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42100000022

第22章 乔老丈人的决定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和义乡里,乔家夫妇又起了争执,争吵声响彻整个乔家大院。堂屋内,传来乔夫人近乎咆哮的声音。

“这门亲我不同意!”

“……我看你是老糊涂了!咱家什么门户,咱家的闺女,凭啥要去给他一小小童生做妾?县老爷又如何?县老爷便可以恃权凌人,胡判乱判么?”

“哎呀夫人,你小点儿声!”看着自家夫人,乔老庄主一脸无奈的道:“和你说过多少回了,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瞧瞧你这性子!那县老爷如何,岂是咱升斗小民可以妄加评议的?这叫外人听去还得了?”

“官老爷们做得,我为何说不得?”

乔夫人一手叉腰,满是气愤道:“乔正阳,你给我听好了,敢让咱家闺女去给人做妾,我就……我就死给你看!”

“你总这么动不动就寻死觅活的做什么?”相处多年,乔老庄主深知夫人脾性,却也拿她无可奈何,“不给王宽做妾,难道你想让女儿进宫不成?”

“进什么宫?做什么妾?不给他王宽做妾,咱闺女就嫁不出去了?”乔夫人哼哼道:“老娘我就不信,这天底下好男人都死绝了!”

“真有那么好找,咱当初又何必差人去抢?”

“那你就给我再去抢个回来!咱浙西这地儿,三条腿的蛤蟆不好见,两条腿的读书人多了去!”

“你……简直不可理喻!”

乔老庄主心说,你以为,现如今外头那些读书人还看得上你女儿?

不说眼下各家都在抢人,光是咱那女儿拜过花堂一条,就够让人嫌弃的了……你说她尚是处子,贞洁未失,也得有人信呐!总不成,再来一回验身?

女人向来都是比较感性的,现下又正处于火气冒头之时,乔夫人哪能忍受自家丈夫如此态度?当即心里是又气又委屈,声音已然带上了哭腔。

“好你个糟老头子,当初娶我过门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乔夫人破口大骂,“好好好,现如今,你见我年老色衰,愈加不耐烦了是不是?”

“……”

乔庄主很是无语,你冲我发那么半天火,我不过就说了句‘不可理喻’,你倒还委屈上了?老庄主自觉平日已是够让着夫人了,为此,时常会被那多嘴的下人说三道四,暗地里笑话他是‘妻管严’。

这没办法,俩人属于老夫少妻的组合。

乔庄主原本有个原配,只不过早早的病死了,才娶了现任夫人作为填房,并把所有的宠爱都加诸于她身上,她在乔家的地位,可谓说一不二……

眼见自家丈夫不予回应,乔夫人心中感到更加愤懑,不觉间,眼泪已然夺眶而出,很是失望的质问他道:“不说话了?好你个乔正阳,你果然开始嫌弃我这个黄脸婆,想要另娶了是不是?”

“你这又是说得什么胡话?我乔正阳是那样的人么?你自己说说,这么多年下来,我几时有过纳妾的想法?真是越说越不像话……”

“是,我是不像话,给你丢人了不是?”

“……”

越描越黑,真真是越描越黑……乔老庄主气得说不出话来,这女人的关注点怎么总是如此奇怪?

事实上,这么多年下来,他早都习惯了自家夫人那强硬的性子。一般来说,每当这种时候,他都是会选择退让的。

可今日这事,他还真心不大愿意妥协。

在他看来,王宽那是多好的女婿呀!十六岁的年纪便考上了府试,虽说这在江南地区,不算什么本事,却也不是常人可以相提并论的。何况是眼下这种情形,真要再换个女婿,可不见得还能有如此好的条件……

诚然,相对于乔家的门户而言,给一童生做妾的确是委屈了。真要与人做小,少说也得是县太爷那样的级别……

可这王宽不一样呀!

且不说他未来能否考中举人,光是能为自家闺女强出头这一点,当下许多男人就拍马难及。给他做妾,倒也不见得真就委屈了自家闺女……那小子为女人发起飙来,可是连县太爷都敢打的!

可惜,这事除了自己,旁人并不知晓。

而且王宽也曾提醒过他,最好别泄露给第三人知晓,否则将会给乔家带来未可预知的后果。要知道,那仙君老爷擅自施法让他爷俩回到过去,已然犯下天条……

每每想到那日之事,乔庄主心中更是对这女婿敬若神明……人家可是有神仙庇佑的,将来前途还能差了?

这样的佳婿,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呀!

念及于此,乔老庄主态度更是坚定下来,认真看向自家夫人道:“总之,这回不能听你的。何况县里判书已下,我乔家也要脸面,给王宽做妾,总比悔婚另配他人要好。”

眼见自家丈夫再不听劝,执意要把女儿许给王宽做妾,乔夫人心里实在气急,最终哭着一路跑回了卧房。

乔老庄主站在原地,一时也不知该不该跟着进去为好。正当这时,门边斑竹帘子一掀,自家女儿闯了进来。

看这情形,乔老庄主便知道,她方才定然一直站在外头偷听,不由一脸尴尬道:“女儿,你这……”

“爹爹不必说了,女儿明白您的苦心,只是……你委实不该气着娘的。”乔映容轻声说道。

“是是是……”乔老庄主忙不迭的点头,一脸期待的看着她道:“要不,你代爹爹劝上一劝?”

