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0700000009

第9章 第一讲 文化政治的概念:比较与可比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法(6)

历史地看,正因为康德生活在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他就见证了一个不那么同质化的价值领域,它不那么纯,不那么均匀,处在大变动的前夜,含有许多杂质,因此急需一种规范性的理性思维来确立自我表达的基本形式,正如霍布斯见证了资产阶级政治国家的早期历史甚至前历史一样。霍布斯与马基雅维里一起在20世纪找到了一位潜心钻研的读者,这就是卡尔·施米特。相反,康德在当今世界只找到一批心不在焉的读者,都是很实用主义的。这些人大谈特谈自由主义的包容思想,主张价值多元论,倡导身份政治。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想重建古典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秩序和思想的有效性,在风起云涌的阶级革命、民族革命时代退潮之后,把它再一次确立为普遍性的规范和理想。

但是康德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强有力的反对者,这就是德国浪漫派。从一般方面来看,德国浪漫主义反对康德;从个别方面看,赫尔德是康德的论敌。赫尔德提倡比较的研究,民俗学的研究,是当时德国浪漫派的领袖人物。他一直和康德对着干。康德代表普遍性的话语,想从理性开出永久和平,而后者认为生活世界都是特殊的,不愿意被抽象的理性的普遍性框架所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国思想史上,赫尔德代表的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传统在相当长时间里占主导地位,在专业哲学范围外,在广义的文化领域里,康德并不是显学。在从拿破仑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民族主义时期,康德作为一位政治哲学家的影响非常有限,甚至完全消失了。自从黑格尔体系分崩离析以来,绝大多数“回归康德”的倡议在政治上都趋于保守,在思想上也乏善可陈。保守的意义是告别革命。相比之下,康德与赫尔德的争论似乎抓住了比较与可比较性的问题,而且在当时,这个问题带有最初的新鲜气息。从这个角度可以补充歌德对世界文学的看法,康德和赫尔德有一场很大的争论,持续了好几年。在报刊上互相攻击,非常情绪化。谈论的是有没有人类历史,人类的普遍的、总体的历史。从这场争论,我们可以看到康德普遍理性概念的内在矛盾。

在《评赫尔德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观念》中,康德对“人类的普遍自然史”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几点意见。我认为,这几点意见切合我们目前的讨论。在康德看来,“历史的、批判的心灵”应该准备好作如下的工作:

一个人必须研究无数的人种志的描述或游记,研究它们所提供的有助于阐明人的本性的报告,尤其是那些相互抵触的报告,从中进行筛选,将它们并置在一起,辅以对其各自作者的可信性的评论。因为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就不会有人不事先细致的评价其他人的报告,就如此大胆地依赖一些片面的记述。(216—217)

康德认为赫尔德对人类普遍自然史的文化的理解是异想天开的,看了一点皮毛就开始想像一种人类的总体性,精神、浪漫,他认为一定要有非常具体的经验。这点是和歌德的说法一致的,你不能用浪漫的思维去假设某一种普遍性的东西,一定要去比较特殊的人种志,看人家是怎么生活的。从人类学、历史的角度去比较人类生活的不同。

在当代区域研究(AreaStudies)和比较研究的学者的眼里,康德和赫尔德的争论可能有点古怪,但实际上这场争论却很有相关性。康德提到,“美洲人、西藏人和其他真正的蒙古民族都长着胡须,只不过将他们的胡须拔掉了。”他们看到的亚洲人都没有胡子。这在人类学上是个反例。这就指出了赫尔德这样的浪漫派思维的欠缺。康德的说法是真是假,这在今天是一个很容易从经验上验证的问题,我们对这类事情确实有更准确,甚至更精确的了解。但是,即使在康德的时代,这也同样是一个可以从经验上验证的问题。康德在抨击德国浪漫主义时正是要说明这一点。康德说,德国浪漫主义“有一种草率的综合视野,轻而易举地发现一些相似性”,然后,“凭着大胆的想像将这些相似性付诸应用”。康德认为,“在界定概念时要注意逻辑的精确性,在运用原则时要做出细致的分析,照顾到前后一致。”尽管康德的这个要求早就失去了哲学上的紧迫性,但他对主观主义的防范还是有相当的道理,并且十分重要,因为主观主义往往“通过情感和情绪激发起对研究对象的同情;反过来说,这些情感和情绪作为严肃思想或饶有意义的暗示的产物,又促使我们从中期待比冷静的评价所能发现的更多的东西。”他是反情绪的。对以赫尔德为代表的浪漫派的问题,康德写道:

