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1100000014

第14章 天堂地狱一念间(1)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经中科院党组讨论,决定摘去顾准的"右派"帽子,并为他举行了摘帽大会。顾准"洗心革面"地表示:感谢组织感谢党,自己一定再接再厉,拥护"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争取早日恢复党籍。

回到家里,门刚一关,他便严肃地说道:"谁说我不反对"三面红旗"?我就是要反对,反对到底!"人民的大会堂?

1960年,饥荒开始在全国蔓延。中科院担心下面的人被饿死,发通知让顾准等人返京,另觅新的改造基地。

临行前,顾准在日记中一语成谶地总结道:

"若说这是历史的必然("自然灾害"),代价也够重大的。后一个历史时期,为了消除这些恶毒的影响,不知要付出多少精神物质的补偿!"沈万山最后一次大发淫威:回去后一律不准传播这里的见闻!欢送仪式非常隆重,县委领导齐齐送行,搞得跟拍戏似的。返京人员集体高喊口号,以示继续革命的决心。上车后还频频招手,都做出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其实心里都恨不得插上一对翅膀,赶紧逃离这处魔窟,一辈子都不要再提起。

"悲恻的情绪几乎把我浸透了。"顾准这样形容离开商城时的心情。

颠簸的汽车上,摇晃的人群挤碎了挎包里的豆馍--这是一个好心的老乡临走时塞给顾准的。

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信阳俯拾皆是的炼钢炉。当汽车驶过名震全国的"超英""超美"公社时,顾准发现,所谓的赶英超美的"模版",不过是两个破集镇,连江南最普通的农村都比不上。

一月二十日,坐着被信阳百姓视为"诺亚方舟"的火车,顾准抵达北京。

换乘中科院派来的大巴,在动物园门口下车,往南走两公里就是顾准的新家--百万庄职工宿舍。

这一带在当时非常荒僻,几十栋一模一样的红砖楼鳞次栉比,宛若迷宫。

两年前,顾准被打成右派,一家人从中科院的专家楼搬来这里,生活条件一落千丈。

两年间,从赞皇到商城,顾准在新家待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以至于当他扛着行李回来时,摸黑找了一个多小时,才认出自己家的单元楼。

窗户里黑乎乎一片,家人均已安睡。

汪璧听到动静,起身开门。对顾准的蓬头垢面,她一点也不惊讶,能活着回家,已是不幸中之万幸。

顾准换了衣服,洗漱完毕,在台灯前枯坐。身处北京,心却留在了商城。日记中他写道:"谁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再过七天就是农历新年,顾准稍事休息,外出散心去了。在天安门广场,他看到《人民日报》上铺天盖地介绍过的"十大建筑"。这是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工程,以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为代表。

望着这些气势恢宏的冠以"人民"二字的苏式建筑,顾准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信阳那些倒毙在路上的浮肿尸体。

他已无法融入这个时代,只能在家同妻子倾诉衷肠。而作为财政部的处级领导,汪璧不知该如何面对丈夫所说的那些"天方夜谭",更不要说被严重洗脑的孩子们了。

落寞的他只好对着日记本倾诉:"厉行上调后,城市供应一定比较顺利,可是这个农村哪!我禁不住一阵阵的心头绞痛!"顾准一天到晚表达不满,句句反动。比如说农村应鼓励单干,允许两极分化;群众去商店买钉子,只有大钉子,没有小钉子,因为国营工厂按吨计算产值,不讲实际效益。更恐怖的是,顾准还经常给子女普及一些诸如"马克思并不了解中国,对中国社会的论述不一定正确"的观点。有一次,一个亲戚来家里做客,顾准比画着跟他讲"大炼钢铁":

在泥地里挖个坑炼铁渣,泥土导热,你说怎么炼?亲戚吓得脸色苍白,落荒而逃,汪璧为此很不高兴。因立场不同,长女顾淑林经常和自己的右派父亲吵架,她凛然的神态深深地刺激了顾准。在同汪璧商量后,夫妻俩决定:今后就让孩子们把顾准当"反党右派"来看,不再争论,以使他们融入主流文化,正常成长。

