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0800000023

第23章 欧洲十八世纪文学(1)

18世纪文学综述

18世纪欧洲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平衡,但是,总的趋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反封建斗争空前激烈,最后导致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这次革命的意义远远超出法国的国界,表示了整个欧洲的历史趋势。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它不是一国范围的革命,而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而是“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它不仅反映了它本身发生地区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在这个时期,欧洲各国发生了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运动——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就其字面意义上讲,是指当时的进步思想家提倡用近代文化“启迪”人们的理性和智慧,“照亮”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以消除教会和贵族统治所散布的迷信与偏见。它不仅是一个新文化运动,而且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革命运动。

启蒙运动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广大人民反封建斗争高涨的历史条件下,在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产生的。这一运动遍及全欧,却以法国的启蒙运动最为典型。

17世纪中期的英国革命的胜利,以及革命后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法国启蒙运动的产生具有先导作用。英国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权,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这些都给了久已向往革命的法国资产阶级以莫大的鼓舞。英国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巨大进展也为法国启蒙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牛顿(1642~1727)的力学和天文学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科学成就,其影响极大地促进了各种学科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另一著名人物洛克(1632~1704)以经验论批判了宗教迷信,以社会契约论批判了君主专制。托兰德(1670~1727)等所谓自由思想家,则以其激进的态度反对宗教教条和权威,提倡自然神论。

在法国,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期,已经出现了贝尔(1647~1705)和梅叶(1664~1729)等启蒙思想家的先驱。进入18世纪以来,启蒙运动逐渐形成一个声势浩大的运动,出现了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一批卓有成就的启蒙思想家。他们的著作传遍了欧洲各地。在英、法两国先进思想家的影响下,欧洲许多国家都产生了启蒙思潮。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不过,在资产阶级革命迫在眉睫的形势下,它比那时的人文主义运动带有更加强烈、更加明显的政治革命的性质。如果说人文主义者的注意中心是如何从宗教束缚下解放人的个性,肯定人有享受世俗幸福的权利,那么,启蒙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更要求破除宗教迷信,摧毁宗教偶像,反对贵族特权,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进而推翻封建统治,建立合乎资产阶级理想的社会。

启蒙主义者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有力的批判。他们认为宗教迷信和专制政治是封建制度罪恶的集中表现,是“拴在人类脖子上的两大绳索”(狄德罗),因而把批判锋芒集中对准了这两个方面。他们把宗教迷信看作科学与进步的死敌,以唯物论批判宗教和封建制度的理论基础——唯心主义,以自然神论或无神论来否定基督教的神权和宗教偶像,他们还以“自然法则”和“天赋人权!”的理论,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贵族特权。他们说“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孟德斯鸠),“自由是天赐的东西”(狄德罗),以此证明封建统治的不合理。有些启蒙思想家甚至对封建国家的政体、立法等都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自由与平等成为启蒙运动中最鲜明的两面大旗。

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制度的理论武器是“理性”,他们把人的理性看作是一切现存事物的最高裁判。恩格斯指出:“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启蒙思想家认为,消灭了封建制度以后,人类将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那将是一个自由平等、普遍幸福的王国。这也就是他们所说的“理性王国”。

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所说的“理性”和“理性王国”都有具体的内容,不过是把资产阶级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要求加以理想化,并把它们说成是全人类的理想。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一种欺骗。由于当时的资产阶级与劳动人民有着共同的反封建的利益,启蒙思想家可以标榜自己不是某一特殊的阶级的代表,而是整个受苦人类的代表。

但是,18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没有超出时代的限制。启蒙思想家的唯物论是不彻底的,他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的。他们过分强调思想意识的作用,把启蒙教化看作改造社会的基本途径。他们以为只要通过教育,启发理性,就可以消除社会上的一切病根,实现“理性王国”。他们的启蒙活动,一方面意味着启迪群众,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教育统治者。因此,他们往往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所谓“开明君主”、“天才”人物的身上,甚至亲身到封建朝廷中去做官。

在宗教问题上,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宗教的力量,为了约束劳动人民的思想,有的启蒙思想家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创造一个出来。至于自然神论者更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他们的许多社会政治理论,诸如社会契约论、“自然人”理论、“返回自然”的学说等,虽有其反封建的进步意义,然而并不能揭露封建制度的反动实质,有的甚至是崇尚原始状态而开历史倒车。

