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0600000003

第3章 加拿大作家

普拉特

普拉特,1883年生于加拿大纽芬兰岛的西海湾。曾在美以美会圣约翰学院学习,毕业后在沿海岛屿任教并进行传教活动。1907年进入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学院攻读神学,1917年获神学博士学位。1920年在这所学院任教,直至1935年以荣誉教授退休。

普拉特早期的叙事诗集《巫婆施术》(1925)和《提坦》(1926)描写海上生活,后者以捕获一条巨鲸的情景比喻战争的破坏性。此后,发表了两部描写“泰坦尼克”游轮沉没事件的长篇叙事诗,其中也描绘了轮船与冰山相撞、旅客遇难等情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普拉特转而描写战争和历史事件,如长诗《敦刻尔克》(1941)和《他们回来了》(1945)等。长诗《比勃夫和他的道友们》(1940)写17世纪天主教耶稣会教士比勃夫等人去休伦族印第安人聚居区(在今安大略省西北部)传教,10年后,易洛魁人入侵,出于宗教仇恨,将比勃夫等人烧死。诗中表现了比勃夫等人为宗教献身的精神,反映出作者对宗教的虔诚的态度。长诗《冲向最后一颗铁钉》(1952)取材于第一条横贯加拿大本土的大铁路建设工程。诗中对建设中的困难、人民的开拓精神、与保守思想的斗争等作了如实的描述。这两部作品先后获得总督文学奖。

普拉特作为加拿大著名英语诗人,受欧洲现代流派的影响,在诗歌的题材和形式上都突破了联邦时期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他的诗中有对偶体,但更多的是无韵体。他还以动物作为诗的主人公加以刻画。他的史诗选材别致,词汇丰富,写情写景细致入微。但篇幅冗长,结构不够严谨。普拉特于1964年病逝。

鲁瓦

鲁瓦,1909年出生于中部马尼托巴省的圣博尼费斯。年轻时在家乡任小学教员,并参与当地“莫里哀俱乐部”的戏剧活动。1937至1939年赴英、法等国旅行。1939年定居于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

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转手的幸福》(1945)通过一个饭店女招待员的经历,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特利尔一个工人区的生活,着重描写劳动人民因经济萧条所遭受的失业和贫困的痛苦。它获得194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并译成十几种文字。

此后她陆续出版了多种长篇小说。《亚历山大·谢纳韦尔》(1954)写一个银行出纳员为了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而挣扎了一生;《秘密山冈》(1961)写画家、猎人比埃尔·卡托莱渴望前往僻远的、被人类遗忘的地方,一生都在漂泊与流浪中度过;《世界尽头的花园》(1975)则写离乡背井奔向远方的移民的生活。这些作品表现了开发者不断探求的精神和人们追求新生活的愿望。

她另有一些作品是以她的家乡中部平原偏僻的农村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小水鸡》(1950)描写加拿大西部开拓者艰苦创业的生活;中篇小说集《德尚博街》(1955)和长篇小说《阿尔塔蒙之路》(1966)具有自传性质,记述了她青年时代在故乡的生活;《我生命中的孩子们》(1978)是作者对早年在马尼托巴的教师生活的回忆。这些作品描绘了加拿大中西部平原的景色。

鲁瓦是加拿大著名法语女作家。她的作品描写了从东部到西部整个加拿大以及普通劳动者和社会下层的人民,表达了他们的愿望与要求以及它们与现实生活的矛盾。语言洗练,文笔朴素,被认为是当代加拿大法语文学最重要的小说家。

弗赖

弗赖,1912年出生于魁北克省。1933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40年在牛津大学得硕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多伦多大学任教。

弗赖的第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可怖的对称:威廉·布莱克研究》(1947),接触到了文学作品的群体特征,他指出布莱克的一套象征体系似乎是独创的,实际上与其他诗人有惊人的类似之处。

