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车离开阳关,去玉门关,到了玉门关。
大家下车,跟着导游。
导游讲解:“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就是玉门关的写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阳关和玉门关,是丝绸之路上,敦煌的主要军事关隘,出了两关,就进入了戈壁大漠。
和季恩琳同行的有个大婶,看到玉门关的遗址报怨道:“远看是个土堆。近看还是一个土堆。而且还是一个不让靠近的土堆!玉门关这个破土堆,怎么可以算个景点呢?这太吭人了!明着就是骗钱嘛。早知道就不来了。”
导游没有因为此大婶的无知而停顿,也许是因为无知的人见多了,见怪不怪了,她继续解说着:“相传,汉武帝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以此命名。”
王绍辉就站在那位大婶的身后笑着,点头表示同感,他也没看出来这玉门关,有什么好看的。
季恩琳可不喜欢,别人随便踩低自己的家乡古迹,她对王绍辉说:“在当下这个氛围下,遥想一下当年的历史。那个土堆,也曾经是一座宏伟雄壮的关隘。也曾经辉煌和繁华过。为守护关内的子民,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我们不能因为它现在丑了,就磨灭,它的历史丰功伟绩。就像男人看着自己的老婆年老色衰,就算再不喜欢,也不能说她丑,更不能说她没有价值,因为老婆也曾经年轻貌美过。”
刚刚说玉门关是个土堆的那个大婶,和季恩琳眼神相撞,好像也听出了季恩琳的话中之意是在暗说她不懂历史的意味,便不好意思把眼神转向别方。
王绍辉一手把季恩琳揽在怀里,另一手帮季恩琳拨了拨被冷风吹乱的发丝,理顺头发后,手轻抚着她的脸,亲昵说道:“你说得非常有理。”
“呵呵。”季恩琳露出,胜利的笑容。
“两千多年的风沙侵蚀。现如今,能存留点这么个土堆,真的不易。我真有点能感受到,它存在的价值了。想想,人埋在土里几十年后,说不定,连个骨头渣都没有了。两千年早变成尘土,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东西要看摆在哪里,摆在地摊上,估计连白菜价都卖不上。可是摆在景点里,再注入历史的故事,那可就是文物古迹,价值不可估量。两者,怎可同日而语呢?”
“我们在这里停留时间不长,要抓紧时间看景。历史知识我们有空再探讨。”王绍辉把季恩琳抱得更紧,帮季恩琳暖暖身体。
王绍辉对历史不感兴趣,在学校学的那些历史知识早还给了老师,他来敦煌只是为了看稀奇,没必要和季恩琳争个对错,所以他做出退让结束话题。
导游讲解完毕,刚好经过王绍辉和季恩琳面前。
王绍辉把脖子上挂的相机,递给导游:“麻烦你,帮我们拍张合照。”
“没问题。我会多拍两张,让你们备选。”
王绍辉搂着季恩琳,站好。
导游给季恩琳和王绍辉,拍出的相片的水平不差。
王绍辉查看过照片,很满意,和季恩琳一起向导游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