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600000101

第101章 致沅弟(同治三年十月十四日)

沅弟左右:

自前发二信后,闻柳寿田割耳事,恐伤弟之肝气,甚不放心。又闻弟意欲除吉中二字各勇,必不舒服,因札撤柳之委。若余无此札,各统领不能不遵弟札行事。一去吉中二字,则水陆相仇无已时矣。兄为弥息争端起见,不知果妥否?接弟初十日在大通所发一咨,未接信函,不知病势加重乎?减轻乎?

十三夜接奉寄谕,督篆交少泉暂署,饬余赴鄂皖之交剿贼。少泉三日内可到。余交卸后,拟即力陈精力已衰,请解兵柄,实不愿赴楚界,更不愿赴他处矣。弟闻此信,未免更增郁结。然此次寄谕与七月各寄谕,朝廷于外间艰难实未周知。吾辈坦然安之若命,正不必稍怀悒悒。弟难作字,请朱心槛代写病状告我。顺问近好。

评点:新的使命

发源于皖北,活动于皖、豫、鲁、苏、鄂一带,以私盐贩子和无业游民为主体的捻军,其兴旺时期在咸丰五年至同治二年之间,随着领袖张乐行的死去,其势力也渐趋衰落。金陵城破后,太平军余部大部分陆续瓦解,但以遵王赖文光为首的一支人马与捻军首领张宗禹、任化邦联合起来了,用太平军制改组捻军。因此,这一支人马又日渐活跃起来,成为清朝廷的头号大敌。

十月十三日,曾氏在金陵督署接朝廷旨令:“现今江宁已臻底平,军务业经蒇事,即着曾国藩酌带所部,前赴皖鄂交界督兵剿贼,务其迅速前进,勿少延缓。李鸿章前赴江宁,暂署总督篆务。江苏巡抚,着吴棠暂行署理。”

此处所谓的“贼”,即赖文光、张宗禹所领导的捻军。从内心来说,曾氏并不愿意接受这个新的使命。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一、捻军不能与太平军相比,即便很快赢得胜利,也不能为他增添多少荣耀;二、曾氏已心力交瘁,不堪再荷重负;三、湘军中的精锐之师正在裁撤中,已无得力人马再上前线;四、捻军擅长骑术和流动作战,这两点均为湘军之弱,实不易对付。

但曾氏的性格与老九大不一样,他办事多顾虑,且老九已开缺回籍,他不能再做违背朝廷旨意的事,只得硬着头皮答应,勉力而行。

十月十七日,李鸿章从苏州来到金陵,与曾氏商量接篆及剿捻之事。鉴于湘军的现状,李提出由刘铭传、李鹤章统率两支淮军渡江而北,上援皖鄂。就在这次会面时,曾氏作出一个对李鸿章本人及中国近代政局至关重要的决定:在撤湘军的同时,扩大淮军。

淮军成军晚,尚未到全面衰暮期,比湘军有生气,战斗力强,又得到上海及苏南商贾的支持,饷银一向不缺。捻军的活跃,使曾氏意识到,不能将多年来所培植的军事力量一下子全部减杀,保持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仍十分重要。湘军已在撤勇阶段,不能挽回,淮军没动,正好不撤。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促使他作出扩大淮军的决定,那就是湘军中有一批人不愿意离开军营回家乡。这批人从戎多年,已习惯于军旅生活,打仗是行家,对种田务工反而不喜欢了。曾氏便让他们改头换面,从湘军转入淮军。对此,四十二岁身体强健雄心勃勃的李鸿章欣然赞同,他借此大力扩展淮军。从那以后,湘军便渐为淮军所取代,成了中国军界的主力。后来的北洋军,其实就是从淮军中衍生的。淮军影响近代中国的政局,也确保李鸿章在曾氏死后的三十年中执掌晚清军事、外交大权的不可撼动的地位。

关于这次重大的会谈,曾氏年谱中只给了寥寥数句的记载:“公与商裁退楚军,进用淮勇。”

十一月初三日,曾、李二人在金陵举行总督关防交接仪式。隔了两天,一道上谕下来,说鄂皖捻军已被肃清,曾氏不用离开金陵,督印也不要交了。李鸿章已来金陵,就不必急着回去,即命充当乡试监临,待乡试结束后,再回苏抚本任。两江总督的大印,李鸿章只掌了两天,便又交了出来。

致澄弟沅弟(同治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澄、沅弟左右:

纪瑞侄得取县案首,喜慰无已。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教之旗帜也。谆嘱瑞侄从此奋勉加功,为人与为学并进,切戒骄奢二字,则家中风气日厚,而诸子侄争相濯磨矣。