在人类的一切时代,正如在任何时期的社会的一切部门中一样,我们都能够发现一种幸福状态。这种状态与人针对自己诞生和成长于其间的环境而形成的概念和习惯恰相符合。毫无疑问,在这里,甚至不可能对各自的幸福水平进行比较,也很难说一类人比另一类人、一代人比另一代人处在更有利的地位上。但是,也许天道的真正的目标不是每个人为自己创造的这种朦胧的幸福意象,而是一种因此而激发起来的持续不断、日益扩大的文化活动,这也是和歌德的看法一致。我们所期待的对普遍性、对世界文化的想像不是对幸福的朦胧意象,也不是基于同情,以及各种情感的因素。只不过是一个日益扩大的生活世界的一个产物而已。其最高表现只能是以人权概念为基础的政治体制的结果,因而就是人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的成果。果真如此的话,又会怎么样呢?(219—220)

以上一段话,有几层意思。第一点,和上文说过的一样,康德认为,没有一种总体性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个不断扩大的生活世界的越来越多的内容,使得理解、理性、生活、文化的概念变得越来越复杂、多元,彼此之间产生比较、分析、翻译的问题。第二点,康德说,但是这里边有些问题是不可比的,幸福是没有办法比的。当代人更幸福还是古代人更幸福?西方人更幸福还是中国人更幸福?这很难说。有一种绝对的东西是无法比较的。这种东西,康德没有说明,但他暗示了,理性的发展、自由的历史,所谓历史理性的自我实现,相对于民俗、民族文艺之类的东西,是更重要的东西。但康德同时也看到了这种理性主义普遍论的问题和局限性。比方说,如果现在我们都认为个人生活的意义在于成功,国家的成功在于现代化,如果我们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这里去,然后实现了这个项目,生活就有意义了吗?我们就更幸福了吗?康德说不是的,人活着是为了幸福,而不是为了一个目的,为实现一种理性的蓝图。幸福从哪儿来?幸福只能来自生活世界。生活怎么界定呢?它最终落实在文化上。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有幸福状态,这种状态总是与人针对自己诞生和成长其间的环境和概念一贯相符合。幸福不能是一个抽象概念,幸福是具体的、特殊的体验,是和你具体的生活环境联系在一起的。离开这个特殊、具体的生活环境,离开养育你的文化传统和语境,没有那种我们把它理解为“幸福”的生活的意义,就没有幸福可言。

在座各位生活在中国,对幸福的理解是在中国这个语言、文化、历史的共同体里面形成的。一旦从中国这个具体环境中抽象出来,你可以发财,可以有发明创造,但不一定幸福,除非你真的可以在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里面重新定义幸福;除非你可以把别人的幸福视为幸福。但在幸福这件事情上,别人要的未必就是你要的。能让别人感到幸福的东西未必也能让你感到幸福。这种人生意义和幸福观的不可通约性和独特性,是文化政治内在的普遍与特殊的辩证法的根据之一。这个问题在当代变得非常激烈。当代是全球化、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想要什么都能得到什么,以往的地理、文化、社会、道德的屏障已经无法阻断人们的交往、限制人的欲望的想像。但我所能得到的一切到底是不是我要的?得到以后我的生活就更有意义、更幸福了么?

康德一辈子在一个小城度过,但他是一个理性主义者,不是文化决定论者,那是德国浪漫主义者的基本立场。但康德最终似乎承认,人类生活的最高意义是文化,因为文化决定幸福。幸福的概念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人的最高形态是文化,这种高级文化既建立在良好的道德秩序和政治秩序上,又是后者的基础。美好的社会是靠理想的国家形式、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来保证。没有一个合理的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没有一个国家,就没有文化。这和后来尼采站在文化的绝对性上消解一切其他的道德律令的做法形成对照。在这个意义上,尼采代表了资产阶级文明的颓废时代的开始。

但康德的时代是为资产阶级法哲学打基础的时代:国家是基本的,国家是保证幸福的。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说,国家的最终本质是爱。韦伯认为国家是合法的暴力。这是当代西方政治、文化体系的历史内涵。其内部可以分成三个环节:第一,市民社会经济文化生活范围的扩大和丰富性。第二,生活世界和幸福的概念同历史理性的体制化自我实现之间的差异和冲突。第三,一切最终落实于国家,落实为哲学意义上的政治。