“女儿正有此意。”

……

眼见得自家女儿入了卧房,乔老庄主赶忙蹑上,趴在门外悄悄听起了墙根。

屋里的乔夫人正自抹着眼泪,见到自家闺女进来,不由轻声一哼道:“你来做什么?一大一小,就没一个有良心的!”

“娘这又是说得什么气话?”乔映容浅浅一笑:“庄里谁人不知道,你在这府里说一不二,爹爹都要让你三分。”

“哼,他要真肯让着我,何至于说出那样的话?”

“女儿倒是觉得,娘你这是全让爹爹娇惯坏了,如今这脾气呀,也忒大了些。哪比得上当年……”乔映容来到身前,拉起她一只手道:“当年祖母在时,女儿可是不曾见娘耍过性子的。”

“你个小没良心的!成心气我不是?”

乔夫人泪痕未干,一脸恨恨的道:“你们这父女俩,也不知让那王宽灌了什么迷魂汤,一个说非他不嫁,一个又拿他当宝,这叫我怎么能答应?你俩可倒好,全拿老娘这一番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说着,忍不住伸手点了点乔映容的额头,气愤道:“难怪人常说女大不中留!你才这般年纪,又哪里晓得,男人嘴里吐不出一句实话!娘还不全是为你着想,你可知道那妾意味着什么?”

“女儿自然晓得。”乔映容丝毫不嫌她唠叨,反而把头轻轻枕她怀里,一脸依恋道:“女儿也知道,娘一心都为女儿打算。”

“那你还跟那老东西一个鼻孔出气?”

“女儿相信,爹爹也是全心为了女儿着想,娘就算是心里有气,也不该如方才那般与爹吵闹的。”

“又嫌我给乔家丢脸了不是?”乔夫人气得一拍她肩道:“当初就不该听你爹的,让你打小学什么《女诫》,学那什么三从四德……”

“难道娘以前不曾学过?”乔映容反问。

“我……”

乔夫人被她问得脸儿一红,支支吾吾道:“学我倒是学过一些。只是,娘一见那字儿就犯头晕,统共也没学到多少……”

话一说完,却见得自家女儿唇角勾起一抹笑意,登时有些恼羞成怒道:“笑什么笑?读书人那些个东西,学不得!”

“……你可知道,他们向来不把咱们女子当人看,只比作货物般买来卖去!娘跟你说,那王宽也不见得就是好东西,指不定哪天,就把你这妾室转手送人了!”

听得这话,乔映容柳眉不由轻轻一蹙,转而,又是一脸坚定道:“女儿相信,夫君不是那样的人。”

见她如此执着,乔夫人也唯有轻声叹息,语声喃喃道:“真不知你为何这般信他。以后啊,有你后悔的时候……”

“娘现在后悔嫁给爹了?”

“我……”乔夫人心里着实气不过,当即口不对心的道:“我当然后悔了,真真悔死我咯!”

乔映容认真打量着她,开始打趣道:“女儿可真没瞧出,娘有半分悔意。也不知那日是谁说得来着,这辈子唯一做对的事,就是嫁到乔家……”

“你……好哇,真是愈发没大没小了,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乔夫人心知自家丈夫定然在外偷听,心事这么让人当面戳穿,登时感到羞臊难当,禁不住追着女儿打闹起来。

门外,乔庄主听到里头这般动静,脸上不由露出会心一笑。

同类推荐
  • 老北京记忆

    老北京记忆

    这里有原汁原味的北京民俗;这里有地道的京腔京韵;这里有浓厚的北京情结;这里是北京,有一种难以忘却的老北京记忆。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与西安、洛阳、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它拥有7项世界级遗产,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之一,因此北京是您选择文化旅游最合适不过的城市了。那么你真正的了解北京吗?你知道北京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个称谓?前门楼真的有九丈九高吗?故宫、天安门的设计又是出自何人之手?老北京四合院为何没有东南角?老北京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 盛明天骄

    盛明天骄

    这是一个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古代,称王称霸,成就传奇的故事。
  • 血腥的盛唐

    血腥的盛唐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神级建国系统

    神级建国系统

    很多人穿越,都像带本百科全书,动不动就领先两千年的科技水平。李封穿越到了古代乱世,却有一个声音在脑海挥之不去。“宿主您好,争霸世界,逐鹿中原,欢迎使用神级建国系统!”“请问是否开启争霸建国之路?”“否吧”“……”随身系统当机ing
  • 上海职业妇女口述史:1949年以前就业的群体