谁知,这个痛苦的抉择竟草蛇灰线地为日后埋下一出更大的悲剧。

陈云的惊诧

春节刚过,中科院通知顾准,由于他改造有成绩,特派至院属的清河饲养场协助工作。

饲养场占地一千余亩,养猪养牛、种植粮食,专为中科院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提供食品。

给顾准安排的职务叫"参谋",工作比较清闲,伙食令人垂涎。静养了一段日子,顾准的病体逐渐好转。他开始抓紧时间读书--天知道这黑暗的时代,暴风雨何时又会落下来。从休谟到康德,从黑格尔到杜威,日复一日的苦读让顾准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飞跃。而对西方历史的研读,又使他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变有了深刻的认识。

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顾准为了让子女跟他划清界限,痛苦地选择了自我隔离,连节假日都不回家,只是当购得鸡鸭等紧俏食品时,才带回去给他们补补身子。

汪璧为了让顾准能尽情买书,让他自由支配饲养场发的50元补助,而以自己每月180元的工资承担全家老小的生活。她没有别的指望,只是默默地祈祷顾准逐步向组织靠拢,家庭早日恢复常态。

顾准则一副"我改造好了"的神情,几乎不开口说话,每天除了埋头干活就是闭门读书,连春节都不回家,留在饲养场加班,终于感动了组织。

1961年11月,经中科院党组讨论,决定摘去顾准的"右派"帽子,并为他举行了摘帽大会。

会上,顾准"洗心革面"地表示:感谢组织感谢党,自己一定再接再厉,拥护"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争取早日恢复党籍。

大会圆满结束,顾准带着一大摞书稿回到家里。门刚一关,他便跟换了个人似的,严肃道:"谁说我不反对"三面红旗"?我就是要反对,反对到底!"把迎接他的家人彻底吓傻了。

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犀利地指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你不承认,人家农民就不服。"北京市委书记彭真也说:"如果主席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错误也不检讨,将给我们党造成恶劣的影响。"压力之下,毛泽东当着全国七千名代表做了检查。六月,陈云下基层,回家乡青浦县的小蒸公社做调研。上海城郊的青浦县自古便是富足的鱼米之乡,可"大跃进"后,这里的农民只能顿顿喝稀粥。吃不饱饭时,竟把原本用作绿肥的红花草吃光了。

陈云等人走在小镇上,见许多农家门口晾着麦秆。据当地人说,这是生产队碾麦后分给农民的。家家户户都把麦秆重新晾晒后放在簸箕里搓,能搓下不少麦子。

陈云问一个农妇,到底能搓下多少麦子。农妇说,攒起来有一斗哩。

陈云大惊,并很快猜出了答案:农民故意在打麦场上不碾干净,等把麦秆分回家后再仔细弄,如此便能多得些口粮。

陈云感慨道:"我们不能多拿农民的东西,你要拿,他们总有办法应付的。"接着去参观公社的养猪场。干部们告诉陈云,去年一年公社养猪没赚到钱,反而亏了3.8万元,平均每个农户要负担16元。陈云算了笔账:允许私人养猪时,平均一头母猪一年生十四五头苗猪,苗猪死亡率6%;实行公养后,一头母猪全年平均只生四五头苗猪,死亡率竟高达89%。强烈的对比,又让他大吃一惊。

更让陈云惊讶的事还在后面。傍晚,他听到小镇上合作商店的店员吆喝:"棒冰,棒冰,两分一碗!"陈云很好奇:棒冰应该论根卖,怎么会用碗卖呢?出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棒冰是上海做的,通过国营商业渠道运到县里,再从县里用汽车、小船运到各公社,再往大队、小队分,到了基层的商店,早就化成了棒冰水,店员舍不得倒掉,只好用碗来卖。

陈云听后摇头叹息:现在商品流通是按行政区划来管理的,不合理,可又改不过来。

小蒸公社靠近黄浦江,过去有许多渔民下午开船到江上捕鱼,清晨运到上海城里去卖。但实行统购统销后,青浦县禁止渔民私自贩售,捕来的鱼必须运回青浦,卖给国营的县水产公司及其下属的收购点,再由其统一运到上海,以保障供应任务。