这一点从当代美国就可以看得很明白。美国的民族自豪感并不仅仅来自其他人都想做美国人,而是来自美国人觉得通过美国生活领会到人的终极意义。反过来说,做美国人不是做一国人,而是做人本身,是人的内涵的最充分的实现。在美国,从普通人到精英分子都认为,美国梦是普遍人性的自然表达。如果你的梦不是美国梦,那是你还不能、不敢或不会做梦。对美国生活方式表面的东西人们十分热衷,但是最后,大家都明白,美国生活方式的保障是美国政体,美国民主。美国民主既是生活方式,又是民主体制,又是宗教信仰,三位一体。

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中国其实远远没有美国成功。美国的爱国主义有极大的自发性和自觉性。爱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就是爱国家。美国人爱国可以爱得明目张胆,又是因为他们认为爱美国在终极意义上是爱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爱普遍人性本身。在美国民主的意识形态里面,个人和国家是这样联系在一起的。在理论层面上,这一切是通过自由的论述、民主的论述达到的。但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爱国主义则是通过消费、财产、自由等利己性行动的满足而实现对体制的认可和肯定。美国人的概念既是文化概念,又是政治概念。美国的一切都是以文化的面目出现的,她不像英国那样搞殖民地,而是要你认同它的文化和价值观,它的生活方式。

这一切当然同美国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民族构成有关。空间和资源的丰富使得美国能够让所有欲望、个性比较不受拘束地、多元化地发展。这一切当然也有一个外在的和内在的限度,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之中。但目前看,美国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仍可以说是美国最大的政治。这已经越来越超越美国一个国家民族形态。它随着美国军事力量、金融资本和符号资本的扩张,变成了全球性的东西。今天,即便欧洲国家,也感到很大的压力,很多欧洲知识分子觉得所谓“全球化”其实就是美国化,弄不好欧洲的自我认同就会被淹没。

回过头来讲,从康德与德国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早期争论中,我们可以发现自主的资产阶级个人。自主性或自律性就是说你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按自身的逻辑行动,而不是别人告诉你干什么,或按别人的逻辑行动。在西方社会史和思想史的双重意义上,抽象的财产和权利在个体身上合而为一。财产和权利是划等号的。财产既是自然概念,又是理性概念,是一致的。黑格尔的《法哲学》就是权利哲学。人固然有天赋人权,但他的社会存在是由私有财产界定的,在社会意义上,他只是财产的法人。

但这个有产者个人与普遍国家的政治建构之间还有很大一个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需要作理论和叙事上的组织。这是西方现代主体性的思想任务。从抽象的个体、财产、权利,到目前的普遍性的国家形态、全球帝国的形态,从私有财产、市民社会、宪法国家,到国际法、世界历史,从这种主体性看,是一个逻辑的环节,“自然”而又“理性”:这就是现代西方的历史,是惟一的世界史。但为什么还有别人不满意?因为这些不满意的人不是现代西方的主体性的一部分。并不是他们在现实中能够独立于资本主义、宪政国家等现代性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过程——没有任何人能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置身事外,任何人都被卷入了商品、生产、经济、国家的建立等等,没有任何人能逃脱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也不是他们就一定不喜欢、不接受、不认同科学、技术、民主、平等等现代价值观。所以在理论上,这种冲突只能解释为主体性的冲突。其原因再多,不外乎两个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资本主义不均衡发展”,它造成了穷国和富国、弱国和强国、殖民地和宗主国等差别和对立,造成了不同的、难以调和的集体利益和集体意识,也就为大规模的政治斗争做好了准备。另一个就是文化。只是文化问题里面有许多陷阱,看问题时不做历史的、比较的、批判的反思,就会掉进去。狭隘的文化主义和民族主义,同大而化之的普遍主义和理想主义一样,往往把握不了主体性的冲突或认同问题的复杂性。

卢卡契在《理性的毁灭》这本书中指出:德国哲学的决定性危机就是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在此之后,资产阶级哲学家不得不虚构出两种不真实的和谐景观:一种是黑格尔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和谐,另一种是黑格尔与康德的和谐。事实上,这两者的冲突非常激烈。在卢卡契看来,德国哲学的问题,正如德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问题一样,从来都不是一个自足的局部问题,或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一项比较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研究涉及到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历史理性的前所未有的衰弱——“伴随着非理性主义的兴盛,这是一条统一的、毋庸置疑的、没有矛盾的兴盛之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卢卡契的语汇中,非理性主义不但代表着对客观性和辩证法的意识形态拒斥,而且代表着产生它的一般历史条件,也就是帝国主义时代。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革命的最初的几十年,有一种时间的在场(presenceoftime)。

