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共走过十三站公交站头,行道上无一人,五六点出来的话便可见到一些沿路慢跑的身影。
卯时的山风清凉,六点四十刚好是白昼黑夜的交界点,尽管行道上的路灯熄灭,却也有很好的视线。
行道宽阔,不算两边人行道,能同时容下两辆半多的车辆交互而过,温度也不像上午那么高,不会一动就出汗,很适合作为一个晨起锻炼的场地。
最后一个环山公交的站点在这条行道的终点附近,同时也是山区公交的总站头,场中停了五六辆歇息中的公交车,从行道望去,车里大多是时间未到或上夜班回来的公交师傅。
弯过始发站,是齐山别墅的总大门,门口安保措施完备,外卖小哥也只有在业主的担保下才能放行。
不过,因为山路和别墅雇佣工人的原因,很少有人叫外卖,即使叫了也是让下人开车出来拿。
莫玉走出大门,穿过一条U形的候车道,来到熟悉的人行道上。这条行道直达55路公交车的始发站,不用走地下或穿过马路。
只听后方隆隆,很快一辆黑色跑车追过来,接近时,与莫玉慢慢并行。
车窗降下,振江单手把住方向盘道,“先生,今天去辰溪小庄吗,还是公交车站?都行,我带一程吧,刚好也去看看写字楼建得怎么样了。”
“不用了,你去忙吧,我走着。”莫玉抬手晃了晃,紧接着对振江说道,“去唐观庙买盆新土来,回去后记得把阳台装硬币的换了。”
振江应声答下,再次道别后,开车前行,直到拐角处不见。
55路的站台处十分简陋,站台只有三米左右,是在绿化带上切出部分开辟出来的。
仅有一面光光的牌子立于一头,其上展示了发车时段和停靠站点。
两边是正在开发的房地产或者别的建筑。
暂时来看,没有建筑物遮挡视线,可以一眼望穿到远方地平线的那个大湖。
街道上车辆稀少,基本上都是一驶而过如同高速。
当然也有例外。
“刹!”
快速刹住的车轮卷起一阵尘土夹杂着金属的味道,或许又是一个问路的吧。
“喂……你好,这齐山别墅的大门怎么走啊,地方信号不行,导不了啊。”
等待停稳,高大的宝马X3中,一个油亮的光头探了出来,对着莫玉招呼道,右手上黑曜石加工的手串金蟾盘踞,格外得惹眼。
莫玉没有马上回复,先是掸了掸肩头,衣袖的灰尘,然后取下发簪,以手为梳,顺理一遍长发后将发簪盘在头上。
光头隐有不耐,但并无明着朝莫玉发作,在车里小声嘀咕道:“什么年代了还穿的和古代人一样,要不是没人可问,谁会问一个神经病……”
“前面路口掉头,走两个红绿灯,左拐进有很多老树那条后便能看见路牌,再往里走就是。”
“噢噢,好,谢谢。”光头似乎很着急,眉羽一皱,也不管身后如何的尘土飞扬,一脚油门踩下向前飙出。
不幸的是,远处的红灯高高挂起,宝马车必须减速等待。
这边虽是市郊,但因齐山别墅的缘故,一年中发生闯红灯、醉驾或车辆相撞事件的概率很小,因为罚金太高。
金钱还好说,有些情况连车带驾照都被一块收了去。
莫玉默默地看了一眼,重新整理起身上再被污浊的衣袍及长发。
宝马终于等到了绿灯,一声低沉的闷响发动得急不可耐,掉头时后轮都微微飘移了。
气势不可阻挡的宝马车一阵加速,然而天公不作美,又是一个红灯在车辆堪堪压线时闪烁,仿佛能听见轮胎痛苦的呻吟。
“呸,真是晦气,遇上个神经病又连堵两个红灯。”车内的光头大汉骂骂咧咧地按下车窗,朝外面地上吐出一口口水道。
绿灯,加速,依稀可见最后一个红绿灯。
光头在百米开外见是红灯,心想道:“这次总给变绿灯了吧。”
话音落下,红灯转绿。大汉哈哈一笑,加速准备冲过剩下的五十米。
遗憾的是,绿灯在宝马将要冲过白线时骤然转红,没有任何闪烁的预警。
正开得高兴的宝马没有及时反应,眨眼间疾驰而过。
“哎,难道是我看花了,这绿灯太短了吧,嗯……肯定是太急看花眼了我……”
这边,莫玉已经坐上55路公交,等待着去往唐人街了。
荣华唐人街,是这边最大的唐人街,另外一条在西郊,人气难比。
“嘟——”
莫玉拿出随身携带的特制公交卡在车尾刷卡机上一刷,待到机上显示出一排问号,莫玉平静地下了车。
后面等着下车的三两个乘客轻“咦”一声便没了声息。
因为这里很注重他人的隐私,只要不违法,没人多管闲事。
这张卡是齐山别墅总站特批的没有限额的公交卡,全市通用,是莫玉上次给一个退休大爷看房子风水看来的。
