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3600000006

第6章 京师城市功能的(2)

新兴商业圈的勃兴,对于北京的近代化也有着重要的物质刺激作用。清朝后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的领域日益广泛。原先商业区主要集中于外城前门一带的格局,已难以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求。1903年,清廷成立商部,制订商律,提出《奖励公司章程》,力图突破传统上官吏耻言经商获利的积习,鼓励官商不分畛域,合力推进工商业发展。商贩趋利经商,不断开辟新的集贸市场,在内外城逐渐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内城不得经商的禁令无形被打破。清末民初,前门、王府井、西单先后成为北京城市的三大商业中心。外城前门商业区是传统商业区,在清末民初凭其悠久的历史,继续发挥着商业中心的作用,前门火车站建成后,这里更成为南来北往的货物集散地,从而促进了前门商业区的兴旺发达。王府井商业区肇始于1903年东安市场的兴建,建成后成为是集日用百货、餐饮小吃、娱乐杂耍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场,随后,吉祥茶园、东安电影院相继建成。民国初年,许多外商纷纷投资开店,王府井大街店铺、洋行日益增多。由于王府井大街毗邻使馆区,外交使节、来京的侨民众多,其附近又是达官显贵的住宅区,这里日益成为高档化、西洋化商品的交流中心,外国著名商行如利威洋行、力吉洋行、吴鲁生洋行等经营钟表、钻石、西服、礼服,中国商行如中原百货公司、同升和鞋帽店、仁立地毯公司等,也经营各具特色的高档商品,王府井成为京城著名的繁华商业街区。西单商业区的形成稍晚一些。民国初年,北京政府的许多机构设立在西单附近。为适应新贵的需求,西单大街的店铺日益增多。1913年,六家小商店组成西单商场,此后,三友实业社、洋货庄等纷纷开业,西单大街逐渐繁盛,成为新兴的商业中心。

随着北京近代化进程的发展,北京的社会阶层结构开始发生重要变化。首先表现为王公贵族和旗人地位的下降。满族贵族与旗人群体,在进入民国后,丧失了原来养尊处优的地位,新政府明确表示“不可能以有用之饷养无用之人”,所有国民都应自食其力,这些昔日的贵胄被迫加入社会城市空间,自谋出路。其中,一些王公贵族虽占有深宅大院,享受丰厚的俸禄,但“世家自减俸以来,日见贫窘,多至赁屋,能依旧宇者极少。”长期寄生生活,令旗人群体步入社会城市空间极度不适,进入民初已呈破落之相。其次是传统士农工商四民阶层结构解体,产生出新兴市民阶层和新兴职业,形成以新兴职业地位为基础的社会分化和竞争空间。再次是北京逐渐放松了对外来人口的限制。有清一代,京师实行“满、汉分城居住”。身份高贵如官吏士人者,如为汉族,也需依据定制,“在京汉员皆侨寓南城外。”因此汉族官吏及士人大多都居住在城南的宣武门外一带,他们或居住在自己的私人宅第内,或是赁屋而居,还有更多的是居住在会馆内。至于那些住在外城为北京提供各种服务的从业人员,如各业商人、手工业者、工匠、帮工、仆役等,比起士人来,他们要接受极为严格的身份核查和定期的住址登记,包括:租住民房的客民,必须有切实可靠保人;凡租住客店寓所、庵观寺院者,需登记姓名、籍贯,编入保甲;官府要按月点卯,逐一盘查来历不明之人等等。同光时期,对外城外来人口的管理逐渐放松。“新政”时期,随着近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汉人居住内城终于合法化。而到1912年清帝退位时,旗人也不必再固定在八旗地方,可以自由择地而居。这就出现了汉人与旗人双向自由流动的动态居住格局,原有的分片各自居住的封闭格局逐渐被打破。

