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52000000002

第2章 人生路上有朋友

▲文/朱国勇

选择朋友一定要谨慎!地道的自私自利,会戴上友谊的假面具,却又设好陷阱来坑你。

——《克雷洛夫寓言》

生活中,有一些人,也许联系并不频繁,但是有了悲喜,会先给他发个短信;有了困难,会想着找他帮忙。我想,这就是朋友吧。

朋友的酒店开张,我去祝贺。大厅里熙熙攘攘地摆了几十桌。人们彼此之间热烈地打着招呼,使劲地握着手。这些来宾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不是带“长”,就是带“总”。朋友走来,很亲近的揽着我的肩头,把我引到三楼一个幽静雅致的包间。推开门,里面坐着我们高中时的几位同学,都是经年的好友。坐下,随意喝茶,磕瓜子,彼此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

开席了,除了几道主菜,其它的都是我们平时爱吃的菜。这是朋友特地安排的,都是知根知底的老友,爱什么,不爱什么,早已烂熟于心。烫一壶舒心养胃的黄酒,大家说着笑着吃开了。

朋友很忙,直到宴席快结束时,才来到我们的包间。一进门,他就脱下西装,搭在椅背上,然后松松领带,关了手机。没有多余的客套,朋友就着一小碟咸菜,连吃了两碗米饭,边吃边冲我们直乐:“还是老朋友好,外面那些家伙就知道给我灌酒。”

吃完,围坐一处,说的都是掏心的话,说到动情处,朋友眼圈发红,声音哽咽:“出了这扇门,外面的,我见谁都叫兄弟,但是我知道,真正的兄弟,就咱们这几位……”

是啊,有的“朋友”,是放在桌面上酒杯前的,自己知道当不得真,却也少他不得。而真正的朋友,是放在心里的,不因地位浮沉,不因名利得失,只因曾共守过一段相知的岁月,如酒,越久,愈陈。

元旦时,一位朋友来访,我电话邀来几位好友作陪。都是多年未见的老友,相逢一笑,涌起的都是经年的温暖温馨。晚上,好几个人嘻嘻哈哈挤在一张床上,仿佛又回到了斑斓美好的年少时光。

第二天,才知道,原来朋友下岗了。朋友说:“没什么,只是心里有点堵,见到你们就好多了。”都是些穷朋友,帮不上什么实质的忙,但是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热乎乎的握手,都能激起人生的希望,照亮前进的方向。一忆起,便知道,跋涉的途中,并不孤单。

得意时,憧憬的都是未来;困境中,携手的才是朋友。人生于斯时斯世,能得一知己,足矣。若是能有一大群谈得来靠得住的朋友,还无法成功,我不信也。

同类推荐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 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本论著以新历史主义视域中格林布莱特的文化诗学批评观为研究个案,结合其具象化批评实践活动,通过重点分析他的经典性论断和代表性论著,逐步演绎出其批评思想的来龙去脉和精髓要旨,目的在于从理论的源头上厘清与把握文化诗学批评观的学理思路和实践走向,揭示其“文化的主体性”与“主体性的文化”、“历史文本化”与“文本历史化”、“权力话语化”与“话语权力化”等多重互文批评范畴的文化品格、历史语境和政治内涵。与此同时,重估和重构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批评流派的发展脉络与理论框架,并开诚布公、实事求是地阐明其理论价值与历史局限,对中国文化诗学批评理论的当代阐释和主体重建无疑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启示价值和历史观映鉴意义。我们有着充沛的理由与依据来确信,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批评理论一旦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文学批评生态,势必助力于其自身批评实践的疆域扩展与理论完善,夯实在“立场自醒、理论自觉和价值自省”的思想基础之上,,还将强力拉动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向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生态型批评”理想不断靠拢,从而保持一种涵养传统与吸纳新知“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批评态势。
  • 永远的怀念:我们心中的季羡林先生

    永远的怀念:我们心中的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学科的开创者,也是中国东方文学、东方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先生一生著述丰赡,学术经历极其丰富。大半个世纪以来,他身体力行,做出楷模,被公认为中国的东方学、东方文学以及相关的其他一些研究领域中成就最大,资历最高,影响最广,最具有世界性眼光的学术带头人。先生走了,先生不会再回来。我中心悲伤。只是突然又想起先生经常提到的陶渊明的一段诗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这一段诗,先生说,他一直很喜欢。先生自己,也常常吟咏。如果是这样,先生也许走得是安心的。
  • 遍地生命

    遍地生命

    五月二十八日晚十一点走出首都机场的时候,候机楼四周成片的灯光让我一时难以适应,行驶在回家的路上,道路两旁扑面而来的繁华和祥和,带给我一阵阵想哭的冲动。好些天过去了,现在的心情,依然无法从西南那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回到这里来。与赴川采访归来的同事交流,才知道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身回来了,心没回来。二十七日晚,返回的前夜,难以成眠,长久站立于十二楼房间的窗口眺望。入夜的成都,偶尔有霓虹在眼前闪过,街道已恢复了它一如既往的平静和从容,这座中国西南重镇的天空,已是云淡风轻。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热门推荐
  • 嫣知归期

