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61600000138

第138章 诗会开始

钟山作为江南名山,自然也吸收了江南的旖旎风光,这一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虽然仅是上元节,但是江南早已显出了一派生机。

像上元节这么重大的节日,本是人们特别关注的节日,不仅那些有钱人家非要在这个时候摆个酒宴什么的热闹一番,就是连普通老百姓也特别放下手中忙碌的活计,庆祝一番。

钟山在上元节这一天,吸引了来自各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是会同三五好友趁着这风和日丽到此游览观光,有的是专程前来山上寺庙进香许愿的善男信女,而山下每年一度的梅林诗会则是更多才子的一场盛宴。

凡是稍有抱负的文人都想来这里一展所学,附庸风雅一回,因为他们知道,来这里参加诗会的多有朝中权势熏天的人,如果能够结识,如果自己的作品能够引起他们的关注,自己也就有机会由寒门学子步入殿阁。

在钟山有三个非常有名的地方,那就是山上的同泰寺和山下设立的文学馆和史学馆,而每年的诗会便是由文学馆主持。

但是今年与往年却有所不同,来参加诗会的人显得特别多,因为不知从哪里传出风声,说今年诗会朝中有重量级的人物参与,大家都抱着好奇心,想来一睹盛况。

更有甚者,还说那个重量级的人物就是当今太子,对于太子陈同,凡是有身份的人哪个不知,特别是那些有些真才实学的人,陈同的一些文稿早已经在他们之中传开了,对于太子的文采他们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连做梦也把太子当成文学之神顶礼膜拜。

风声不胫而走,连那些贩夫走卒也听闻此事,他们虽然自知没有才能在诗会上出彩,但如果有机会瞻仰太子的风范也是一大乐事,所以也纷纷前来。

早在头两天,便已经有人陆陆续续前来文学馆,等待着盛会的到来,其实这所谓的文学馆和史学馆也不只是经常有著名的文史学家来此聚会、讲学、甚至授徒和著书立说,因为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始终是历来这类人群的最爱。

到了上元节的这天,去钟山的附近山道上,天还没亮,早早的各类马车便已充斥整个山道,好在每年当地衙门也知道这里闹热非凡,担心出点什么群体事件,责任重大,都不惜派出大批衙役,来此维护秩序,有那些张牙舞爪的官府差办,所有来的马车便纷纷有秩序的靠在路边,给进去的人留下一些空间。

陈同不想搞特殊,原本他的马车是可以直接驾驶到文学馆的,他早早就下了车,按照规矩步行向文学馆走去。

文学馆前早已人头攒动,陈同一行人倒也没有过多引起旁人的关注,哪怕是太子妃,也因为蒙着面纱,大家似乎也不足为怪,因为原本就有许多世家公子也会带着家眷前来。

倒是袁公子身上吸引了不少眼球,因为从外表看起来,这位不仅白皙如玉,更是一表人才,身边跟着的两个婢女也是姿色不凡。

袁公子似乎对大家的眼光毫不在意,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并没有和陈同单独说话那样拘束,显得特别落落大方。

这钟山诗会时人也称梅林诗会。梅林顾名思义就是一处梅花林,文学馆便坐落其中,因为此时正值梅花的花期,所以此时的梅林更是美不胜收,入眼处便是一片花海。

在文学馆的门口宽敞的场地上,早就搭起了一座高台,那是等会儿才子佳人比拼诗词歌艺的场地,高台两边是专门供那些有身份的人休息和喝茶赏景的地方,而且还有严格规定,左边只接待男客,右边接待女客,所以太子妃便顺带着袁玲的两个丫鬟走进了右边的看台。

陈同当然毫不客气地挽着袁玲的手臂,袁玲芳心尽管蹦跳不停,但却没有拒绝陈同的好意,一起进入左边的看台。

主办方之所以如此安排,虽然不是出自不可触碰的男女界限考虑,但也是为了照顾多数人内心以及礼数的要求,毕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诗会既然官方也出面了,如果男女混杂,一旦某些男子把持不着,当场失禁,对某些女子言辞不敬甚至动手动脚,那岂不影响官方形象。

更何况文学馆里多是一些老学究,在礼数方面,他们可称得上是食古不化,不像年轻人那么开放。

陈同刚坐下不久,太子詹士江总便悄悄来到他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原来江总得到陈同的吩咐已经来到这里,他并没有和陈同一路。

陈同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便找了个借口告别袁玲这个好兄弟,随同江总绕道进入了文学馆。

其实所有的诗会,盛如钟山诗会这样的大场面,其实都是无聊的,这次诗会也不落俗套,在主持人宣布开始后,每个才子都拿出自己最近的得意佳作,然后再由几个老学究摇头晃脑的品评一番,得出头名。

