虚空颓到海枯石烂,直到某次历劫,带回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夫君,从此生活跌宕起伏,丰富多彩。等等,小夫君什么时候长大了,还如此傲娇是什么鬼?堂堂天界将军,忽如一夜变成了妖精,还收获一个魔界未婚夫又是什么鬼?沉熠:“圣主一向拿得起放得下,如今怎地患得患失起来了?”悦漓:“你我这一世做不来恩爱夫妻,可我就算和你做一对怨侣,也要日日将你拴在身边,你别想丢下我!”睿智黑化小妖精VS傲娇深情老神仙看两个相互喜欢的人如何把对方虐的死去活来。
  • 末日凉玖

    末日凉玖

    在近乎平庸的日子里沉沦的凉玖,某一天晚上却梦到自己即将死去,这是一场人类的末日,还是宇宙的灾难?
  • 倾城女帝 傲娇归来

    倾城女帝 傲娇归来

    世人皆不知,她本是“女娲娘娘”最小的女儿,凤凰一族,乃上古时期女娲娘娘的护卫,女娲和自己的贴身护卫,也就是凤凰一族的族长“凤苶”相爱,有了她,同时她也是凤凰一族的长老们,选中的下一届“凤神”,真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幸运儿,可就在她刚刚接任“凤神”之位,即将迎来千岁生辰的前夕,却被最信任的朋友和亲人背叛,一位“天之骄女”骤然间经历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天堂坠入地狱,受过脱去“仙胎神识”的酷刑后,被打下了“仙神台”,坠入了永世的轮回。他,轩辕云,当世最神秘的的家族,轩辕一族的少主,也是当今宇国之帝王,神界尊主,为了她,前世甘愿坠入无边黑暗,只为等待她的转世;他,完颜楚,东秦大皇子,为了她,甘愿行使逆天大法;他,纳兰若瑾,当今武林的暗帝,为了她,不惜挑起武林浩劫;他,南怀钰,魔界之王,为了她,最终魂飞湮灭;他,涅梵音,“幻羽国”最年轻的少年将军,原为龙族太子,为她,甘愿承受剥皮抽筋之刑;一场婚礼,十里红妆,举国震动,各偏安小国纷纷前来恭贺,当世最大的国家“幻羽国”倾全国之力给他们的公主“轩辕霄玥”办婚礼,本应是何等的隆重和盛大,可是观礼的众臣和百姓,却都是一副哀戚的神情,“幻羽国”公主“轩辕霄玥”,今天本该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却成了她这一生中最大的梦魇;涅槃重生,倾城绝世,转世归来,凤眸一抬,唇角一杨,搅动的天下归一。一只要成精了的呆萌‘红眼狐狸’小萌宠,加上一个更加呆萌到瞬间要融化了你的心的,人称‘傻白甜’但却精明到“天~怒人怨”的主子,一个外表似仙人,又近乎妖孽的,儒雅的,俊逸的,但却满肚子阴谋诡计,阴险腹黑,外加极度无赖的‘一国帝王’,与两个集所有大人的优点于一身的,四五岁的小萌宝,为争夺一个傲娇到不行了的,容颜绝世的,女帝的宠爱,见天滴!!!互相扯后腿儿,那画面,瞬间美醉了你我,美醉了天下。。。
  • 重生甜妻,苏炸了!

    重生甜妻,苏炸了!

    (重生+甜宠+异能+虐渣)苏妙上辈子受到蒙骗,厌恶靳封烈到死,重活一世,苏妙牢牢抱住紧大腿不撒手。
  • 阅读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阅读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作者自新时期以来的电影评论自选集,收录了近百篇影评与随笔。所论及的影片均是30多年来具有巨大影响或有强烈争议的国产影片,和部分在世界各大电影节得奖的外国影片。作者努力做到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凭良心,说真话,有思想,有文采,有文化。作者之所以把书名定为《阅读电影》,是因为他把“阅读”看成是一件特别庄重的事,对于电影亦然。要对一部电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是需要认真、反复阅读的。写电影评论的过程是一个阅读的过程。唯如此,才能解剖与彰显电影的意义。和诸多随着风向转的藤萝状态的评论不同,它扎根在作者自己的土壤里,如一泓清泉从心灵深处汩汩流淌……
  • 大悲经

    大悲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