在北京城市近代化的过程中,宣南地区发挥了引领社会潮流的作用。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报刊,以内外城为界,官报、旗人所办报刊和外国人的报刊,集中在内城,而最有活力或社会影响力的民办报刊的报馆、发行所和印刷所大多集中在宣南区域之内,其中尤以琉璃厂一带最为集中。这与宣南是北京汉族士人的聚居区有直接关系。宣南地区除了在京任职的官员、幕僚多居住于此外,每三年一次的乡试、会试也吸引来大量士人,在此做短期生活和活动,宣南一带于是成为士人会馆最为集中的地方,会馆房产多达400余处。1895年,康有为及其弟子们就是在宣南地区发动了公车上书,创办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等舆论界的翘楚。进入民国,北京的新闻记者在总体上仍以宣南所在的外右1—5区为最多。宣南地区还是清代《京报》的发行中心,有多家有名的报房具备印刷和发行报刊的能力,从业人员多达200人左右。同时,宣南还是外埠报刊的发行地。《时务报》是最早在京发行的外埠报纸之一,发行所即设在宣南。清末民初,由这里印刷并发往全市的报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开启民智、推动北京加速近代化的作用。

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关因素交织在一起,推动了北京城市社会结构由封闭逐步转向开放与流动。有清一带,北京内城以紫禁城、皇城为中心,体现封建专制对社会秩序的安排。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使原先那些不可一世的皇家建筑失去了神圣性,同时民国首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又使得拓展城市空间不得不触及对这些皇家建筑的改造。曾主持民初京城公共设施改造的内务部长朱启钤客观地指出:“京师为首善之区,中外人士观瞻所系,凡百设施必须整齐宏肃,庶几不惮为全国模范。正阳、崇文、宣武三门地方,阕阅繁密,毂击肩摩,益以正阳城外京奉、京汉两干路贯达于斯,愈形逼窄,循是不变,于市政交通增多窒碍。”1913年,在市政公所的主持下,首先打通天安门前的东西大道,继而开辟南北池子和南长街两条贯通南北的大道,拆除大清门内的千步廊以及东西三座门两侧的月墙,先后开辟南池子、南河沿、南长街等处的皇城便门。这样天安门前形成了交通便利的中央广场。1914年,故宫前半部的武英殿先行开放。翌年,文华殿和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开放,并辟为北京古物陈列所。同年,朱启钤发动旅京绅商捐款,将社稷坛被改为中央公园,向公众开放。这是北京第一个近代公园。此后,太庙、天坛、地坛、先农坛、北海、中南海,以及西郊的颐和园等皇家禁苑相继开放,被开辟为市民文化、游艺和体育的活动场所。1924年,废帝溥仪被逐出宫,故宫被政府接管,翌年,故宫博物院正式开放,成为东方最大的遗址性艺术博物馆。这些公共空间不仅为国人提供文化娱乐场所,而且成为市民开展政治活动的场所,国人以群众集会的方式,表达对民主政治理念的执著追求,成为社会公共生活的常态。例如,1915年4月11日、5月23日,北京商会等民众团体在中央公园连续发起集会,30多万市民踊跃参加,宣传爱国,提倡国货,抗议日本扩大侵华权益的“二十一条”秘密条约。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大专院校学生3000多人,赴天安门广场集会,点燃五四反帝爱国运动的烈火。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天安门广场成为北京爱国民众声援上海工人的政治舞台,北京市157个民众团体发起集会,20多万各界民众汇集天安门,大会通过《北京国民大会宣言》,宣告中国国民绝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决议开展抵制英、日货物运动。可见,天安门广场和中央公园等社会公共领域的开放,为民众参与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提供了公共空间,成为群众参与政治运动的场所,推动了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进程。

三、北京城市管理体制的专业化进程

清末民初,随着政治体制由帝政向宪政的转型,政府的宗旨由完全为皇权服务,逐步调整为以宪政为基础,政府的职能日益凸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专业化特征。不过,这是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进程,其间经历了非常复杂的权力运作、观念磨合及体制变革。

