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9500000027

第27章 进退之道:在买之前就知道何时卖(1)

巴菲特的退出策略来源于他的投资标准。巴菲特不断用他投资时所使用的标准来衡量他已经入股的企业的质量。尽管他最推崇的持有期是“永远”,但如果他的一只股票不再符合他的某个投资标准,比如企业的经济特征发生了变化,管理层迷失了主方向,或者公司失去了它的“护城河”,他就会把它卖掉。

一、巴菲特卖出股票的法则

我们需要强调,我们不会仅仅因为股价已经增值,或因为我们已经持有了很长时间而卖掉它们。

——沃伦·巴菲特

一旦买进股票,只要该企业的经营本质没有发生剧烈的改变,巴菲特就会长期持有。

巴菲特以前对于何时卖出股票,在本质上是效法格雷厄姆的。格雷厄姆认为,当某支股票的价格已经达到它的实质价值时就是卖出的时机。他觉得,一旦证券价格超过其实质价值,就几乎不具有潜在利益,投资人最好再寻找其他价格被低估的股票。

如果格雷厄姆以每股15美元买进一支他认为实质价值约有30~40美元的股票,当股票价格达到每股30美元时,他就会把这支股票卖掉,然后再继续寻找并投资其他价格被低估的股票。

格雷厄姆发现,如果以低于该股实质价值的价格买进一支股票,持股的时间愈长,那么预期的年复利回报率愈低。因为如果某人以每股20美元买进某只实质价值为30美元的股票,在第一年时,该股价格才上涨至其实质价值,那么年复利回报率就掉到22%。如果花了3年时间,年复利回报率为14.4%,4年则为10.6%,5年则为8.4%,6年则为6.9%,7年5.9%,到了第八年为5.1%。

为了解决持股愈久,回报率愈低的问题,格雷厄姆采取的方法是,唯有在某支股票的价格和它的实质价值有“足够”的差距幅度时,才进场买进,这样才能提供投资人相对的安全边际,而安全边际就是用来保护投资人万一买到那些长时间才能充分反应实质价值的股票。投资人认为股价要多久才会上升到该股的实质价值,就决定其所需的安全边际大小。如果预期投资时间很长,那么安全边际就大;如果预期时间短,那么较小的安全边际可能就已足够了。

格雷厄姆的法则又衍生了一个问题:万一股价永远无法上涨至该股的实质价值,该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格雷厄姆的答案是等2~3年。理由是,如果某支股票价格不能上涨至其应有的实质价值,而且可能永远都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还是出清持股再寻找其他标的吧!

巴菲特发现上述方法其实无法真正解决实现实质价值的问题,巴菲特多半时候还是握有那些从未达到预估实质价值的股票,并未出脱。因为纵使把那些股票卖了,美国的税务局也会对资本利得课税。所以他认为格雷厄姆的处理方式有欠妥当。

查理·芒格和菲力普·费雪则提出另一种解决办法,他们的论点是只要投资人买到一家正在成长的优良企业的股票,而且公司的经营管理阶层以股东的权益作为最大考量,那就不必出脱这支股票,除非整体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另有更好的投资标的。他们认为此种投资策略,可以获得最佳报酬,因为投资人可以充分享受企业运用保留盈余进而产生的复利报酬效果。

为了实践这种策略,巴菲特放弃格雷厄姆的方法,同时不再仅基于股票价格的考量而买进股票。他开始以企业的整体经营本质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那些创造出高资产回报率的优良企业,具备消费独占的特质,同时其管理层以照顾股东的权益为主要考量。

当然,价格仍然是巴菲特考量是否买进股票以及预期可以达到投资回报率的因素。但是,一旦买进股票,只要该企业的经营本质没有发生剧烈的改变,巴菲特就会长期持有。运用这项策略,他做了几项最棒的投资,包括对《华盛顿邮报》和GEICO公司的投资。在过去的12年中,这两家公司每年都带给巴菲特17%以上的复利回报率,因为巴菲特已经看出长期持有这些深具发展潜力的公司的股票,会带给他丰厚的获利。纵然这两家公司的股价有时会超过格雷厄姆学派人士所认定的实质价值,巴菲特还是继续持有这些股票。

二、在买之前就知道何时卖

买进靠耐心,卖出靠决心。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不断用他投资时所使用的标准来衡量他已经入股的企业的质量。如果他的一只股票不再符合他的某个投资标准,他会把它卖掉。