袁玲身边没有了陈同,心里突然觉得空落落的,他也不好打听陈同为什么离去,更不好死皮赖脸的跟着陈同走,就在她有些魂不守舍的时候,居然听到旁边的人议论起太子来,说是诗会都要开始了,怎么不见太子的踪影,大家纷纷质疑听到的太子要来参加诗会的传言。

袁玲倒是不十分关心,她一门心思的想着自己的陈兄去了哪里?既然诗会要开始了,他为什么还不出来,一展所学,难道他只是来看看热闹。

当抄录下来的诗作相继传到陈同那里,陈同看得都忍禁不住要笑,每一句都是些什么玩意儿,什么雪后之晴,犹有尽时等等诸如此类的,陈同都有点不好意思看下去了。

就这类诗作,他能在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信口拈来,而且还不止三两首,看不懂这些人究竟在作品里面写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意思,简直有点无病呻吟,惺惺作态。

陈同将那些作品随便浏览了一下,便扔在一旁,他有些后悔自己此次前来,真是白浪费了时间,早知如此,还不如和江总、孔宣等人一起,找一个地方乐一乐,还来的惬意。

翻阅了这么多,陈同失望极了,居然没有一首作品能够引起自己的兴趣,但他依然还没有放弃,因为他看到过袁玲的作品,他在仔细观看着那些名字,希望看到袁玲两个字。

“嗯,不错。”陈同好像发现了什么珍宝一样,看着手中的一副作品出神,小声念了两遍,再看下面的名字,落款是沈客卿。

看着这篇诗作,陈同忽然觉得这个人说不定可以为自己所用,最起码他这篇作品所表达的东西和是自己比较认同的,也非常感兴趣的。

因为陈同早已知道了诗会的主题,这文学馆坐落在一片梅林中,而山上的同泰寺更是南国知名度最高的寺院,所以,主办人便选择了以佛和梅作为主题。

陈同一看到这个主题,便很快地在脑海里组织了与这主题相关的几首诗,一是因为自己对创作富有浓厚的兴趣,二来是想看看是否有何自己想法一致之人。

而沈客卿的这首作品以《佛梅》为题正和自己心意,至于这诗中所写的内容,陈同看了一遍就吃惊不小,陈同于是将作品放在一遍,继续看下去,令他欣慰的是,看到了袁玲这名字。

起初陈同还以为那‘玲’是双木林,砸看之下,他还以为有同名同姓的人,可是一直等到浏览完所有作品,再也没有看到同样的名字。

他再次拿起那作品,细细品味,和他看过的那位袁兄弟的作品风格一样,而且隐隐有几分女儿之态,他才确信就是同一个人。

而那个‘玲’字更让陈同失笑出身,继而想到别人的父母给自己孩子取的名字,一定有他自己所想,这袁兄弟的名字虽然带着几分女人味,但那不是自己探究的问题。

第一轮结束后,主办方为了热闹气氛,便安排了歌舞表演,而几个老学究便进来和陈同一起商讨这些作品的排名。

同类推荐
  • 被封印的唐史:盛大帝国的朝野死角

    被封印的唐史:盛大帝国的朝野死角

    魏风华长于写史,尤擅唐史,旁征博引,妙笔生花,寥寥数笔即勾勒出恢弘万千的盛大帝国。从历史的细节中追寻真相,抽丝剥茧,为读者铺就一条了解唐代历史的捷径。从金銮密记到大唐远征军,从牛李党争到最后的士族,从段成式的迷宫到撒马尔罕的金桃,魏风华以其独到的视角钩沉猎奇,将其间不为人知的奇闻诡事娓娓道来,全景式呈现这幅隐秘而盛大的历史画卷。
  • 朝余

    朝余

    渔愁眠:“我在古代开了个烧烤店。”江枫:“真厉害。” 这并不是一个很文艺的小说(我是起名废) 这个故事是一个路人变义妹,义妹变老婆。帅哥变哥哥,哥哥变狗子。顺带老婆开个烧烤店造福各种人。 夹杂着些案件。 请发挥你们的表演,@渔呆呆@江幼稚
  • 四蜕

    四蜕

    上古时代,流传着很多仙人的传奇故事,其实哪有什么仙人,他们不过是……
  •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上)

    尔虞我诈的宫廷政治(上)

    一入候门深似海,宫廷是一个既让人感到神秘,又令人不禁神往的地方。本书简述外戚与宦官、皇后与嫔妃、嫡子与庶子等各种势力之间残酷斗争的描述,把宫廷中的残忍、血腥,皇帝的风光、无奈,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 大明朝之扬州1645