吾自奉督办山东军务之命,初九、十三日两折皆已寄弟阅看,兹将两次批谕抄阅。吾于二十五日启行登舟,在河下停泊三日,待遣回之十五营一概开行,带去之六营一概拔队,然后解维长行。茂堂不愿久在北路,拟至徐州度暑后,九月间准茂堂还湘。勇丁有不愿留徐者,亦听随茂堂归。总使吉中全军人人荣归,可去可来,无半句闲话惹人谈论,沅弟千万放心。

余舌尖蹇涩,不能多说话,诸事不甚耐烦,幸饮食如常耳。沅弟湿毒未减,悬系之至。药物断难奏效,总以能养能睡为妙。

评点:不望富贵愿代代有秀才

纪瑞为曾国荃长子,此时年方十六岁,得中秀才。十六岁中秀才,在科场虽不算很年轻,但在曾家,也算是功名早达了,值得曾府上下庆贺。曾氏因此大发了一通议论。曾氏此论,与数年前写给儿子信里说的不望子孙做大官,只望做明理君子是一脉相承的。曾氏的这种思想,实在是十分清醒而明智的。

说其清醒,是指曾氏对做官与读书二者看得清楚透彻。官场因是名利渊薮,故为众人所向往;又因其名额有限,故而为众人所争夺。于是官场便成为勾心斗角、倾轧挤压之地,且权力又启人贪婪之心思。所以,久处官场,人易于变得或阴险,或圆滑,或贪心。总之,人的心灵容易被扭曲。所以,老于宦海的曾氏知道做官也并不是很好的行当。早在道光二十六七年,他就萌生了弃官回籍的念头。相反的,读书可以让人更多地懂得生命的真趣味,在领略前人智慧的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性灵情操,在不与人争斗的环境中享受天君泰然、心境平和的乐趣。二者相较,若家境宽裕、不愁稻粱的话,做个读书人实在是比做个官吏要好得多。

说其明智,是说曾氏知道做不做得成官、能做多大的官,不是自己所能掌握的,通常是握在别人的手里。首先,科名这一关能不能过,便不可知,所谓“功名乃前世事”,说的便是这层意思。此外,做官后能不能常获迁升,也不可知。不要以为有才干有政绩便一定升官,那是天真的一厢情愿,许多庸才反而官运亨通,他有的是另一种本事。若一心一意要做官,但又做不成,或一门心思想升官,却又仕途坎坷,那反而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怨尤,不如干脆不想那档子事,陶醉于书卷中,尚可与人无干,自得其乐。

曾氏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很平实的治家之方。我们今天的父母应该从中得到某些启示。现在的父母大都望子成龙,巴盼儿子长大后做老总、做明星、做大官,其实那都很渺茫,还不如鼓励他们做个明道理的好人、有健康体魄的正常人现实得多。

曾氏这次北上打捻,带去的易开俊、刘松山等部湘军九千人及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潘鼎新等部淮军二万二千人,共三万余人。

同类推荐
  • 庄子公开课

    庄子公开课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和儒家强调积极入世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相反,道家崇尚出世,由老聃的“无为而治”到庄周的“无为而无不为”,庄周在这条路上走得比老聃更远。
  • 如去如来

    如去如来

    德兰根迥仁波切洒脱自在、真诚慈爱,却又坚强有力、个性深邃,生活中时而呈现出稚子的柔软透明、哭笑自如,又有智者的沧桑彻底、直截了当,以及行者的坚定不移、全力以赴的特质,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浓浓的慈悲与爱,给每一位有缘接触到他的人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象。生命是如此宝贵,而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还有几个365天?如何过好每一个剩下365天?《如去如来》摘自仁波切自2010年至2012年间365天的微博语录,主题涉及到现代人所关心的生活、心灵等诸多层面。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以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观点为研究对象,以当代实践、科学和哲学本身的发展为基础,对“自然历史过程论”、历史决定论和意识反映论等已经成为“常识”的基本观点进行新的阐述;对实践是人的生存本体、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等过去被忽视、“遗忘”的基本观点进行深入探讨;对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从后思索”、时间是人的发展的空间等一些马克思有所论述、但末充分展开,同时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观点,进行充分展开和详尽论证。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取自德国思想家叔本华的《附录和补遗》,而实际上是独立成书的,阐述了生活的本质及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幸福,所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极为接近,如健康、财富、荣誉、名声、待人接物所应遵循的原则等。书中含有几分孤芳自赏的自我辩白和自我激励,甚至还流露着顾影自怜的几丝悲凉、几许惆怅,但更多的还是他因为自尊而隐匿在文中的深刻的自我剖析和感悟,以及由此而来的坚定与自信、清醒与睿智。
热门推荐
  • 少倾言

