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更了)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还要声明一点的就是:作者是个唯物主义者,不相信鬼乱神怪,只相信科学即真理。
或许有人会扛:这世界还有很多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怎么说?
回:现在科学解释不了的,不代表以后科学解释不了。那些“不科学”的存在,并不是真的不科学,而是以人类现今的科技暂时解释不了。人类科学的进步,正是对“不科学”的不断理解,对事物本质不停的探索。
差不多了,说正题:
我在创写这篇小说的时候,系统给的默认分类,真的是难到我了。我写的不是修仙,也不是唯主角独尊,也没有哪一个角色在我这个故事里是无所不能的,我只想写写一群妖魔鬼怪生活在现代都市里遇到的种种。
可能能对看惯了男频、女频的读者大咖们来说,我这故事显的平淡如水了。
可是我是作者,只有这一点是可以任性的地方,我的故事,我说的算:)
又说远了,我朋友昨天半夜告诉,我昨天更的章节他没看懂。我也不知道他哪没看懂,索性从基础开始解释吧。
(以下内容都是作者个人臆想,如有不同意见,没关系~反正都是虚的,咱各说各话,互不影响)
一、关于妖魔鬼怪的区别
神话故事里总是少不了妖魔鬼怪的,对其区别,各种说法还算统一,大同小异吧。
我参考根据各种材料(度娘)总结了一下,我对这些存在的理解。
非人类生命体的分类:
神、仙、灵、精、妖、魔、鬼、怪,在这些分类之上的存在即是“道”。
1、先说说“怪”吧,我理解的怪,不是单独的哪一类非人生命体。而是对非人形生命体的总称。我们可以说精怪,妖怪、魔怪、鬼怪,主要讲的还是非人形的体征。
2、第二个,说说关于“道”吧。因为道,是修真体系的核心。《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起源,是不可描述的,是不能定性的。那怎么修道呢?
我的理解是(至少在故事里是)道是规则,有些是先天的规则,有些则是后天创造的规则。
修道,就是理解、利用、掌握甚至修改规则的过程。
对于“道”理解的越多,道行就越高,对规则的利用就越多,受到规则的限制就越少。
大概约就是“知法犯法,最为至命”吧。对法律条款理解越多的人,越是不会触犯法律,还能用法律保护好自己。当对法规理解到一定地步的时候,还知道应该如何改写法律法规则,使其更完善。
3、说完“道”再说说几近于道的存在——神和仙。这两个应该说都是人形生命体。也经常连在一起用——“神仙”。基本上,都是说得“道”的人形生物。
那神和仙的区别在哪呢?我理解,神即仙王,仙中本领最大的那个,具有“神格”、具有唯一性。
这个唯一性不是指只存在有一个神,而是指在“道”的某一领域里的唯一。
每一种“道”都有一个“神格”,这个神格是道的集合体的具现化存在。
而神做为最接近“道”的生命体,神的存在性,是在“存在”和“不存在”之间。在这个问题上,还涉及一个“化道”的问题。“化道”即化“身”为“道”,成为“不存在”。
……用文字解释,太麻烦了,大家意会吧。……
解释完神,再说仙就比较简单了。
“仙”就是没有神格,又掌握了“道”。对“道”的理解和掌握的多少,决定了仙的本领的“强弱”。至强的仙人,可以挑战“神”的存在。
各种小说里经常提到仙人、妖仙、鬼仙,都是某种生命体理解、掌握了道。
4、说完神仙,说魔鬼。
魔和鬼,是不同的存在。先说鬼。
(1)鬼
我对鬼的理解:鬼是有形无质的存在,各种生命体的肉身死亡之后,因为种种原因意识不散就能形成鬼。
有些解释说是灵魂不散,在我看来还是有一点点什么区别的。
灵魂是意识的载体。修真有一项是“修元神”,在我看来就是对灵魂的修炼。“
元神”越强,那“灵魂”的强度也越高,肉身死后,灵魂独立存在的可能性就越高,这种脱离肉身能独立的存在的灵魂就是元神。经常能在小说中看到的“无神出窍”就是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下,不能说以元神形式存在的灵魂是鬼。
鬼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后,由“意识”凝聚成形的存在。
真正的“死”应该是“神形俱灭”,就是灵魂和肉身都没了。失去灵魂这个载体,意识便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难以为系,很快就会消散。
鬼则是死亡过程中的意外。可能因为宝物、也有可能是执念,或是其它什么,原本应该消散意识重新给自己凝聚出新的载体。这个载体只有形,没有质。
