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9200000002

第2章 自序·导言(2)

笔者却以为,人性难题并不是太难解决,关键在于探寻的路子对头不对头。此前探究人性,大多仅仅试图从总结、归纳和提炼世人的繁杂多变的行为表现中去发现规律、获取真理。这样做,属于单纯地走归纳法的路子。把重点仅仅放在探究人的繁杂多变的外在表现上,是片面、烦冗、又困难的研究方法。如果我们同时注重走演绎法和归纳法相结合的路子,把人的表现和人性形成的原因结合起来研究,并且把重点放在人性形成的原因上,比如追问下去——人性是由什么决定的?也就是什么原因决定着人性发展变化的方向和形成的结果?决定人性的东西就更根本。自然规律已经表明,根本性的东西就简单、稳定、不容易“发生转换”。

本文就是要通过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的逻辑方法,以翔实的解说和论证来揭示,幸福的问题、人性问题和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是一脉相承、三位一体的问题,并且着重阐明了幸福的问题和人究竟为什么活着两个问题。故此,从根本上结束了自古而今人们对这两个问题的无休争论。限于篇幅,笔者对于人性问题的观点,虽然在本书中已经能够初见端倪,但是人性问题同样是个老大难问题,深邃而难缠,所以只好另行阐明。

为什么说幸福的问题、人性问题和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是“三位一体”的问题,并且需要放在一起交叉地进行探索呢?

主要是因为第一,这三个问题本来就相互纠缠;其二,古今达人,尤其是西方人对这三个问题交叉地进行了几千年的不断探索,虽然积累了不少可贵成果。但从总体上来看,不但没有探索出世人共识的结论,而且积累下来很多带有“三位一体”性质的包袱,遗留下来太多的绊脚石。所以,不首先清除这些包袱和搬掉这些绊脚石,把几个关键的难点解释清楚,就别想能够孤立、又不失中肯地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尽管笔者一向忌讳烦琐哲学和兜圈子讲话,但是企图三言两语、直接轻易地说出明确、中肯、根本性的答案,那也只能是痴人说梦。

中国俗语有“饱暖生闲事”之说。近些年来,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急速提高,在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小康的社会环境里,社会大众思考和谈论人性问题、幸福的问题与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尤其“时髦”。但同时,了解这些问题也确实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譬如在《中国青年》2011年第23期中的一篇文章中,谈到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那样睿智又经历丰富的耄耋老人也曾经饶有兴趣地对采访他的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说:“我想探究人性,探寻人类的幸福之源”,由此可见一斑。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文化的大力发展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向逐渐从客观物质世界向主观精神世界转移,学术界专门注重研究人性、幸福和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的人也明显多起来。尤其是早已先行的现代欧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学者们,力求用生理学、心理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甚至高等数学等知识,从宏观,如人与其他动物的外在情绪表现;到微观,如人与其他动物在细胞以至分子层面的生理—心理的运转机制,凡涉及这些问题的诸方面都有详细的、很有成效的研究。

但是,由于研究人性、幸福和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必须涉及的学科过于庞杂,尤其要求研究者本身必须尝尽人间的苦、辣、酸、甜,并且在此基础上有过长期艰苦的理论探索历程。再者,这些问题既十分重要又万分难解;专门研究这些也是很不实惠的差事,只花钱而不进钱。所以虽然不能傻、但必得痴的人,才选择专注地研究这些费力不讨好的问题。当然,在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中,以研究这类问题作为公职的则另当别论。把研究活动作为取得薪酬的职业或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环节,那一般地说,钻研的劲头儿自然就不如“好之者”或“乐之者”;从上文所述可得知,对“好之者”或“乐之者”的要求又太苛刻,所以至今在广度和深度上,关于这类问题的知识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现在中国是全民谈论幸福和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但是,社会上常见有人谈论到“什么是幸福”和“人究竟是为什么活着”等一系列问题时,答案往往是混乱的。致使很多人误认为关于幸福的问题和人究竟为什么活着等问题,是谁也说不清的问题。

不只是中国人,我们看看西方的学者们是怎么判断这类问题的:

荷兰现代著名学者弗里斯:“尽管几乎所有人都推崇幸福,但它还是一个神秘的概念?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于描写幸福却又发现无从描写?是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答案还是因为没有答案?有些写过幸福的人甚至认为这是个不该探索的主题。例如,英国作家吉尔伯特·切斯特顿写道:‘幸福犹如宗教,是一种神秘的东西,永远不要对它加以理性的阐释。’他宁愿不再深入探索,因为他觉得没有答案。”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我们在地球上的情况是不可思议的……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和为何到这里来。”

