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焚书坑儒一年,天下似乎安静了许多,可是到了第二年,一些不祥的消息又传到朝廷。
燕国的人在练一种什么功,说什么百病消除。
楚国的人把青铜冶炼技术又提高了一级,制出的剑削铁如泥。
齐国的人弄什么“泰山论坛”,定期举行答辩会。
在后宫玩女人的秦始皇每当接到这样的禀报,就会不耐烦地对李斯说:“你能不能让朕开心起来呀?”
李斯战战惊惊地回答:“是臣无能。”
“你也应该组织朝廷一帮人研究研究下,为何天下总是不安宁呢,是嫌朕的刀不锋利么?”
“回皇上,不是刀不锋利,而是思想可怕。如今墨家儒家等歪理邪说依然横行,搞乱了人们的思想。”
“那就想办法让他们不再思想呀,不是烧了书坑杀了那么多读书人么?”
“是清理得不彻底。”李斯的眼里露出阴险的目光来。
“你还想杀人?没想到你比朕的心更硬啦。”
“不是我心硬,而是皇上的江山要确保万年万年长的话,稍怀妇人之心,可能就会坏事。”
“朕明白了,你马上拟个方案吧。”秦始皇说。
李斯回到住所,为这个方案动起脑筋来,再派兵去原来的六国抓读书人?可能消息传出去,人都躲光了,得想个妙计才是。为此,李斯在庭院里徘徊来徘徊去,为这个妙计揪断了几根胡须。
一天晚餐时,厨子给他上了一道菜,他吃了一惊:这冬天怎么有黄瓜?
厨子说,回臣相,这是宫里的特供。
特供?不对呀,南方这个时节也没有黄瓜呀,若是窖藏,也没这么新鲜呀?
次日,李斯特地到了御膳坊,问掌管后勤的小官,这黄瓜是从哪里来的?
那掌管后勤的小官就如实相告了。
“咸阳的百姓有吃么?”李斯问。
“那怎么可能,如此珍贵,只供部级以上的官员吃哩。”
OK!李斯脑洞大开,哼着小调轻快地走进办公室,开始草拟他的策划案。
几天后,秦始皇诏告天下,定于冬月初一在都城咸阳举行全国性学术会议,设奖100个,根据议题,凡在会议上辩胜者,皆可赐官拜爵。
消息传出,原来六国残剩的读书人欣喜不已,以为学术的春天来到了,奖励面那么大,自己总能胜出吧。做个官儿,岂不快哉?离冬月初一尚有三个月时间,读书人开始秉烛夜读,都暗暗发誓要夺取胜利。
到了冬月初一,近三百个读书人风尘仆仆从六国赶到咸阳,这些读书人先在咸阳租了房子住下,等候着朝廷的通知。
从魏国来的几个书生好不容易打听到了侯生的住处,他们只听说侯生在京城干大事,便想以老乡身份套套近乎。
侯生一听他们是来参加朝廷学术会议的,下巴都快惊掉了,“呆子们,现在还有学术?”
那几个书生就把朝廷的通知递给侯生看。
侯生看了看,又递给卢生。卢生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是呀,既然坑杀了那么多的儒,现在怎么突然兴起学术来了呢?”侯生说。
“我看其中有诈,你们还是回去吧!”卢生劝道。
但那几个书生不相信卢生和侯生的话,说,你们以前算命时信誓旦旦都是真的,可现在呢,连怎么都不相信算命那一套了,炼起长生不老药来了,我们才不相信你们做的事是真的哩。
侯生和卢生只得叹息又叹息,那几个书生只得告辞。
两天后,朝廷通知众书生前往骊山。朝廷特地在骊山脚下修了一处近似于学术报告大厅的建筑,其中能容纳五百人。读书人进得大厅,东张西望,议论纷纷,深为朝廷如此重视学术而感动。
一声“皇上驾到”,众读书人犹豫了一下,但还是齐刷刷跪下了,大家虽然依恋故国,但毕竟要识时务,如今是秦朝一统天下。
主持人李斯宣布,先请皇上发表重要讲话。
秦始皇用他鹰一样的目光扫视全场,发现这些读书人的穿着依然是故国的样式,心中有些不快,但他强忍着这种情绪,开始发表讲话:
“诸位,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朝廷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人才是中兴国家第一要务,因此决定公开选拔英才,本朝是否兴旺发达,就靠诸位了,希望大家今天比出水平,赛出风格!”
“皇上英明——”李斯带头呼喊,大厅内也稀稀拉拉地响应了一些。
“今天的议题就一个,咸阳现在有黄瓜么?”李斯出题。
此题一出,大厅里的读书人一下惊呆了,没想到这次学术会议的议题竟是如此简单,接着大家交头接耳,接着便笑开了。
秦始皇只用鹰一样的目光巡视着所有的人。
李斯干咳几声:“大家不要把问题想得太简单。”
见李斯的表情很认真,这些读书人互相望望,然后陷入沉思。
终于有来自韩国的潘几文举手回答:“咸阳可能有黄瓜!”
大厅里一阵轰笑,这等于没有回答。
李斯问:“为何说是可能有?”
潘几文答道:“黄瓜本来是在夏季生长的,假如在夏季收藏一些,用冰窖藏之,咸阳现在就可能有。”
“有道理有道理。”一些读书人连忙附合。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不用冰窖。”李斯说。
这不可能呀,不可能不可能,读书人一个个面露惊讶之色,互相交流,最后都摇摇头。
秦始皇见时机已到,对李斯使了个眼色,李斯于是大声问道:“在场的各位还有准确的答案么?这可是关系到各位的前途命运啦!现在进入倒计时,第一次问,有没有回答?第二次问,有没有回答?第三次问,有没有回答?”
现场仍然鸦雀无声。
“那好,现在请各位排好队,我们去看看真正的黄瓜。”李斯挥了挥手。
这些读书人面露疑惑之色,排起了队,在士兵的带领下,前往参观。
只走了几百米,大家渐渐感到有些热,前方热气蒸腾,原来到了骊山的温泉附近。
突然,走在前面的读书人开始惊呼了:“黄瓜!黄瓜!”
一行人赶紧齐聚在一大坑周围,只见坑底绿意盎然,一条条黄瓜鲜嫩嫩地挂在藤蔓上。
所有的读书人都傻眼了,“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现场只有这样一句议论。
这时,秦始皇站在一处高坡上,对着众读书人大声说:“咸阳有黄瓜吗?”
众读书人羞愧难当,低头不语。
“朕再问一句,咸阳有黄瓜吗?”秦始皇的声音越来越尖利,让人不寒而栗。
人群中有几个人低声应答:“有。”
“那先前你们怎么坚持说没有呢?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做出肯定的回答?”
众读书人沉默。
“今天的事实证明,你们平时读的书根本就无用,只知道读死书,只知道空谈,浪费了大好光阴,你们还有脸面回到自己的故国么,今天朕就成全你们!”秦始皇大手一挥。
站在众读书人后面的士兵便上前将他们推入坑底,坑深壁滑,可怜那些读书人在坑底呼天抢地,就是爬不上来,泥土一层层覆盖了他们,他们带着未解开的题与黄瓜一同下葬了。
原来,这计谋是李斯出的,骊山的温泉常年温度保持在45度左右,挖的大坑如同温室,夏季的菜依然能在那里生长,那些死读书的人又如何想得到呢?
返回的路上,秦始皇朝李斯竖起大拇指:“干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