同类推荐
  • 菊与刀

    菊与刀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 风流与盛世: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风流与盛世: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本套书稿是一部按朝代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历史类普及读物,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共4卷。本书是本套书中的一卷,内容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全书体例规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套中国古代文化入门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 中华美德4

    中华美德4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景德镇文化研究·第一辑

    景德镇文化研究·第一辑

    景德镇有着两千年的治陶史、一千年的官窑史、六百年年的御窑史,并孕育了浮梁茶文化、乐平古戏台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被后人称作“千年古镇、中国名城、世界瓷都”。第一辑收录了30余篇文章,分为学界视野、陶瓷史话、御窑寻踪、文史钩沉、人物春秋、古镇遗韵、耕读人家等部分,以陶瓷文化为重点,挖掘景德镇区域内方方面面的历史文化,考据有源、调查到位、论证有据,追求“原真性,原生态,原文化”,实现“越是本土化的文化越具有国际性”的目标,为保护和传承悠久历史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热门推荐
  • 如祭

    如祭

    邪不压正,不是指正义一定会胜利,而是那胜利的,必然会成为正义。
  • 卿本惊华:邪王欺上身

    卿本惊华:邪王欺上身

    "母亲偷人外逃,父亲气死身亡,蛇蝎姨娘善伪装,嫡姐庶妹喜找茬。因意外发现姨娘秘密,跌楼惨死,异世强魂重生后,看她如何撕了姨娘的伪装面皮,如何玩弄于曾经欺她,辱她,骂她之人。说她是灵力全无的废渣,被家族利用丢弃的废物,重塑根骨后,白色灵力闪瞎你们的狗眼。上古神兽尽收在手,眼红你们的狗眼。真实身份扑朔迷离,躲在暗处一心想置她于死地的神秘人物,既然要来,那她便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既然他们想找死,自己何不如帮他们一把?还有,那个一直死皮赖脸的人要一直缠她到何时?原本那个一找着机会就想杀了她的人,为何对她紧追不舍,还说是前世注定的缘,此生定要在一起。啊呸!你以为你是谁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限流里我不需要大腿

    无限流里我不需要大腿

    在无限流的游戏里艳压群芳是什么感受?就总有人想把腿强塞给她。不过谢谢,她不需要大腿。谁敢伸腿,她让谁断腿!
  • 九鼎山河

    九鼎山河

    研究生凌风毕业在即,找到心仪的工作,眼看着大好未来就在眼前,不料突然意外失明了。在百般医治无果之后,凌风的校友叶淮和古兰陵,提出带他回老家请教高人。然后,一系列神奇的故事展开了。
  • 冷日子暖日子

    冷日子暖日子

    《冷日子暖日子》是裘山山的散文作品集。作品曾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冰心散文奖,四川省文学奖,巴蜀文艺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以及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若干奖励,现为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主编。《冷日子暖日子》收录了《数字化决定》、《滞后的人生》、《我的教师生涯》、《有儿自远方归来》、《大声咳嗽》等作品。
  • 贩书偶记

    贩书偶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韩非子凭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纯粹冷静、“敢为天下先”的果敢、“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政治谋略,对于我们为人处世,乃至管理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的每节分为韩非子箴言、案例引导、管理智慧、行动指导四个板块,除了对韩非子的管理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外,还收罗了古今中外众多典型的管理故事,既有理论又有实例。
  • 惊艳!呆萌甜心正在变身

    惊艳!呆萌甜心正在变身

    她原是惊才绝艳的天才少女,一次意外,让她变身呆萌小萝莉,单纯又单蠢,她总说她是笨蛋,其实,她是无可救药的聪明。危急时刻,她一次又一次绽放绝艳光彩,为他而战,一次又一次站在令人仰望的巅峰,让曾嘲笑她的人自惭形秽,唯独他,一如既往的淡定笃定。
  • 莫泊桑作品选

    莫泊桑作品选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