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伏胜献书2208年后,即公元2002年7月,中国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一条重要消息:湖南龙山县里耶出土大量秦简,计36000多枚,主要内容是秦朝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包括祠先农简、地名里程简、户籍简等。
龙山县一户侯姓人家,一家子正在吃晚饭,央视一台正播放这条消息。80多岁的侯大爷突然停下手中的酒杯,走到电视机前,只见画面上出土的秦简还十分清晰,他的手脚不由得颤抖起来。
“爷爷,你怎么啦?”儿孙们看到侯大爷突然间颤抖,以为得了什么大病,吓得马上围过来。
“我没事,你们看那新闻。”侯大爷指指电视,大家一齐朝电视看去,却是伊位克战争的消息。
“嗨,您真忧得远啦,关我们屁事,让他们互相打去吧。”儿孙们安慰道。
侯大爷坐定后,脸上仍是激动不已的神色,他说:“我不是说什么伊拉的事,是先前一条新闻,里耶出土秦简啦。”
原来是这样,儿孙们松了一口气,“国家这么大,天天都出土文物哩,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是这晚侯大爷整夜没睡,他总觉得这里耶秦简与他们侯氏家族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第二天清早,侯大爷就从箱底翻出了《侯氏族谱》,这族谱还是在民国初年续修过,初修年代在唐朝。
侯大爷的父亲去世时,曾指着族谱对他说:“好好保管,这里面有侯家天大的秘密。”
究竟是什么秘密,侯大爷的父亲也说不清楚,反正一代一代的侯氏祖先临终时都是这么说的。
在《侯氏族谱》上,一代一代的祖先在上面划上了许多记号,那是祖先们破译秘密留下来的印迹,侯大爷研究了半个世纪,对几个词做了重点揣摩,但一直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这几个词是:里耶井藏、寻卢生世代不止。
对于后一句,侯大爷始终不理解是怎么回事,只是觉得先祖在寻找一个姓卢的人,寻了很久;而对于前一句,侯大爷的理解是在里耶那里祖上藏了宝,是藏在井里的,至于是什么宝,不清楚。所以昨晚看到关于里耶出土秦简的消息,他就自然联想到族谱上的这句话,难道这些秦简就是先祖藏的宝么?
侯大爷把儿孙们叫到跟前,说出了自己的疑虑。儿孙们看了那几句话,觉得确实里面有暗示,但是不是与里耶出土的秦简有关联,还不能肯定。
反正侯大爷在家里是坐不住了,他叫大儿子陪他去里耶。儿子本想阻拦,最后还是依了他。
到里耶有百十里地,虽不太远,路却艰险,儿子开了辆手扶拖拉机,那坎坎坷坷的山路,侯大爷说把他的肠子会抖出来。
“谁叫你这么好奇心强哩,这把年纪呆在家中享清福不好么,偏要对出土秦简着魔。”
“儿呀,你不懂,要是祖上的秘密在我这一代破解了,我到阴间去都可挺直腰了见祖宗呀。”
接近里耶的地方还有五六里,拖拉机却开不了了,原来附近看热闹的乡亲把本来就不宽的山路给堵塞了。侯大爷只好走一程,然后由儿子背一程,终于到达了考古现场。
里耶秦简挖掘现场已被围了起来,里面只有考古人员在工作。侯大爷就坐在山坡上,痴痴地看着,呆了半天,其他看热闹的乡亲大都散了,儿子劝他回家,他就是不肯,说什么也要在附近住下来,观察几天。儿子露出苦笑,说,幸好出门还带了几百元钱。
“莫心疼钱呀,要是这个秘密解开了,国家奖赏的话,我给你分最大一份。”
“呵呵,我可没那么想过。”
第二天,侯大爷又去了挖掘现场,又是呆坐在那山坡上。他的行为引起了考古队人员的注意。
两个工作人员终于走到侯大爷身边问寒问暖,“大爷,您对考古有兴趣?”其中一个问道。
“呵呵,我对考古本身不感兴趣,但是对秦简感兴趣。”侯大爷说。
这下可让两个工作人员感到十分的意外,“您怎么对秦简感兴趣呢?”,他们见侯大爷一副农民装束,越来越感到困惑了。
侯大爷这时叫儿子从挎包里取出《侯氏族谱》来,翻到其中一页,指着“里耶井藏”几个字给他们看,两个工作人员一看,惊叫了起来,马上向考古队长汇报,将侯大爷接到附近镇上的招待所里,好酒好菜伺候。侯大爷对儿子说:“挎包要不离身,好好保管,你看他们像发现宝贝似的,说明咱侯家的族谱有重大价值!”