同类推荐
  • 两个李白

    两个李白

    此书是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充闾的散文自选集,选取了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中的代表作,主要分为文人、帝王、政要、女性四类,如《两个李白》《情在不能醒》《马嵬坡下的三场辩论》《李师师的真爱》《欲望的神话》《灵魂的拷问》等篇什,这些散文多从人物命运的角度切入,进而折射当时历史、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状况,以点带面。王充闾的历史文化散文文字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形成了朴实厚重的艺术风格,是当下散文中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
  • 胡适谈哲学与人生

    胡适谈哲学与人生

    《胡适谈哲学与人生》精选了胡适关于哲学和人生两个方面的文章,选录的均为胡适一生最有代表性的文字,并结合多个版本进行了校对,力求呈现最接近大师本人原意的文字。本书探讨了哲学和人生两个方面,从古代到现代,从过去到未来。包括中国古代哲学,现当代哲学,以及人生的观念。接受过新思想的胡适,其观念与当时的众多人迥然不同,一些人生观到现在读来仍让人觉得醍醐灌顶。
  • 烙印的灵魂

    烙印的灵魂

    一个漂泊者的内心独白一段异乡人的情感历程一幅人性善恶的风俗画以此书和亲人朋友道声问候,与父老乡亲打个招呼。这辈子你一直作客他乡,睡梦里都在遥远的地方在漂,在流浪着……一个漂泊者的内心独白,一段异乡人的情感历程,一幅人性善恶的风俗画。作者将多年流浪闯荡的经历、沉淀蓄积于心的情感不时诉诸笔端,在花甲之年把三十多年来写成的感悟随想收集整理,完全透明地呈现了生活的真实感受、心灵的彻底表白。
  • 五月中的四月:亚瑟夫·阿南达诗选

    五月中的四月:亚瑟夫·阿南达诗选

    《五月中的四月》是古巴著名诗人亚瑟夫·阿南达·卡尔德隆的诗歌精选集,由著名西语翻译家赵振江教授翻译。亚瑟夫为古巴作家艺术家协会(UNEAC)、古巴社会传播者协会(ACSC)成员。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和生活的体验,充满想象力和浪漫主义情怀。
  • 十生诗集

    十生诗集

    现代诗歌发展至今,已经很难辨识流派,事实上也很少有诗人乐意接受被贴上的标签。流派少不代表写诗的人少。诗歌写作大多成为抽屉里的秘密,发表出来的已经不太能代表这些秘密又安静的写作。作者笔名十生,原名马抱抱,青年诗人。让诗歌向本质回归,写诗也越来越成为个人的事情,和刷牙洗脸一样。每个诗人都是孤独的岛,都是宇宙中脱离轨道的自由的小行星。
热门推荐
  • 总裁请负责

    总裁请负责

    传闻,他是雷厉风行、蛮横霸道的冷面总裁,却偏偏对自己的女友情有独钟、百依百顺。情人节那晚,她因为男友的劈腿,放纵大醉。不料,第二天全城传遍了那晚他和她的艳情……可是他不怒反喜,于是将计就计,和她继续温存,上演了一场场热恋的戏码。而她则遭遇了舆论的压力和他家人的鄙视,可是还好有他保护她,她感觉很贴心很温暖。直到他女友的醋意大发,对她打击报复的时候,他却笑着对伤痕累累的她说道,“很好,我的她终于回来了,而你的利用价值也到此结束了……”于是他果断的和她分手,和他心爱的女友订婚了。后来她才发现,这一切都是他当初精心设下的骗局……很好,她潇洒转身,带着残缺的身子果断地离开,却不知道肚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小生命……五年之后,她风光回国,出现在富豪酒会上,可身边却多了一个可爱的baby和俊逸的男人……【宝宝版介绍】“妈咪妈咪,不要伤心,宝贝只是暂时离开你了,你放心啦,偶会很想你的,而且呢,我会去那个男人家里搅得天翻地覆,还要用我的宝葫芦把那个叫做狐狸精的女人给收掉……哈哈……“宝贝,妈咪实在是舍不得你……”“好了,妈咪,不要伤心啦,此刻我们暂时的分别就是为了长久的在一起……”某宝宝安慰着某女人,突然嘟着嘴,不解的问道,“为什么妈咪不和宝宝一起过去呢,还是妈咪喜欢现在的这个爹地呢?”“那个……宝贝,你想多了……”某女狂汗。*******推荐雪花超好看的三本完结古文哦【重生弃妇:嫡女不下堂】、【帝王劫:丑妃也倾城】、【再生缘:娘子不要跑】
  • 宫女为后