    上海职业妇女口述史:1949年以前就业的群体

    在传统社会中,妇女成为失声的群体,口述史研究是近年兴起的新方法之一。本书作者对十九位解放前后有过工作经历的上海职业女性进行访谈,记录她们的个人职业生涯与婚姻家庭生活,了解她们在两个时代中所发生的变化,同时探索时代、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书中收录的采访对象,职业颇具代表性,既有曾从事地下工作的老革命家,也有普通工人;既有教师、护士和会计,亦有小商贩和家政工作者。上海曾是纺织大城,纺织女工更占相当大的比重,既有养成工又有童工,既有私营厂工人又有外资企业工人,还包括解放后著名的劳动模范。她们的叙述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为妇女史提供史料,更为上海工业史、上海社会史提供珍贵的旁证。
热门推荐
  • 长歌九阙

    长歌九阙

    “这位爷,你在我浴桶里待够了么?”她咬牙羞愤!“没有”。“这位爷,你不是个残废吗!?”说好的残废王爷夜里天天缠着她什么鬼!“不残!”她是侯府人人唾弃的鄙贱之人,是京城人人口中的笑柄,一朝穿越,她却是翻身逆转毒步天下的第一鬼医,然而却惹上人后果断狠辣的残王,毒宠入骨!凤九阙,位高权重的太子殿下,为人疏离淡漠,清冷矜贵,然遇上她,夜里辗转不得反侧之际,他一本正经的耍流氓,“娘子”【男主对女主无节操无下限的宠文】ps:九哥新书《越界招惹》火热刺激连载中!西部管辖区大队长vs绝美大明星,二者皆大佬!
  • 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财富,就在我们身边

    本书主要讲述了创业成功的奥秘、发财致富之道、经营销售的诀窍等知识。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老实人与天真汉(化境文库)

    老实人与天真汉(化境文库)

    《老实人与天真汉》内含伏尔泰的两部短篇哲理小说,《老实人》讲述主人公从小生活在男爵宫中,在封闭的环境中相信一种盲目的乐观主义,他后来爱上了自己的表妹,于是被男爵赶出宫中,经历了世间的各种冷暖和社会弊病,最终成熟成长的故事。《天真汉》讲述一个自小长在加拿大部落中,成年后回到法国社会后,发现自己与环境格格不入,后被关入巴士底狱,妻子为了搭救他被迫委身于人,羞愤自尽。而“天真汉”出狱后则得到了贵族的提拔,成为优秀的军官。
  • 繁星

    繁星

    一个美丽的关注追逐的故事。作为报复,桐衫在时装秀声名鹊起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手为前情敌准备婚礼礼服。在婚礼现场,她不出意料地遇到了终止钢琴巡演来“抢婚”的杨斐。高中时,她为生计早早担起了家庭重担,跑到琴房偷偷做起了裁缝,而他为了陪她,找了个借口在她的缝纫机旁为她演奏钢琴。少年少女不敢表达的心意最终酿成一场误会。她逃离故乡,为了有一天能与他比肩,而他看着她留下的一堆碎布,不知哪个才是给他的衣裳。多年后再相见,他问她:“嫁衣,你敢不敢做?”如果我爱他就要给他做件衣裳,牢牢地把他锁在身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灵兮,灵犀

    灵兮,灵犀

    灵兮是天下首屈一指的修仙门派太虚宫的内门小弟子,有着“太虚小魔王”之称,也是最受宠爱的内门弟子,自记事起就被掌门授予“天命”。她在下山历练期间,邂逅了将门之子祁绥安。两人从相遇、相知,再到相恋,单纯美好。但一边是门派家族,一边是放在心尖上的恋人,他们该何去何从,他们又将会有怎样的结局?
  • 道亦春秋

    道亦春秋

    黑暗,历来是人类恐惧的源泉。建大业十四年冬月。厚厚的乌云笼罩在永安上空,窒息的黑暗和寂静笼罩永安城,起义大军攻陷皇城,大建皇帝杨旷被逼自刎,七公主紫徽公主因身怀道家秘宝,被修道大宗“忘忧谷”围攻,危机之际,太史令张胄玄舍命救出紫徽独子张道凌。后结交李淳风得推荐拜入修仙大宗三清宗,入黄泉、进幽冥,步步惊心动魄。
  • 民国通俗演义

    民国通俗演义

    《民国演义》是《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中的民国部分,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民国历史。
  •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无效的自我愚弄比比皆是。肤浅的对话、豪华的多媒体包装充斥课堂。最令人悲观的是,权威的理论与生动丰富的阅读经验长期为敌。原因在于:第一,权威理论未及与中国阅读经验结合,尚待完善;盲目迷信,生搬硬套,窒息了阅读的灵性。第二,在方法上,习惯于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在作品与现实的统一中团团转,缺乏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的自觉,这在根本上背离了“分析”的初衷。目前任务的迫切性在于把文化哲学的分析方法转化为“还原”、“比较”这样可操作的方法,从而把阅读的鲜活的体悟上升到理性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