启蒙运动作为一个广泛的思想革命运动,也影响到文学的发展。许多启蒙思想家直接进行文学创作,把文学作为宣传启蒙思想、批判封建制度的有力工具。

18世纪初期,古典主义仍然在欧洲各国的文坛上占有统治地位。启蒙运动初期和中期的许多文学作品也受其影响。但是,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古典主义的宫廷倾向和它的僵化原则,已不适合启蒙文学的需要,作家们开始抛弃它,否定它,同时从理论到实践,都另辟新径。狄德罗和莱辛在打破古典主义的束缚、探索文学发展新方向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美学理论,他们提倡的“市民剧”,都为近代现实主义文学开辟了道路。至于英国18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法国启蒙文学中的哲理小说等,更是在启蒙运动影响下产生的新的文学成就。

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启蒙作家往往就是启蒙思想家,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特别重视文学作品在批判封建制度、批判宗教迷信与提高人们道德素养方面的意义,启蒙文学的批判锋芒非常明确,战斗性较强,它们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揭露社会上的种种不平等、不合理的现象,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有些作品还描绘社会政治理想的图画,唤醒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向往。

启蒙文学具有民主性。当时的资产阶级文学家正在为争取第三等级的文学地位而斗争,力图使文学作品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因此他们反对古典主义的宫廷倾向,主张文学面向广大平民。他们着重描写平民的日常生活;反对贵族文学矫揉造作的文风,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中等人”即资产者的形象和下层人民的形象成为正面主人公,而王公贵族、教皇、教士则往往成了嘲笑、批判的对象。

启蒙文学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进步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启蒙文学作家更强调真实性。他们不像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作家那样借用传统的题材来反映现实生活,而是直接取材于现实,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来表现现实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不仅反映生活,具体地描绘生活,而且对它进行分析和议论,因此作品带有哲理性和分析性。但是,启蒙文学作家往往不注意塑造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而把正面人物作为自己的代言人,犯有“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毛病。

为了便于宣传启蒙思想,启蒙作家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即莱辛的“市民悲剧”和狄德罗的“严肃喜剧”)、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抒情小说、教育小说等等。

英国文学

英国在18世纪经历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确立君主立宪政体,建成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政权。资产阶级在国外大规模进行殖民扩张,在国内发展工商业,大型手工业工场发达,一些生产部门已经开始采用机器。到了18世纪中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诞生了。虽然早在上个世纪英国已经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但仍然有着启迪民众向封建势力继续斗争的历史任务,由于这个任务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提出的,所以英国的启蒙活动和法、德等国的启蒙运动并不完全相同。

这一时期英国启蒙思想家和作家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残余,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人民。同时,古典主义在这个时期还有很大的影响。保守作家大多遵循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一些进步作家也或多或少带有古典主义倾向。本世纪初期,古典主义在诗歌创作中最有影响,最重要的作家是蒲伯(1688~1744)。他模仿罗马诗人,有的诗对贵族生活进行温和的讽刺,有的宣扬庸俗哲学。他长于说理,诗风精巧,但缺乏深厚的感情,形式多用双韵体。

现实主义小说是18世纪英国文学最主要的贡献,它在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继承并发展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直接取材于社会生活,以普通人,特别是中下层人物作为主人公,通常含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反映了初期资本主义社会暴露出的种种矛盾。与流浪汉小说相比,其情节趋于集中,时间、地点的安排也较严密,人物性格的塑造、感情心理的刻画、环境的描写都有了显著的进步。语言一般是日常生活用语。这些特点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新阶段,为以后英国和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法国文学

18世纪的法国,在欧洲大陆各国中工商业最为发达。60~70年代,手工业工场开始零星使用机器,规模较大的企业出现了,但它仍是一个封建的农业国家,基本社会结构与17世纪没有什么不同,仍分为3个等级:教会以操“圣职”的名义列为第1等级,贵族阶级是第2等级,第3等级则包括资产阶级和由手工业者、工资劳动者、农民所构成的城乡劳动人民。前2个等级掌握封建国家的统治权力,享有种种封建特权。专制王权对外不断发动战争,对内则加紧压榨人民,封建阶级和第3等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到极点。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一次最彻底的斗争,它完成了由封建贵族阶级的统治形式到资产阶级统治形式的历史转变。

18世纪的法国文学,按不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点,可分为3种流派,一种是贵族阶级的文学;一种是资产阶级的现实主义写实暴露文学;第三种是资产阶级启蒙文学,它是18世纪文学的主流。