    宫女为后

    她是卑贱又渺小的宫女;他是霸道又无情的皇上;最是得不到却最想要,他切断她所有的幸福之源只为将她紧紧地困在身边……
  • 超神幼稚园

    超神幼稚园

    你以为幼稚园都是小盆友?那你就错了!见过36D的小盆友吗?“按照九尾狐的寿命计算,人家才2岁!”九尾狐小美眉双手捧着,一脸萌萌哒;那你见过一拳打死牛的小盆友吗?“园长我可以跳着说吗?”旱魃宝宝翻着死鱼眼,一跳一跳的说。“园长园长,我最乖了……”“最坏的就是你!苟日天!快点把裤子穿上,空气都要被你摩擦出火星来了!!”自打从南山精神病院回来,姜轩就没过过一天安心日子!“报告园长,我是正常的人类!”“大师别闹,你一个60多岁的和尚非要到幼稚园来上学,算怎么回事?”
  • 最佳陪玩

    最佳陪玩

    若干年后,沈洛功成名就,有记者采访沈洛:“您被无数职业选手和大主播们称呼为最佳陪玩,请问您对陪玩这个职业有什么看法呢?”沈洛:“我觉得陪玩这个职业什么都好,就是美女叫我有点难为情。”PS:已有完本小说【网游之兵临天下】、【网游之一剑追仙】,闲着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 清风醉

    清风醉

    季葵加入清风派,有了一个年纪很轻,但辈分极高的师父。摆脱纨绔子弟的婚约,她的心上人却忽然中毒。师父为了帮她,真可谓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了当年的一个承诺。季葵刚刚发现心上人欺骗自己的事实,就马上得到师父惨死的消息。悔不当初的季葵才知道谁是这世上最疼爱她的人,不断追悔的同时,逐渐爱上死去的师父。真的是宿命吗?季葵遇见一个于师父长的一模一样的人,不同的是,这人丝毫不会武功,脾气极差,身边还跟了个好像要当她师母的女孩。相处了几日,好不容易有点过去的感觉。季葵还没想清楚呢,他竟然又失踪了……
  • 安妮·穆恩与元素神器

    安妮·穆恩与元素神器

    上幼儿园时,我的人生目标是,做一个只穿粉色衣服、整天吃薯条的老师。现在我成熟了,我的人生目标是,成为马普尔-夏洛克粉-绝地武士小姐。我是认真的,真的有那么一位小姐。我热爱故事,也曾经有幸在好莱坞工作过十多年。但现在,我与我的丈夫住在洛杉矶。我们的后院里有一棵看上去十分平凡的树,但它正是通往节枝区的入口!
  • 双面女友求独宠

    双面女友求独宠

    人人都说凌家的掌上明珠凌萝曦是个天才少女,又懂事又有礼貌,妥妥别人家的孩子。在没遇上洛奕霖之前,凌萝曦是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淑女,遇上洛奕霖以后,她却能分分钟变身暴躁少女,每天都上演一遍在线爆狗头。“洛奕霖,你再说我平胸,信不信我弄死你!”“我只是说了实话而已!”那个面若桃花的少年洛奕霖,翩翩少年模样,偏生长了一张让人又爱又恨的巧嘴。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个无名小卒可欺可辱,可他有一天却摇身一变,成了最有权势的继承人!遇上了她,他所有的情话都留给了她——“如果你是周瑜,那我一定是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周瑜和黄盖都是男的啊!”“……”所有的忠诚也留给了她——“如果我是狗,那你一定是一根美味的肉骨头…”让我不愿放手。“傻孩子,求你别侮辱了狗。”“……”鲜衣怒马的少年,曾踏过嬉笑怒骂的年少,踏过无知轻狂的自我,最终栽在了那个少女手上:“女人,你只可以独宠我!”【精分学霸×傲娇忠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您的老祖宗上线了

    快穿您的老祖宗上线了

    一言不合就揍人,一言不合就自杀,系统表示:有这么一个宿主它会提前报废的。系统:宿主,请你好好做任务,不然会被抹杀的。唐颖影:哦,反正可以回档重来。系统:……宿主为什么你会有上个位面的东西。唐颖影:我喜欢。面对一个随时随地都在作妖的宿主,系统很累也很方。系统:劳资不干了,谁爱干谁干,滚滚滚。
  • 神级系统我在白蛇传当许仙

    神级系统我在白蛇传当许仙

    带着修改器穿越到了异世界,发现自己是那个天下第一小许仙,白娘子还没有来,倒是有个女妖,家住西湖边,名唤蛇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