如此来回运输,耽误了时间,把活鱼生生运成了死鱼。无奈之下,渔民只好把鲜鱼做成咸鱼上交,从此,上海城里的鲜鱼越来越少,甚至连咸鱼也因运输费和手续费,价格比以往高出不少。

陈云听说后,找来青浦县委和水产局的负责人谈话,劝他们准许渔民直接去上海卖鱼。对方很为难,说如果这样做,必须改变现在的供销社制度。陈云听罢,沉默良久,深深地叹了口气,对秘书说:"我一个党中央的副主席,连这样一个小问题都解决不了,实在对不起人民。"此后近二十年里,上海市民只能吃到黄浦江里的死鱼。在同老乡交谈时,陈云问:"我是好人,还是坏人?"众人答:"好人。"陈云意味深长道:"我虽然是好人,却办了错事。"回京后,陈好人给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邓小平写了封信,并附上《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种双季稻不如种蚕豆和单季豆》《按中央规定留足自留地》三个调研报告。以此为契机,中国走上了一条务实建设的道路。刘少奇等人抓紧来之不易的机遇,主持恢复经济。

春花烂漫,冰雪消融,顾准欢欣鼓舞,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他又一次对党的前途充满了信心,正如三十年前那样……

市场经济第一人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1962年,中国的政治形势略有好转,经济也逐渐复苏。

三月,刚从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调任中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的孙冶方敲开了老友顾准的家门。

同类推荐
  • 荧河踏浪

    荧河踏浪

    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新闻作品。其中1-8篇是作者在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期间采写的部分新闻稿件,除了在电台播发外,还被《黄石日报》刊发。9-21篇是我到湖北电视台工作后留存的部分稿件。
  •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主要有以下内容:杜甫其人研究史: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思想精神研究;杜甫生活研究;杜甫创作历程研究;杜甫集文献研究史:杜甫集的编纂、版本、目录、校勘;杜甫作品注;杜甫作品的阐释;杜甫作品系年;杜甫集的内容研究史:杜甫作品反映的现实;杜甫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杜甫作品内容的意义;杜甫集的艺术研究史:杜甫作品的艺术方法;杜甫集的艺术风格;杜甫艺术创作历程;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继承与创新;贡献与地位;传承与影响。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把它提供给读者,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内容。
  • 我爱你,与你无关:张爱玲传

    我爱你,与你无关:张爱玲传

    张爱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说不尽的人物,有着说不尽的话题,她像一部未完的《红楼梦》一样引得世人对她进行各种解读。有人说她是个天才,才华横溢;有人说她性情孤僻冷傲,不近人情;有人说她无情自私,毫无安全感;有人说她痴心,被人伤害了却不知反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中国,她是文艺青年口中的谈资,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对她的看法,然而却没人敢说自己懂得她、理解她——就像没人敢说自己读懂了《红楼梦》一样。
  • 伊丽莎白·都铎女王:荣光女王之路

    伊丽莎白·都铎女王:荣光女王之路

    伊丽莎白·都铎女王就是著名的“荣光女王”,1588年8月6日在英吉利海峡她的一小队舰队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131艘大船。这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后伊丽莎白时代被称为“黄金时代”?这本文字优美,富有创造性的纪实性传记会为您呈现一个从未见过的伊丽莎白。不管您痴迷于都铎王朝的历史,还是初次接触英国历史。你都会透过她著名的或者是臭名昭著与罗伯特·达德利的绯闻,从这位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女性身上获得宝贵的启示。本书接着《苏格兰玛丽女王》,那本书中介绍了与玛丽女王的较量以及此对伊丽莎白的影响。
  •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蒙古族英雄史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本宫今日虐渣了吗

