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发哪门子魔障?我看你是好日子过够了,没事找事。咱家又不是啥高门大户,现在外头兵荒马乱的,裹个小脚有个万一跑都跑不了,你是为孩子好还是害孩子呢?”
赵老太太只觉的被人下了面子,越想越是委屈,自己一片好心,老二一家一点也不体谅。
“她那么胖还是个大脚,以后哪个好人家会娶她?”
“孩子过两年就抽条了,你一天到晚在瞎琢磨啥?赶紧吃饭去,一屋子人等你呢!”
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胡搅蛮缠跟她说不清楚,她还以为现在是太平盛世呢。
也就靠山村地处偏僻,离最近的镇子也有七八十里地。
每次差役来收赋税,村里人就躲到山里去,这日子才能熬下去。
这两年赋税越来越重,不少地方闹饥荒,镇上的流民一波一波的。
在旁边装鹌鹑的赵冬儿见赵老太太神色微缓,又是作揖又是打滚,连连保证自己绝不多吃老赵家一粒米。
将来肯定比过李夏儿超越陈秋儿,身轻如燕能在掌上舞,这才使老佛爷消了气,进膳去了。
吃过晌饭乌云密布的天渐渐亮起来,雨也停了,一家人忍不住念佛,连连道佛祖保佑。
“冬儿快走,来了几个耍猴的,我们赶紧去瞧瞧。”
赵梁一把拉住赵冬儿就跑。
“在家里好好呆着,既然是耍猴的一会儿肯定过来。”
赵老太太没好气的瞪一眼想要偷偷溜出门的两人。
不一会儿就听人声喧哗,两个衣衫褴褛的汉子牵只灰毛猴子站在赵家门口。
后面乌泱泱跟着一大群人,孩子们跟泥鳅似得在人群缝隙里钻进来,拿着小石子不停朝猴儿身边丢。
那猴儿一屁*股坐在地上,拿个爪子挠脖子,吱吱吱叫着,龇牙咧嘴一个劲朝人做鬼脸。
“猴子,猴子。”被赵冬儿拉住的小宝拍着小手硬要往外挣。
当一声锣响,那猴儿立马直起身。
领头的汉子一拉缰绳唱道:“一祝主家福临门,二祝主家寿数增,三祝主家人丁旺,四祝主家五谷丰...”
随着每一声锣响那猴儿踩着点子连连翻筋斗,众人喝彩声震天。
“献丑了。”那领头的汉子连连作揖。
“快来屋里坐,喝点茶水歇歇脚,把灶房里的窝窝头端来,蓬门荜户的没啥好东西,大兄弟垫吧垫吧。”
见那领头的汉子虽然面黄肌瘦但下盘极稳,一照眼赵老汉就看出这汉子不是寻常庄稼人,忙将人让进屋里。
“多谢老哥哥盛情。”领头的汉子深深一揖,拿了一个窝窝头揣进怀里。
“你这是带着家小?”赵老汉神情微顿。
那汉子虽然衣衫褴褛但申请落落大方,他轻轻颔首。
“据说千里之外的鹅湖山脉地广人稀,更重要的是那里十万里大山绵延不断,现在外面世道这么乱,我打算带着家小去那里安置。”
“说的是,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我们这里目前看着还行,但也不是长久之计。那鹅湖山具体在哪个方向?”
砰地一声一个粗瓷碗掉在地上跌得粉碎,周氏脸色煞白站在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