儿子这才感觉到父亲的话不是虚的,考古队为何对他父子俩如此热情?
晚餐时,考古队的人请侯大爷父子俩吃饭,还上了白酒。考古队的人越是热情,侯大爷的警惕性越高了。
酒过三巡,侯大爷已喝得面红耳赤了。
一个工作人员终于开口了:“大爷,我们想借您家的族谱,希望您能支持我们的工作。”
侯大爷的酒一下就醒了,“不不不行,看看可以,祖宗的东西不不不能离离身的。”
“我们打借条,您放心。”
“打打借借借条也也不行,只能在这这里看。”
儿子见场面很难收拾,就打了圆场,“这样吧,你们复印一部分也是一样的嘛。”
考古队员没办法,只得复印了其中几页,然后对侯大爷说:“谢谢您提供了重要线索,您可以回去了,有什么发现我们会告诉您的。”
侯大爷在回家的路上对儿子说:“你看他们好势利,觉得这族谱有价值就好肉好酒接待,复印了几页就冷淡多了。”
儿子说:“本来不想让他们复印的,可是你喝了他们那么多好酒,我也不好意思了。”
“混账东西,酒是我一个人喝的么?”
父子俩回到家,家人关切地问起到里耶干了些什么,父子俩互递眼色,只说看到了好多北京来的考古队员。
再说考古队迅速将有关资料上报到国家文物考古队,几个专家也迅速从北京飞到了长沙,又转车到了里耶,一场小型学术研讨会就在里耶举行了。
会后,国家文物考古队对外发布重大新闻:里耶秦简将世界算术史向前推进了千年,并首次出现“洞庭郡”;湖南民间《侯氏族谱》中有“里耶井藏”字样,是否与这批秦简有关联,尚在进一步研究中。
侯大爷又在家中看到了这条新闻,有一些失望,他觉得专家们的研究太离谱,侯氏祖先还说得不明白吗?他把儿孙们叫到一块说:“你们读过书,懂得道理多,说说看这些秦简是否属于咱侯家呢?”
儿孙们一听,恍然大悟,先祖在族谱中的暗示其实是指这些东西是咱侯家的呀!
于是,由长孙侯飞起草了一封给国家文物考古队的信:
国家文物考古队:
湖南里耶出土的秦简,系侯氏先祖侯生所藏,因此这些秦简应属于侯家遗产,我们愿意卖给国家做研究用。
秦朝侯生后人
2002年10月
国家文物局考古队收到这封信,不禁傻了眼,2000多年前的文物,现在竟然有所有者,这倒是中国考古界从未遇到过的事情!
国家文物局考古队请教高级律师,律师看了相关资料称,《侯氏族谱》上虽然有“里耶井藏”字样,但并不能断定就是现在古井中挖掘的这批秦简,因为并没有指明藏了什么,藏了多少。
律师这么一番分析,国家文物局考古队负责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于是通过律师给侯大爷家回复了一封信。
侯大爷收到信,一家子争吵了半天,是呀,先祖侯生并没有说井藏什么,要是在族谱中点明是藏的秦简,而且藏了多少枚,那就肯定是侯家的遗产了。
侯大爷泄气了:“唉,侯生老祖呀,您就怎么那么粗心哩,让后人多烦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