“元神”是生命延续的形态。而鬼什么形状都有,因为它是新的生命体。
……关于鬼就先说这些吧。
(2)继续说“魔”。
我觉得魔是一种复杂的存在。
简单点说,魔是各种“负面”的集合体,魔是有形有质的生命体。
“道”是不分好坏、善恶的。那些对人类(或者包括其它生命体)来说,那些“坏、恶”的“道”,即是“魔道”。
大多数情况下,都认为魔与神、仙对立而生。我觉得应该说“魔”与“仙”应该是对立而生。修真小说常提到“修仙”还是“修魔”,本质上是对所“修”规则的选择。
“修魔”到了极致,成就魔神,魔神也是神,是掌握那些负面规则的神。没有神格,余下的都是魔。
魔,也分先天魔,后天魔。
先天魔,是由各种生命体的负面情绪与“道”中的负面规则凝聚成形的具有实体的生命体。后天魔,即是修炼“魔道”的生命体。
5、最后说说灵、精、妖的区别
(1)灵:非生命体有了意识、情感、智慧,就形成了灵。——物通灵。
(2)精:生命体在本能意识的基础之上,有了情感、智慧、意识思维。——动物成精。
(3)妖/妖仙/妖神:把妖、妖仙、妖神放在一起说,但是三者可以说是三种不同的生命形态了。因为作者认为妖可以说是“人”的亚种。
妖是灵、精通过修炼,改变自身原本的形态,形成了类似人形的生命体。
妖可以说是灵、精的进化版。
“人”形是生命体的最佳形态,也是“修道”的最佳形态。所以非人形的生命体“修道”的第一个阶段都是先修炼成“人形态”,“妖”就是灵、精修炼成“人形态”的成果,一种类似“人形态”的生命体。
所以说妖,是“人”这种生命形态的一个亚种,也就是小说中常提到的妖族。
这种情况下,妖还保留着本体的一些体貌特征。比如说还能通过耳朵、角、皮肤、尾巴等等看出来妖的本体是什么。
妖继续修炼,也是为了“得道成仙”,也就是妖的再“进化”,成为仙妖。
成为妖仙的这个过程,妖完全退去本体化为人形态,外表与人无异,但是妖的元神,或者说灵魂形态,还是其原本的形态。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妖,继续修炼,却不退去本体的形态,而是以妖身继续修行,最终跳过妖仙这个阶段,直接成为“妖神”。这种情况也是对其所修的“道”的选择。
直接修成妖神对妖来说修炼难低相对低一些,但因为生命形态的原因,只能修炼与其本体相关的“道”。
这也是有些“大妖”不修人形,只修妖身的原因。因为“大妖”存在的本身就承载了众多的“道”。弱小的妖,自身所有的“道”很少,所以通过修成人形,再修炼更多的“道”。
-我-是-分-割-线-
二、以小说已经出现过的角色为例,说明以上概念:
先说涂白久,本体是九尾狐,但已经是妖仙。所以人形态是他的正常姿态。薛云第一次见到涂白久时,看到的尾巴,是涂白久的元神的尾巴,因为某种原因(以后故事里有说明)被薛云看到了。
小黑狗黑豆,目前还是个狗精。
姬青,本体是旱魃,属于魔体,但姬青修的是“道”,所以渡劫化为人形,脱离了“魔道”。
柳奇一、周荷、周莲,都是本体都是植物,所以是由通灵的植物修成的妖。已经是妖仙了。这也是为什么柳奇一都受了重伤也没被“打回原形”,因为成为妖仙之后,人形态就是他“真实形态”。
最近的两章写到了两个角色,女娲和另一只九尾狐,目前的名字是玉华。
为什么目前名字叫玉华呢?
因为,这只九尾狐的情况有点特殊。这只九尾狐是天地灵兽,具有唯一性,是“社稷之道”的化身,所以生来强大,具有神格。也可以简单点说——是“社稷之道”的“神格”通灵了。
也正是因为是“神格”通灵,本体的形态就非常接“道”,反而更难修练成人形态,或都说九尾狐不慢慢修炼就可以从“灵”的形态直接成“神”。
但是,做为“灵”的九尾狐,因为被女娲剥了神格,便由灵,成为精。
而女娲,因为得了九尾狐的神格,最终修成了“社稷之神”。
成为精的九狐尾,本来可以更容易修成人形,但是它基本上算是放弃修炼了,所以一直保持着九尾狐的形态。后来接了女娲的任务,舍弃了本体,夺舍,成了苏妲姬。这个时候,“它”变成了“她”,由“精”变成了“妖”,九尾狐变成了苏妲姬。
结果苏妲姬神魂俱灭,可以说是死了。但是,原本应该消散的意识,又汇集到一起,形成了新的“鬼”。这个鬼是又附身成为其她几个人。附身的人不同,名字也不同,但这些“名字”都不是属于“鬼”的。
因为从始到终,从“神格”所化成灵,到为成“鬼”,它都没有被“正名”过。我们可以称呼她为九尾狐,称他为妲姬,玉藻前,玉华,但这些都不是“它”的名字。
而目前的“玉华”已经不算是鬼了,已经是魔了。
关于“正名”的事,以前故事写过了,不废话了。
还有什么问题,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