《叔本华》一书的作者,英国人克里斯托弗·贾纳韦却说:“人生是无目的的。”

之所以现在的中国人对这类问题仍然摸不着头脑,一方面是这类问题确实难缠;另一方面与西方人错误观点的长期影响,和有着上下五千年文化遗产之富足的中国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术界的专家们,对西方人的错误观点却屡屡亦步亦趋,有着必然的联系。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近些年,翻译出版了很多外国的、有关此类问题的专著;我国学术界专门谈论这种问题的书籍也不少;国内不只一家很有影响的电视台和其他媒体所组织的,由西方名校回来的心理学博士或博士后们和国内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以至文艺界的学者们主讲的,以幸福或人为什么活着等为题材的《讲坛》、《讲座》、《公开课》之类常有;尤其是一些综合大学里的人文学科或研究机构,针对这些问题的教学与研究投入了宝贵的人力和财力。可是大众们仍然在不断地探求“什么是幸福”、“人为什么活着”等问题。也就是说,媒体和研究此类问题的专业人士们忙活了许多年,但是,并没有出现得到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结论。可见,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结果和探讨途径,都是很应该认真地检讨了。

这些问题被前人钻研和探究了几千年,其结果却是一个深浅难摸、正误不辨的现状。这种结果,与以往物质条件差、科学技术水平低,尤其是信息交流手段等方面的限制也是有关系的。现时,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应对爆炸式的无限增长的知识信息,其情势几陷窘境。所以,在如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中,人们虽然已经越来越觉察到,这类问题是牵涉每一个人生存的深层次的重要问题,有着理解和指导人生的重大意义,但是大多数民众缺乏沉寂下来的心绪,也难有足够的时间,更可能对有关的专门知识了解不足,再加上一些专业人士无意中的误导,最后只落得吵吵嚷嚷、“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文人们谁情愿傻傻呼呼、踏踏实实地去做研究这类问题的赔本儿的买卖,而不去走“经济捷径”?因此,当今中国图书市场上流行的关于谈论此类问题的书籍,常见的只有两个面目:其一是对西方人玉石杂糅的结论直接地翻译传达,或“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式的讲解;其二是老生常谈,无休止地翻弄着前人的陈词滥调。

我们的社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就这样,在反复咀嚼前人的陈货,和追随或附庸西方人的难堪的过程中低效益地反复、长久地流逝着。

笔者经过长期理论和实践探索,尽力全面地吸纳、综合、梳理历来有关幸福论和人生哲学方面的其他各主要观点,融通相关学科的精粹成果,再添加上新的体验和思考,然后尽量用通俗、简明的方式,紧密结合社会实际直接揭示问题老底,挖掘出已经隐藏了几千年的问题的最终核心,以之呈献对此类问题有兴趣的后来朋友。既节约他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结束为探讨这些问题再继续不断低效率地投入大量社会资源。

亦期盼能够以之实现,笔者为人类探索此类问题的思维成果得到提升而尽一己之力的夙愿。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愿与有共同爱好者切磋共进。

敬祈不耻下顾者垂教。

同类推荐
  • 浙东学术(第二辑)

    浙东学术(第二辑)

    本书收录论文10篇,包括:古代政治哲学研究文《<唐虞之道>与王权转移的多重因素》,系统论述朱熹《家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儒教仪礼研究的现状与课题》,主张摆脱从“心性论”的视域来研究孟子的《孟子性善论刍议》,何善蒙副教授所著的《荒谬:在加缪和庄子之间》,四篇以浙江学术为主的地域研究文和两篇与佛教有关的作品。
  • 中和论道·第一辑

    中和论道·第一辑

    “道”曾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揭示终极的本体存在。《礼记·中庸》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者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贵和尚中形成了中国儒释道文化“有容乃大”的和谐包容性格及其源远流长。在现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碰撞的今天,更需研究中西文化深层交流以及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更新与转化的问题。本书便是此项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分专题探讨了笛卡尔、海德格尔、阿伦特哲学的核心思想;也探讨了《论语》中的人生智慧,儒家道德形而上学;并对希伯来文明中的《约伯记》、希腊文明中的《俄狄浦斯王》、屈原《天问》、《离骚》中的苦难、悲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本书是多位专家学者针对上述问题的演讲及师生互动问答的汇集,形式新颖,语言生动,深入浅出,是有兴趣探索中西文化、哲学、宗教比较及会通问题的读者喜闻乐见的入门书。
  • 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