起初莫玉拒绝答谢,但老大爷死按住接待大厅的门不让走,还说如果不收下,总站大门都给关起来。
于此,莫玉只得无奈应下。
荣华唐人街的街口连接马路,走过石料门阙,还需穿过一条河。
河上一座步行桥,经过每十年一次的翻新,暗红色的主调仍显得十分典雅。
等到新年,到处挂上大红灯笼时,就好像穿越回了盛唐时期:有卖脆皮年糕串的,卖红烧扎肉的,也有推着车吆喝卖烧饼的;有台上跳舞的,也有逛珍宝楼的,好不热闹。
即便是平时也是客源满满,大约走出五六步就会撞在一块的样子。
莫玉停步于一家卖现烤螺蛳肉的店,烟雾缭绕,透过门前络绎不绝的美食客,蔓向远处,宽展的煎烤台上,“沙沙”的翻炒声不时入耳。
但这家“重螺螺蛳店”不是莫玉今天的目的地,而是在它对面,同样热闹的华辰书屋。
一走进门,外界喧哗便小了许多,更别说二楼才是主厅了,这也是莫玉常来此处的原因---安静。
屋内的实用设施与时俱进,但店主注重坏境氛围,在建立之初安排了很多壁画和摆饰,包括墙壁的做工都是古色古香。
在二楼的一个角落里,莫玉端着书本靠在墙上,这个地方人迹罕至,正适宜阅读。
头顶白色灯光照耀,左上边的仿棕木材质的墙凹处种有一株假盆景,看上去似乎增添几分清新。
偶尔也有读者经过此处,见好位子已被人抢了先,就转身离去了。
“哎,风老师。”几个书架外,一道声音依稀传来,说话的人很注意环境,压低声音道:“上次我来这碰到一个cosplay,和我讲了真我徦我什么的呢。”
听得出来,声音很稚嫩,他接着道:“他还给我总结了辨别规律,就在前边角落不远……当时我都懵逼了。”
“那哪叫真我,明明是精神分裂,你切勿随意相信他人。”风心净语重心长地说道,摇了摇头继续跟着学生前进。
“哎,又是你!老师这就是那个我说的人。”
此时,莫玉正倚在墙角,宽大的袖袍松垮自然,鬓角两缕青丝垂落肩膀,配着清秀的脸庞,的确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
风心净一行人站着观察了一会,见莫玉没有理会,便转头对其学生教导道:“不妄想猜谜,不执求高境,积累正知正见,静心归正,复归本来,而本我自显。”
这位学生愧道:“后学驽钝,没理解。”
“哪里还需要分辨真我徦我?境界到了自然知道。”风心净捋着短胡道,“结合先贤经典与实际接轨的真修实证,就是积累正知正见。”
“没有积累,妄求觉悟,奢谈高境。”
“起万丈之楼,需要垒实打牢地基。顿悟是量变的累积,又遇契机而获质变的突破跃升。”风心净回首对学生道:“知次第,就不会妄求果,而能踏实种因。”
“老师说得对!”
“老师太厉害了!”
风心净身后,年纪大小不一的学生们相继说道。
“走吧,哪个修行者得遇真师,不是先三五年的劳作,磨去妄想执着,才获真传,而一朝顿悟。”风心净边走边徐徐讲道:“没有磨砺,没有积累,真师即使再传真言,亦不得门而入。”
“能塌下身子,专注身边事的,在事中觉,在觉中悟,在与己知道的相印,才是真修者。而非只会坐而谈玄论道,那最多成就口才罢了……”
声音渐行渐远。
风心净的言下之意是,莫玉不仅年纪轻轻,穿着奇怪,还言论新奇,想必又是一个盲目崇仙拜佛的迷信之人,没有足够的古人经典底蕴,再加上随意地总结规律,没有实修实证,怕是自修不够,还会误导他人。
莫玉心底一叹,“世人只知埋头读书,行万里实证,却不知绝圣弃智,越学越离道,而得道一靠悟性,二靠积累,充实的积累的确可以悟道,可惜,悟性才是人之天性,最接近天之源本,乃至有时真师站在眼前,世人亦不识得。”
人各有道,自然见解不同。想当年禅宗的六祖二十即高悟成佛,传世人真法以白话。
放在现在,不知这些深陷古经的修行人们,有多少得证这个机缘了。
因为不是人人都是神仙种,悟性生来就高的。
大部分的凡人还是需要老实积累,老实体证,量变才能发生质变,以至于不再轻信别人的见解。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神仙本是神仙做,哪有凡人做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