弗赖最著名的理论著作《批评之解剖》(1957)是结束新批评派统治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中把从古希腊以来的欧美文学几百部作品安放在一个规模宏大的模式中,并认为欧美文学的演变是一个大循环,即从喜剧转向传奇,再转向悲剧,最后变成讽刺;在这过程中,主人公从神、从超人的英雄变成普通人,最后变成欧美现代文学中常见的可怜虫——“反英雄”。但是当代的讽刺文学中又重新出现类似原始神话的那种人类无法控制和理解的世界,这个循环看来又将周而复始。

弗赖这种以文学演变模式为重点的研究,比起新批评派的单篇细评法来,显得视界开阔,接近结构主义的系统分析方法。《批评之解剖》造成的轰动使许多青年学者离开新批评派的轨道,走向结构主义。但是这种批评方法只注意文学作品之间的异同点,而不分析每部作品本身的特点,也忽视作品的评价,因此,文学作品实际成了模式的注解。弗赖因而走向了另一种形式主义。

弗赖的文学理论也是20世纪初以来欧美神话基型学派的理论的发展。在他看来,“基型”是一种反复出现的典型形象,是表现在作品群体中的形式因素。以前的神话基型学派主要是从人类学和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出发,注重从种族集体心理中探讨基型的形成。但弗赖否认基型的心理因素,认为基型完全是文学形式因素的继承关系形成的。

弗赖在60、70年代发表的著作继续了从神话基型理论进行作品群体分析的路子,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同一性的寓言:诗的神话研究》(1963)、《自然的展示:莎士比亚的喜剧与传奇剧之发展》(1965)、《伊甸园上复归:关于弥尔顿史诗的五篇论文》(1967)、《顽强的结构:文学批评与社会研究》(1970)、《世俗圣经:传奇结构研究》(1976)等。由于研究范围相对集中,这些著作对作品特点的分析比较细致。

1958年加拿大皇家学会授予他勋章。他还是美国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英国学士院通讯院士,被认为是结构主义思潮进入美国的领路人。

特朗布莱

特朗布莱,1942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一个印刷工人的家庭。他的第一部喜剧《姑嫂们》在1968年公演后,被认为是魁北克优秀的剧作家。

《姑嫂们》从1965年开始构思,主要为了真实地反映蒙特利尔工人的生活和他们的理想,作者让一个工人家庭的主妇日耳曼·洛尚获得100万有奖票据,并组织一次粘贴有奖票据的晚会。15个邻居应邀参加,她们也都是以厨房为活动天地的家庭主妇,100万有奖票据给她们平庸而封闭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她们似乎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舒适的生活和社会地位的改善。剧本也没有对这种盲目的行动加以嘲笑,而是引导人们去思索。全剧没有贯彻始终连续发展的情节,而由15个妇女用当地工人区流行的口语分别进行独白,在表现手法上有所突破。

以后,特朗布莱还陆续发表了《碎片》(1969)、《朗热的公爵夫人》(1969)等剧作。1971年发表的《永远属于你,你的玛丽·鲁》是一出荒诞剧,全剧4个人物,父母和两个女儿,分成两组,各组分别对话。人物在舞台上的位置固定不变,无论是他们的形体还是精神似乎都已凝固、僵化。作者完全破坏传统剧的时间、空间概念,通过演出本身表现剧作内在的时间和空间。

特朗布莱创作的小说,有带自传性的三部曲《皇家山高地纪事》,其中第一部《隔壁的胖女人已怀孕》和第二部《戴莱丝和比哀莱特在圣·尚日小学》已分别于1978年和1980年出版。他的小说将现实世界和幻想神奇的世界交织在一起,对理解生活、反映生活的手法作了新尝试。