不管你在一笔投资中投入了多少时间、心血、精力和金钱,如果你没有事先确定的退出策略,一切都可能化为乌有。

正因如此,投资大师从不会在不知道何时退出的情况下就盲目投资。

退出策略因人而异,与一个投资者的方法和系统有关。但每一个成功投资者都有一种与他的系统相吻合的退出策略。

沃伦·巴菲特的退出策略来源于他的投资标准。巴菲特不断用他投资时所使用的标准来衡量他已经入股的企业的质量。

2000年,伯克希尔公司与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往来文件揭示出它已经将它持有的迪斯尼股份卖掉了一大部分。在2002年的伯克希尔年会上,一名股东问巴菲特为什么要卖这只股票。永不评论自己的投资是巴菲特的原则,所以他含糊地回答说:“我们对这家公司的竞争力特征有一种看法,现在这个看法变了。”

无疑,迪斯尼已经迷失了主方向。它不再是那个制作像《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样的永恒经典的迪斯尼了。它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Eisner)的爱好让巴菲特感到不安。迪斯尼在网络中挥金如土,把大把资金投入像Goto.com搜索引擎这样的网站中,并且购买了像搜信(InfoSeek)这样一些亏损的公司。迪斯尼为什么不再符合巴菲特的标准是显而易见的。

当巴菲特需要为更好的投资机会筹资时,他也会卖掉手头的一些资产。这在他的职业生涯早期是必然的,因为那时候他的主意比钱多。但现在,他已经不必这么做了。在伯克希尔的保险融资给他带来充足资金之后,他面临的是一个截然相反的问题:钱比主意多。

他的第三个退出法则是:如果他认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认识到他最初完全不该做这样的投资,他会毫不犹豫地退出。

三、退出时机

股市并不是不可捉摸的,人人都可以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在退出时机的把握上遵循的原则值得我们学习。

在退出时机上,巴菲特会采用以下6种策略中的某一种或几种。

1.当投资对象不再符合标准时

比如巴菲特出售迪斯尼的股票。

2.当他所预料的某个事件发生时

有些投资是以特定事件将会发生为前提假设的。索罗斯假设英镑会贬值就是一个例子。英镑被踢出欧洲汇率机制的时候就是他退出的时候。当巴菲特做收购套利(takeover arbitrage)交易时,收购完成或泡汤的时候就是他退出的时候。

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特定事件是否发生都将决定投资者的成败得失。

3.当他的目标得以实现时

有些投资系统会得出某项投资的目标价格,也就是退出价格。这是本杰明·格雷厄姆法的特征。格雷厄姆的方法是购买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然后在它们的价格回归价值的时候(或两三年后依然没有回归价值的时候)卖掉它们。

4.系统信号

系统信号主要由技术交易者采用。他们的出售信号可能得自特定的技术图表、成交量或波动性指标,或者其他技术指标。

5.机械性法则

同类推荐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监督体系研究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监督体系研究

    本书讨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监督权在所有者、经营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如何分配、控制、协调、制衡的问题。
  •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

    给你一个公司,看你怎么管

    这是一本可读性很强、很有针对性的实务管理书,他的特点是将那些每天发生在管理者身边的“平凡琐事”、“日常烦恼”提炼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用作者自己的感悟与读者交流,提供解决之道。
  • 士兵精神

    士兵精神

    《士兵精神》从解放军战士身上许多值得学习的精神品质,如坚决服从命令、严守纪律、崇高的荣誉感、高效的执行力等方面入手,对士兵精神进行了详细阐释。希望通过对《士兵精神》的阅读,读者可以有所启发,积极向解放军战士学习。
  • 小公司做大做强就靠这几招

    小公司做大做强就靠这几招

    小公司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英年早逝”和“幼年夭折”?影响公司做大、做强、做精的关键因素究竟有哪些?如何破解?怎样才能使中小公司“活得长、活得久、走得远”?张卉妍编著的《小公司做大做强就靠这几招》针对中小公司在管理创新上出现的问题,深控其根源,做出中国式的解释和剖析,并渗透着浓厚的本土韵味,散发着中国情调,简单易行,行之有效。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商海中的导航图,成败得失中的指南针,校正管理者偏差的一面镜子,也可以作为一本总经理的实用手册和现用现查工具书。
  • 销售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销售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销售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每个有理想的销售员都渴望成为名副其实的冠军。可是,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现实中仍有许多销售人员的业绩不尽如人意,他们与销售高手相差悬殊。有调查发现,通常那些超级销售员的业绩是一般销售员的300倍。在众多的企业里,80%的业绩是由这20%的精英销售员创造出来的,而这20%的销售员也并非天生就是销售冠军,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就在于他们拥有迈向成功的方法。
热门推荐
  • 奇迹八音盒店

    奇迹八音盒店

    北国的小镇上有一家八音盒店,传说中这里的店主能听见“客人心中流淌着的那首乐曲”,并用它来制作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八音盒。双耳失聪的孩子、被女友抛弃的青年、放弃了音乐梦想的乐队少女、与父亲关系不睦的中年男子……他们心中都有一句想说又说不出口的话,直到他们推开奇迹八音盒店的大门……奇迹八音盒店,为你传达那句想说又说不出口的话。
  • 倾香月