    嫣知归期

    她原是府中千金,新婚前夜,新郎带兵灭她满门,一剑刺穿她心脏,重生涅槃,她性格大变,落入红楼,开始报仇大计。
  • 冬雪遇你似半糖

    冬雪遇你似半糖

    秦芷兮,她秦淑的大姐,十五岁就被皇帝赐婚于景王。而她!芳龄十六却无人敢娶。究其原因,她!秦淑,太能折腾了。
  • 父亲的河流

    父亲的河流

    我父亲现在是个渔翁,此前,杨树村人都称他“刀老板”。对于我父亲曾经的闯荡,到现在的几乎无所事事,杨树村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但最终要说的话都化作一口唾沫,咽了下去。长江口在离我们杨树村400公里的地方,故意留了个兜子,别小看这个兜子,400多公里路程,洄游产籽的鱼都成熟了,“长江三鲜”就诞生在这里,这里河鱼丰富,江鱼更让人垂涎,那些杂鱼则被称为“江八鲜”。现在我父亲就在这个兜子里忙碌,每天从院门进进出出,夹杂着咳嗽声,身后总是散开一片烟雾。他抽的烟在我们杨树村算高级的,村里人说这是当年当老板落下的病——架势小不下来。
  • 重生之夫人是女帝

    重生之夫人是女帝

    一朝穿越,她由一个平凡的大龄剩女变身南国公主,有钱有闲还有权。而且不用宫斗宅斗,什么嫡女庶出,小妾通房,在南国都是不存在的。他是中央帝国赫赫有名的战神,是中央帝国第五皇子,拥有这般显赫身份,却是一个实打实的抠门鬼!一个花钱大手大脚,一个一毛不拔,在改变对方这个问题上两人可谓绞尽脑汁,而这场对弈谁会是最后赢家?
  • 寻找细姑

    寻找细姑

    美女本名王叶君,几十年来村人只记得她叫细姑。据老辈子人说:“细姑是我们王家坊最漂亮的女崽子。都说那个叫龚丽的电影演员漂亮,她漂亮什么,特长个脸,不好看。”她是在结婚后没几天走掉的,去往何方,生死如何,七十多年来有各种各样的传说。王家坊那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南昌城顺化门外方圆三十里最大的一个村庄,有两百多户人家近两千人口,大多数人并不姓王而姓方,除方王两大姓之外,还有李、叶、游、赖、张、解几个小姓。所以,王家坊可以嫁女不出村,人与人之间,没有血亲关系的话,肯定有姻亲关系,人说七大姑八大姨三竿子打不着,在这里随便一竿子就能打到。
  • 趁凤飞

    趁凤飞

    杨念卿对一个标价5800元的翡翠上了心。她拿起来,照着房间里的灯光转来转去。那翡翠晶莹剔透,宛如一汪深绿色的碧潭,漾动着诱人的绿光。表姐从她手上拿去那块翡翠,重新放回架子上,不屑地说,这个不用看。这个不是什么好东西。杨念卿很奇怪,怎么不是好东西?那么绿,没有一点瑕疵。你不懂!那不是A货!如果真是好东西,怎么可能才标价5800元?表姐放好手上的翡翠,拉过杨念卿的左手,手心朝下。她的右手握着杨念卿的左手,在大拇指的第一个关节处用力一捏,再捏,喜上眉梢,说你这手骨这么柔软,指不定可以戴上我店里的这个小手镯。
  • 大气做人 洒脱做事

    大气做人 洒脱做事

    本书想要表达的是:古今中外,能成就一番伟业的,往往是那些做人大气,做事洒脱的人。古时候张良未雨绸缪、高瞻远瞩、视野宽广,故能赢得汉高祖刘邦的赏识,方得以运筹帷幄之巾,决胜千里之外;唐太宗李世民志向远大、胸襟开阔、宽厚仁慈,故能开创大唐盛世,令四夷宾服,成为旷占少有的真正英雄;外国人,林肯宽容豁达、品格高尚、幽默风趣,兢兢业业地为美国人民的自由、公正、幸福而工作,所以在美国人民的心里,他是分量很重的一位总统……
  • 我能无限复制

    我能无限复制

    某老祖:这是我家族至宝灭天斧,十大神器榜第七,能横扫一切。苏品:挥泪大甩卖了啊,神器灭天斧售价百万灵石,一共三百件,先来先得。某天骄:这是我在上古遗迹中得到的九转还魂丹,能够起死人,肉白骨,天地罕见。苏品:清仓大处理了,九转还魂丹,十万灵石一百颗,来晚就没了啊。某女帝:我的贴身兜兜乃是采用五行神物所造,贴身无敌,天地仅此一件。苏品:某女帝穿过的兜......不卖了,留着自己用。自从有了品多多商城,苏品能看到的,全部能够复制,无限购买。系统特别提示:购物有风险,购买需谨慎,本商城所出售商品,不保证质量,一切随缘。
  • 少年神君

    少年神君

    新书【我无敌了三万年】我踏灭时空,无敌了三万年!以主宰之身回归都市,横压人间,何人能敌?
  • 不懂管理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管理就当不好经理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学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并赢得竞争。而要赢得竞争,就要知彼知己。那么,今天西方的和东方的世界级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呢?产品和技术是我们容易看到的,但是更深层次的、起着关键作用的,却是管理的理念和工具。企业的管理涉及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本书对经营战略管理、组织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一一阐述,定能对读者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