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3200000001

第1章 译者序

我从小喜欢看《浮生六记》,但每次也只看《闺房记乐》与《坎坷记愁》,大约这两段是有故事的。

直到我接到翻译的任务,才认真地看了全部的文字,才慢慢了解了一个立体的沈复、还有一段真实的清朝历史,以及在那段历史中一个个体的人生起伏。

李白有诗云:“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大约便是《浮生六记》的由来吧。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个体的悲欢离合,在时代的长河里也不过尔尔。然而,要感谢沈复能够用笔为我们记录下那个时代一个家庭的悲悲喜喜,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背景中,在浮世间随波逐流却又不愿放弃自己的沈三白和陈芸。

谈到清代文学,人们总会提及《红楼梦》。《红楼梦》更多地是一部世情小说,是从一个贵族的视角看时代与家庭变迁。而《浮生六记》描绘的是清代普通人的生活。陈寅恪对此进行了非常客观中肯的评价:“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此后来沈三白《浮生六记》之《闺房记乐》,所以为例外创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浮生六记》堪与《红楼梦》比肩。红学家俞平伯一生钟爱《浮生六记》,赞其“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我最爱芸,大概读过《浮生六记》的人没有不爱她的吧。接到这次翻译任务,很认真地把《闲情记趣》和《浪游记快》读了好几遍,依然难增喜爱之情,或许原因便是这两部芸出场太少吧。

在中国文学史上,芸并不是最美丽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却是最灵动最可爱的。林语堂也是这样认为的。

芸,聪慧秀丽,自幼丧父,家境贫寒,靠女红养家糊口,自学读书识字,偶也得几句诗句,如“秋深人瘦菊花肥”,这让我想起李清照,却又想起林黛玉。芸大抵就是这样有才气的女子。后来她结婚,遇到一个她爱的也爱她的男子——沈复。婚后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如果你不看《坎坷记愁》,你绝对想象不到,原来两个人的生活竟然也会拮据到难以为继的地步。因为芸太会生活了,所以我们看不到她的困窘。她懂得插花的艺术,她会与丈夫促膝长谈品诗论画,她会女扮男装与丈夫偷偷溜出去,她会费尽心思只为给丈夫找一个又美又有风韵的小妾。就连沈复自己都如此评价妻子:现在闺中恐怕再也找不到像芸这样蕙质兰心有生活趣味的女子了。

不仅如此,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沈复这一生都为衣食而奔波,但是芸从未抱怨过,哪怕经历世事坎坷,她也都是温言安慰,无半句怨言。试问,谁不想有这样一个妻子。这是沈复的幸运。

然而,再读乃至多读《浮生六记》,忽然又生出感慨,沈复,终究是辜负了芸的。因为家庭琐事,两人被父亲赶出家门,寄居在朋友的萧爽楼中,沈复喜欢高谈阔论,呼朋唤友,所以芸经常典当钗环为他沽酒。后沈复随朋友去广州做生意,结识了歌姬喜儿,缠绵悱恻于花艇几个月,耗费百金,只苦了在萧爽楼省吃俭用的芸。最后两人返家,却又因芸给自己的夫君纳妾结盟歌妓惹了堂上公婆不喜,只得投奔友人去乡下居住,最终骨肉分离,客死他乡。夫妻相伴二十三年,半生欢喜,半生流离,直到生死离别,芸从未抱怨过一句,她依然感谢上苍让她遇到了这个男人,那唯一念在口里的来世让天下无数怨偶唏嘘不已。

一路翻译下来,却仍沉迷于沈复笔下的平淡生活中的那一点点诗意,依然羡慕于夫妻二人艰难枯燥生活中的相濡以沫,感慨于他们的超脱淡然。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作品。