    倾香月

    女主前世的所有付出,就算到死也要为那个渣男付出一切?“不,我不愿意。”我要为自己而活,下一世,我要为自己开出一片天。下一世,我不要再爱上你下一世,遇到你真好。欢迎大家看虐爱的过程,女主后期可任意穿梭时空哦!
  • 旧事酒浓

    旧事酒浓

    从青涩纯白的年少到时态沧桑的社会,当那个万丈光芒的少年以不同的姿态走进她的青春,她就固执了一辈子。她永远以巧合的方式出现在他身边,在某个温柔安静的时刻,深切地凝望着他的侧脸,也曾默默的祝福他。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他失去心爱的女孩,让以前的美好毁于一旦,他们最终背道而驰。再次相遇早已物是人非,她始终以她的方式去帮助他一切。后来,她终于忍不住在那个不知名的夜晚大喊:“顾新,我爱你了整整十年。”【我要守在你身旁看岁月怎么漫长】
  • 盛宠之长歌天下

    盛宠之长歌天下

    长歌本为一朝女相,替皇上安稳前朝,才华过人、足智多谋。却不想功高盖主,竟受亲人陷害惨死于金殿之上。一朝穿越,竟成了邻国国相府的嫡女——温长歌,温长歌身为国相府的嫡女,却过着连下人都不如的日子,日日食不果腹,受人欺压。她本想安稳度日,不再理会权力之争。却不想,伪善二娘得寸进尺,逼死了她的贴身侍女,还妄想让她落发成尼永不会京。她终不再忍,她要让那欺她,辱她,骗她,害她的人都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阴险狡诈,卑鄙残忍!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毁了那嫡出二妹的脸,挑断那蛮横三妹的手筋,撕烂那伪善二娘的面具,冷漠便宜爹也不将自己放在眼里?好,那便一起收拾了,将他们狠狠踩在自己脚下!不过……这一切怎么都被那只狡诈的老狐狸发现了!?什么?逼我嫁给你?虽然你是一只阴险狡诈,冷酷无情,血腥残酷的老狐狸,不过本小姐看你的脸倒是长得不赖,便嫁了吧!看着某只老狐狸神秘的笑容,等等!我怎么闻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欢迎阅读,记得收藏!巨甜宠文,全文1v1,男强女也强,彼此为了扑到对方的事业而不断努力奋斗!
  • 宁为王妃不为后

    宁为王妃不为后

    他是一代战神,她只是闺中养女。花灯盛会,河灯许愿。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定终身。爱恨情仇,时局大乱。当揭开那层身份的面纱,谁变败寇作王,谁又将攀上那高位?一切远没有表面的那样简单。说不清道不明,墨染梅花,情丝不觉深入骨。剪不断理还乱。谁扰了谁的情,谁乱了谁的心?当一切烟消云散,谁还记得那一句,宁为王妃不为后。
  • 浪迹词

    浪迹词

    浪迹词是作者游历四方所作的词。分别是在河南省郑州市开会;深圳出差;西安及关中地区开会、出差、游历;青海省西宁市开会、考察、游历所得的共计301首词。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时光仍倾城

    时光仍倾城

    【已完结甜文《只顾旭日暖阳》】那年夏天他们第一次相遇,在舞台上,两人都万丈光芒;如今重逢,一个是物理准女博士,一个是知名海归乐团团长,两人依旧在各自领域闪耀星光。所有人都以为是她负了温时卿,只有时微自己知道,温时卿就像是年少时的信仰,是她唯一的执着,分开四年轰轰烈烈的感情变成了默默暗恋,小心翼翼的守护着,“我喜欢你”从不是轻易能说出的承诺,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从前,你是年少的欢喜,现在,喜欢的少年是你。”其实你是我这辈子的爱情。人说鸳鸯成对,若是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相继自杀;人说狼是世上最痴情的动物,认定后便不再改变;世人皆说比翼双飞,连理成枝……可,这些不过是文人墨客站着说话不腰疼!【简介看起来很虐的亚子,但是内容确实小甜文哟~】
  • 黄泉大帝

    黄泉大帝

    何为正邪?在千君殇眼里,那些虚伪而自高自称为正派的人更为邪恶。反而那些率直的妖魔更为正直。他要复仇,那些欺负他还高高在上的邪恶之人,不惜入魔!“魔又如何?魔,亦有情!”
  • Hiroshima Mon Amour

    Hiroshima Mon Amour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orks in the history of cinema, Alain Renais's Hiroshima Mon Amour gathered international acclaim upon its release in 1959 and was awarded the International Critics' Prize at the Cannes Film festival and the New York Film Critics' Award. Ostensibly the story of a love affair between a Japanese architect and a French actress visiting Japan to make a film on peace, Hiroshima Mon Amour is a stunning explor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war on both Japanese and French culture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love and inhum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