在17~18世纪,法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谈论文学、艺术及政治问题的社交场合沙龙是实际上的文化、知识中心。

在18世纪前期,各种沙龙或俱乐部盛行一时,各种沙龙的形式与内容也多样化,与会的客人除谈论文学艺术外,还热衷于讨论各种社会问题,甚至妇女们也参加社会、哲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讨论,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现状不满,对探索社会改革的道路的热衷。

1760年以后,沙龙数量越来越多,对文学艺术的发展起了重大影响。在沙龙中,思想家、哲学家们阐明各自的观点,争取知识界同行的支持,交流思想,进行辩论,这一切有助于新思想的传播。

18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对当时的社会是持批判态度的。前期的作品一般是对上流社会腐朽庸俗的作风,丑恶可笑的世态进行讽刺。在阿兰·勒内·勒萨日(1668~1747)的作品里则将讽刺的矛头进一步指向官场的黑暗,他的代表作《吉尔·布拉斯》(1715~1735)叙述了一个本来天真无知的西班牙青年,为了冲破封建社会的种种障碍,不择手段地向上爬,直到当上首相秘书的故事。

小说反映了封建制度瓦解,资本主义关系上升时期的法国社会生活的特征。作者通过吉尔·布拉斯的形象说明在封建社会中,一个出身微贱的人即使有很好的德行和很大的才能,也不会受到重视,他只有与坏人同流合污才能有所作为。

1750年以后,法国基础教育发展较快,洛克那种容忍思想自由的经典论述和一切都可以从书本中学到的观点对法国颇有影响。一方面,人们重视知识,追求进步,许多人靠自修学会了阅读和书写,读者队伍日益扩大。另一方面,政府继续实行书刊、戏剧检查制度,国王可以用各种罪名监禁或放逐有先进思想的作家。

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政治最活跃的国家,法国启蒙运动也最典型,它明确地为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大造舆论。从总体上说,法国启蒙主义文学主要有两大主题:反对封建等级森严的封建专制统治,宣扬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抨击教会黑暗,反对宗教迷信,宣传无神论或自然神论。它一般以路易十四的逝世(1725)为开始的标志,以1751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法国启蒙主义文学前期(1751~1750),与文学有密切关系的哲学蓬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哲学家们不再热衷于建立哲学思想体系,而是联系实际,相信科学,实事求是,虚心接受外来的进步思想。他们一方面针砭时弊,猛烈抨击传统的封建专制政体和专横武断的天主教教权主义,一方面寄希望于理智和本性,以启发读者的本性为己任,试图提供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制;哲学上,尚未提出无神论;文学上,依然崇尚传统文学形式(戏剧、史诗、抒情诗等),试图摆脱古典主义,但又受其影响。

查理·路易·德·瑟贡达·孟德斯鸠(1689~1755)是最早登上历史舞台的启蒙运动思想家,是资产阶级温和派的代表。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幼年学习过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后专攻法律。1716年,继承叔父的子爵爵位和法院院长职务。1721年出版了书信体讽刺小说《波斯人信札》,引起轰动。

同类推荐
  • 郁达夫小说全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 浮生若梦:红楼梦的前世今生

    浮生若梦:红楼梦的前世今生

    《浮生若梦:红楼梦的前世今生》是《红楼梦》研究的精华之作,收录了王国维、胡适、鲁迅、蔡元培等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经典著作。红学研究的流派很多,包括“索隐派”、“新红学”、“评论派”等,著者从多个方面对《红楼梦》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
  • 自述五种

    自述五种

    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述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之工作”五个方面介绍梁漱溟自己的成长过程、人生经历和思想形成,通过他的人生实践,使读者具体感受其做人的品格、一生的追求和境界。梁漱溟一生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梁漱溟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
  •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讲述当代家庭的爱情、亲情、友情。深入挖掘人性的内涵,反映生命的壮美、人情的冷暖、人性的本真,展示人间的真情、真爱,颂扬真善美。这里既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演绎,也有感人至深的爱情传奇;既有家庭创业经历、也有人与疾病、厄运做斗争的故事;既有社会生活中具有警示作用的案例,也有教子育女的成功典范。这些家庭故事中,有反映人间真情的悲欢离合,那些属于人类的真爱真情,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2013民生散文选本

    2013民生散文选本

    《2013民生散文选本》精选了2013年发表在全国 各地报纸、杂志等媒体上的优秀散文,作者中多为当 代中国文坛著名作家。这些文字优美清新,或温婉圆 润,娓娓道来,或老辣独到,鞭辟入里,无不透露出 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对民生,对亲情、乡情等 的挚爱。
热门推荐
  • 重回九四好种田