    大明朝之扬州1645

    这小说讲述古代战争,有关战术和战略。....国难方知有赤子,临死才懂报国难。烈火丛林蹈白刃,刀剑大伤绵甲寒。饥渴累乏身归野,雪落霜冰魂归天。.我,收藏意大里亚怀表,表针转到1644,是崇祯十七年,燕都沦陷,明朝灭亡了。我观摩大明疆域,沉思从凤阳皇陵出发,到扬州府城,要几天时间?一个月后,我麾下兵卒违反军法,部属抗令,怎么办?两个月后,北方难民求救,藩镇虎眈在侧,幕府如何抉择?十二个月后,扬州军情告急,幕府已是沉没的太阳。我临危受命,以幕府大将军之身,节制江北。1645,弘光元年,南明的小朝廷灭亡了。..一年的时间,有十二月,三百六十天,四千三百二十时辰,一万七千二百八十刻。怎么样,我才可以,确认时间呢?
热门推荐
  • 人力资源管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人力资源管理(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系统论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环节的有关问题,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方面。本书在结构设计上既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的介绍,又关注实务的可操作性,用以让持有不同学习目的的读者掌握知识要点。因此,本书既适合用作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材,也适于作为企业界读本。
  • 西厢有礼

    西厢有礼

    王筱西、陈礼易、邹森、李珠珠,是甜江三中的同班同学,从青葱岁月到步入社会,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中拼搏奋斗与坚守,以及对婚姻爱情的取舍抉择,讴歌了新时代中国女性的坚强、隐忍、善良和无畏。献给我们早已逝去的青春年华,献给我们一起嬉戏玩乐寒窗苦读的同伴,献给我们为理想为现实而打拼的平凡人,献给我们所有有情有爱的红尘中人。带着前世的记忆,我们来到今生。曾经相爱过的两个人,不管相隔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劫,冥冥之中,都会被彼此心灵呼唤,再度相遇。
  • 汉口老通城曾家(第二部):救亡

    汉口老通城曾家(第二部):救亡

    “老通城”创办于1931年,以经营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汉口老通城曾家(第二部)救亡》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老通城的历史,着重描述了抗战时期,老通城曾家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的过程。
  • 南唐近事

    南唐近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金驾到之蔷薇成人礼

    千金驾到之蔷薇成人礼

    有没有搞错!还有比明茶茶更倒霉的“城野之星”吗?!好不容易摆脱了不靠谱的漫画家老妈,拼命争取到了城野学院第一名的殊荣,可是有谁告诉她,为什么第一名还要被所有人追着挑战?!学院男神绫野佑又是谁,他为什么会看中了其貌不扬的明茶茶,非要她做自己的厨娘?不忍心看到青梅竹马的美少年藤田良吾被揍得满头包,倒霉少女明茶茶,从此陷入暗无天日的苦难生活中!然而,正在这个时候,暗恋男神安哲司从天而降,带来了神秘的学长东云薰,然而,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阴谋?莫名让人觉得熟悉的东云老师,又到底是什么身份?一场旷世纪“寻找王子的100种试炼”即将展开!
  • 我有一辆逍遥车

    我有一辆逍遥车

    吕乐的二手小破车被未来科技加持,从此生活乐无边。
  • 式微,式微!胡不归?

    式微,式微!胡不归?

    文清丽,1986年12月入伍,陕西长武人,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和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八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深造班)曾发表作品三百余万字,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转载,出版有散文集《瞳孔湾湖》《月子》《爱情总是背对着我》,小说集《纸梦》《回望青春》,长篇非虚构《渭北一家人》现供职于《解放军文艺》。唉,我爸又去养老院了!一顿饭吃完了,沉默了半晌的爱人才叹息着来了这么一句我说呢,一向吃饭笑语不断的爱人今天怎么玩起深沉来了,原来又是他父母给添堵了。
  • 國初事蹟

    國初事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苏庄

    小苏庄

    七月末的一天,苏鹤接到父母电话,让她回老家去一趟。阳光毒辣,正是夏天最热时候,她看着窗外明晃晃的太阳,心里不免恐惧。这样的季节,苏鹤本能地躲在办公室里,尽量不户外活动苏鹤大学学的是新闻传播,毕业后留在省城一家党报做编辑,十分忙碌。几近一年没回家了,那天父亲说,小苏庄盖了一座观音庙,是苏白银出资修建的。村里通知所有在外工作的人都要回来,举行观音庙开光庆典。苏鹤知道苏白银是整个小苏庄以及金浦镇方圆十里都有名的人物。这一点苏鹤并不惊奇,在山西不少市县,像苏白银这样的人物很多,他们经营着煤矿,身价像煤价一样显赫。
  • 十年未可期

    十年未可期

    五岁的小苏果的生命里突然闯入一个不速之客,韩梓沐对于她而言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然而,亲生父亲的到来让她猝不及防,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艰苦训练后,苏果心里更向往的是自由,她与父亲的约定,成了她最大的向往,她以为,当这一切都尘埃落定后,自己便能自由,然而,韩梓沐的深情却阻碍着一切,“如你所愿,我放你自由,十年之约,从现在开始生效”不过,苏果自始至终都没想到,十年之后的那天,她收获的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