同类推荐
  • 充闾文集:书前书后

    充闾文集:书前书后

    充闾先生是一个有良好传统文化修养的学者,他曾读过私塾,也接受过现代学院教育。他对古代经典作品的熟知程度,给每一个接触过他或读过他作品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更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才有可能使他对熟知的传统文化和自身的存在有反省、检讨、坚持和发扬的愿望与能力。在“进与退”、“居与处”、“兼善天下”和“独善其身”的问题上,这个阶层的矛盾心态仍然在持久地延宕着。但在充闾先生的散文中,他不是以价值的尺度评价从政或为文。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了拒绝或认同。就个人兴趣而言,充闾先生似乎更钟情于淡泊宁静的精神生活,这使他的创作更为纯净。
  • 八十年后感受鲁迅还在

    八十年后感受鲁迅还在

    今天是二〇一七年最后一天,我知道此时此刻,中国很多地方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跨年。在这样欢庆的日子里,我们有幸请到长期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阎晶明老师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老师,来和我们大家一起“阅读”鲁迅先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跨年活动。一九三六年鲁迅在为《呐喊》捷克译本所做的序里说,“自然,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是用文艺来沟通,可惜走这条道路的人又少得很。”
  •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所选篇目以普及性为要,挑选可接受性强、浅近明白之作入书,又广泛借鉴了其他的权威版本。宋词和元曲的选择则是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元曲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文学成就也很高,但我们尽量侧重选择活泼灵动、浅俗直白,并能够使欣赏者毫无间隔感的元散曲。
  • 午夜上海

    午夜上海

    《午夜上海》是一本随笔集。作者整理了自己2006年至2010年期间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时写的文字,记述了他在外企工作时与国外同事相处的感受,在酒吧、茶馆、咖啡馆遇见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的故事。图书向读者展示了在上海这个繁华的都市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以及对现实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 感受经典:大学生读书征文获奖作品选

    感受经典:大学生读书征文获奖作品选

    本书所收的百篇文章是从各高校所报送的文章中出来的。这些文章以“读书”为主题,或反映读书生活,或畅谈阅读感受,或评论名篇,共分为书苑寄情、聆听经典、古今漫步、彼岸扬帆等四个部分。
热门推荐
  • 诺桑觉寺 劝导(简·奥斯丁小说全集)

    诺桑觉寺 劝导(简·奥斯丁小说全集)

    《诺桑觉寺》小说女主角——家境小康的牧师女儿凯瑟琳·莫兰,随乡绅艾伦夫妇来到矿泉疗养地巴思,在舞会上遇见并爱上了青年牧师亨利·蒂尔尼。同时,她还碰到了另一位青年约翰·索普。两位青年恋人经过一番周折,终于结为伉俪。《劝导》是作者奥斯汀最后一部小说,也是她最成熟的—部,被认为比以往的作品更有思想和感情深度。故事讲述了韶光正从安妮的身上消逝,风华正茂的时候,因为接受了他人的“劝导”,她终与意中人温特沃斯上校分道扬镳。两人分手八年后再次相遇,经历了一系列事情之后,他们发现,重新团聚比第一次相爱更为幸福,于是,经受了考验的他们不再若即若离,开始尽情地回忆并表白。
  • 猫寺

    猫寺

    这时节天气变化得快,忽然一阵风来,天边就盖满了乌云,本就不甚明亮的天空完全暗了下来,一派风雨欲来的景象。赶路的人步履匆匆,期望能在晚上下雨前赶到可以避雨的地方,他记得前方不远处是有一座寺庙的。心急的人抄了小道,然而大概是许久都没有人走过这条道,竟然长了齐腰深的杂草。他却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双手并用的拨开草叶前行。
  • 野蛮女孩进化论

    野蛮女孩进化论

    【一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本文先(欢乐)后(虐心),请喜欢虐的孩纸们耐心等待吧!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精彩!】第一次见面,她赏了他一个乌眼青。第二次相遇,她送了他一鼻子血。第三次、第四次……当丑女VS恶魔,当野蛮PK毒舌,战争从拳打脚踢升级为口舌之争!一场契约,改变了她平凡的命运。为了心爱之人,她买衣服、学化妆、改发型,从丑小鸭华丽转型,成为众人注目之焦点!神秘人突然现身,意外层出不穷,惊喜纷至沓来,噩耗接踵而至……一幕幕、一场场,到底是无心之失还有有意策划?!且看丑小鸭如何排除万难,向天鹅进化!
  • 异界院长大人