    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

    《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中,美国克利亚瑜伽大师托宾·布莱克跟我们分享了他的冥想秘诀,告诉我们如何从头开始练习冥想,如何安排时间和姿势,如何调整呼吸,如何应对冥想过程中包括“走神”在内的各种障碍,如何进入深度冥想,达到“无牵无挂的慈悲”境界,感受个体生命与宇宙的交流……通过100天简单易学的练习,托尼·布莱克会让你发现,冥想是上天赐予每个人最珍贵的礼物,哪怕没有一丝基础,你也可以轻松上手,体味冥想带给你的深度愉悦和持久宁静!
  • 现代社会想象

    现代社会想象

    查尔斯·泰勒 加拿大哲学家,晚近英语哲学的关键人物之一,社群主义的主将,现任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哲学与政治科学教授。20世纪70年代以来,泰勒以其对黑格尔哲学的再解读、对原子主义式的消极自由的批评、对社会价值的强调、对西方文化中自我认同观念发展的梳理,以及对文化多元论的论证,强烈影响着西方思想界。
热门推荐
  • 君臣上

    君臣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带着系统重生1987

    带着系统重生1987

    刘保国用二十年成为河内县首富,用十年成为负债近十亿的亿万负豪,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努力三十年的企业总部被破产收购,在六十六层的楼顶一跃而下,重生1987年,前世那一年河内县的国营企业开始血崩般的破产,前世那一年他刘保国十三岁的年纪登上家里唯一值钱的人机三轮开始了一生的传奇和悲哀,今天呢?
  • 九重抄

    九重抄

    天界公主梦璃因为三百年前魔门大战,受重伤在隐罗山闭关,之后被天帝一道圣旨召回天上。得知自己已经被赐婚给古天界唯一古神,月留上神。梦璃不甘心被这么草率决定了终身大事,于是想找天帝理论。没想到在回到九重天的路途上,被太上老君拦截下来,并向她告状,自己的孙女被魔界抓去了,而天帝去了西天如来佛之处听经,至今未归。于是九重天上,就只剩下梦璃主持大局。梦璃接了太上老君的状子之后,只得硬着头皮,和自己已经名义上的未婚夫君,月留上神,一起前往了人间。为了引魔尊现身,梦璃潜入青楼,假扮花魁。果然遇见了前来重金买下她的魔尊逍遥。两人相见之后,梦璃想借机抓人,却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而被魔尊设下的重重陷阱给困住。
  • 重生之女战士

    重生之女战士

    她为救人被车撞死。重生归来她会开启怎样的人生呢?
  • 原初之炎

    原初之炎

    薪火传承,因魂而不灭。这是原初之火的异界之旅,也是黑暗之王的救赎之路。新书字数不多,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完本老书《巡礼深蓝的舰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下一个

    下一个

    命运这种东西有时候确实神奇得很,走运时,犹若神助,一切顺心得不得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时运不佳的人,却常常抱怨老天瞎了眼,倒霉的事件一桩接连一桩,好像串通好了似的,偏偏冲着你来。张宏斌就属于后者。最近他简直倒霉透顶,似乎全天下最不可能发生的糟糕事儿都让他给撞上了。早上他拿到了人事部的通知书,由于合同到期,公司将不再和他续签新的合同。和他一样被告知卷铺盖走人的其他同事,在收到解聘书的同时,还有一份金额为数不低的赔偿金。只有他一个,是正常的离职,没有任何额外补偿。
  • 次元追梦师

    次元追梦师

    在这个世界,想要实力增强只有打败自己!在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够狠,你压根站不稳!君浩:你的挑战哥哥我接下了,不过你需要去喝碗豆浆吃根油条等一等,我得去踹自己几脚先。 …… 次元追梦师读者群557413905 次元追梦师订阅群249871195
  • 我有一张异能序列表

    我有一张异能序列表

    某天,一张类似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图表忽然出现在宋不凡的意识之中。&quot;叮,激活系统,奖励一次抽奖机会。”灰蒙蒙的图表蓦地点亮了一个光点,然后从第一排第一格开始无序地乱窜。……自此,宋不凡走上了一条不可思议的路。
  • 精灵宝可梦时空呼唤

    精灵宝可梦时空呼唤

    空间之钥似有感应,宇宙中某个位置,似乎有熟悉的气息。它仰望着夜空,虽然大城市的夜晚很难找到星星,但在空间之钥的眼中,却扑朔出神秘的红光。于是,四人?随着空间之钥去到了那个地方一场新的冒险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