    重回九四好种田

    方明湘的观念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坏人是拳头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说明你拳头不够硬。重生后,她突然醒悟了。这辈子她要做个顾家的好女人,赚钱养家讨爸妈开心,给家里造房子,给哥哥娶老婆。————食用指南:这是一篇慢节奏种田文,主角极其护短,为家人和朋友,会一言不合就开打。故事略狗血,作者玻璃心,求轻喷。
  • 渡江湖之淞江梅雪

    渡江湖之淞江梅雪

    江湖是什么地方?有霜雪,有风雨,有罪恶,有爱恨情仇。有命已垂矣,有风华正茂,有默默无闻,有已幡然昭雪,有仍冤魂四游。百年江雪,如今也只是一巢栖身之所而已。百年忠义,却成了风雨之上草草一笔趋利相杀的污泽。百年柔情侠骨,恩怨筹谋一瞬便是非颠倒,活人死尸。是人还是一把刀,是情还是恨,是志或是名。活尸,情偶,名声,自欺欺人又有可怜可恨。骗局里风起云涌,操控中雨来雷鸣。淞江上江湖故事篇篇卷,侠客间江湖轶闻件件疼。他不是行尸走肉。他以满腔热血和一眸江中梅雪渡江湖。夜来折梅枝,听闻江湖事。雪声潇潇语,说是争渡日。
  • 大森林中的小仓鼠

    大森林中的小仓鼠

    一只小仓鼠离开了城市的喧嚣,来到古老的魔镜森林。在这里它结识了许多性格迥异的小动物,它们在一起生活,玩耍,有紧张刺激的探险,也有轻松愉快的日常。小仓鼠和朋友们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然而它们并不知道,它们正在逐渐接近魔镜森林真正的秘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之骄女:北爷,快来撩!

    天之骄女:北爷,快来撩!

    她上一世被害惨死,这一世她强势归来,一心虐婊,却一不小心惹上川都北爷,撞进了宫北时心里他权倾川都,z国的梦中情人,爱上顾梦柒,一心追妻,强势撒狗粮,撩到她站不稳他淡淡开口:“做我的女人,我把你想要的都给你,就算要天上的星星我都摘给你”顾梦柒不屑一顾:“堂堂北爷在我心中也不过是个流氓而已”媒体问:“如果非要北爷选,北爷是要江山还是要顾梦柒?”宫北时瞄了一眼顾梦柒:“江山美人我都要,但比起江山,我更爱美人。”陌上花开,缓缓归矣。他一宠上瘾,她爱他如命,顾梦柒活成了z国所有女孩羡慕的宫太太爽文(1vs1)
  • 南鱼旧志

    南鱼旧志

    生不能尽欢,死未敢有憾。深知此世无缘,求一相见,得一同眠。――《大齐纪》1.第一人称单元文
  • 鲁冠球管理日志

    鲁冠球管理日志

    鲁冠球是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从15岁辍学打工以来,他带领万向创造了细分领域的巨人——万向集团。在40年领导企业的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带团队,管企业、踩准宏观调控节奏的管理智慧。他每一次都能“老马识途”的智慧在哪里?面对宏观调控要怎么做?面对行业不景气要怎么办?如何抓住未来趋势和发展的机遇?企业百年长青,对待员工和组织建设有什么秘诀?本书以“管理日志”的形式,用12个章节展开描述鲁冠球在企业经营、团队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独特智慧,为当下企业管理和研究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 怀生记

    怀生记

    怀念今生,悲从中来,不可断来。“单哥儿,小弟我最后悔的事便是来到你身边。”“夜弟儿,哥哥我最后悔的事情便是出现在你面前。”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出两个世界。她,身为魂界少主,不去做挑大梁的事情,偏偏去凡界造孽。罪孽会越来越深,应该作何选择?是离开,就此了解?还是留下,不顾一切?到最后,沦为空虚,留念今生......
  • 佛说辟除诸恶陀罗尼经

    佛说辟除诸恶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星与米粒

    星星与米粒

    世界上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或许你身边最亲近的人来自外太空,但是你知道吗?“哇,男孩,你好帅,嫁给我吧”米雪怡眼里闪着光说。“我已经有女朋友了”郑星逸冷漠的说。“不就是我吗?”“…”