    异界院长大人

    王立,穿越异界。一天不作死,系统就让他死
  •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商界、政界及经济生活中的隐形决策思维》是一本关于经济学思维的经典著作。作者巴斯夏以破窗的寓言为引子,指出了我们在政治经济决策中往往存在思维谬误,只看到“看得见的”部分,忽略了“看不见”的部分,进而导致决策失败,并且造成了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书中的主题包括赋税、政府补助(产业、艺文活动、教育)、公共建设、贸易保护主义、就业问题等。就像哈耶克所说的:从来没有人用这么一句简单的话就清楚地揭示了理性经济政策的关键难题所在。而建立“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思维模式,对个人也很有启示:决策始于远见,在做决策时,既能看到可见的后果,又学会看到当下看不到的后果以及可能给其他方面带来的影响,这也会助我们更好地做决策以及评估决策。
  • 斗地主

    斗地主

    母亲做鞋,是先要用旧布片糊在案板背后晾干,然后照鞋的大小剪鞋样。往往这个时候,姥姥就会来。姥姥挑着门帘子站在外面瞧,多半是不说话。如果需要说什么话,姥姥就会挪动着小脚,迈过高高的门槛进来,再挪动着到锅台那儿,把手伸到热锅盖上煴着,然后就那样半站半爬着,说几句需要说的话,说完常常是咯咯地笑着慢慢离去。在我们那里,姥姥不是母亲的母亲。母亲的母亲,我们叫外婆。姥姥则是隔壁院里秋水的奶奶。因为秋水家的辈儿大,所以,我和许多人都叫她姥姥。秋水家里光景一向很好,常吃白面白馍,是我对他家最真切的记忆。当然除过白面白馍,其他一些事,我也依稀记得。
  • 李嘉诚的哲学

    李嘉诚的哲学

    《李嘉诚的哲学》通过从李嘉诚做人、做事和做生意三个方面来阐述李嘉诚的人生哲学,带领读者一探究竟。看李嘉诚如何获得第一桶金;如何从小老板变身“塑胶花大王”;如何依靠房地产财富暴涨;如何连续多年稳居首富宝座。字字句句,全是恳切之言;一页一篇,全是血汗经验,无一不闪烁着李嘉诚关于做人、做事、做生意的大谋略、大智慧。成功不能复制,但经验可以借鉴!让我们以李嘉诚的财富人生为参照,吸收和借鉴李嘉诚的成功经验,学习李嘉诚做人的哲学、做事的哲学、做生意的哲学。
  • 隔壁帝姬不要跑

    隔壁帝姬不要跑

    五千年前的那场红莲之火,青帝亲自下令白帝姬于诛仙台上魂飞魄散,从此原本该是由青白二帝共同执掌的六界,成了青帝天玄一尊独掌。是是非非,几千载的流传掩埋了当日的真相。五千年后,叶莲带着这段往事的记忆,她却只想过她的云淡风轻,身似浮莲的日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灼灼韶华不负君

    灼灼韶华不负君

    初见是惊鸿一瞥,重逢是始料未及,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谁一生为天下耗尽年华,玉箫碎,吹散那一树桃花,谁一生只为他笑靥如花,却只得繁华,繁华不过似烟花。愿安好,慕尔如心愿相守,一叶落而知秋至,从天光乍破到暮雪白头。如今我终于明白,我渡得过万里狂风,渡得过千条性命,渡得过诗酒年华,却渡不过,你不顾而去的目光。这一生,繁花落尽,你我相隔天涯海角。下一劫,生死情缘,莫要与君长留世间。再生缘,坟尽殇离,饮下一碗孟婆汤而别。又一年,知君难觅,何须等上千年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