    本宫今日虐渣了吗

    怀宁公主干尽了所有公主不该干的事,养面首,乱朝纲,仗着皇上的宠爱到处强抢美男……于是如此招仇恨的她挂了。重生而来的李月筠不仅继承了怀宁公主的无数面首,甚至……继承了许多排着队要杀她的仇人!不仅如此,更有无数渣渣在她面前蹦跶,第一天,某白莲妃子试图利用她,第二天,某心机公主在她面前虚情假意,第三天,某绿茶千金上前挑衅,第N天……她只是想要回来复仇的,却没想到被一群渣渣挡了道!没有不成功的虐渣,只有不努力的虐渣……李月筠势必在虐渣的道路越走越远……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斩龙头

    斩龙头

    世传粤西之龙神生于周秦之世,载庙碑斑斑可考。西江上下游千载,沿途村寨若立庙祀,鳞甲辉煌必极显应,利泽天下。端州府衙门,后刑堂。灯下,一个少年的身躯在盐水皮鞭下血肉横飞,随着“噼啪”声溅起的一串串红沫子,纷纷贴到霉迹斑驳的墙上。行刑的弓兵抽完鞭子,便熟练地挽回鞭花,托起那少年的下颚。
  • 晚安恋爱故事

    晚安恋爱故事

    一个倔强、冷若冰山的女孩。执拗敏感的她,对自己的感情却近乎木讷和不自知。废柴女孩陶小江和有为青年于靖曦是同行也是邻居。他们若即若离又互相伤害,他们的相遇注定不平静。陶小江人称陶冷冷、冷面陶。于靖曦:习惯了这张冷脸,也只有我了。陶冷冷:哼!谁要你习惯的,你这笑面虎。于靖曦:我只是一只卧猫。于靖曦从窘迫潦倒到摸爬滚打一步步实现财务自由,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也经历了柳暗花明。在迈向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之后,他有自己的选择和坚持。陶小江从蜜罐子里掉到现实中,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条路,她没有虚度时光。他们互相见证了彼此的改变与一路的执着。俩个人都曾感到迷茫和失意,却都在人生的风雨和波澜中给了对方阳光一样的温暖。不管他们的境遇怎么改变,不变的是俩个人的彼此守护。纯爱系~(本故事纯属虚构)
  • 国民男神太傲娇:帝少,来开战!

    国民男神太傲娇:帝少,来开战!

    报复前男友的最佳方式就是要混的比他好,当荣泽抱走了一个又一个影帝后,池夏终于忍不住进军了演艺圈…
  •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

    清季外交史料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冲出重围

    冲出重围

    C战区侦察连长老洪,突然接到调任友军侦察科副科长的调令。老洪离开的第二天黄昏,主峰保卫战打响。密集的炮声映红了半边天,刺耳的炮击声仿佛就在跟前爆炸,身子跟着大地一起在抖动。炮击刚停下来,副连长金刚一连接到两个电话:一个是敌情通报。轮战友军接替防御阵地当天吃了大亏,敌军特工队发现前沿摆放整齐的白衬衣,判断是刚上来的,呼炮火齐射,仅几分钟时间,友军就损失了一个排。第二个电话显然也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好消息。他满是愤慨,高喊通信员方海,通知干部到他房间开会。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漆器(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漆器(阅读中华国粹)

    从河姆渡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到楚汉漆文化的繁荣,直至明清达到顶峰,中国可谓世界上最早用漆制作器物的国家,并将漆艺绵延传承,走过了7000年漫长而辉煌的历程,为世人塑立了一座丰富而又绚丽的漆工艺殿堂。
  • 重生妖孽仙帝

    重生妖孽仙帝

    一念毁天灭地,一念重开天地。重生前,杨铭:“没有谁我惹不起。”重生后,杨铭:“你惹不起我!”
  • 快穿之Boss我自救

    快穿之Boss我自救

    【1Ⅴ1】『快穿』男强女强,双处双洁帝芷泠走上了救人的快穿之路但,中间那货也太恶心人了吧!一直在控制她幸好实力恢复些许反坑了那货要问救的人是谁?帝芷泠:"呵,自家相公"被狗粮撒一脸的问话人一脸懵逼但,帝芷泠万万没有想到他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