    少倾言

    一个平凡人的所看所感,全书以文言文或古诗形式编写,不定时更新。
  • 念执依旧,花开回首

    念执依旧,花开回首

    芫[yuan二声]幼依。性格:温文儒雅,聪慧灵敏,时而犯傻,但傻得可爱。莫名其妙踩空落入了五千多年后的一个文明世界。连滚带爬,好不容易混入了一个名为异服装高中学校就读念雪。性格:捉摸不透,顽皮至极,时而阴险狡诈让人惧,时而天真可爱惹人爱,时而温柔细腻令芫幼依……脸红。转学而来异服装高中学校就跳了一级并被全校女生公认为校草,与芫幼依同班。温文儒雅时而犯傻[芫幼依]&腹黑邪恶顽皮至极[念雪]虐+甜文不喜勿喷。
  • 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
  • 古今和歌集

    古今和歌集

    《古今和歌集》(简称《古今集》)是继《万叶集》之后的第二部和歌集,是日本第一部“敕撰(天皇敕命编选)”的和歌集,堪称日本版《诗经》。书中精选收录和歌一千一百多首,显示了和歌在艺术上的高度成熟,形成了与 “万叶风”迥然不同的纤细、婉约、浪漫、唯美的“古今风”,奠定了后来 “敕撰和歌集”的基础。《古今集》在内容上带有贵族倾向,风格也变得纤丽,同时具有《万叶集》的流风遗韵。《古今集》全20卷1100首和歌中,恋歌占了5卷360首,是总歌数的近三分之一。《古今集》全20卷,收录约130人的歌。有1100首歌,长歌5首,旋头歌4首,其余皆为短歌。该译本参照的底本齐全,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最全的译本。译稿开创性地采用了与以往译本不同的三句“五七调”译案。
  • 摸鱼天王

    摸鱼天王

    穷困潦倒的萧叶,为了混口饭吃,参加了一档选秀节目,划水摸鱼竟然混出了道。混着混着就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 洪荒之乾坤道

    洪荒之乾坤道

    洪荒世界易坤初来乍到,慌张的很嘛!什么,我竟然是洪荒世界的先天魔神乾坤!那个憨麻批!怎么办?这个悲惨佬好像活不过道祖鸿钧和魔祖大战!!——“师尊。”“乖徒儿,发生什么事了?”“那个铁憨憨道祖来了。”“铁憨憨?乖徒儿别乱说,我什么时候说过铁憨憨了。”
  • 穿越,神医小王妃

    穿越,神医小王妃

    ◇◇大婚前一月她莫名被设计,匆匆把对方迷昏,留下一锭银子就逃之夭夭。☆她是尚书府刚刚寻回的大小姐白千幻,亦是现代的天才鬼手神医,只想过点清净的日子,没事研究点药草,偏偏有些人不想让她如意。继母贪图她御赐的嫁妆,买通杀手暗杀她。继妹嫉妒她的美貌,屡次试图毁她容貌。未婚夫嫌弃她是庶出,大婚之日当众退婚。她摸摸下巴,笑容格外灿烂,最近正好缺几只试毒的白老鼠。眼看日子可以清净了。莫名被设计,逃之夭夭后,第二天上午,满京城贴满了通缉令,寻找心口有心形胎记的女人。白千幻怎么也没想到,对方竟然是京城一煞——项亲王府的纨绔世子爷项元奂。听说这位世子爷行为乖张、无恶不作,且特别小心眼、爱记仇。当项元奂捏着她的手腕危险的笑:“爷我终于找到你了。”白千幻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心想:最近新研究的穿肠剧毒可以试验了。☆项元奂虽不在朝中,但他却能轻易颠覆朝廷。一次手术让白千幻闻名天下,同时招来无数非议。当朝太子身患顽疾,她被召入宫,手术成功,太子却因阴谋命丧黄泉,皇上震怒赐她凌迟处死,他血染皇宫将她接回。他昭告天下:“谁碰我的女人,我就诛谁全家!”☆一个现代鬼手神医,一个纨绔废物王爷,腹黑斗腹黑,斗的是谁更技高一筹。水晶新浪微博名:雪色水晶-HX,欢迎来互粉调戏……↓↓↓↓下面有“加入书架”的字样,点击收藏本书,以后可以直接在红袖藏书架看到最新更新提示。
  • 武林帝国

    武林帝国

    元末周初,西北边陲的偏远小镇上,黑瘦矮小的孤儿元封被马肉铺子老板收留,过着平淡孤寂备受欺凌的生活,一切从他以精湛的刀法杀死马贼头目的那一刻开始改变……曾辉煌一时却又顷刻间覆灭的神秘王朝究竟和元封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年轻的西凉王如何一步步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继而揭开一个旷世大秘密……
  • 打开心灵的锁

    打开心灵的锁

    打开心灵的锁主要内容:沉重的锁围绕着你的心灵,让你的心灵受到积压,使你的头一片空白,没有哲理,也没有智慧。只有打开那把锁,你的灵才会绽放出智慧的花朵。
  • 我的大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我的大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