只是个人能力有限,翻译的文字不能准确地传达书中的精神要义,也烦请读者谅解了。

《浮生六记》共包括六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但《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已佚,今仅存其余四记。大家现在看到的六记,其实后两记都不过是后人添加的,就如同《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大约是可惜之余,聊慰读者之故。因此本人只取前四记而已。

是为序。

同类推荐
  • 一位美国人嫁与一位中国人的自述

    一位美国人嫁与一位中国人的自述

    本书是译述的纪实文学作品。是韬奋先生的师母自述的,是关于老师与师母的故事,每节后附有作者撰写的“译余闲谈”。
  • 纵横天下: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纵横天下: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本书为纪实文学,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有实例的第四野战军为描写对象,对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艺术化的再现。
  • 微神

    微神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杰出的风俗、世态“画家”。他的作品幽默诙谐、耐人寻味、独具一格,被称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复制的语言”。《微神》收录了老舍多篇经典散文、杂文、小说,以及三幕话剧《茶馆》。这些作品以当时的大社会环境为背景,通过对平凡百姓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各阶层、势力间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些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作者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批判和对百姓的悲悯同情融入笔墨当中,让人在发笑的同时,陷入深深的思考。
  • 忘忧草

    忘忧草

    人是情感动物,在我的这部书中,我所要表达的,或许就是我的一种思念、一种理解、一种心情,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们是我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我创作的客体与主体。
热门推荐
  • 总裁的贴心小天使

    总裁的贴心小天使

    她是唯一一个可以掌管人间生死的天使,每天她都会落入凡间,看着人世间的生离死别,然后挥动着她的手指,将死者的灵魂收纳在她的生死书中。一个意外她生死书中的灵魂全部破书而出,落入世间各处,扰乱世间的生死,作为惩罚她被封印在一副画中。若干年之后那幅画被以三亿拍卖,拍得这幅画的人,却将它丢弃在深海之中,她便破画而出,变成了落入凡间的天使,却永远记住了那个解救她的人。他到哪,她就到哪,他赶她,她死皮赖脸,他动心,她却要遵守她三个月的约定。他们相知,相爱,却逃不过生离死别,天地之隔。幻境中她回到他们的十年前,一切的都变了,变得不一样,青春匆匆的校园,岁月如梭的青春。落难天使,步步来袭!
  • 江湖踏剑饮

    江湖踏剑饮

    这个天下没有天子,没有朝廷,没有官兵,只有江湖,天下即江湖,江湖即天下。门派林立,群雄于世,只有一个天下第一,也只爱一个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Hated Son

    The Hated 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彼岸微

    彼岸微

    可叹!她一出生,就招来了,满门被屠的祸灾,注定是个不祥之人,所有人皆离她而去。直到八岁那年,遇到了那个倾世容颜之人,她喊他哥哥,他护她一世。花开一千年,花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若相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1972年毛泽东和尼克松结束了中美关系史的一个时代,1979年邓小平和卡特却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中美建交无疑是改变世界的一件大事。本书全景式地逼真再现了邓小平、卡特、“卡特的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以及黄镇、老布什、伍德科克等为中美建交作出的贡献和他们极富个性化的形象。如实披露了毛主席派中国“空军一号”赴美接尼克松再访华、老布什“自行车外交”、卡特严打台湾特工、邓小平访美专机强行起飞以及三K党徒刺杀邓小平等鲜为人知的秘闻真事。视野开阔,内蕴丰厚,图文并茂,读之爱不释手,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 万寿寺

    万寿寺

    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其次,这个现象也表明,王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
  • 教你学赛艇·皮划艇

    教你学赛艇·皮划艇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锦绣良医

    锦绣良医

    中西医双科博士萧茗意外重生成为小女孩,上无片瓦、家徒四壁。一个帅到天边的胞弟,外加上小包子侄儿,这就是她的新家人。邻里邻外,家长里短事非多,好在萧茗有一技在手,外加空间神器,修房置地,誓要把新家过得红红火火。“喂!隔壁的大人,可否一起回家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